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为制定合理可行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妇产科特点及查阅相关文献,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0名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妇产科护理人员危险因素的暴露率高达80%以上,其中以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物理因素暴露率最高,分别为100%、100%和95%。在化学因素中消毒剂的暴露率最高,为80%;生物因素中体液、血液的接触率为100%;物理因素中锐器割伤的发生率为80%。结论:妇产科护理人员存在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对护理人员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职业危害的防护方法,降低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加强宣教,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配备防护用品,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加强监管,执行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及普遍干预的管理体系。结果:通过采取措施,降低了护理工作人员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引起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因素,给予正确及时的防护措施,才能保护护理人员免受感染。  相似文献   

3.
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的高低同患者的早日痊愈有密切关系,同时也是改善当前医患紧张关系的关键所在。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职业特性,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较为多样,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多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危害着护理人员的安全。同时,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以及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会给护理人员造成心理影响,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本文就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感染科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更易接触到各类传染病病人,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遭职业暴露的机会更多.现对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进行探讨、分析,目的在于增强感染科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了解自我防护状况,保证护士的身体健康,提高护士思想意识,正确认识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工作实践,分析了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并着重介绍了提高防护意识,加强安全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完善防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避免职业损伤等三种解决方案极其具体应用,希望相关人员加以借鉴和探讨,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沈阳市43所医院231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高,防护措施设备不全,防护意识淡薄,在操作中行为欠规范。结论:各级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及培训,保障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从事卫生服务事业的医疗工作者的职业暴露问题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妇产科的护理工作由于其科室的特殊性,有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妇产科护士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临床科室,作者就其危险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主要包括自我防护意识薄弱与人力资源不足两个方面原因。针对这些因素,文章提出了相关的防范措施:加强培训,提高认知;健全体制,细化流程;加强安全防护设施,改善医护工作环境;并且,探讨了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职业危害因素一直以来都威胁着医务人员的健康,尤其妇产科护理人员经常不可避免地会与血液、各类分泌物以及羊水等物质接触,从而增加了被感染的机会。且部分妇产科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职业防护措施不足。因此,本文针对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以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妇产科职业防护教育提供参考,从而有效避免和减少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临床检验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感感染的防范措施,为临床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通过全面分析临床工作中检验人员可能面临到的导致自身发生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防范对策。结果:预防临床检验人员发生职业感染的防范对策的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对策的实施可尽可能减少检验人员发生职业感染的风险。结论:通过对临床工作中检验科工作人员经常遇到的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制定实施与这些危险因素相对应的防范对策,从而尽可能保障临床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妇产科临床护理中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方法:对奉化市溪口医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12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究这些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对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年龄段、感染部位进行统计汇总,探究这些因素对患者感染的影响。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58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4.13%。感染部位:创口感染的患者5例,占总数的0.40%;胃肠道感染患者9例,占总数的0.72%;泌尿道感染14例,占总数的1.11%;宫腔感染患者5例,占总数的0.40%;呼吸道感染患者25例,占总数的1.99%。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用药护理、并发症、病房通风状况等。结论:妇产科患者在护理过程容易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感染,采用多种措施进行综合管理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急救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文章分析和总结了急诊护理人员职业风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使护理人员提高了职业危害意识,确保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9月医院产科11205例住院产妇中111例院内感染的产妇临床资料,比较分娩方式、季节、妊娠合并症、年龄对院内感染发生的影响。结果:与自然分娩相比,剖宫产发生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与夏秋季分娩相比,冬春季分娩产妇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与无妊娠合并症相比,存在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明显增高(P0.05);与未满35岁产妇相比,年龄超过35岁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没有明显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产科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分娩方式、环境、抗菌素的应用、个体因素等多方面有关,应加强医务人员防感染管理,提高防感染意识,应合理规范抗生素应用,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  相似文献   

13.
预防接种就是将疫苗等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使机体产生抵抗感染的有益的免疫反应,以达到预防相应疾病的目的。但是,各种生物制品对于人体来说,毕竟是一种异物,接种后机体在产生有益反应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不良反应是南制品本身特性性所引起的,其性质和强度随制品的不同而不同,如接种活疫(菌)苗,实际上是一次轻的人工感染。不良反应吖分为全身和局部反应两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研究妇产科医护人员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并针对相关细节问题和因素提出可行的管理对策。方法:作者于2012年1月对德清县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的50名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管理方案调整,并于2012年全年实施新方案,2013年1月再次进行相关调查。结果:2012年全年共分娩685例,全科50名医护人员均能正确说出标准预防的概念和发生暴露后的正确处理流程,88%的医护人员会在完成医疗操作后脱掉手套进行洗手,92%的医护人员会在处理新生儿时戴防护手套。结论:目前医护人员对于职业暴露的认知不足,仍存在一定的职业风险,要根据现存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减少血液传播疾病造成的职业风险,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影响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人员科研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对策分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医院所在地区基层医院妇产科8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年龄大、工龄长、职称高、学历高的护理人员论文发表数量大于年龄小、工龄短、职称低、学历低的护理人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01)。科研氛围差、缺乏科研经费、科研培训机会少、查阅文献困难是影响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学历护理人员进行科研较为重要的因素。在妇产科工作繁忙、护患纠纷较多、没有指导者、学历不够、统计分析欠缺、论文撰写困难、对工作不满意、缺乏科研意识等因素中,不同年龄、职称和学历的护理人员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O.01)。结论:多种原因可对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人员科研产生影响,基层医院应该增加科研投人,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增强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将50例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职业危害预防管理,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后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预防相关知识得分、预防职业暴露执行良好率、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各项知识得分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预防职业暴露执行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职业暴露发生率较对照低(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科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护士欠缺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工作经验、未能踏实掌握预防措施等是导致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因素,职业危害预防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其预防职业暴露执行良好率,使其保护自我,减少职业暴露率,同时管理得到护理人员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早产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响,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10年9月的17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早产产妇87例和足月产产妇92例。结果早产组和足月产组在年龄、孕产次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O.05),在多次流产史方面,早产组显著高于足月产组(P〈O.05)。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对两组的影响的差异显著(P〈O.05);多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对两组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高龄、多次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萃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59-60
目的:在现有条件下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护士尽量减少职业危害,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方法:高度重视护士的身体健康,从预防入手、规范管理健全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程度.结果:运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做好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使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明显降低,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9.
赵玲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0):1654-1655
目的:分析某大型医院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针对现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大型医院护士2013年全年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抽血注射时不戴手套、针头处理不当、洗手不规范、掰安瓿用力不当等。结论: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即强化职业风险培训教育,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护士安全操作的依从性,完善护士人力资源配置,职业暴露后做好应急处理,建立健全护士健康档案以及锐器伤监测报告体系等,重在预防,以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与新生儿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制定适宜的预防措施,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收入的768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69名新生儿发生感染,感染率为8.98%,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产妇年龄、分娩方式、新生儿住院情况和时间长短等是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对产妇年龄较大、采用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应多注意观察,尽量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