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胆石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胆石症分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对总胆管结石一般采用溶石、碎石和内镜下取石法,我国对肝內胆管结石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学者1957年提出肝叶切除已成为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常用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在我国更具独特优势,通过临床研究对中药排石、溶石、防石机制有进一步的认识.本刊十分重视介绍本病的研究成果,创刊以来发表大批文章,主要涉及胆石症的临床、诊断进展(B 超、ERCP、PTC、磁共振胆胰管成象)、治疗进展(胆石介入性溶解、体外振波碎石、腹腔镜胆囊切除、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胆叶切除治肝胆管结石和狭管)以及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本次焦点论坛主要讨论胆石症的诊断和治疗,着重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本病的现状,以期引起国內同道对本病的重视。从而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是世界流行性疾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0.93亿,现症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千万以上,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1%-5%可演变为肝癌,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消耗,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威胁,是我国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酒精性肝病(ALD)是指由于酒精摄入过量而导致的肝脏损害性的一系列病变,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ALD逐渐增多,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其患病人群日益庞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加强对ALD的研究已成为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中医学虽无ALD之称,但根据其病因、病理及临床特征,可将其归属于"伤酒"、"酒疸"、"酒癖"、"胁痛"、"酒臌"等病证之中.一般而言,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可按"伤酒"、"胁痛"、"酒癖"等论治,而酒精性肝硬化则属"酒癖"、"酒臌"等病范畴.古代文献资料中均不同程度论及,明确指明了酒毒损害肝胆,累及他脏的病机.本文就ALD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慢性乙型肝炎为世界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迄今为止,中西医尚无治疗良策。在我国,中医药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和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仍难尽人意,且疗效难以进一步提高。回顾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过程,分析目前中医药防治现状,结合长期的临床体会,感到目前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与临床实际不能尽合。  相似文献   

5.
对于睡眠障碍现代医学之病因病理十分复杂,至今仍有许多未明,目前主要有睡眠中枢学说、体液学说、昼夜节律周期学说、遗传学说。此外,环境、躯体疾病、精神障碍及药物等也是重中之因^[1]。  相似文献   

6.
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正虚感邪、阴虚津亏、瘀血阻络和燥盛成毒等引起津液损伤或输布障碍 ,造成机体津液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 ,并与女性本身的生理特点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病的病理特点是阴虚内热、血瘀津滞和燥毒内盛三者相互交错 ,相互影响 ,并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中 ,这是其病程慢长、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从痰湿中阻、瘀血阻滞、热毒炽盛、痰瘀阻络4个方面,进行高血压疾病现代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对当代具有代表性的高血压病中医病因病机新论进行相对系统的总结与归纳,并通过治法研究加以佐证。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与现代不良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提示对于当今背景下的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应该认识到其病因病机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痞证""嘈杂""纳呆""胃缓"等范畴.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相似文献   

9.
李巧莹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357-5358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是周围神经及神经根脱髓鞘病变和小血管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1〕。本病病因尚未充分阐明,一般认为此病是病毒感染相关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严重者可累及肋间肌和膈肌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目前主要的治疗包括:激素疗法、免疫球蛋白疗法、血浆置换疗法、免疫抑制剂、其他疗法〔2〕。根据其临床表现,多数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
祖国医学认为脑肿瘤的发病原因不外乎外源病因和内伤病因两个方面 ,外源病因主要是邪毒入侵 ,内伤病因有饮食劳倦、情志失调、久病迁延、素体亏虚等。邪毒入侵机体 ,伤及脏腑、气血、津液 ,又可与病理产物瘀血、痰、湿等互结 ,结滞难化 ,聚积不去 ,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情志失调致气滞血瘀 ,机体的气血阴阳失于平衡 ,以致气血郁结 ,或气滞津停 ,聚湿成痰 ,痰瘀交阻 ,格阻清窍 ;若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则脏腑机能减退 ,抗病祛邪的能力下降 ,病理产物就因此而内生 ,形成了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 ,且肾精不足 ,则脑失气养 ,又易引动肝风而变症丛生  相似文献   

11.
<正>阿尔茨海默氏病(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多因素引起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皮质、海马的神经元脱失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痴呆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被列为仅次于心血管、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四位死亡杀手,全球估计有1500万人患此病且数目还在逐年上升〔1~3〕。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多、基数大,因此加强AD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现将近年来AD病因病机从环  相似文献   

12.
中风病属常见脑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通过研究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为中风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外风侵袭、肝风内动、痰瘀滞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而其发病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相互影响所致,病机复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详察病机,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3.
出血性中风是在正气内虚的基础上,因内伤积损日久而使暗风、伏火等邪气内生,遇气候骤变、情志相激等诱因扰动气机,使气机逆乱"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导致络破脉损、血液溢出脉络之外而发为中风,急性期病机由"瘀停脉外、压迫神机","津行不畅、痰水形成","诸邪胶结、化毒伤脑"三个病理过程共同构成,恢复期虽病情趋于稳定,但局部脑髓空虚使症状难以得到完全恢复而留有后遗症,而诸邪伏藏又为复中风和呆病的发生构成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索古代医籍、现代文献中有关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文献,初步探讨基于针灸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11月,通过计算机在中国知网(CNKI)国学宝典数据库、中华古籍资源库、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超星数字图书馆网站、贵州省数字图书馆、维普网等数据库检索1911年及之前公开出版的综合性医籍、医经、方书、代表性针灸医籍,并手动查阅现有数据库(贵阳中医学院图书馆)中的古代医籍;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贵州省数字图书馆1949—2017年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文献。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4篇古代医籍文献及53篇现代文献。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血瘀,痰浊阻滞,心气不足,气滞血瘀,阳虚为第一类;饮食不节,血虚,心肝脾肾亏虚,风冷邪气乘于心,气机不畅、气血阻滞,热邪、痰热,寒凝,脏腑虚弱、外邪他脏邪及心,阴虚,寒凝、寒邪为第二类;其他为第三类。结论寒凝、热邪等外来之邪,痰瘀气滞,五脏虚损,阴阳气血亏虚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见病因;五脏虚损,阴阳气血亏虚是冠心病心绞痛的病理学基础;饮食不节,情志不调是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的不良习惯;寒,火,痰,瘀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冠心病心绞痛病位在心,病变常涉及肺脏、脾脏、肾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炎症学说得到普遍的认可,同时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理论实践的发展,随着中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瘀毒致病理论得到广大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瘀毒致病理论并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文献中对胀病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将胀病分为五脏胀、六腑胀及奇恒之腑胀,并提出了总的治疗原则。五脏胀即为心胀、肺胀、肝胀、脾胀、肾胀。本研究主要总结中医学对五脏胀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的认识,旨在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肌短时间缺血后由于快速恢复供血导致的心肌二次损伤事件。论述该病与胸痹心痛病的不同,认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更符合厥阴病的病因病机范畴,同时依据厥阴病的病机理论,从方药及经穴上论治该病。  相似文献   

18.
19.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是指在脑卒中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睡眠紊乱.近年报道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为73%,缺血性中风为63%,可见已成为脑血管病的常见病症.在中医学里将其归属于"中风""卒中"之"不寐""嗜眠""鼾眠""梦魇""梦惊""遗尿"等范畴,本病的增多虽被引起重视,但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就其睡眠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与系统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抑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情感障碍,特征是持续性情绪低落,临床表现为精神情绪压抑欲哭,可伴有疲倦、反应迟钝、自卑自责等[1]。据研究,抑郁障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全球疾病调查显示,至2010年,抑郁可能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增加经济负担的疾病第二位,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2]。因此,抑郁障碍的治疗受到国际上普遍的关注,寻求其治疗的有效药物是临床实践的迫切需要。本研究根据近年来临床资料,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论治等方面对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