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加强手术室物品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2月手术1184台作为对照组,2016年3~6月手术1262台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物品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五常法"进行手术室物品管理,对两组手术物品管理质量进行评价。从两组手术中分别选取医生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施"五常法"对手术室物品进行管理后,观察组器械准备完好率、物品准备完好率、仪器使用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取物品所需时间及补充物品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分别由对照组的85.14%和87.61%,提升至观察组的97.53%和97.8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五常法"应用于手术室物品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物品管理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及医患满意度,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嘉兴市中医医院手术室820台手术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医院手术室822台手术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五常法进行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结果:两组在无菌物品、器械准备完好率,仪器使用管理完好率比较中,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无菌物品补充所需要时间、取物品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常法是一种快捷、简单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发挥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规范工作细节,保证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在口腔科门诊物品器械管理工作中应用"五常法"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4月在口腔科门诊物品机械管理工作中应用"五常法",2017年4月~2018年6月使用"五常法"设为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3月未应用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应用实施"五常法"器械管理后,器械准备完好率、物品准备完好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应用实施"五常法"后物品准备所用时间、补充物品所用时间,均显著少于实施前(P0.05)。实施"五常法"后医护人员对物品器械管理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口腔科门诊物品器械管理过程中应用"五常法",可有效提高器械物品准备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并获得医护人员的认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措施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实施细节管理措施,共进行800台腔镜手术,记录实施细节管理措施前后器械准备差错率、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清理过期物品耗时、器械准备时间、器械管理人员无菌知识评分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等情况,为实施后。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未实施细节管理措施,共进行800台腔镜手术为实施前。结果:实施细节管理措施后,器械准备差错率、器械消毒合格率及器械完好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细节管理后,器械管理人员无菌知识评分升高明显,清理过期物品耗时和器械准备时间明显缩短(P0.05)。实施细节管理措施前,手术医生不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采用细节管理措施干预手术室器械成效较好,器械准备差错率降低,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及手术医生满意率明显升高,护理人员清理过期物品耗时和器械准备时间明显缩短,有利于手术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五常法管理模式在消化内镜中心的应用,分析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7年80例在内镜中心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6月的40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的4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五常法管理,分析五常法管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物品准备、环境管理、仪器管理、物品准备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常法用于消化内镜中心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五常法在B超检查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未实行五常法管理)医院B超检查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实施前,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实行五常法管理)医院B超检查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实施后,分析比较实施前后工作效率、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检查室物品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医护满意度评分、物品准备完好率、仪器管理完好率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取物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B超检查室工作效率影响中等医生、等仪器、打报告、接送患者、找东西各影响因素占比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五常法在B超检查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范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医疗安全,改善了检查室物品、设备管理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护理缺陷,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有效防范。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15例手术室护士。选择2016年6~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5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手术室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物品准备不当、健康宣讲不达标和无菌操作不达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缺陷主要为环境、制度和人为因素等三方面,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手术室安全管理,其应用效果理想,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自2015年3月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应用"五常法",对手术室的环境、人员、物品的管理加以完善。物品管理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物品管理的质量。结果:仪器和设备使用管理完好、准备完好等物品管理质量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五常法"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效果十分显著,对提高手术室物品管理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对策。方法:将2017年7~12月手术室实施常规一次性物品管理时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2~7月手术室采用高效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时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一次性物品抽查合格率和医疗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抽查合格率为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00%(P 0.05);观察组手术医生满意度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P 0.05);观察组供货及时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观察组无菌环境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P 0.05)。结论:实施高效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手术室一次性物品抽查合格率,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共同责任制与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理念融合和不同仪器设备完好率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手术室采用常规管理的时段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6~2017年6月采用共同责任制与仪器设备管理理念相融合管理模式的时段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室仪器设备完好率、护理人员仪器设备管理理论知识评分、管理操作评分和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室仪器设备完好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 0.05);观察组护理人员仪器设备管理理论知识评分为(95.37±3.14)分,高于对照组的(86.81±4.19)分(P 0.05);管理操作评分为(92.53±4.05)分,高于对照组的(84.83±5.38)分(P 0.05);观察组的管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结论:共同责任制与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理念融合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手术室仪器设备完好率,促进仪器设备管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台手术配合管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配合管理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连台手术配合管理流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物品准备时间、接台物品准备时间、手术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物品准备时间、接台物品准备时间、手术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连台手术护理中进行连台手术配合管理流程,可缩短术前物品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感,从而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手术室贵重器械的规范化管理举措,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自2017年1月起对手术室贵重器械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实施规范化管理,从明确责任分工、完善管理制度、调整管理流程等方面入手,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以2017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后,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器械完好率、无菌器械合格率、器械准备时间,并统计实施前后手术医师的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后手术室贵重器械完好率、无菌器械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器械准备时间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手术室医师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贵重器械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贵重器械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手术医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在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医院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2月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时间管理,比较两组的工作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第一台手术切皮延误率为20.60%,观察组第一台手术切皮延误率为6.81%,观察组的第一台手术切皮延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采取时间管理前后的第一台手术患者入室切皮时间发现,观察组开始切皮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间管理在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其应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3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设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7年5月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基础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分组护理管理,评估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组护理管理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显著,规避了不良事件,得到手术医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分析"5S"法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医院手术室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投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手术室消毒、护士长定期巡逻、检查管理系统;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增加"5S"法。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满意程度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33%,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管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5S"管理模式后,提高了患者的心理水平及满意程度,改善了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五常法模式在心内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医院心内科1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实施常规药品管理阶段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实施五常法模式药品管理阶段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管理期间护士的相关药品知识掌握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相关药品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五常法模式在心内科药品管理中能够提高护士对相关药品知识的认知程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7年9月在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将2015年3月~2016年5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查对制度管理,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3%(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施行护理查对制度管理,有利于良好改善医护关系,提高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开展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于缙云县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268例患者,按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2016年3~8月)和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2月),分别为145例、123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加强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手术室感染控制情况、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空气中、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双手菌落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能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保障患者健康与安全,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五常法"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期间,随机选取医院30例神经外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6月期间的神经外科护士视为对照组,将2016年7~12月期间的神经外科护士视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常规管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加行"五常法"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工作积极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一次性耗材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差错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常法"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状态,规避护理差错,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救药品物品的安全管理对策。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未实施安全管理对策的急救物品和药品设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6月则为实施安全管理对策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急救药品物品的清点时间、抢救车出车时间、抢救药柜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急救药品物品的完整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急救药品物品实施安全管理,能缩短抢救用时,同时还能提高药品物品的完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