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不寐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90例2型糖尿病伴有不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填写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并进行中医证候学诊断,分析不同证型特点,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方法。结果:2型糖尿病伴有不寐患者主要证型为阴虚火旺证(35.56%),其他依次为痰热内扰证(20.00%),肝郁化火证(17.78%),心脾两虚证(15.55%),心虚胆怯证(11.11%),阴虚火旺证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脾两虚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最高,肝郁化火证水平最低;患者的PSQI评分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HOMA-IR与腰围(WC)、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Ab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均呈正相关(P 0.05),与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不寐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周帆  黄建平  厉鹤  林菲菲  杨军 《新中医》2023,55(6):175-18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不同中医证型多病共存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虚胆怯型的多病共存的老年失眠症患者各60例,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基础疾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生活习惯及心理状态的指导。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观察组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观察2组近期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疲劳量表-14 (FS-14)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64.00%,对照组3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睡眠疗效比较,观察组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阴虚火旺型睡眠疗效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郁化火型、阴虚火旺型、痰热内扰型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证型观察组入睡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除心脾两虚型外其余证型睡眠障碍评分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睡眠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中医证型与睡眠脑电图主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失眠患者126例,其中阴虚火旺证75例,心脾两虚证34例,心胆气虚证17例。观察各证型一般资料、睡眠脑电图主要参数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的差异性。结果:原发性失眠中医证型间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60岁以上为发病高峰。各证型睡眠脑电图参数睡眠总时间(TSA)、睡眠潜伏期(SL)、觉醒时间(ATA)、睡眠效率(SE)、S1期、S2期、异相睡眠(REM)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阴虚火旺证患者TSA、ATA、SE均低于心胆气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脾两虚证患者SL、TSA、SE均低于心胆气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火旺证患者S1高于心胆气虚证、心脾两虚证(P0.05),S2、REM均低于心胆气虚证(P0.05);阴虚火旺证患者S1高于心脾两虚证(P0.05),S2低于心脾两虚证(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中医各证型与睡眠脑电图TSA、SL、ATA、SE、S1、S2、REM等主要参数,存在相关性;阴虚火旺证与S1、S2、PSQI评分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型与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5-HTTLPR/5-HTTVNTR)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267例失眠障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失眠严重程度,对40名健康对照者和所有失眠障碍患者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分析5-HTT基因多态性,并对中医证型和5-HTTLPR/5-HTTVNTR两个基因多态性分别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失眠障碍不同中医证型之间5-HT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肝郁化火证携带S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5,OR=3.18(1.76-5.76)],痰热内扰证携带S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5,OR=2.62(1.24-5.14)],阴虚火旺证携带S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5,OR=2.56(1.50-4.35)],心脾两虚证携带stin2.10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5,OR=4.57(1.91-10.90)],心虚胆怯证携带stin2.10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5),OR=4.10(1.56-10.76)]。结论不同中医证型与5-HTTLPR/5-HTTVNTR基因多态性分布相关,S等位基因与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阴虚火旺证相关;stin2.10与心脾两虚证、心虚胆怯证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与汉族心悸病各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对符合要求的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地区主要中医医院833例心悸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应用单因素方差统计方法分析回族与汉族心悸病中医证型分布,进一步探讨回汉族心悸病中医证型在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性。结果①回汉族证型分布规律:汉族各证型分布规律,384例汉族人群心悸证分布规律,虚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心虚胆怯证﹥心阳不足证﹥水饮凌心证;实证中血瘀气滞证﹥痰浊中阻证。449例回族人群心悸证各证型分布规律,虚证中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足证﹥水饮凌心证;实证中痰浊中阻证﹥血瘀气滞证。②回汉族证型分布组间差异。中医证型在回汉民族同性别分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在回汉民族不同年龄段分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脾两虚证及血瘀气滞证为宁夏地区汉族人群心悸患者的主要证型。心虚胆怯证及痰浊阻滞证为宁夏地区回族人群心悸患者的主要证型。心悸中医证型在不同民族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呈现差异性。研究显示宁夏回汉人群的心悸怔型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及特殊性,为中医临床提供辨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骞  黄华  杨学信  李志明  刘建平  张敏 《陕西中医》2013,34(8):1012-1014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地区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不同地区,民族心律失常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内七家中医医院作为调研单位,采取多中心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0年~2011年期间在各单位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心律失常病例共计831例,填写《心律失常临床资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患者症状,采用系统聚类法分析,将症状条目作为变量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确定证型名称,并对证型进行分析。结果:病例资料按地区统计,其中银川地区255例,银南地区270例,银北地区306例;按民族统计,其中汉族440例,回族391例;心律失常证型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心阴亏虚证,水饮凌心证,各证型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川地区证型以心脾两虚证,心虚胆怯证为主,银南地区证型以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为主,银北地区证型以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回族地区心律失常中医证型分布情况:银川地区以心脾两虚证,心虚胆怯证为主,银南地区及银北地区均以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为主。  相似文献   

7.
913例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失眠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拟定《失眠中医证型调查表》,通过对北京,广州、杭州、温州共4地7个中心失眠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频数描述、非参数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探讨失眠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通过对913例失眠患者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型按多到少依次是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胆气虚和其他证型,其中前两型占59.58%;失眠患者总体女性多于男性,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化火和阴虚火旺两型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证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低于虚证失眠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失眠患者的证型以阴虚火旺和心脾两虚为主,实证和虚证的PSQI评分无差别。  相似文献   

8.
《光明中医》2021,36(5)
目的探讨老年失眠患者血清脂肪因子胃生长素(Ghrelin)、肥胖抑制素(Obestatin)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186例老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老年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2组受试者及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清Ghrelin、Obestatin水平变化,分析Ghrelin、Obestatin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 186例老年失眠患者以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痰热扰心、血虚痰扰4型最为常见;研究组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Obestatin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痰热内扰型患者血清Ghrelin低于血虚痰扰型(P0.05),心脾两虚型低于阴虚火旺型、痰热内扰型(P 0.05),阴虚火旺型低于痰热内扰型(P 0.05);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患者血清Obestatin高于痰热内扰型、血虚痰扰型(P 0.05),心脾两虚型高于阴虚火旺型(P 0.05);年龄、PSQI与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痰热内扰型、血虚痰扰型均呈正相关(P 0.05),Ghrelin与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血虚痰扰型呈负相关(P 0.05),Obestatin与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呈正相关(P 0.05)。结论老年失眠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降低,Obestatin水平升高,老年失眠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清Ghrelin、Obestatin变化水平不同,血清Ghrelin、Obestatin水平与虚证相关。  相似文献   

9.
913例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失眠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拟定《失眠中医证型调查表》,通过对北京、广州、杭州、温州共4地7个中心失眠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非参数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对应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探讨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对913例失眠患者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肝郁化火、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和心胆气虚等4个证型均是女性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证和虚证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0岁患者以心脾两虚型为主,41-70岁患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20岁以下和71岁以上患者分别以阴虚火旺型和痰热内扰型为主;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患者以心脾两虚型为主,本科文化程度患者以痰热内扰型为主,大专文化程度患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高中或者中专文化程度患者以心胆气虚型为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温州患者以痰热内扰型和心脾两虚型为主,杭州患者以心脾两虚型为主,广州患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北京患者以肝郁化火型为主;未婚者以心脾两虚型为主,已婚者以肝郁化火型为主。结论:失眠患者证型分布受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域和婚姻状况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冯盈雷  董徐斌 《新中医》2022,54(22):26-29
目的:观察归神汤加味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脾两虚证失眠症患者6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 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归神汤加味治疗。2 组连续治疗4 周。比较2 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分、心脾两虚证证候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72.7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PSQI 量表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催眠药物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PSQI 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心悸不寐、神疲健忘、短气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萎黄、食少便溏等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神汤加味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失眠食疗方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 等,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中医认为失眠的机理不外乎心胆脾肾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主要证型有:心火炽盛、肝郁化火、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现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副作用较多,因此,饮食疗法是治疗失眠的理想方法。现举例如下: 心火炽盛型 表现为:心烦不寐,躁扰不宁,口干舌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针刺、耳穴、中成药联合治疗不寐的疗效,将90例病例根据不同的病因分为5种证型(肝郁化火、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痰热内扰、心虚胆怯),分别采用疏肝、补益、滋阴、清热、化痰等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果治愈率占87.8%,好转率占12.8%,总有效率为100%。表明上述综合疗法治疗不寐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失眠一症临床常见,多以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肝郁血虚、心虚胆怯、痰热内扰、胃气不和等论治,论述颇多,作者遇一例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诊治特殊,现述于后。  相似文献   

14.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属于"不寐",龙祖宏教授认为不寐的病机可概括为"阴阳失调、营卫失和",临证时又分为虚实两端,实证有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虚证有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辨证论治的同时配合情志调养及耳针等外治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汤联合劳拉西泮片治疗阴虚火旺证不寐的疗效及对多导睡眠图(PSG)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影响。方法:将138例阴虚火旺证不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应用劳拉西泮片治疗,治疗组69例应用黄连阿胶汤联合劳拉西泮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记录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PSG和PSQ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睡眠效率和实际睡眠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效率和实际睡眠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中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和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联合劳拉西泮片治疗阴虚火旺证不寐,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PSG和PSQI。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中医证型由多到少依次是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胆气虚等,肝郁化火型失眠成为主要证型,多由情志失常而导致,情志不遂,暴怒伤肝,肝气郁结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则不寐,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灼,扰动心神而不寐,或嬉笑无度,心神激动,神魂不安而不寐,或受惊吓,心虚胆怯,神魂不安,夜不能寐,七情过级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发生不寐。单纯西药治疗缺乏针对性,远期疗效不理想,且有一定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有独特优势,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内外结合疗法及音乐疗法等多种形式,均具有一定效果,但疗效判定缺乏统一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神经衰弱是由于某些精神因素所引起的内脏功能失调以及高级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属中医“不寐”、“虚证”、“郁证”等范畴。本病临床常见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肝胃不和、心虚胆怯等4种比较典型的证型。笔者采用灵芝糖浆治疗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16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9,(12):1153-1156
目的:研究泰国部分地区不寐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填写,收集泰国曼谷、呵叻府、孔敬、春武里、清迈5个地区不寐患者的相关信息及病情资料,运用频数描述以及数据统计分析,探究、总结泰国不寐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对324例患者的数据总结分析,结果显示泰国不寐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比例约为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医证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肾不交证、肝火扰心证、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以及痰热扰心证,在全部证型中心肾不交证、肝火扰心证占比最大,分别为31.48%和27.78%;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心肾不交证者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由大到小依次为心肾不交证、肝火扰心证和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和痰热扰心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患者的PSQI略高于实证患者,分别为(13.19±2.48)和(12.22±1.97),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泰国部分地区不寐患者中医证型以心肾不交证和肝火扰心证最多,其睡眠质量心肾不交证者最差,总体上虚证者与实证者的睡眠质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0-22
目的 :通过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年龄、病程、左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6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按临床征象及四诊分为7型,予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检出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测SV、EF等指标,分析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各证型间人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心虚胆怯证患者年龄较其余各证患者明显偏小,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心血瘀阻证及痰火扰心证患者数量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水气凌心证、心阳虚弱证患者数量与病程呈正相关,尤以阴虚火旺证、水气凌心证和心阳虚弱证突出。各证型间S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水气凌心、心阳虚弱证患者SV较其余各证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阳虚弱证患者EF较其余各证型明显降低,且与其他证型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证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各证型间人数分布有所不同。中医各证型与年龄、病程及左心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王大洲 《陕西中医》2010,31(11):1567-1568
失眠症属于中医“不寐”、“不眠”等症。多发于中老人;其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多为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胃气失和及瘀血所致;多与心肝脾肾胆胃脏腑有关,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临晨三至五点左右失眠,或五点以后又睡意渐浓,无明显并发症,且此类证候常与忧愁伤肺,金不制木,克侮肺金有关,笔者根据证候特点及病因病机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