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针药联合组、针灸组、甘草酸二铵组。针药联合组患者给予针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甘草酸二铵胶囊150 mg,口服,日3次;针灸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甘草酸二铵组患者给予甘草酸二胶囊150 mg,口服,日3次。各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重指数、肝功能指标及肝/脾CT比值变化,并记录不良反映情况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重指数、肝功能指标及肝/脾CT比值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针药联合组低于针灸组和甘草酸二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灸组和甘草酸二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较单用甘草酸二铵或针灸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加味茵陈蒿汤和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治疗的7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平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2组患者均使用甘草酸二铵,研究组加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91.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加味茵陈蒿汤和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确切,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TACE后出现黄疸的患者,分为中药联合组24例和单纯西药组24例,2组均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8 g加于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液100 mL中静脉滴注;中药组加服茵陈蒿汤1剂/d;2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检查肝功。结果中药联合组有效率83%,单纯西药组有效率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陈蒿汤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原发性肝癌肝TACE后黄疸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蓠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黄疽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均予甘草酸二铵治疗,治疗组另服加味茵陈蒿汤。结果经治30d,治疗组患者肝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合茵陈蒿汤加减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肝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同期在巩义市中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NASH患者106例,按照随机对照表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用苓桂术甘汤合茵陈蒿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片联合甘草酸二铵胶囊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症状评分、肝脏B超评分、血脂、肝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肝脏B超评分、血脂、肝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苓桂术甘汤合茵陈蒿汤通过改善肝功能和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对NASH起到明显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联合PTCD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两组均行PTCD胆道引流,术后予以抗生素抗炎、甘草酸二胺针静脉滴注护肝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胃管注入或口服茵陈蒿汤,观察比较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DBIL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以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加用茵陈蒿汤能降低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血清ALT、AST、TBIL、DBIL的含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镜联合茵陈蒿汤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5例。2组行腹腔镜、十二指肠镜、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加用茵陈蒿汤,1剂/d。观察2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残端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均高达100.00%。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41%,对照组为36.4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镜联合茵陈蒿汤治疗梗阻性黄疸具有创伤小、退黄快、预后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王国义  张志红 《陕西中医》2009,30(9):1127-1128
目的:探讨自拟抗毒调免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54例采用自拟抗毒调免汤(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虎杖、绞股蓝、叶下珠等)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对照A组53例只应用抗毒调免汤,对照B组53例只应用甘草酸二铵,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在HBeAg血清转换及HBV-DNA转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肝功能复常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抗毒调免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西平县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9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以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肝功能指标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瘙痒程度;妊娠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瘙痒程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好转、瘙痒程度减轻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促进瘙痒症状消退,改善妊娠结局,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用甘草酸二胺、硫普罗宁等保肝、酌情输注血浆,治疗组加服加味茵陈蒿汤,疗程21天,随访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7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联合甘草制剂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90例,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维生素类以及复方氨基酸等常规护肝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单铵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小柴胡汤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转阴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治疗慢性乙肝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湿热中阻型中度、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采用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4例肝胆湿热型中度、重度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陈蒿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中度、重度慢性乙肝患者采用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患者肝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乳腺癌术后患者给予疏肝健脾、清热解毒、利湿化瘀中药联合西药甘草酸二铵胶囊治疗,疗程为14天;观察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变化情况,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经过治疗,临床总有效率达93.3%,AST、ALT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疏肝健脾、清热解毒、利湿化瘀中药联合西药甘草酸二铵胶囊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王欣汀  王欣敏  王兆华 《光明中医》2009,24(8):1538-1539
探讨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9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保肝、护肝、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加味茵陈蒿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肝功能、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黄疸性肝炎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要辨证合理地加用中药,就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对照组100例,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抗纤维化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与西药联合治疗湿热中阻型重度慢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016年期间进行治疗的96例湿热中阻型重度慢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茵陈蒿汤联合治疗。治疗3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茵陈蒿汤与西药联合治疗的方式对于重度慢乙肝患者肝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六味五灵片联合西药与甘草酸二铵联合西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等效性。[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5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5%葡萄糖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1次/d,静滴;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 3.0g+维生素B6 0.3g,1次/d,静滴。对照组80例甘草酸二铵,150mg/次,3次/d。治疗组78例六味五灵片,1.5g/次,3次/d。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肝功能、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9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显效38例,有效3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59%。总有效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肝功能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五灵片联合西药与甘草酸二铵联合西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具有等效性,六味五灵片联合西药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甘草酸二铵联合西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铵联合丹参治疗高原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进行前瞻性试验。将4 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2组均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A组加用丹参,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清ALT、AST、TBil、PAT、A/G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P <0 .0 1或0 .0 5 ) ,A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 <0 .0 1)。结论 甘草酸二铵联合丹参可有效治疗高原地区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陈汤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合理饮食+运动疗法+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陈汤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1%,对照组为8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血脂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二陈汤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韩方歧 《光明中医》2022,(8):1420-1422
目的 分析大柴胡汤改善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肝功能、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永城市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治疗,试验组实施大柴胡汤治疗,分析2组术后肝功能、血流动力学、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