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矿山工人的健康状况分析, 为矿山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以2016年1-12月参加体检的25间矿山229名工人作为矿山组(接触粉尘229人, 接触噪声102人), 并以某钽铌石加工厂同时接触粉尘和噪声工人86人作为对照, 对两组人群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矿山组与对照组均有矽尘、石灰石粉尘和其他粉尘, 矿山组粉尘作业岗位粉尘浓度超标率为20.69%;对照组为4.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接触噪声岗位检测点噪声声级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矿山组体检异常检出率为72.05%, 对照组为48.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矿山组语频听阈升高检出率19.61%;对照组检出率2.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矿山组高频听阈升高检出率60.78%;对照组高频听阈升高检出率26.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矿山组接触粉尘者中疑似尘肺病2人, 对照组没有发现疑似尘肺病患者。矿山组尿常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 0.05), 而心电图、肺功能、X射线、血常规、血压、ALT检出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矿山工人体检异常检出率较高, 应尽量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隔声措施, 加强对矿山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正定县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检查结果, 探讨影响当地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正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1 014例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 按照粉尘类型、接尘工龄、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是否采取防护措施等方式分成不同组别, 观察并比较不同组别肺功能检查结果。
结果 接触不同类型粉尘工人的肺功能异常检出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其中以接触煤尘工人的异常检出率(23.1%)最高, 接触木粉尘工人(9.5%)最低。接触无机粉尘作业者肺功能异常检出率(19.51%)高于有机粉尘(9.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接尘工龄的增加、车间空气粉尘浓度增加, 接触工人的肺功能异常检出率均有逐渐增加趋势(P < 0.05)。经常佩戴防护用品的工人肺功能异常检出率(7.85%)低于不经常佩戴防护用品的工人(3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粉尘作业工人应当按照粉尘作业体检周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了解自身肺功能状况, 平时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养成佩戴防护用品的习惯, 避免长时间在粉尘环境中工作, 主动预防尘肺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汽车制造企业接触电焊烟尘工人职业健康状况, 探讨电焊作业工人健康保护措施。
方法 对2015年广州市两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3 740名电焊作业男性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对肺通气功能、血压、心电图和肝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生产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电焊烟尘、铝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酸雾或酸酐等。各危害因素浓度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出现肺功能异常的电焊作业工人的谷丙转氨酶(ALT)异常率高于肺功能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着年龄的增长, 血压、空腹血糖、脉率、ALT异常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0.05)。肺功能异常在小于25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 为11.72%, AST异常检出率在30~34岁年龄段最高, 为4.63%。随着接尘工龄的增长, 血压、空腹血糖、ALT、AST异常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呈下降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肺功能异常检出率在11~年接尘工龄组检出率最高, 为11.74%。
结论 电焊烟尘、年龄和接尘工龄是可能影响电焊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健康的相关因素, 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来保障电焊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开平市接触噪声危害工人的职业健康状况, 为指导开平市企业预防控制职业性噪声聋提供数据。
方法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的规定, 对在岗噪声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分析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异常情况。
结果 1 083人中检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13例, 职业禁忌证45例。发现高频听阈升高457人, 检出率为42.20%, 其中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升高大于40 dB者111人。男性纯音测定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 无个体防护者高于有个体防护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异常检出率有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P < 0.01)。
结论 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应由企业和职防部门共同参与, 开平市的预防工作应以男性、工龄10年以上的工人为重点, 强调加强个体防护, 并做好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某煤矿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为完善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方案以及煤工尘肺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该煤矿1 269名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企业和劳动者问卷调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各类岗位间胸片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接尘频繁的1类岗位胸片异常率(1.58%)偏高。各类岗位间肺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尤其以1类岗位肺功能异常率(14.87%)最高; 烟龄≤ 10年组工人胸片异常率、肺功能异常率均低于10~年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0.01)。工人胸片、肺功能异常率有随工龄增长而增加、随文化水平增高而下降的趋势(P < 0.05)。个人防护用品佩戴越齐全, 工人肺部健康状况越好(P < 0.05)。
结论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工人仍旧面临着严峻的煤尘威胁。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 降低劳动者罹患职业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噪声作业人群的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某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选者的纯音测听结果及其他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879名噪声作业工人平均年龄(36.51 ±4.12)岁,平均工龄(9.65 ±2.25)年;男性工人739人,女性工人143人。听力异常检出286例(检出率32.54%)。男性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35.60%)高于女性(1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异常检出率及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检出率均有逐渐增高趋势(P < 0.01);随着工龄的增长,听力异常检出率有逐渐增高趋势(P < 0.01)。
结论 接触噪声工人的听力损失较为严重,须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某煤矿接尘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分析, 探讨煤尘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影响, 为煤工尘肺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将该煤矿2 224名在岗工人按工种大致分为3类:1类工种接触煤尘浓度较高; 2类工种接触煤尘浓度较低(大多低于职业接触限值); 3类工种接触煤尘很少甚至不接触。对不同岗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并对职工胸片和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发现职业禁忌证54人, 其中尘肺病10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类工种与2、3类工种相比, 工人胸片异常、肺功能异常的风险较高(P < 0.01);同接尘工龄较短的工人相比, 接尘工龄较长工人胸片异常和肺功能异常的风险较高(P < 0.01或0.05);吸烟是引起胸片异常和肺功能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 煤尘对接尘职工身体健康有较大危害, 煤矿企业应不断努力改善接尘工人的工作环境, 尽一切努力降低工人煤尘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某煤矿破产企业接尘作业人员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损害,为员工后续的健康保障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GBZ 70—2015《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对2020年辽宁省某煤矿破产企业2 008名离岗接尘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常规、心电图、肺功能、DR胸部正位片;调查其职业史、接尘工龄、工种等,并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 008名人员均有接尘史。检出其他疾病或异常1 381人(占68.77%),DR胸部异常检出率25.20%,肺功能异常检出率3.98%,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7.31%,血压异常检出率47.98%。男性DR胸片、肺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随接尘工龄的增加,DR胸片异常检出率也随之升高(P < 0.05)。随年龄的增加,DR胸片、肺功能、血压异常检出率均随之增加(P < 0.05)。检出疑似职业性尘肺病21人(占1.05%),均为男性,1人诊断为尘肺病。疑似尘肺样改变主要集中于接尘工龄11年以上、年龄45岁以上、一线员工中,后勤人员无人检出疑似尘肺样改变。
  结论  小微型煤矿接尘离岗工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一线作业人员存在尘肺病发病的可能,必须做好后续的随访观察及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家电制造企业职业健康检查五官科查体情况,为预防职业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 以该企业在岗及离岗人员为接触组,对其职业健康体检中五官科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岗前人员为对照组,就危害因素对2组人群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高温、紫外线、苯乙烯、锰及其化合物、苯及苯系物等60多种。该企业接触组五官科总异常检出率为25.78%,接触组的五官科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 < 0.05),接触组男性的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P < 0.05),不同年龄工人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害工龄越长,异常检出率越高(P < 0.05)。五官各部位异常检出率亦有差异,其中以耳部的异常检出率最高;眼部、耳部、鼻部、咽部的主要检出病症分别为翼状胬肉、耵聍栓塞、鼻炎、咽炎。不同危害因素接触组的五官科异常检出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噪声、紫外线+电焊烟尘、噪声+粉尘、苯及苯系物接触者的异常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
结论 性别、年龄、工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可能影响五官科异常检出率,应采取积极的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某汽车制造企业噪声暴露工人的听力情况及防护措施效果。
方法 选择某汽车制造企业2015年参加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2 726名噪声暴露工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企业噪声危害特征、工人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同时通过纯音听阈测试, 分析不同工龄、厂区及车间工种对工人听阈影响。
结果 作业环境噪声总超标率为58.24%。不同性别接触噪声工人听力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人左耳和右耳的语频及高频平均听阈水平在不同工龄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其中工龄> 5年组工人左耳和右耳的语频及高频平均听阈均最高。所有工龄组工人右耳语频平均听阈均低于左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但两耳高频平均听阈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人左、右耳语频平均听阈水平在不同车间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耳高频平均听阈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其中整车及总装车间高频听阈平均水平较高, 发动机制造车间相对较低。所有车间工人左耳语频平均听阈水平均高于右耳(P < 0.01);但两耳高频平均听阈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工人的双耳平均听阈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大, 汽车制造企业不同车间的噪声对工人听力影响程度不同, 噪声对左耳语频听阈的影响较右耳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青浦区职业性尘肺病发病趋势以及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情况,为尘肺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9-2018年青浦区所有职业性尘肺病新发病例和2018年在岗期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09-2018年青浦区新发职业性尘肺病52例,其中矽肺21例(占40.38%),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各9例(各占17.31%),铝尘肺4例(占7.69%),煤工尘肺、滑石尘肺各1例(各占1.92%),其他尘肺7例(13.46%)。10年间,矽肺新发病例有增多趋势,而电焊工尘肺呈下降趋势,煤工尘肺已多年未发生新病例。尘肺病病例以壹期尘肺病为主。矽肺患者和电焊工尘肺患者工龄短于铸工尘肺工龄(P < 0.05)。2018年共检查粉尘作业人员1 673人,肺功能异常331例,异常率为19.78%。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肺功能异常率有升高趋势(P < 0.05)。
结论 近10年青浦区尘肺病发病数量先是逐渐减少,但2016年后尘肺病发病数量有升高趋势。接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较高。尘肺病防治仍然是青浦区职业病防治的工作重点。应注意年龄大人员的尘肺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探讨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99例疑似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实施胸部DR检查、多排螺旋CT(简称CT)检查,以临床确诊结果为参照,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99例疑似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中,有65例患者经临床确诊为职业性尘肺病,其中DR检查出63例,CT检查出62例。确诊为非尘肺病患者中,有1例被DR检查为尘肺病,2例被CT检查为尘肺病。以临床确诊结果为参照,DR、CT对尘肺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T对职业性尘肺病壹期的阳性检出率高于DR(P < 0.05),而DR、CT对尘肺病贰期、叁期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肺大疱、肺气肿、肺部感染、胸膜肥厚粘连等并发症诊断中,DR、CT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一致性分析,DR、CT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间的一致性分别为0.933、0.956,均达到良好。
结论 多排螺旋CT在职业性尘肺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对职业性尘肺病及其并发症予以灵敏检出,还可对职业性尘肺病分期予以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达州市某煤矿尘肺病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1965-2017年诊断报告的589例尘肺病例,采用Kaplan-Meier法与寿命表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
结果 该煤矿1965-2017年共报告尘肺病例589例,死亡185例,病死率31.41%;中位生存时间31.47年。随着诊断年代的推移,病死率呈降低趋势(P < 0.01),中位生存时间呈上升趋势(P < 0.01)。随着生存时间的增加,尘肺病例的累积生存率逐步降低。相比煤工尘肺组,矽肺组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OR=1.424,P < 0.05);相比壹期尘肺组,叁期、贰期尘肺组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OR=6.210、1.475,P < 0.05);相比不合并肺结核组,合并肺结核组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OR=1.570,P < 0.05);相比不吸烟组,吸烟组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OR=1.601,P < 0.05);相比接尘工龄 < 10年组,接尘工龄10~20年、> 20年组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OR=5.013、7.585,P < 0.05);相比发病年龄 < 30岁组,发病年龄30~39岁、40~49岁、50~59岁、≥ 60岁组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OR=3.906~86.572,P < 0.05)。
结论 尘肺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同接尘工龄、尘肺期别、吸烟、肺结核、尘肺病种类及发病年龄均有关。应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提高尘肺病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尘肺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5个地区6所职业病防治院526例尘肺病患者,采用《尘肺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调查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根据临界比值法(critical ration),将自我管理量表得分两端各27%的分值作为临界值,划分自我管理水平高低分组。综合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危险因素。
结果 526例患者中,自我管理得分最低55分,最高198分,平均得分为(142.81 ±23.06)分。高分组最低157分,低分组最高129分。相比男性,女性在自我管理水平高分组中占比更高(P < 0.01),且都在高分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别相比城市户籍、不吸烟、患者非常受重视、家庭成员全力支持,农村户籍(OR=2.511,P < 0.01)、吸烟(OR=1.975,P < 0.05)、缺乏社会重视(OR=2.143,P < 0.01)、家庭成员的忽视(OR=2.120,P < 0.01)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危险因素。
结论 本次调查的尘肺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处于中等水平。在对尘肺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时,要综合考虑到患者的性别、户籍、吸烟及受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注重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加强患者戒烟宣教,重视社会支持和人文关怀,以便更好地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深圳市噪声作业员工职业健康状况, 为该市预防与控制职业性噪声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国家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方案》要求, 收集深圳市噪声作业员工重点职业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7年深圳市所监测的噪声作业员工为77 319人, 监测对象听力损失检出率为9.48%,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0.28%, 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0.17%。男性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有随年龄增长和工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P < 0.05)。来自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员工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听力损失检出率以大型企业最低,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较低。不同行业类型企业听力损失异常率、疑似职业病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均以建筑行业噪声作业企业员工最高。
结论 深圳市噪声作业员工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亟须加强对中型及以下规模企业、建筑行业等重点企业的专项调查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对策, 预防职业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统计分析煤粉尘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分布特点,为其职业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 对鹤壁市2011-2013年职业健康体检中的4 938名煤粉尘工人的体检结果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 结果 2011-2013年煤粉尘工作从业人员参检率为96.65%,各检测项目异常1 198例,异常检出率为24.26%,其中疑似尘肺占8.87%,职业禁忌证占5.70%,心电图异常占3.93%,血压异常占3.79%,实验室结果异常占1.98%;体检异常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疑似尘肺检出率随着工龄及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掘进工的疑似尘肺检出率最高,为10.48%;不同工种的疑似尘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P < 0.05)。 结论 我们应重视煤粉尘工人的职业健康,疑似尘肺病患者应立即停止接触煤粉尘,积极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南京市铅作业工人的血铅水平, 保护工人健康。
方法 收集南京市全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参加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1 097名铅作业工人的职业史以及血铅检查结果, 并按照企业规模、经济类型、所在地区和行业进行分类比较。
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17.0~60.0(32.8±9.3)岁, 工龄0.6~40.0(10.3±9.0)年。作业工人的血铅水平M (P25, P75)为33.0(18.0, 50.0)μg/L, 血铅超标检出率1.82%。未见慢性铅中毒患者。血铅>100 μg/L占9.0%。血铅水平与年龄、工龄呈弱的正相关关系(r年龄=0.25, r工龄=0.12, P < 0.05)。男性铅作业工人的血铅水平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血铅水平均高于其余8个行业, 六合区的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高于其余4个区, 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微型、小型、中型、大型企业工人血铅水平依次下降, 私营、外商投资、国有企业工人血铅水平也依次下降, 以上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南京市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高于普通人群。要特别重视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微型和小型企业以及私营企业铅作业工人的铅危害防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州部分企业微波辐射接触对作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对2012-2014年9家使用微波辐射仪器装置的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进行分类, 收集单纯接触微波的511名工人资料, 并与上述企业中没有任何职业危害接触记录的231名员工进行比较。[结果]微波接触组男性341例, 女性170例, 年龄21~52岁, 平均(28.67 ±7.14)岁, 平均接触工龄(9.71 ±4.60)年; 非接触组男性154例, 女性77例, 年龄21~54岁, 平均(29.02 ±5.65)岁。接触组接触强度(0.98~18.20)μW/cm2, 中位数值为7.88 μW/cm2。接触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触组的外周静脉血RBC、Hb均值比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果 微波接触组的平均接触工龄为9.71年, 接触强度中位数值为7.88μW/cm2; 接触组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接触组的外周静脉血RBC、Hb均值比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低强度的微波辐射可对机体健康产生影响, 尤其对心脏、外周血的影响不容忽视, 应加强微波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宣传, 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