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扬州市职业性苯暴露工人的健康状况,为苯所致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5-2017年扬州市职业性苯接触工人职业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与对比分析。
结果 截至2017年11月底,扬州市共申报涉苯企业510家,苯接触工人5 207人。苯作业场所和岗位超标率分别为4.44%、1.58%,2015-2017年涉苯工作场所苯超标率逐年降低(P < 0.05),超标场所主要位于江都区。3年间,收集到248家企业的11 444份职业健康检查资料。248家企业以小型(67.74%)为主,主要来自宝应县和邗江区(均为20.97%),高邮市最少,占3.63%;行业分布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2.10%),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11.69%)为主。3年间共检出疑似苯中毒病人490例,职业禁忌证83例,其中2015年分别为89例、2例,2016年分别为183例、37例,2017年分别为218例、44例。3年间,疑似苯中毒、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P < 0.01)。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低检出率逐年降低(P < 0.05)。2015-2017年扬州市仅3例职业性苯中毒报告病例,且于诊断后隔年落实工伤保险待遇。
结论 扬州市职业性苯暴露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建议继续加强职业性苯暴露所致职业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深圳市职业性苯接触工人职业健康状况及社保工伤待遇落实情况, 为预防与控制苯所致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5-2016年深圳市职业性苯接触工人职业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5、2016年深圳市所监测的职业性苯接触人数分别为27 952、22 087人, 监测对象血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等关键指标的偏低检出率、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应复查率在两年分别为6.21%、4.11%, 2.01%、0.52%, 4.45%、1.40%, 1.67%、1.24%, 6.69%、3.80%。以上5项指标在2016年均低于2015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女性血白细胞、血小板偏低检出率及应复查率均高于男性, 男性职业禁忌证检出率要高于女性,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监测对象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偏低检出率及应复查率呈现随工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P < 0.05);不同规模企业员工5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且均以微型企业最高。2015、2016年深圳市分别报告职业性苯中毒及苯所致白血病23例、10例, 其中已经提交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者分别为19例、6例, 已经落实工伤保险待遇者分别为5例、2例。
结论 深圳市职业性苯接触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有必要继续开展涉苯企业重点职业病监测, 不断提高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控制重点职业病的能力, 从而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深圳某区重点企业工人对企业职业病危害管理措施的认知及其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需求, 为开展员工职业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深圳市某区重点企业1 053名工人进行面对面调查。
结果 仅有63.6%的工人知晓企业劳动合同中关于预防职业病部分的内容, 97%以上的工人愿意参加公司组织的职业性健康安全培训、职业性体检, 愿意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工人在预防职业病危害所采取的主动行为中, 69.5%的工人表示会主动向公司提出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建议, 78.7%的工人表示会主动要求公司配发和及时更换个人防护用品。此外, 当工人怀疑可能遭受职业危害时, 55.7%的工人选择向公司管理部门投诉。
结论 工人有参与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意愿, 企业应当加强职业卫生培训, 做好职业病危害的告知, 落实好职业病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职业性慢性苯中毒须反复输注血小板的过敏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探究相应的防治对策。
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且须反复进行血小板输注的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输注血小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20名患者在输注血小板过程中共发生30次过敏反应。其中19次为轻度过敏反应,6次为中度过敏反应,5次为重度过敏反应。重度过敏反应均出现在输血小板超过30次的患者身上。输注血小板次数越多,发生过敏次数越多,过敏反应越重。经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患者过敏反应程度降低,无死亡病例。
结论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血小板反复输注可导致过敏反应,故应加强对症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佛山市三水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健康状况。
方法 将三水区辖区内2015年81家重点监控企业2 961名接触粉尘、噪声、苯、铅的作业工人作为职业健康监护对象, 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受检2 961名工人, 受检率为76.51%(2 961/3 870)。检出疑似职业病者20例, 检出率0.68%;其中疑似噪声聋者18例, 疑似慢性苯中毒者2例; 粉尘和铅作业工人均未发现疑似职业病者。职业禁忌证检出率2.30%(68/2 961);其中粉尘作业禁忌证检出率2.40%(12/500), 噪声作业禁忌证检出率2.32%(54/2 336), 苯作业禁忌证检出率1.95%(2/103), 铅作业未发现职业禁忌证者。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工人、不同规模企业工人、不同经济类型工人、不同风险类别企业工人受检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其中尤其以大型企业、私有企业和风险类别严重企业工人的受检率为低。不同规模企业的作业工人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以大型企业为最高; 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作业工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以国有企业为最高。
结论 佛山市三水区应改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监护工作, 将职业健康监护重点放在大型企业以及存在噪声和苯系物等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东省某市当前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情况, 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职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持。
方法 以调查表和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行业、企业规模、经济类型分层对职业健康检查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该市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1 205家, 接害人员53 433人次,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占34.24%, 不同的企业规模、经济类型、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比例不同,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其中以微型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与供应业接触率为高。有15.10%的企业、40.77%的工人接受了职业健康检查, 不同的企业规模、经济类型、行业的企业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企业比例以及工人比例不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均以微型企业、集体经济企业、采矿业为低。2015年共报告职业病17例, 主要以尘肺病和职业性噪声聋为主, 其中尘肺病14例, 职业性噪声聋2例, 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1例。
结论 该市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与职业病防治规划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应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善辉 《职业与健康》2015,(22):3175-3176
目的通过对某炼焦工职业病鉴定案例的解析,了解炼焦行业苯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职业病防治建议。方法采取审阅鉴定资料、深入焦炉现场调查、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向双方当事人问询相结合的综合分析鉴定法。结果某焦炉工有确切的苯接触史,多次职业健康检查发现白细胞多数低于4×109/L,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存在苯接触与临床表现间的必然联系。结论依据GBZ 68-2013《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鉴定为职业性慢性中度苯中毒(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某金属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现状评价。
方法 采用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性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结果 该金属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危害较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高温、苯、正己烷、1, 2-二氯乙烷等。检测结果显示27.7%的化学毒物检测点、45.4%的粉尘检测点、86.9%的噪声监测点, 以及100%的高温检测点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标准。职业健康检查检出3名职业禁忌人员。
结论 该企业存在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危害, 其检测结果未达到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需要有针对性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5-2016年江苏省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发病情况。
方法 应用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 对江苏省2005年1月-2016年12月新诊断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共报告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病例130例, 其中男性80例, 女性50例。2011年病例数最多为44例, 2012年无中毒病例报告。发病年龄为(42.0 ±1.4)岁, 工龄为1月~31年, 中小型企业99例(占97.1%, 99/102), 从事一线生产的工人117例(占90.0%), 电池制造行业病例最多(36例)。
结论 铅酸蓄电池企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监督部门应对中小型企业加强管理, 使其改善工人作业环境, 减少职业性铅中毒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某大型电子玻璃显示屏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护现况,分析该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存在的问题,为正确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提供借鉴。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实验室分析技术对6 670人的在岗体检资料及其职业病危害接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临床医学观察做出体检结论。
结果 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苯、正己烷、甲醇、粉尘和噪声等。检测资料显示该企业有4个点的化学毒物(甲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主要集中在粘盘房粘磨盘操作岗位、丝印部磅油房和洗油杯房操作岗位;精磨部检出正己烷;粉尘岗位40个采样点有2个超标,主要在精磨部粘磨房粘磨盘岗位;噪声岗位95个采样点有其中有37个岗位40 h等效A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超标率为38.94%。发现职业禁忌证248例,检出率为3.72%,其中噪声作业禁忌204例,接触苯、甲苯作业禁忌44例。检出疑似职业性苯中毒3例。接触噪声和有机溶剂等职业危害人数较多,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应急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以及职业卫生管理存在诸多不足,企业委托的职业健康检查存在危害因素和接触人群界定不清问题。
结论 电子玻璃显示屏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较严重,职业病防护难度大。用人单位需高度重视,科学安排职业健康检查,保障员工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