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七厘散加减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6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七厘散加减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期间炎症因子、Hcy、血液流变学指标、D-D、FIB变化情况,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和皮下淤班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7 d、14 d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FIB、D-D、TNF-α、CRP、IL-1、IL-6、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皮下淤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厘散加减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为后期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以该院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双嘧达莫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头痛、皮下出血、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 d全血黏度、血浆D-D、FIB等临床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有效降低患者全血黏度及血浆D-D、FIB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治疗组46例采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川芎、生地、当归、赤芍);对照组46例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术后10d,治疗组患者血浆内皮素下降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血栓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对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预防效果良好,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脉活血方联合西医预防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140例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抗生素预防感染、营养支持、镇痛、功能锻炼等,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4 100 IU/次,2次/d。观察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活血方。记录2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观察2组入院时及术后第1,7天时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中医证候变化、下肢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时,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时,2组APTT、PT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FIB、D-二聚体水平较入院时升高(P均0.05);术后第7天时,2组APTT、PT、FIB、D-二聚体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APTT、P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IB、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7天时,2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和术后第1天时(P均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髋部周围骨折术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通脉活血方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机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自拟通脉汤防治成人严重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10例严重创伤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防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方式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予自拟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PLC、D-D)i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7.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64%(P0.05);此外,研究组在两组治疗后PLC、D-Di均较治疗前发生显著改善基础上,其D-Di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脉汤防治成人严重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良好,并且可以改善患者机体血液高凝状态,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宫颈癌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于2017年3月—2018年9月,以该院的4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该文的研究对象,而后接受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予以预见性护理),评价标准:下肢周径变化值、下肢肿胀或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满意度、FIB及D-Dimer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变化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下肢肿胀或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FIB及D-Dimer水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宫颈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症的概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法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3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活血利水法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选取同期33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对两组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d对两组行超声检查,两组患者患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d、14d行超声检查,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利水法能够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朱金华  周国柱  江萍 《光明中医》2016,(12):1744-1747
目的探讨中药益气养阴通脉汤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 DVT)形成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1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术后给予益气养阴通脉汤治疗,对照组57例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对2组患者的患肢肿胀、D-二聚体、引流量及术后14d下肢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肢周径差(患肢与健肢于膝上及膝下10cm测量周径的差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及第10天的D-二聚体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天治疗组中有2例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6%;对照组中有3例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气养阴通脉汤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与低分子肝素钙比较,其疗效相当,但相对不良作用更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常规抗血栓治疗对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6例术后予常规抗血栓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7、14 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及术后2周DVT发生率,比较2组术后输血量、48 h引流量及术后3 d大腿、小腿周径,术后3、7、14 d血栓溶解疗效,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前和术后3、7、14 d凝血指标及血浆D-D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PT、APTT明显延长,FIB、TT、D-D水平明显下降;对照组术后7、14 d凝血指标及术后3、7、14 d血浆D-D水平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7、14 d凝血指标和D-D水平与本组术后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14 d PT、APTT长于对照组(P0.05),FIB、TT、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治疗组PT、FIB、TT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输血量及术前大腿、小腿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48 h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3 d大腿、小腿周径均较本组术前明显增加(P0.05),但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3、7、14 d血栓溶解总有效率分别为77.77%、88.89%、94.44%,对照组分别为55.17%、65.52%、68.96%,治疗组术后第7、14 d血栓溶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关节功能总优良率(95.00%)高于对照组(80.36%,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常规抗血栓治疗能显著降低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溶解和血管再通,降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胡桂霞  尼春雨  张圆圆 《新中医》2021,53(7):209-212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对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05例髋部骨折且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比较2组术后当天及术后1个月患肢周径、DVT评分和DVT发生率,检测并记录2组术后当天及术后1个月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肢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经秩和检验,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DVT发生率为7.5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研究组DVT评分为(5.37±1.63)分,低于对照组的(8.48±1.51)分(P0.05);研究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D、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可改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降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通脉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1月在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治疗的11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溶栓、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瘀通脉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2组治疗后下肢周径差值、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和血细胞比容)、FIB、D-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统计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栓溶解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2组患者的小腿和大腿周径差值、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血细胞比容及血清FIB、D-D、TNF-α、IL-6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7%(51/55),血栓溶解总有效率为87.3%(48/55),对照组分别为74.6%(41/55)和61.8%(34/55),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化瘀通脉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可明显改善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液高黏、高凝状态,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邱凤敏  王戌萍 《光明中医》2023,(7):1377-1379
目的 探究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78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运用信封抽签法分为2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39例穴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比较2组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速、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 穴位组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下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护理3 d和7 d后股静脉血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可加快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股静脉血流速,避免红细胞聚集,对改善下肢肿胀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在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64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给予对照组术后传统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桃红四物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以及术后第10天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D-D)的含量。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两组患者平均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平均PT明显高于对照组,FIB以及D-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腰椎骨折术后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可明显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FIB以及D-D含量,从而降低了DVT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友银  代亮 《河南中医》2014,(9):1730-1731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汤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8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预防,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手术前1~2 h腹壁皮下注射5 000 IU,手术后每日腹壁皮下注射5 000 IU,连续7 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活血通脉汤,每日1剂,疗程14 d。每天观察DVT形成情况,计算两组DVT发生率;观察第7天和第14天伤肢肿胀程度;检查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DVT发生率为4.82%,对照组为14.2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天观察组DVT发生率为6.02%,对照组为20.7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组肿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T和APTT与治疗前变化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FI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可预防骨科大术后DVT的发生,减轻肿胀程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实施中医护理对减少下肢DVT(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观察对象,依据摸球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研究组(24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中医护理,对比术后患肢端疼痛、下肢肿胀程度变化情况、下肢DVT形成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研究组术后3 d下肢肿胀程度、患肢端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5 d、术后7 d患肢端疼痛VAS评分、下肢肿胀程度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下肢DVT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缓解下肢肿胀和患肢端疼痛,预防和减少术后下肢DVT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脉活血方预防全髋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7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脉活血方14 d。在术后第1、7、14日分别检测患肢深静脉彩超,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患肢VAS评分,患肢周径。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疑似诊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D-dimer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PT、APTT均比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肢VAS评分无疼痛者占86.67%高于对照组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大腿周径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脉活血方可以降低全髋置换术后患者血浆D-dimer水平;延长其APTT及PT;减轻患肢水肿、改善下肢疼痛症状;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疑似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张新田 《河南中医》2016,(6):1032-1033
目的:观察通脉汤防治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创伤骨折术后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50万U·d-1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中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钙4 000 U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脉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3.16%,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2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PTT、PT、FIB、PLT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D-D含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汤能改善机体血液高凝状态,防治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抵当汤合四妙勇安汤对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治疗的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抵当汤合四妙勇安汤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术后和治疗2周后的D-二聚体(D-D)水平、纤维蛋白原(Fbg)、血浆黏度与血沉指标;记录2组患者术后24 h内、治疗2~14 d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D水平、Fbg水平、血浆黏度与血沉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术后24 h、治疗2~14 d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别(P 0. 05),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总概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抵当汤合四妙勇安汤对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比传统西医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辅助治疗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2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位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静脉血流速度及患肢周径变化情况,统计2组术后第1,2,3天伤口引流量和术后2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PT、APTT、FIB及患肢周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静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1,2,3天伤口引流量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凝血功能,加快血流速度,减少伤口分泌物量,且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剖宫产术后产妇240例,分为2组各120例,对照组予产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产科术后常规护理并服用中药益气活血通脉方。观察2组下肢彩色B超及临床症状判断血栓形成情况。结果:2组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观察组2例,对照组9例;彩色B超检查提示观察组2例均静脉不完全性栓塞,对照组9例中2例静脉完全性栓塞,7例静脉不完全性栓塞。经抗凝、溶栓、辨证内服中药、抬高患肢等综合治疗后痊愈,无出现并发肺静脉栓塞和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产妇未发生下肢肿胀、疼痛,对照组发生下肢肿胀、疼痛共4例,提示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和服用益气活血通脉方可有效减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观察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及服用益气活血通脉方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