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蓝布正提取物对老年痴呆(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除空白组皮下联合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联合腹腔注射亚硝酸钠复制AD模型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吡拉西坦阳性对照0. 8g/kg组、蓝布正提取物2. 5、5、10g/kg组,除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其余各组灌胃相应药物。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CA1区NF-κB p65、IKK-α、IκB-α、PI3K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蓝布正提取物10g/kg组能明显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缩短逃避潜伏期;蓝布正各组明显改善CA1区病理形态;蓝布正提取物2. 5、5、10g/kg组能显著降低海马CA1区NF-κBp 65、IκB-α、PI3K、IKK-α蛋白的表达。当蓝布正提取物在2. 5g/kg以上剂量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炎症反应。结论:蓝布正提取物能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海马CA1区NF-κB p65、IKK-α、IκB-α、PI3K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1):149-154
目的:研究血栓心脉宁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病理损伤的改善作用,并从炎症因子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大鼠VD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喜得镇)0.54 mg/kg剂量组,血栓心脉宁0.55 g/kg、1.10 g/kg、2.20 g/kg剂量组。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考察大鼠海马及皮质的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血栓心脉宁0.55 g/kg、1.10 g/kg、2.20 g/kg剂量组对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海马CA1区GFAP、TNF-α、NF-κB p65及IL-6表达明显降低。血栓心脉宁1.10 g/kg、2.20 g/kg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皮层区与海马区的病理损伤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血栓心脉宁可明显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受损海马及皮质组织;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VD大鼠GFAP、TNF-α、NF-κB p65及IL-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对SIRT1/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筛选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2VO组)、雷公藤甲素腹腔注射组(TR组)、雷公藤甲素腹腔注射+EX527侧脑室给药组(T+E组)、EX527侧脑室给药组(EX527组)。在建模4周后进行水迷宫实验及新物体认知实验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脑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形态学变化;化学比色法检测海马区SOD,MDA活性; ELISA法检测海马区IL-6,TNF-α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NF-κB,IκBα,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海马区SOD活性降低,MDA活性、IL-6含量升高,神经元退行性改变明显,SIRT1和IκBα蛋白表达降低,NF-κB和caspase 3表达升高;与2VO组相比,雷公藤甲素处理组海马区SOD活性升高,MDA活性及IL-6含量降低,神经元退行性改变显著减缓,SIRT1和IκBα蛋白表达升高,NF-κB和caspase 3表达明显降低,而同时使用雷公藤甲素和EX527后,SIRT1表达降低,海马区氧化应激水平及神经元退行性改变加重,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SIRT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还脑益聪方对老年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组织炎性因子含量和海马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然衰老大鼠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以青年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95%和99%正常值范围上限值为界,筛选认知障碍老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还脑益聪方大剂量(13.68g生药/kg)组、小剂量(6.84g生药/kg)组、阳性药物对照(盐酸多奈哌齐,0.45mg/kg)组和老年认知障碍大鼠(模型)组,并设立学习记忆正常的青年大鼠10只、正常老年大鼠10只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8周后,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与老年认知障碍大鼠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还脑益聪方组大鼠首次穿越中心的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在中心区域的寻找平台时间显著加长(P<0.05)。同时,还脑益聪方可以显著降低认知障碍大鼠的IL-6、TNF-α水平(P<0.05,P<0.01),抑制脑组织NF-κB的表达(P<0.05,P<0.01)。结论:还脑益聪方可通过抑制老年认知障碍大鼠的海马组织NF-κB表达,降低脑组织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海马区神经元损伤,达到改善认知障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宋琳  白晓蕾  朴钟源  姚丽芬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187-190,后插5-后插6
目的研究地黄饮子(DHYZ)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炎症因子和核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将35只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HYZ组;另以同背景同月龄的C 57 BL/6 J阴性小鼠为空白组。DHYZ给予地黄饮子相当于生药9. 75 g/(kg·d)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各组灌胃30天后进行Mirror水迷宫空间探索试验后取材。HE染色法观察皮层及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元;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 Western印迹检测法检验磷酸化NF-κB p65(pp65)的表达。结果 DHYZ降低APP/PS1小鼠皮层和海马组织的TNF-α、IL-1β(P <0. 01)和皮层区NF-κB pp65(P <0. 01),进而改善皮层及海马CA1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增加皮层及海马区的尼氏小体数量。结论 DHYZ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通过抑制pp65,下调细胞炎性因子IL-1和TNF-α的释放水平,使皮层及海马神经元损伤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参芎化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海马CA1区NF-κBp65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参芎化瘀胶囊组.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p65表达.结果 ①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区NF-κB p65阳性细胞[(26.67±5.71)个/高倍视野]明显增多(P均<0.01);②与模型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治疗组NF-κB p65阳性细胞[(12.83±6.62)个/高倍视野]减少(P<0.01).结论 参芎化瘀胶囊可能通过减少VD大鼠脑内NF-κB p65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减薯蓣丸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通路相关蛋白和肠道菌群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影响。方法:将40只APP/PS1小鼠分成模型对照组、加减薯蓣丸14、56 g/kg组及盐酸多奈哌齐0.001 g/kg组,每组10只,另将10只同月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1次/d,连续4 w。药物干预结束后通过新物体识别实验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变化,菌落计数法检测小鼠肠道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HMGB1、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新物体偏爱指数、海马组织尼氏体数量、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明显降低,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海马组织中HMGB1、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加减薯蓣丸56 g/kg组小鼠新物体偏爱指数、海马组织尼氏体数量、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明显升高,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海马组织中HMGB1、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加减薯蓣丸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具体机制可能和调控肠道菌群数量及HMGB1通路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1):131-135
目的:观察脑髓康对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断(tMCAo)小鼠学习记忆与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机理。方法:采用tMCAo方法诱导血管性痴呆模型,并在手术后连续7天用脑髓康或对照药物进行干预。分别通过恐惧记忆的学习与精确区分、转棒实验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活动能力;免疫荧光法染色小鼠CA1脑区小胶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IL-6、IL-10表达水平,多通道在体电生理的方法记录小鼠大脑海马CA1脑区放电水平。结果:仅有脑髓康9g/kg组能对恐惧记忆进行精确区分;各给药组较模型组均显著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脑髓康4.5、9g/kg组的海马肿瘤坏死因子、小胶质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和尼莫地平组;9g/kg组脑髓康组IL-6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组,IL-10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组;海马CA1脑区神经元放电水平明显提高,与尼莫地平组水平相当。结论:脑髓康能更好地改善tMCAo小鼠对于精确信号的学习记忆能力,其神经保护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调控免疫细胞表达、促进神经元放电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蕨醇提取物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NF-κB/P50)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50mg/kg)、乌蕨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g/kg),制备小鼠S180荷瘤模型,于造模第二天,各组分别给予乌蕨醇提取物灌胃、环磷酰胺腹腔注射,连续给药14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荷瘤小鼠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在T淋巴细胞中的百分含量,并计算CD4~+/CD8~+比值;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荷瘤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IL-10、IL-17、TNF-α及NF-κB/P65、NF-κB/P50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乌蕨10.0、5.0、2.5 g/kg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CD3~+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阳性率,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率、单核细胞百分比和CD8~+T淋巴细胞阳性率,显著升高CD4~+/CD8~+比值;升高血清IL-6及IL-10水平,显著提高肿瘤组织IL-10、IL-17、TNF-α、NF-κB/P65和NF-κB/P50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论:乌蕨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F-κB信号通路,升高荷瘤小鼠机体细胞因子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NF-κB和I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栓子注入法制作多发梗塞性痴呆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并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针刺处理3周后,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海马NF-κB和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海马NF-κB及I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同时,针刺组大鼠海马NF-κB、I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针刺能够增强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NF-κB、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痴呆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方对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神经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SAMP8组和益肾化浊方低、中、高剂量组,选择SAMR1小鼠作为对照;益肾化浊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3.12、6.24、12.48 g/kg益肾化浊方药液灌胃,SAMR1组和SAMP8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小鼠海马CA1区TNF-α和NF-κB的表达。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平均游泳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AMR1组比较,SAMP8组小鼠逃避潜伏时间显著增加、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与SAMP8组比较,益肾化浊方中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时间显著减少、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与SAMR1组比较,SAMP8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5);与SAMP8组比较,益肾化浊方中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SAMR1组比较,SAMP8组小鼠海马CA1区TNF-α和NF-κB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SAMP8组比较,益肾化浊方中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TNF-α和NF-κB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中剂量益肾化浊方可有效改善7月龄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该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丢失、抑制炎症因子TNF-α、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佛甲草提取物对S180小鼠肿瘤组织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NF-κB/P50)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肉瘤S180移植性肿瘤模型,接种次日,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0 mg/kg环磷酰胺组、4 g/kg及8 g/kg佛甲草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天。观察小鼠体重变化,计算肿瘤指数;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IL-10、TNF-α及NF-κB/P65、NF-κB/P50的蛋白表达。结果:经佛甲草提取物4,8 g/kg治疗后,S180荷瘤小鼠肿瘤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抑瘤率分别高达84.26%,62.24%;且能显著提高小鼠S180肿瘤组织IL-10、TNF-α及NF-κB/P65、NF-κB/P50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论:佛甲草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上调TNF-α的表达发挥抑瘤作用,另外,佛甲草还可通过提高IL-10水平起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小鼠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并探讨小檗碱缓解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制备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模型。造模成功后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小檗碱,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病理形态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Real time-PCR和Western bolt检测海马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晚期糖蛋白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上平台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和第1次抵原平台时间明显增加(P0.01),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时间则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高剂量组小鼠上平台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和第1次抵原平台时间均有不同程度减少(P0.05),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时间则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空白组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排列均匀整齐,细胞核饱满,尼氏体染色均匀,大小均一。模型组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减少,尼氏体固缩、深染。小檗碱高剂量组神经元恢复较好,排列较整齐,尼氏体固缩、深染明显好转。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表达水平及海马中AGEs、RAGE、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及海马中AGEs、RAGE、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小檗碱能缓解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小鼠的记忆缺陷,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对慢性应激诱导焦虑模型小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只雄性ICR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分别为正常组、慢性应激组、氟西汀组(20 mg/kg)、柴胡皂苷D低剂量组(20 mg/kg)和柴胡皂苷D高剂量组(40 m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四组予慢性应激诱导小鼠建立焦虑症模型。通过蔗糖偏好实验、旷场试验、强迫游泳试验和悬尾试验检测小鼠行为学。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IL-6、IL-β、TNF-α; 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海马组织RIP140、p-NF-κB-p65、p-IκBα、p-IKKα和p-IKKβ蛋白表达;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RIP140蛋白表达。结果:柴胡皂苷D低剂量组、柴胡皂苷D高剂量组均能改善焦虑症模型小鼠行为学,并能降低血清IL-6、IL-β和TNF-α水平。柴胡皂苷D低剂量组、柴胡皂苷D高剂量组可降低小鼠海马组织RIP140、p-NF-κB-p65、p-IκBα、p-IKKα和p-IKKβ蛋白的表达。结论:柴胡皂苷D可以缓解慢性应激焦虑模型小鼠症状,其机制与调控RIP140/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SY)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对脑组织中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选用6月龄APP/PS 1双转基因小鼠60只,随机分成5组:转基因组、多奈哌齐组(0.75 mg/kg)、红花黄色素10、30、100 mg/kg剂量组,同月龄野生型C57BL/6小鼠12只作为对照组,其中转基因组与对照组灌胃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3个月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FAP及CD45的表达,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皮层中IL-6、IL-8及TNF-α的表达。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转基因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皮层及海马CA1、CA3、DG区的CD45、GFAP表达水平均增高,皮层组织中TNF-α、IL-6、IL-8水平显著增加。经红花黄色素治疗后,红花黄色素10、30、100 mg/kg剂量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其对GFAP、CD45、IL-6、IL-8及TNF-α的表达具有显著降低的作用;红花黄色素100 mg/kg剂量组对转基因小鼠海马各区CD45、皮层及海马部位GFAP以及皮层IL-6、IL-8的表达均有显著降低的作用;红花黄色素10 mg/kg剂量组对小鼠大脑海马CA1、CA3及皮层部位的CD45、海马及皮层部位的GFAP、皮层IL-8的表达有显著降低的作用。结论:红花黄色素可以提高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可抑制脑组织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皮层组织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4):129-132
目的:探讨红参水提物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把60只雌性BABL/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红参水提物200 mg/kg剂量组、红参水提物100 mg/kg剂量组、红参水提物50mg/kg剂量组、地塞米松0.5 mg/kg组。在末次激发24 h后所有小鼠取左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哮喘模型组肺组织炎症浸润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的总数和各种炎症细胞计数的变化以及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IL-5含量;取右肺组织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哮喘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较BALF中的炎症细胞计数、IL-4、IL-5水平增高,肺组织中的NF-κB p6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红参水提物组有效剂量(100~200 mg/kg)和地塞米松组小鼠与哮喘组小鼠相比炎症细胞计数、IL-4、IL-5以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红参水提物在体内可能主要通过抑制NF-κB p65等核转录因子来调节Th2反应,以此来抑制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3):133-137
目的:探讨川菊止痛胶囊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脑干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川菊止痛胶囊0.6、1.2、2.4 g/kg组、佐米曲普坦4.0 mg/kg组、复方羊角颗粒4.3 g/kg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等体积蒸馏水)。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5天后,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头颈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溶液10 mg/kg复制偏头痛大鼠模型。造模后4 h,分离各组大鼠脑干组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脑干组织NF-κB通路中NF-κB、IκBα、 COX-2、IL-1β、iNOS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脑导水管灰质区和下丘脑区c-fos和c-jun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川菊止痛胶囊1.2、2.4 g/kg可显著上调偏头痛大鼠脑干组织中NF-κB、IκBαmRNA表达水平,各剂量均明显下调COX-2、IL-1β、iNOS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NF-κB(胞浆)、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NF-κB(核蛋白)、p-IκBα、COX-2、IL-1β、i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中脑导水管灰质区和下丘脑区c-fos和c-jun蛋白平均光密度值。结论:川菊止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作用与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和抑制脑组织中c-fos和c-jun表达,减少疼痛信息的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片对侧脑室注射Aβ25-35诱导所致痴呆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RACK1表达的影响。方法:15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经水迷宫实验筛选后,随机均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丹参片高、低剂量组和石杉碱甲组(n=10),侧脑室注射凝聚态Aβ25-35 10μl建立老年痴呆模型,Morris水迷宫测定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内神经元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IL-6,TNF-α及BDNF,RACK1的含量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且脑组织中IL-6,TNF-α表达显著增加,BDNF与RACK1的表达下降。而复方丹参片0.405 g/kg(低剂量)至0.810 g/kg(高剂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痴呆小鼠的逃避潜伏期,降低脑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提高BDNF与RACK1蛋白的含量。其中以高剂量治疗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 :复方丹参片可能通过调节Aβ25-35诱导所致的老年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BDNF与RACK1的表达,从而改善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左金丸阻断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核因子-κB(NF-κB)激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制UC模型,用左金丸水煎液(3.0和6.0g/kg)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1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观察实验小鼠一般状况。3周后检测,眼球取血,进行血液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分析;取结肠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实时定量PCR检测结肠组织中MIF及对应的受体CD74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左金丸(3.0和6.0g/kg)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1g/kg)可显著改善UC模型小鼠的一般状况,降低血液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及结肠组织中MIF、CD74和NF-κB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减轻促炎因子对结肠造成的损伤,其中以左金丸6.0g/kg剂量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左金丸对UC结肠中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重要的抑制效应,阻断NF-κB信号通路可能对于UC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风药组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海马突触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6.25mg/kg尼莫地平)和通窍益智颗粒24.8g/kg组、12.4g/kg组、6.2g/kg组,永久性闭塞双侧颈总动脉(2-VO)法建立VaD模型。术后连续灌胃30d,然后进行行为学评价,免疫组化检测BDNF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CREB和NMDA受体亚基GluN1、GluN2B及AMPA受体亚基GluA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西药对照组和通窍益智颗粒各剂量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BDNF表达增加,pCREB、GluN1、GluN2B和GluA2表达明显上调(P0.05),且通窍益智颗粒24.8g/kg组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基于开通玄府法重用风药组方,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与提高海马神经元内pCREB表达,介导上调BDNF及突触后膜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亚基蛋白水平从而调控突触可塑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