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对精神病防治专科医院103名护士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发现护士的心理健康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情绪上抑郁、焦虑。其原因主要与精神病医院特定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对象有关。提出加强自我调控与取得管理层的支持,以增进精神病医院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6)
目的:对综合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为开展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某综合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100例,设为急诊组;选取非急诊科护理人员100例,设为非急诊组;选取非医务工作者100例,设为健康组;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非急诊组和健康组的SCL-90、SDS和SAS评分等均明显低于急诊组(P0.05),其中急诊组SCL-90评分最高(P0.05),健康组的SCL-90、SDS和SAS评分最低(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抑郁、焦虑等情况较严重;非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非护理人员,提示急诊科和非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影响了生活和身体健康,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
目的:探讨通过改进护理排班方式对降低护理人员倦怠感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市某医院神经内科护理人员38名为研究对象,对实施APN层级排班前后护理人员的Burnout综合征的症状、具体表现以及护理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开展排班前后护理人员的疲劳感、头痛感、失眠、易怒及负面情绪等Burnout综合征相关症状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展排班前后护理人员的同事关系、工作满意度、工作效率、离职意向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展排班前后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健康宣教以及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护理质量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甲医院在不增加现有护理人员基础之上,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改进排班方式,显著降低改善了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护理服务的质量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与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原因、项目等,以期预防与降低职业倦怠所造成的护理质量下降等.方法:选取30例精神科护理人员且对其职业倦怠原因、项目、职业压力等相关性进行观察,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探讨.结果:职业倦怠原因以工作量大最常见、占60.0%且职业倦怠项目中情绪衰竭、玩世不恭与倦怠程度呈正相关性,而成就感与倦怠程度呈负相关性.结论:减少消极心理、积极应对、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对预防及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将参加本研究的中学生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28人,给予两个月的团体心理咨询;对照组30人不做任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分量表、交往焦虑量表(IAS)、容纳他人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结果 团体心理咨询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55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儿科护士的工作特点会严重干扰其心理健康,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且比一般人群的心理状况要差。干预后各因素与干预前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各项指标在干预后降低比较显著。结论:应高度关注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的综合环境、提升业务能力等,可明显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现况,探讨科学的管理和改进方法。方法:采用SCL-90量表,随机选取甘肃省30家医疗机构(包括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急诊护理人员,按照资料类别分为省级医院、兰州市级医院、地州级医院及县级医院4个组,进行系统全面调查,了解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予以统计学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1/3的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尤以强迫症状突出,占到总人数的37.0%。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较男性更差,地州级医院急诊护理人员心理不良倾向更为突出。结论: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堪忧,各级医院领导层和护理管理者要重视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卫生健康状况,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减轻压力,维护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院儿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2022年9—10月,对丽水市两家中医院的78名儿科医护人员进行职业倦怠情况调查,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量表及一般人口学资料,了解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78名医护人员中,存在职业倦怠的59名,占75.64%。其中,情绪衰竭(28.45±7.66)分,去人格化(9.43±5.12)分,个人成就感(26.25±4.53)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岗位、学历、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及每日睡眠时间是影响儿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感(P<0.05)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岗位、生育状况和每日睡眠时间是影响职业倦怠的独立因素。结论:中医院儿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主要受岗位职责、生育及睡眠时间的影响。医院管理者应根据科室现状,制订相应的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感,并设立相关心理压力调节机构,缓解中医院儿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常见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胜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1)
心理学家指出,职业倦怠虽然不是病,但是对人仍然有很大的负作用,轻的是对工作失去兴趣,产生很强的疲惫感,严重的会出现失眠或嗜睡、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等,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工作是集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风险性于一体。使护士心理素质大打折扣,影响工作质量,由于承受不了压力,想尽办法离开自己的岗位,剩下的在工作中也常处紧张状态,长期以来就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目前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二家综合医院护士的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探讨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工作满意度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低。无论在报酬、晋升、利益方面,还是在奖励、工作本身、交际方面,满意度越高,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程度越低。结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究分层次护理模式规范化培训对护理人员自我效能与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15日~2014年1月10日姚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护理人员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类,其中一种为观察组,进行分层护理模式规范化培训,另一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培训。观察护理人员自我效能评分及职业倦怠评分。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治疗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分层次护理模式规范化培训的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倦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层次护理模式规范化模式的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得到提高,职业倦怠得到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医患矛盾加剧,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高风险的儿科,笔者作为地市级医院儿科的护士长,就在本文分析一下儿科护理人员如何在患儿面前建立起信任,如何帮助患儿克服恐惧陌生感,如何更好的使患儿服从临床治疗与护理,从而使患儿疾病的治疗尽快走向痊愈,迎接健康的明天。小儿的发育有其自身特点,笔者通过将近20年的从业经验,现在就如何针对患儿进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8)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对中专护生和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47名中专和本科护生进行测评,比较不同运动量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197.4%的中专护生体育运动量为小运动量,48.3%的本科护生为中等运动量;中专护生运动量远小于本科护生。2中专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本科护生。3中专护生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高于本科护生,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者高于本科护生。4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运动量得分呈显著负相关。5护生心理健康受学历、体育运动量的影响。结论学历、体育运动量是影响护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各护理院校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指导护生进行适量体育运动,以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客观上对医护人员的质量、效果、及时性、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病人尽可能在生理、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是我们护理服务的根本目标.儿科护理具有高风险、高负荷、繁琐等特点,患儿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不能准确或是根本不会主诉.我们对儿科陪护家属和护理人员进行了一次优质服务认知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15)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医院的9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将儿科的46名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其他科室的46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采用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的平均PSQI得分为(8.12±1.8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2±1.76)分(P0.05)。观察组每月夜班天数为8~15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d(P0.05);职称越高睡眠问题越严重,观察组护士、护师及主管护师的PSQI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人员广泛存在夜班天数多、睡眠质量差的问题,为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减方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A(治疗组)和B(对照组)两组,A组予以加减逍遥散和乙肝常规护肝处理,B组予以一般护肝常规处理。比较AB两组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两组均采用症状自测量表评价心理健康水平。[结果]治疗后A组评测总得分较B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方可以有效的减轻慢性乙肝患者的躯体症状,改善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肿瘤内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效果。方法:选取肿瘤内科2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由心理咨询师每周进行90分钟的团体心理辅导,按照开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结束阶段展开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来调查护士的心理健康情况、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调查护士工作压力的变化。结果:团体辅导干预后,护士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以及总分与辅导前的差异均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患者问题、管理及人际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压力与辅导前的差异均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帮助肿瘤内科护士找到合理的发泄途径,提高肿瘤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降低护理工作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