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目的]观察阳明腑实证患者内毒素、炎症介质变化情况,探讨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阳明腑实证患者25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作为中药组,检测入院时及治疗后3d血浆内毒素(ET)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阳明腑实证患者经治疗后血浆ET及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降低,尤以中药治疗组降低更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对阳明腑实证患者血浆ET及血清TNF-α、IL-6、IL-10具有调节作用,阳明腑实证患者血清TNF-α、IL-6、IL-10变化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大承气汤防治急性胰腺炎内毒素血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急性胰腺炎(AP)病程中,常因肠道屏障功能破坏造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进一步触发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异常释放,引起SIRS和MODS。如何防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阻断病情发展是临床治疗的重点之一。本研究应用临床与实验两种方法观察大承气汤防治内毒素血症的作用。1临床研究1.1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本组36例,均经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B超或CT检查确诊为AP的住院患者。男性14例,女性22例;轻症25例,重症11例;中位年龄42岁。治疗方法:基础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电解质、抗感染以及对症及支持治疗。中药以…  相似文献   

3.
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干预作用. 方法取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急性肝损伤造模组(B组),大承气汤低剂量治疗组(C组),大承气汤中剂量治疗组(D组),大承气汤高剂量治疗组(E组),每组各8只.取回肠内容物作细菌培养,并测定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浆内毒素,血浆D-乳酸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取肝脏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与A组相比,B组血浆内毒素、血浆D-乳酸、TNF-α、ALT、TBIL水平明显升高(P<0.01),回肠细菌培养结果所示,B组出现明显菌群失调(P<0.01).与B组比较,C、D、E组血浆内毒素、血浆D-乳酸、TNF-α、ALT、TBIL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菌群失调状态改善.肝脏病理检测结果所示,B组大鼠肝细胞呈弥漫性大片状坏死,肝窦结构被破坏,汇管区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C、D、E组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大承气汤可改善急性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对急性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明显干预作用,对急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古方"大承气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近年来大承气汤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文献综述表明大承气汤对免疫功能、肠源性内毒素、胃肠功能等都具有一定影响,对治疗肠梗阻,胃结石,肾病,破伤风以及帮助手术后的恢复等都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氨苄青霉素组和乳果糖组,每组12只,造模后分别应用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承气汤、氨苄青霉素和乳果糖进行灌胃,每12 h 1次,48 h后抽取门静脉血和腹主动脉血,检测内毒素含量、血清TNFa、IL-1、IL-6水平、SOD、LP0水平。结果:(1)大承气汤可明显降低IETM大鼠血中内毒素水平;(2)大承气汤可明显降低TNFa和IL-1水平,大承气汤和乳果糖均可明显降低血清IL-6水平;(3)大承气汤能提高大鼠血清中SOD、LPO水平。结论:大承气汤可通过降低IETM大鼠血中内毒素水平、抑制TNFa、IL-1、IL-6等炎症介质的生成,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大承气汤对内毒素引致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体外实验表明,去芒硝大承气汤具有抑制内毒素对肺泡巨噬细胞过度诱生TNF、IL-1、IL-6的作用;以大承气汤(DT)经口投予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大鼠,其肺灌洗液中总磷脂、白蛋白水平、表面张力值、肺泡单核/巨噬细胞NBT吞噬百分率、肺组织6-keto-PGF1α/TXB2比值均较模型组明显不同,而呈显著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7.
大承气汤介导肝脏、胆汁、血浆灭活内毒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鲎试剂定量测定法进行的体内、外实验证实:去芒硝大承气汤、胆盐对LPS有直接灭活效应;正常大鼠经口投予大承气汤(DT)后,其血浆对外加LPS灭活能力增强;经口投予DT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EETM)模型大鼠后,肝组织血流量(ml/100g/min)和肝胆汁流率增加,其肝胆汁对外加LPS的灭活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8.
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观察。[方法]每日灌肠1次,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20天,对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治疗50例,总有效率为76%。[结论]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操作简单、药物利用率高、用药安全并取得了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大承气汤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观察小、中和大剂量大承气汤在内毒素血症中对小鼠炭末推进率和湿粪计数的影响。结果 中剂量和大剂量大承气汤组均能显著增加炭末推进率 (P <0 .0 5和P <0 .0 1)。用普萘洛尔 (7mg/kg)阻断 β受体后 ,炭末推进率较受体阻断前大剂量大承气汤组加强 (P <0 .0 5 ) ,对湿粪计数亦有相似作用。结论 大承气汤可增强内毒素血症小鼠胃肠运动 ,普萘洛尔可使其作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大承气汤防治内毒素血症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大承气汤在内毒素血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中药复方大承气汤防治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的作用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中药防治组惠者术中门静脉血和术后体循环静脉血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与中药防治组相比,黄疸对照组患者术后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出现明显下降(P<0.01),纤维结合素水平也明显降低(P<0.01)。提示复方大承气汤对梗阻性黄疸时的内毒素血症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黄对出血性休克大鼠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出血性休克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一个常见的病理过程.本实验旨在证明大黄是否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治疗作用.本文以Sprague-Dawley大鼠于颈动脉放血,血压5.32kPa维持1小时后予大黄(50mg/kg·次)分别于复苏后即刻、6、12小时经胃管注入.结果显示:大黄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休克组和安慰剂治疗组(P<0.01),小肠病理改变程度亦明显轻于休克组和安慰剂治疗组.可见大黄能明显降低出血性休克大鼠肠粘膜通透性,阻止肠道内内毒素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检测阳性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大黄煎剂灌肠,对照组加用乳果糖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鲎试验,症状等变化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黄煎剂治疗慢性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症,可减少内毒素血症时间,快速缓解肠源性内毒素相关的发热、腹胀等症状,对抗内毒素所致肝损害,提高重型肝病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在降低血氨方面也有较好作用。提示:中医药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症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4.
采用LPS(po)同时5-HT和Pb-Acet(iv)方法对人鼠进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ELTM)造模,治疗组同时经口投予大承气汤(DT)。实验结果表明:造模后3h,心、肝、肾生化功能指标即呈异常改变,而给药组呈保护效应,提示DT对大鼠EETM所致脏器功能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毛毛  李勇 《陕西中医》2010,31(5):515-516
目的:观察大黄解毒灌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内毒素检测0.01Eu/mL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大黄解毒汤(茯苓、薏米、赤芍、白及、黄芩、大黄、紫草、儿茶等)保留灌肠,对照组加用乳果糖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内毒素、肝功能、症状等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黄解毒汤保留灌肠可快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抗内毒素所致肝损害,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加味小承气汤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味小承气汤对大鼠肝损伤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大鼠肝损伤内毒素血症模型,以加味小承气汤进行干预,通过血液生化及病理检查,观察其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的影响。结果加味小承气汤能明显降低TNF-α、内毒素的含量,减轻肝细胞坏死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加味小承气汤使内毒素含量、TNF—α水平降低是其对TAA所致大鼠肝损伤具有防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肠源性脓毒血症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5 g/kg组、大承气汤10 g/kg组、激素组和假手术组,其中采用经典的盲肠结扎穿刺法复制肠源性脓毒血症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灌胃,大承气汤5 g/kg组、大承气汤10 g/kg组、激素组0.5 mg/kg分别灌胃对应药物,所有动物给药体积为10 mL/kg,连续7 d。实验结束后8 h,获取大鼠外周血血清,采用ELISA法测IgA、IgG、IgM水平,然后解剖大鼠,分离胸腺和脾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结果:大承气汤能提高外周血血清IgA、IgG、IgM水平,提高模型动物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结论:大承气汤可对脓毒血症大鼠有免疫调节和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5,(11):1510-1511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思路。方法:从中医"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和西医"肠肝轴"学说两方面分析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病机,探讨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可能存在肝与大肠相互关联的发病机制,提出治肝调肠的防治思路,应用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腑泻浊等为原则的中药直肠滴注或结肠透析机给药的方法,西医应用改善肠粘膜通透性、合理应用抗生素、调节肠道菌群及增强肠蠕动等措施。结论:从肠防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大承气汤对内毒素血症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内毒素血症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大承气汤在治疗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大黄组、厚朴组。ig剂量按1g·kg-1给予大鼠,大鼠术前给药2d,末次给药1h后,按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方法造模,术后连续按相同剂量给药3d,测定大鼠血浆内毒素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血浆内毒素含量、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IL-1β和IL-10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1);IL-1β/IL-10模型组(1.218 6±0.3879)、大承气汤组(0.3891±0.2239)、大黄组(0.3667±0.2489)、厚朴组(0.372 5±0.185 8)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大承气汤对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与拮抗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调节IL-1β/IL-10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小承气汤灌肠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62例,随机分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综合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加味小承气汤灌肠。第一周每日一剂,第二周隔日一剂,共2周。分别检测血清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LPS、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以西医综合治疗为基础加用加味小承气汤灌肠治疗对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具有显著疗效,其机理可能是灌肠法直接将药物作用于肠道,在结肠内吸附大量毒素排出体外,快速改变肠道环境,达到清除内毒素,减轻内毒素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