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基于PI3K/Akt通路研究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损伤及损伤内皮诱导的血小板黏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HUVEC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80 mg/L ox-LDL)组、双抗(15μg/m L阿司匹林+10μg/m L氯吡格雷+80 mg/L ox-LDL)组、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anax Quinquefolium saponins,PQS,160μg/m L)+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160μg/m L)+双抗组和LY294002(30μg/m L)+PQS+PNS+双抗组,共5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凋亡率和内皮-血小板黏附情况;生化法检测HUVEC上清液乳酸脱氢酶浓度(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放射免疫法检测HUVEC上清液细胞间黏附分子浓度(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Western blot检测HUVEC中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UVEC凋亡率、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dicator,MFI)、LDH、ICAM浓度均升高(P0.05),HUVEC 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抗组HUVEC凋亡率和LDH浓度均升高(P0.05),MFI和ICAM浓度均降低(P0.05);PQS+PNS+双抗组凋亡率、MFI、LDH、ICAM均降低(P0.05),PQS+PNS+双抗组HUVEC中p-Akt表达增加(P0.05)。与双抗组比较,PQS+PNS+双抗组HUVEC凋亡率、MFI、LDH及ICAM均明显降低(P0.05),HUVEC中p-Akt表达升高(P0.05);加入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后,HUVEC中p-Akt表达被抑制,益气活血中药配伍双抗发挥的上述保护作用均消失。结论益气活血中药配伍双抗通过上调内皮细胞PI3K/Akt通路,减轻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以及损伤内皮诱导的血小板黏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HUVEC的方法,通过XTT法以及细胞计数法观察对细胞的增殖作用;细胞侵入实验观察细胞迁移的能力。结果:PNS对HUVEC有促增殖作用,XTT实验中100μg/ml浓度增殖率为(33.58±2.41)%;在细胞计数实验100μg/ml浓度增殖率为(94.15±10.96)%;在细胞侵入实验中100μg/ml浓度侵入率为(42.64±9.50)%。结论:PNS能够促进HUVEC的增殖与侵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参麦总皂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MA-1)表达的影响,探讨参麦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制备参麦总皂苷,以炎症因子TNF-α为诱导物,用一系列浓度的参麦总皂苷进行干预处理HUVEC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VCMA-1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情况。结果:TNF-α可剂量依赖性诱导HUVEC细胞表达VCMA-1,其中20ng/ml为合适诱导浓度;参麦总皂苷可以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VCMA-1表达,并且与剂量呈正相关,但对正常HUVEC细胞的VCMA-1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参麦总皂苷对TNF-α诱导的HUVEC细胞VCMA-1表达有抑制作用,提示其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过氧化氢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LDH释放量、胞内SOD活性的影响,研究其对受损细胞粘附分子ICAM-1及MCP-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苷对HUVECs的保护作用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三七总皂苷预孵育细胞4h后,加入300μmol/L H2O2,继续培养24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试剂盒测定LDH释放量、SOD酶活力,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三七总皂苷作用下内皮细胞ICAM-1及MCP-1 mRNA的表达。结果:三七总皂苷在25~100μg/ml浓度范围内可显著提高受损细胞活力,并能显著降低LDH漏出率,提高胞内SOD酶活力;RT-PCR结果表明H2O2组内皮细胞表达的ICAM-1和MCP-1 mRNA明显高于正常细胞组,而同时加入50及100μg/ml的三七总皂苷后两者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三七总皂苷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H2O2的损害,改善受损细胞氧化指标,降低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从而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LDL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以探讨其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的机制。方法 以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靶细胞, 用ox LDL造成HUVEC损伤模型,以三七总皂苷进行干预。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蛋白定量法检测HUVEC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HUVEC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蛋白表达。结果 ox-LDL作用HUVEC后12、24 h时,HUVEC损伤明显,细胞活性显著降低,人单核细胞与HUVEC的黏附率显著升高, HUVEC的ICAM 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三七总皂苷能使ox-LDL损伤的HUVEC形态趋于正常,活性增强,并明显降低人单核细胞与HUVEC的黏附率,显著降低ICAM-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ox-LD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这种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三七总皂苷能通过下调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单核-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从而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ASO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三七总皂苷胃肠道生物黏附片中的总皂苷及主要单体皂苷的体外释药动力学、生物黏附片体外对离体家兔肠粘膜的黏附力。方法释放度测定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转篮法,采用显色法测定黏附片中三七总皂苷的释放,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释放特征,分别用零级释放、一级释放模型、Higuchi方程P、eppas方程对4者的释放曲线进行动力学模拟,阐明其释药机制,并采用相似因子法判断各单体皂苷和总皂苷的释放曲线是否相似;采用自制的黏附力测试装置测定生物黏附片对兔肠粘膜的黏附力,对黏附力进行体外评价。结果三七总皂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的释放符合Peppas方程,人参皂苷Rg1的释放曲线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相似因子法判断3种单体的释放曲线均与总皂苷的释放曲线相似。生物黏附片对肠粘膜的黏附力明显大于普通片(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胃肠道生物黏附片中单体皂苷与总皂苷的释放机制不同,但释放曲线相似。生物黏附片对于肠粘膜具有较大的黏附力。 相似文献
7.
三七皂苷单体不同配伍对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不同单体及单体间两两配伍对人单核-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三七皂苷单体及不同单体配伍处理内皮细胞后,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以孟加拉玫瑰红活细胞染色法测定人单核细胞系THP-1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黏附,并用ELISA法测定内皮细胞黏附分子(ICAM-1)在HUVECs的表达水平。结果ox-LDL显著增强THP-1与HUVECs的黏附,内皮细胞经单体Rg1、Rb1处理后,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黏附及ICAM-1在HUVECs的表达(P<0.05),Rg1:Rb1、Rg1:R1、Rb1:R1配伍组对单核-内皮细胞黏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并能显著下调ICAM-1的表达(P<0.01)。结论(1)三七皂苷单体Rg1、Rb1为抑制黏附的有效单体,单体Rg1、Rb1、R1之间存在某种协同作用,对ox-LDL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黏附发挥更显著抑制作用。(2)单体Rg1、Rb1及有效单体配伍组合可能通过下调ICAM-1的表达抑制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从而发挥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芪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运用线栓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观察黄芪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脑梗塞百分率的影响。方法及结果:应用二因素五水平均匀设计方法,观察到黄芪总皂苷16 mg/kg和三七总皂苷40 mg/kg配伍时,抗脑梗死形成作用最佳,2×2析因设计试验发现该剂量下两药配伍对于大鼠脑梗死有相加的保护作用。结论:黄芪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具有协同的抗脑梗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血塞通)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致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采用CCK8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干预正常HUVECS细胞,然后得到损伤条件为10~(-6) mol·L~(-1),24 h。对于损伤后的HUVECS给予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血塞通)进行保护治疗,设置100、50、25 mg·L-1为高、中、低剂量组,10~(-4)、10~(-5)、10~(-6)mol·L~(-1)氯沙坦为阳性对照组。按对照组、模型组、氯沙坦高、中、低剂量组,三七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进行实验。对LDH、NO、NOS、eNOS、ET-1、PGI2、TX-B2、t-PA、PAI-1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三七总皂苷对Ang Ⅱ损伤的细胞可以降低LDH、ET-1、TXB2、PAI-1的分泌,增加NO、NOS、eNOS、PGI2、t-PA的分泌。结论:三七总皂苷对Ang Ⅱ损伤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可促进内皮细胞分泌扩血管物质和抗血栓物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人参总皂苷( TSPG)在体外培养的波动性高糖环境下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性干预作用.方法 参考文献报道,选用HUVEC进行体外培养,建立波动性高糖损伤模型,用MTT法检测波动性高糖对HUVEC的损伤情况;观察各实验组HUVEC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TSPG对HUVEC凋亡的影响;测定各实验组培养上清液中SOD、MDA水平.结果 (1)空白对照组细胞呈形态较规则的铺路石样且边界清楚,其他实验组细胞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加TSPG组细胞形态变化明显优于波动性高糖组;(2)波动性高糖可诱导HUVEC产生凋亡,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MDA含量升高,而SOD活性则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3)人参总皂苷组的HUVEC凋亡率下降,SOD活性上升,MDA含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SPG可明显抑制波动性高糖所致的HUVEC凋亡,可使细胞上清液中SOD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从而对波动性高糖所致的HUVEC损伤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淫羊藿苷伍用三七总皂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A)伍用三七总皂苷(Panaxnotoginsengsaponins,PN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为该组合药物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动物模型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提供部分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小鼠连续igICA PNS[(40 320)、(80 640)、(160 1280)mg/kg]、单用ICA(80mg/kg)和PNS(640mg/kg)7d制得的含药血清对伴刀豆蛋白A(ConA)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IL-2分泌的影响,并观察脏器指数的变化。结果ICA伍用PNS[(80 640)、(160 1280)mg/kg]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其含药血清能明显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P<0.01、0.05),量效曲线呈倒U形;含药血清对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无显著促进作用(P>0.05)。ICA PNS[(80 640)和(160 1280)mg/kg]含药血清能明显促进IL-2生成(P<0.01),两组分合用作用强于单用,提示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其量效曲线亦呈倒U形分布。单用ICA、PNS或两者合用均未明显影响小鼠脏器指数(P>0.05)。结论ICA伍用PNS对小鼠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调节作用,主要增强T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2.
13.
《中成药》2016,(9)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器(UPLC-CAD)柱后补偿结合内参法同时测定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中总皂苷的含有量。方法三七70%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cclaimTMRSLC 120 C18色谱柱(150 mm×2.1 mm,2.2μm);流动相为0.2%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0.4 m L/min。内参物为人参皂苷Rg1、Re、Rb1、Rd,LC-MS法鉴定各皂苷结构。结果 4个内参物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94.88%~106.32%,RSD 2.16%~4.74%。LC-MS色谱图中有20个峰,鉴定出10个人参皂苷、2个三七皂苷和绞股蓝皂苷XⅦ。总皂苷平均含有量454.9μg/m L,在0.496 mg/m L供试品溶液中的平均相对含有量91.72%。结论该方法无需校正因子就能分析三七中的总皂苷,可为该植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七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双抗"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三七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三七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三七粉口服,上述治疗持续21 d,之后仅口服氯吡格雷。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及PLT、APTT、PT、INR、FIB变化,21 d内进展型卒中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90 d内卒中复发率。结果:对照组、三七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发生进展型卒中及卒中复发病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七组在出血事件发生率(皮肤黏膜出血)上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PLT、PT、INR、FIB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七组治疗后APTT较治疗前延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七加"双抗"治疗可减少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降低患者皮肤黏膜出血率,这可能与影响内源性凝血有关。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s were examined of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PNS)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vivo or in vitro and on lipid fluidity of the membrane. PNS (200 mg/kg i.p. ×1 d or ×3 d)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bnormal increases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platelet adhesiveness in rats subjected to permanent occlus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O). Platelet aggregation induced by ADP in vitro was also inhibited by PNS in a concentration-related manner. PNS could increase the fluidity of platelet membranes.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anticerebral ischaemic effect of PNS depends, at least partially, for its actions on blood platelets. © 199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三七总皂苷伍用淫羊藿苷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抗脂质过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伍用淫羊藿苷(ICA)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血液流变学及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给药组各10只,阳性药组10只,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CCA)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连续给药21天后,用跳台法判断给药前后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再进行血液流变学和脑组织SOD、MDA的测定。结果 :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大鼠跳台学习和记忆错误次数明显增加(P<0.05),大鼠造模前后连续口服三七总皂苷伍用淫羊藿苷2.5+20、5+40、10+80 mg/kg各剂量组21d后,大鼠上述行为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P<0.05),全血粘度得到明显改善(P<0.05),脑组织SOD活性提高(P<0.05)和MDA含量降低(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伍用淫羊藿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障碍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与通过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血液供应和自由基代谢有关,从而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拟缺血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维甲酸诱导基因-I(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I,RIG-I)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BMEC),氧糖剥夺法制备拟缺血损伤模型,首先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三七总皂苷进行干预,筛选出三七总皂苷的最佳用药浓度,然后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RIG-I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三七总皂苷在22μg/m L浓度时能够显著提高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同时能够从基因和蛋白水平下调RIG-I的表达。结论:三七总皂苷对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提示三七总皂苷在缺血性脑损伤中使RIG-I的表达下调可能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内在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6):84-89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联合三苯氧胺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PI3K-AKT-mRN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70只裸鼠于右胸部皮下接种乳腺癌LCC2细胞,选取造模成功的66只裸鼠随机分6组,每组11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单纯三苯氧胺组,三七总皂苷100 mg/kg、200 mg/kg组及三苯氧胺联合三七总皂苷100 mg/kg、200 mg/kg组,单纯三苯氧胺组腹腔注射三苯氧胺5mg/kg,三七总皂苷100 mg/kg、200 mg/kg组分别灌胃给予三七总皂苷,三苯氧胺联合三七总皂苷100 mg/kg、200 mg/kg组均腹腔注射三苯氧胺5 mg/kg,并分别灌胃给予三七总皂苷100 mg/kg及200 mg/kg,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NS),每日一次,连续给药30天,每周记录肿瘤抑制率,瘤体重量,给药结束后分离瘤体,观察瘤体病理学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GST-л,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三苯氧胺组相比较,三苯氧胺联合三七总皂苷100 mg/kg、200 mg/kg组肿瘤抑制率均明显大于单纯三苯氧胺治疗组,HER-2及GST-л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Caspase-3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三七总皂苷能显著协同增加三苯氧胺抗乳腺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TOR信号通路,逆转三苯氧胺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