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自1999年以来以六味地黄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沈敏  常惠  孙玉英 《吉林中医药》2014,(12):1249-1252
绝经前后诸证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发生由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波动或减少导致,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但激素替代疗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及禁忌症。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以肾阴阳平衡失调为主,而膏方作为中医的传统剂型之一,治疗妇科疾病的历史源远,与中药汤剂相比,具有全面调理、易于吸收、便于携带、药力和缓、药效持久等特殊优势。因众医家对绝经前后诸证的认识各有侧重,故膏方的遣方用药亦各有千秋。膏方在临床治疗绝经前后诸证多通过燮理阴阳,使女性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共奏扶羸补虚、治病纠偏之功。  相似文献   

3.
孙鲁闽 《陕西中医》2000,21(5):239-240
<正> 中医辨证认为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衰,天癸渐弱,易使阴阳二气不平衡,脏腑气血不相协调,因而表现一系列异常证候。特别是肾阴偏虚,颇为多见,天癸属阴精,天癸渐竭,肾阴便见不足,出现肾阴亏虚,阳失潜藏之证。阴虚不能潜阳,虚阳上亢则头目眩晕,面部洪热,汗出,五心烦燥,肾水亏损,不能上济于心则心悸,失眠多梦,便秘、尿黄为心肾不交之证。肾阴虚,精血虚则不能填精益髓,故见腰背酸痛,甚至易骨折。肝失涵养则情志不畅,烦躁易怒。阴虚血燥生风故皮肤干燥或搔痒。由于肾阴不足,相火偏旺,损伤血络,任带二脉失调,月经先期或先后不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绝经前后诸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在绝经前后,多因肾气渐衰,冲任亏损,阴阳失调而致绝经前后诸证。其病情因人而异,错综复杂,可持续2~4年之久,日前国内外学者对此虽已关注,但疗效尚不确切,现将我院门诊近2年来用中药治疗绝经前后诸证123例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年龄最小40岁,最大53岁,40~45岁67例占54.47%,46~50岁50例占40.65%,51~53岁6例占4.8%。证见心烦易怒,头昏耳鸣,五心烦熟、口苦咽干,腰背酸痛,失眠多梦,烘热汗出,神疲乏力,纳差便溏等,其中月经紊乱占1/3,还有身痒肢麻,阴痒灼痛、足跟痛、喜怒失常等共29种症之多。病程可持续半年至4年之久。其中以脉细、舌红苔少或舌淡苔薄白为多见,约占70%以上,血压高14例、子宫肌瘤6例。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绝经前后诸证6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妇女绝经前后诸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内服法 和外用法。内用法亦称“三补法”,即补肾、补钙、补锌法。外用法是将强力磁疗 贴外敷三阴交、涌泉、内关、膻中等穴位。20例对照组内服六味地黄丸、更年康 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有效率为75.3%,P<0.01,提示采 用综合治疗妇女绝经前后诸证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辨证治疗绝经前后诸证6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经前后诸证是肾气渐衰,天癸将竭,阴阳失衡而致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月经紊乱,烘热汗出,潮热面红,情志异常等多种症状〔1〕。是妇女由生育期向老年过渡时期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80%左右,其中10%~30%患者可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2〕。本文报道在中医...  相似文献   

7.
介绍王娟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经验。王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证的基本病机为肾阴不足,治疗上滋肾养阴,兼顾宁心安神、疏肝解郁,以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临床获得满意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绝经前后诸证是绝经前后妇女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病症。西医治疗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潜在致癌危险性增加,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使用范围。中医药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易于被患者广为接受,有着西药不可替代的优势。文章总结介绍了魏绍斌教授中医辨证论治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
绝经前后诸证表现为眩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潮热;或面目、下肢浮肿,纳呆,便溏;或月经紊乱,情志不宁等。《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月了;……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明确指出了肾与妇女月经、生殖和衰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该文总结李伟莉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临证诊疗经验。李伟莉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证以肾虚为本,精血衰微,肝失条达,郁而不畅,脏腑失调,导致病理产物蓄积是其主要病机,治疗应标本兼顾,以补肾疏肝、清养为要、温补肝肾为治则,同时不忘补虚泻实,综合调理,临床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绝经前后诸证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绝经前后诸证是妇女在自然绝经前后 ,因肾气衰 ,天癸竭 ,阴精不足 ,心肝失养 ,出现月经紊乱或经止、烘热出汗、头昏耳鸣、烦躁不安、心情忧郁、失眠心悸、神疲乏力等证候 ,又称更年期综合征。因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以及某些内分泌病等其他原因而丧失卵巢功能后出现肾、心、肝、脾、胃证候群者 ,亦属于本病范畴。本病在前人的著作中无专篇记载 ,散见于月经不调、眩晕、心悸、失眠等有关病证中。治疗除内服药外 ,应注意摄生保护、饮食、心理等多方调节 ,才能取得稳定性效果。1 病因病理妇女更年期肾气渐衰 ,天癸将竭 ,冲任子宫功能减退 ,月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绝经后诸证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7月1日至9月30日来就诊的绝经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30例,中西医组使用自拟方补肾健脾汤——薏苡仁20g,山药20g,枸杞子15g,大米50g,每日1付,4倍水,熬成约500mL,早晚2次分服;同时服用戊酸雌二醇片1mg,每晚1次,共3月,最后半月加服安宫黄体酮片8mg,每晚1次,共2周。西医组仅用雌孕激素,方法同上。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西医组较西医组症状缓解彻底,精神、体质明显改善(P〈0.01);中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4%,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80%,中西医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P〈0.01)。结论补肾健脾汤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绝经后诸证效果好,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更年宁心方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更年宁心方治疗46例,4周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结果:本组治愈36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87.5%。结论:更年宁心方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绝经前后诸证以腰膝酸软,头晕失眠,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口干便艰,或伴月经紊乱等为主。笔者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效果很好,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31例均为我院中医门诊2006年1月~2009年1月就诊患者。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  相似文献   

15.
韩冰认为绝经前后诸证的病机特点是肾虚为本,冲任失调。临床上,补肾调冲法应贯穿治疗的始终,同时配伍疏肝解郁、宁心安神、敛阴止汗、健脾和胃之药。  相似文献   

16.
经断前后诸证脏腑失调(肾虚、肝失疏泄、心肾不济)是本源,肾阴虚衰复加精神因素刺激,致肝失疏泄,心火独亢。妇人七七肾气衰退,阴精亏少,水不济火,则心肾不交;水不涵木,则肝肾失调,肾衰累及心肝,阴虚火旺,导致临床症状繁多,病理复杂。治以滋阴益肾,肾水充足,濡养肝木,则相火内寄,静而守位,不致妄动;肾水上济于心,配合疏肝解郁,宁心安神之品,使心火得降,水火相济,则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协调;肝气条达,气机调畅,则情志得畅;肾精充沛,则能化血,心肝气血充盛,则精神饱满,情志安定。阴阳平衡,气血充盛,气机调畅,则诸症自除。此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疏导、生活调节、家庭配合、社会关注等辅助疗法,能使绝经期妇女更加平稳地度过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中药、耳针并用的方法治疗绝经前后诸证 3 2例 ,辨证分为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总有效率99%。提示 :中药、耳针联合应用治疗绝经前后诸证 ,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侯英慧  张登山 《陕西中医》2007,28(7):870-872
目的:总结陈莹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经验。方法:跟师应诊,整理老师经验。结论:陈莹教授在治疗绝经前后诸证时注重扶助人体正气,体现整体观念,以补肾为主,辅以养肝健脾,佐以活血化瘀,并根据辨证所涉及的脏腑、见症不同而用药有所侧重,且配合心理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绝经前后诸证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此病症状繁杂,影响着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徐慧军教授以心肾为轴、肝为枢为指导,选用引火汤合大补肝汤加减治疗绝经前后诸证收效甚佳。介绍徐慧军教授临床经验并附临床验案一则,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此方具有疏肝理气,疏通肝郁之功效。妇女绝经前后诸症的病机是肾虚基础上的肝气郁滞。四逆散加龙骨牡蛎滋肾益肾加减化裁治疗绝经前后诸症,可以滋水涵木,益肾涩精,调畅气机,平衡阴阳,协调气血,使妇女平稳度过更年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