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纤维化的辨治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月箫  谷灿立 《光明中医》2008,23(10):1430-1432
本文对肝纤维化的病位、病因、病性及治疗思路等方面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病临床表现与中医肝胆病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别,该病的病位主要在于脾胃,进而影响肝胆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血脉瘀阻,最终必损及于肾,引起真阴真阳失调或耗竭;湿热疫毒入侵是本病的始发因子和持续活动因素,人体正气虚弱是本病的病机基础和演变原因;其病理基础为瘀血,基本证候病机为正虚血瘀;在治疗上根据不同的原发疾病、不同的症型、不同的病程以及结合现代实验研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肝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异病同治”是中医临床实践普遍现象,“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异病同治理论的具体体现。从异病同治的临床治疗着手,基于疗效,既横向比较不同疾病之间更纵向观察治疗前后的“方-证”效应异同与内在机制,是揭示基本证候科学内涵的重要途径。“正虚血瘀”是慢性肝、肺、肾疾病的病机特点,存在“异病同治”补虚化瘀的理论基础,且存在方-证效应的物质基础。病证结合、精准治疗、改善预后是器官纤维化疾病治疗研究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肝、肺、肾纤维化疾病“正虚血瘀”中医基本病机,通过加载扶正化瘀中药开展病证结合、异病同治的前瞻性RCT临床试验,对“方-证-效”的关联进行验证;并采用临床信息与生物样本,发现效应目标人群特征,探讨方证相应的内在原理,有利于阐明正虚血瘀的证候内涵,促进中医药在治疗重大难治性疾病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的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正虚血瘀”中医病机已被学术界接受,病机中“血瘀”的阐述比较明确,但是有关“正虚”的阐述则比较笼统,未能阐明正虚的具体表现,因此较难指导临床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本文综述了课题组近年来为解答这一问题开展的临床观察和研究的结果。明确指出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正虚血瘀”病机中,“正虚”的具体表现是脾气虚弱和肝肾阴虚,因阴精虚损使疾病进展,致“虚损生积”导致肝硬化;进而提出在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药的同时,需根据证候表现采用健脾益气或补益肝肾之法,尤其要重视及早养阴柔肝以延缓或逆转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浅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因病机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学概念,中医学古代文献并无其记载。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常将肝纤维化归入“胁痛”、“黄疸”、“痞块”、“积聚”、“瘕瘕”等病证范畴。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在病因病机上与慢性乙肝、肝硬化难以截然分开。其病机复杂,医家有强调“湿热”、“疫毒”、“肝郁”、“血瘀”等之不同。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拟从正虚血瘀湿热疫毒角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5.
从肝瘀正虚论肝纤维化治疗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肝瘀的实质、正虚的内情分析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指出肝瘀正虚贯穿本病发生发展的始终。其中肝瘀多缘于热灼血瘀、气滞血瘀或阴亏血瘀,故其治疗当重视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或清热、或行气、或养阴;正虚则以肝郁脾虚、脾胃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多见,治疗当重视健脾疏肝、滋养肝肾、气阴双补等。认为对肝纤维化进行论治,临床遣方用药时应仔细遵循明确肝瘀、细辨正虚的两大思路,扶正祛瘀兼顾,标本同治,才能体现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取得理想的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湿热、疫毒、痰浊、瘀血等互结,病位在肝、与脾、肾关系密切,治应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脾胃为后天之本,肝纤维化的治疗当以顾护中焦脾胃为主,脾胃健旺,则肝脏安和。肝纤维化的治疗主要以恢复肝脏的生理特性为主,治疗宜疏肝解郁、行气导滞。血瘀证贯穿肝纤维化始终,且血瘀的程度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治疗除疏肝理气外,还应采用活血化瘀通络之法,以改善肝内气滞血瘀的状态。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肝病日久可累及肾脏,导致肝肾阴津亏虚,肝肾同病,故治疗应肝肾同治,滋水以涵木。  相似文献   

7.
不少报道指出,“血瘀”是慢性肝炎的一个重要病机,也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笔者在以中药辨证治疗的基础上,配以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补虚强壮作用的三七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代偿期)30例,并设定对照组20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经本院门诊确诊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代偿期)病人50例,其中慢性肝炎36例,肝纤维化及肝硬化14例;男33例,女17例。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病人的病程、年龄、男女比例及治疗前症状、体征平均积分,血瘀症平均积分,肝功能(包括谷雨…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3,34(3)
目的:总结成冬生主任医师采用养血柔肝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方法:从中医理论肝主藏血、主疏泄及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病理特点入手,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机及病理变化。从而总结中医药辨证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结果:正虚邪实,肝体用失调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机,肝血不足是其病理关键,湿热、气滞、血瘀是其病理产物。养血柔肝扶正为主,清热利湿、疏肝活血祛邪为辅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基本方法。结论:养血柔肝法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之路,属中医学的胁痛、癃积等范畴,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是肝血瘀阻,血瘀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运用活血化瘀为基础的中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络病理论与肝纤维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归纳了络脉理论基本内容,提出络病的基本改变是气滞、血瘀、津停、络虚,引用古典文献及临床实验、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系统论证肝纤维化和络病的关系,提出肝纤维化可归入络病进行辩治,其主要病理机制是“毒损肝络,痰瘀交阻“。认为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纤维化,进而出现门脉高压,肝硬化的过程,是一个由络伤气滞,进而发展至痰湿阻络,痰瘀交阻的过程,应重视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病因、病机的分析,指导诊断和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1.
刘新军  喇万英 《河北中医》2008,30(4):438-440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之路,属中医学的胁痛、疒徵积等范畴,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是肝血瘀阻,血瘀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运用活血化瘀为基础的中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肝纤维化产生的机制目前仍认为肝星状细胞(HSC)在  相似文献   

12.
络病理论与肝纤维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络病理论出发认为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是肝络痹阻,血瘀痰结,肝络痹阻,血瘀痰结与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的作用密切相关.在治疗强调分期辨证,在清化湿热、调和肝脾、滋阴肝肾等相应治法的基础上,活血化瘀、软坚消痰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是一种肝脏损伤后可逆的持续性创伤修复反应。中医认为,正虚血瘀为肝纤维化疾病的核心病机,从血治肝是肝纤维化中医诊疗理念中特色鲜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尚缺乏对从血治肝传统理论依据及现代研究进展的系统阐述。因此,阐明从血论治肝纤维化的中医诊疗理念,并对关联经方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从而阐明从血治肝缓解肝纤维化进程的中医理论基础和现代科学内涵,为临床防治肝纤维化提供中医特色治疗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血瘀证是大部分肝纤维化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其本质之一,可从血瘀证的角度出发研究肝纤维化的形成和逆转机制。要进行中西医结合的肝纤维化血瘀证研究,应在中医血瘀证的理论的指导下,改良造模方法构建新型的血瘀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该模型应在复制人类肝纤维化疾病的同时,具有血瘀证的病变特点和病机特色。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卵巢早衰的病机及治疗方法,认为卵巢早衰的发生与肾、肝、脾的关系最为密切,提出肾脾亏虚,肝郁血瘀为卵巢早衰的病机本质,补肾健脾、调肝活血是治疗卵巢早衰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近10年肝纤维化病因病机的研究文献的总结,以期对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指导.肝纤维化的病变部位在肝、脾,可涉及肺、肾等脏腑,基本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正气虚弱是内因,湿热疫毒是外因,正虚邪恋使疾病迁延难愈.痰瘀阻络是病理基础.肝气郁滞、肝病传脾及肝肾阴亏、脾肾阳虚是必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近年来运用中医络病理论,认为肝络痹阻、血瘀痰结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为基本治疗大法组成抗纤软肝颗粒,分期分阶段辨治肝纤维化,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从临床实验、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8.
杨文华教授认为骨髓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瘀阻脏腑;湿毒内蕴、毒瘀内结;因虚致瘀、因瘀致虚。杨文华教授认为骨髓纤维化的治疗应遵个体化,分期治疗。根据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杨文华教授在活血化瘀的同时,注重软坚散结类药物的使用。杨文华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认识到,骨髓纤维化临床上辨证可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夹瘀、阴亏血瘀、阳虚血瘀、毒热血瘀。无论哪种证型,总以"血瘀"为其基本病机,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针对血瘀不同证型,分别应用不同的化瘀法。杨文华教授在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外治作用,运用中药研末外敷体表直接给药,经皮肤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作用迅速有效,且可避免口服经消化道吸收多环节灭活作用及一些药物内服带来的毒副反应。杨文华教授治疗骨髓纤维化强调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辨清病位,善辨脏腑;调节免疫,预防转白;专药对药,四气五味。  相似文献   

19.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起病隐袭,西医还没有特效疗法的疾病,结合文献和个人体会,提出该病缓解期病机为气虚血瘀、络脉不通、肺失宣降;急性发作期病机为痰热瘀阻、阴伤燥热、肺失宣降。本病脏腑亏虚,以肺肾多见,均有瘀血阻络征象。根据病机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在治疗该病中起到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203-1204
董志刚教授认为肝脾肾亏虚,痰湿血瘀内阻是痛风性肾病的基本病机,痰、湿、血瘀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故中医治疗痛风性肾病应从痰湿血瘀论治,创建祛湿化痰、活血化瘀之方剂,临证治疗每收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