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明确深圳市某垃圾发电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工人接触水平。
方法 采用查阅文献、现场调查, 现场检测及实验室检测等方法。
结果 该垃圾发电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硫化氢、氯化氢、粉尘、高温和噪声, 检测结果显示灰渣处理岗位的粉尘浓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粉尘作业级别为Ⅰ级(轻度危害作业)。
结论 垃圾发电厂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还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控制灰渣处理等辅助岗位的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和识别垃圾焚烧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环节, 评价其危害程度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检测法和职业健康检查法, 对某垃圾焚烧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结果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氯化氢、硫化氢、盐酸、氢氧化钠、硫酸、汞、铅、镉、高温、噪声和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粉尘检测合格率为83.33%, 噪声检测合格率为92.31%, 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结论 垃圾焚烧发电厂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 粉尘和噪声的防护应为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 通过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确保个体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降噪设备及系统研制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评价职业病防护措施, 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建议。
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检测与分析, 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项目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工频电场、高频电场、电焊弧光、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金属镍与难溶性镍化合物、臭氧、三氧化铬、二甲苯。经检测, 作业场所噪声合格率为88.9%, 其余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结论 降噪设备制造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 其关键控制点为电焊、喷漆、玻璃棉包装及打磨岗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某2×300 MW燃煤火力发电厂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电厂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高温、氢氧化钠、氨、盐酸、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输煤系统和除灰渣系统粉尘超标,1号引风机房、2号引风机房、石灰石卸料间、水处理叠片过滤器间噪声超标。结论粉尘和噪声是该燃煤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输煤系统、除灰渣系统是该项目粉尘的关键控制点,引风机、石灰石卸料间、水处理叠片过滤器间是噪声的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与安全, 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类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提出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方法 收集相关资料, 采用工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进行定性分析。
结果 该类工程存在噪声、甲烷、高温、氯、盐酸、氢氧化钠、氨、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项目。
结论 建议该类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应考虑采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防尘、防毒、防噪等方面措施, 确保工程运行时现场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燃煤火力发电厂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电厂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高温及氨、氢氧化钠、盐酸、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该电厂采取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工人采取巡检作业方式,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基本合理。检测结果表明粉尘超标率为35.2%,有毒物质中氨和硫酸存在超标现象,噪声超标率为9.7%。结论粉尘和氨、硫酸是该燃煤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输煤系统、除灰渣系统是该项目粉尘的关键控制点,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氨、硫酸添加点是毒物的关键控制点,对超标的作业点应进一步改进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同时需加大职业病防护知识宣传,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燃煤电厂的职业病危害现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5份评价报告,分析其职业病危害因素水平,归纳超标作业岗位的分布规律、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调查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结果燃煤电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氨、盐酸、氢氧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等。其中,部分岗位的粉尘、噪声、氨存在超标现象,输煤单元的煤尘合格率为58.3%~83.3%,噪声的合格率为60.0%~78.9%;除灰渣单元的矽尘合格率为60.0%~80.0%;化学水处理单元氨的合格率为0~50.0%。输煤皮带头部及尾部、磨煤机、碎煤机、放灰口、汽轮机和氨加药间等是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部分电厂存在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和安装不完善、维护不及时、对工人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缺乏指导、培训及监督等问题。结论燃煤电厂的粉尘、噪声、毒物危害较严重,须加强工程技术防护、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管理,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理论探讨其应用于印刷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
方法 采用基于HACCP原理的危害分析方法, 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并验证其效果。
结果 印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粉尘、苯、甲苯、正己烷、环己烷、噪声、高温和紫外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 工作场所噪声超标率为43.8%, 粉尘超标率为25.0%, 环己烷超标率为9.1%, 紫外辐射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针对危害情况, 确定噪声、粉尘、环己烷和紫外辐射为关键控制点, 并实施纠正措施。再次检测, 工作场所噪声超标率降至30.0%, 粉尘、环己烷和紫外辐射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达到控制效果。
结论 HACCP理论适用于印刷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控, 有助于建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危害程度,通过研究其职业病防治进展,探索减轻集装箱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的有效方法。
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比较该企业近5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超标情况以及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对其职业病防治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该企业存在超标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甲苯、二甲苯、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钢砂)、手传振动、高温等。其中噪声超标率极高,达79.8%。2017年噪声、二甲苯、乙苯检测合格率均高于其他两年,电焊烟尘检测合格率低于其他两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7)。近5年该企业诊断了44例职业性噪声聋,9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2017年的体检人数、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的发病人数较前4年明显增多。
结论 该集装箱企业总体职业病防治状况较差。噪声、苯系物、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钢砂)是该行业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综合治理,提高集装箱制造业的现场检测结果的合格率,有效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某生物医药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分析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提出合理可行的应对措施。
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体检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 对该企业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结果 该生物医药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苯、丙酮、硫酸二甲酯、氢氧化钠、氨、硫酸、其他粉尘和噪声, 除空压机房噪声声级超出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外, 其余危害因素均符合相应要求。
结论 生物医药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应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及职业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