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对脑出血后继发神经功能损害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并颅内血肿形成及高血压脑出血非手术治疗的病人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病人病情稳定3 d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继续常规治疗。所有病人均每天复查头颅CT,监测凝血系列及血小板。并经CT机自带软件测量血肿大小变化。同时观察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肿完全吸收平均时间为15 d~21 d,对照组20 d未吸收血肿量为15.31 mL±3.64 mL。治疗组治疗20 d未吸收血肿量为4.69 mL±1.38 mL。治疗21 d时血肿完全吸收,而对照组治疗25 d时仍有5.62 mL±1.29 mL血肿残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肿吸收较对照组明显。结论脑出血后口服脑血疏口服液,可减轻颅内血肿继发神经功能损害,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年神经外科住院病人85例。将8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血疏口服液,每次10mL,采用口服或鼻饲的方法,3次/日。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治疗2周、4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Barthel指数(BI)、血肿量的变化,评价脑血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GCS评分、Barthel指数、血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第4周时,治疗组GCS评分、Barthel指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脑出血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脑血疏口服液能改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理念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12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脑出血病人1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脑血疏组(48例)、快速康复组(47例)及联合治疗组(49例)。根据头颅CT,采用多田公式计算血肿和周围水肿范围。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脑血疏组、快速康复组以及联合治疗组脑血肿量和周围脑水肿量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P0.05),而联合治疗组较脑血疏组和快速康复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2周、4周后,联合治疗组较其他3组BI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较单独服用脑血疏口服液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两组均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血疏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肿周围水肿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2.34%,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肿周围水肿量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对脑出血(ICH)模型大鼠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7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CH对照组(n=35)、ICH实验组(n=35)及假手术组(n=7),ICH对照组和实验组使用Ⅳ型胶原酶造模,术后12 h给予ICH实验组脑血疏口服液灌胃1 ml/kg,其他两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后将ICH对照组和实验组分为1、2、4、7、14 d 5个亚组,每组7只,采用Longa法对两组不同时间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并测量脑血肿体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后7 d和14 d,ICH实验组大鼠Longa评分显著低于ICH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4~14 d ICH实验组大鼠血肿体积显著小于ICH对照组(均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ICH大鼠疗效确切,能显著促进血肿的吸收,恢复大鼠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后循环脑梗死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脑血疏口服液组(n=40)和常规治疗组(n=40),对两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各参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血疏口服液组病人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后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单侧CSDH病人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对照组(31例)单纯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治疗,两组均以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症状消失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可有效促进残余血肿吸收,改善预后,且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CD3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Ⅶ型胶原酶以大鼠尾状核为目的注射点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血疏组,每组6只。脑血疏组按照3.6 mL/kg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连续3 d模型组和脑血疏组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mN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观察CD36阳性细胞数。蛋白质印迹法(Westem Blot)检测各组血肿周围组织CD36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与脑血疏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脑血疏组神经功能恢复较模型组快;与模型组比较,脑血疏组HE染色坏死面积减少,周围组织疏松减轻,神经细胞核结构较清晰。Westem Blot检测脑血疏组CD36表达量高于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脑血疏组血肿周围CD36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组。结论脑血疏口服液可以通过增加大鼠脑出血后CD36表达,改善其神经功能缺失及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出血后继发脑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高压臭氧和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高压臭氧和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疏血通和阿司匹林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效果在治疗前后差别。结果和对照组相比,高压臭氧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88.6%,对照组显效率6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应用高压臭氧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对高龄原发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2例急性原发脑出血高龄病人的临床资料,于发病后随访半年,并做疗效评定,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在(4~5)分说明治疗有效。比较两组并发肺部感染及再次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37例有效,有效率67.3%;对照疗组25例有效,有效率43.8%,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6.3%,5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再出血率,分别为5.4%,1.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脑出血高龄病人,常规治疗联合脑血疏口服液,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减少治疗期间肺部感染发生,并无增加再次出血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青壮年脑萎缩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陕西省人民医院及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门诊治疗的34例青壮年脑萎缩病人划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7例,治疗组采取口服脑血疏口服液,对照组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记忆力障碍,情绪障碍,性格改变,智能减退等临床特征及CT脑皮层厚度,脑沟裂隙及脑室脑池大小等影像结果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对青壮年脑萎缩病人治疗有显著作用,可较快改善病人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血疏口服液对脑出血(ICH)大鼠血肿体积的影响,探讨其对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3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ICH 对照组、ICH 干预组和假手术组;ICH 对照组、ICH 干预组再随机分为1 d、2 d、4 d、5 d、7 d和14 d组6个亚组。采用注射Ⅳ型胶原酶建立 ICH 模型,造模后依照 Longa FZ五级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后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根据多田公式测量血肿体积,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结构改变。结果 ICH 模型建立后所有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ICH 对照组动物症状明显重于 ICH 干预组。ICH 干预组不同时间点血肿体积均显著小于 ICH 对照组,且脑组织结构明显改善。结论大鼠脑出血后应用脑血疏口服液能明显促进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组织结构,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建立大鼠脑出血(ICH)模型基础上,早期应用药物进行干预,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失及脑出血血肿周围半暗带中细胞凋亡情况。方法选用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又随机分为1h、6h、1d、3d、7d和14d亚组。实验组注射Ⅳ型胶原酶建立ICH模型,治疗组予以药物干预,后各组分别进行神经功能测定及TUNEL法统计检测细胞。结果脑出血模型建立后各组动物均出现不同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脑出血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明显重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脑组织几乎未见TUNEL阳性细胞,实验组于6h可见脑出血灶周围TUNEL阳性细胞最多,并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于3d再次出现TUNEL阳性细胞高峰后下降;治疗组仅在脑出血后6h观察到脑出血灶周围TUNEL阳性细胞数高峰,但其高峰时数量少于脑出血组,之后渐下降。结论脑血疏口服液可以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及减轻脑出血后继发脑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止血、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评估两组治疗疗效和脑灌注参数、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脑灌注参数、血肿与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脑灌注参数、血肿与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局部脑血容量(rCBF)、局部脑血流量(rCBV)明显较对照组升高,平均通过时间(MTT)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服用脑血疏口服液有利于减轻血肿周围组织低灌注损伤,促进血肿吸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并可有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联合语言训练(SLT)治疗卒中后失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卒中后失语恢复期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采用SLT治疗,试验组采用脑血疏口服液10 mL,3次/日,联合SLT治疗,持续8周。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对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进行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自发言语、复述、命名、失语商值等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语言功能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均降低、BI均提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BDNF水平提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BDNF水平改善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联合SLT治疗卒中后失语病人能改善卒中后恢复期语言功能,且较单纯SLT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6.
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及恢复早期中经络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将出血性中风病人合格受试者4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脑血疏口服液)310例和对照组(脑血康口服液)130例,治疗前后两组病人均以中风病积分和脑CT扫描测评。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中风病积分治疗组为(8.56±4.54)分,对照组为(10.67±5.38)分,两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脑CT扫描显示脑内血肿吸收量治疗组为(6.58±5.15)mL,对照组为(7.71±5.20)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性中风的总有效率为87.74%,对照组为73.85%(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可用于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及恢复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出血性脑梗死病人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脑血疏组除接受基础治疗外加用脑血疏口服液10 mL,每日3次口服。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后14d、30d和60d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终点为60d时mRS评分≤2分的病人百分比;mRS评分3的病人百分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血疏组病人治疗后mRS评分及NIHSS评分30d时开始出现明显下降,60d时差异更加显著(P0.05);60d时mRS评分≤2分的病人百分比均显著增加,而mRS评3分的病人百分比则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可明显改善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残疾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对老年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术后血清水通道蛋白(AQP)4、S100蛋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行基底节脑出血穿刺引流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脑血疏组各50例。常规组行常规治疗,脑血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血疏口服液口服或胃管内注入,术后第1天开始,每次10 ml,3次/d。于术后第1天、第7天行血清AQP4、S100检测,术后30 d神经功能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7 d后,脑血流组血清中AQP4、S100水平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30 d脑血流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脑血疏组未见明显肝肾功能异常及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脑血疏口服液能有效促进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脑水肿吸收,降低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外科接受治疗的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微创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生活能力量表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早期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确切,可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脑血疏口服液具有益气活血化瘀作用,主要成分为黄芪、水蛭、石菖蒲、牛膝及川芎,主要用于气虚血瘀所致中风。近年来脑血疏口服液广泛应用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1])。本研究分析2例通过应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外伤后硬膜外血肿病人临床数据比较,总结相关治疗经验,探索非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后颅内血肿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治愈率,改善不适应手术治疗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