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材》2015,(8)
目的:了解不同产地野生仙茅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仙茅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采自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26个地方的野生仙茅生长土壤的p H和养分含量,以及各地仙茅的仙茅苷含量。结果:仙茅生长土壤呈较强的酸性,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丰富,速效磷中下水平,速效氮缺乏。p H与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有机质与全氮、速效钾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全氮与速效氮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仙茅生长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与其仙茅苷的含量之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影响仙茅苷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全氮、速效氮,其次是全磷、速效磷和全钾。以影响仙茅苷含量的5个因子进行聚类,仙茅的生长土壤可明显划分为4类。结论:仙茅生产中应重视氮肥、磷肥的施用,同时,在酸性土壤中应添加石灰调节p H值,以提高速效氮转化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产地野生仙茅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仙茅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采自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26个地方的野生仙茅生长土壤的p H和养分含量,以及各地仙茅的仙茅苷含量。结果:仙茅生长土壤呈较强的酸性,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丰富,速效磷中下水平,速效氮缺乏。p H与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有机质与全氮、速效钾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全氮与速效氮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仙茅生长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与其仙茅苷的含量之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影响仙茅苷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全氮、速效氮,其次是全磷、速效磷和全钾。以影响仙茅苷含量的5个因子进行聚类,仙茅的生长土壤可明显划分为4类。结论:仙茅生产中应重视氮肥、磷肥的施用,同时,在酸性土壤中应添加石灰调节p H值,以提高速效氮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强正泽  王燕  王明伟  李成义 《中草药》2015,46(22):3409-3413
目的以甘肃不同产区栽培红芪药材及其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壤营养成分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与红芪中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uncan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对土壤营养成分量及红芪活性成分量进行分析。结果毛蕊异黄酮与土壤中全氮、全钾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有机质、速效磷呈正相关,与速效钾、全磷呈负相关;芒柄花素与土壤中全钾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与全氮、速效磷呈正相关,与速效钾、有机质、全磷呈负相关。结论红芪对土壤中不同营养成分具有选择性,全钾、全氮、速效磷量高的土壤适合于红芪中毛蕊异黄酮与芒柄花素成分的累积,说明全钾、全氮、速效磷较高的土壤有利于红芪药材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川芎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与丰缺状况。方法:测定成都平原33个乡镇173个土壤样品pH,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有效磷,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铁,分光光度法测定色度,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养分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关性。结果:川芎主产区有效锰和有效铁含量分布均呈现中等程度(25%块基比75%)的空间自相关性,受土壤类型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其高值区域分别分布在眉山东北部和彭州-什邡一带。川芎主产区土壤的酸碱度基本适宜(pH=5.77);全氮和有效磷含量丰富,平均值分别为2.18 g·kg~(-1)和72.07 mg·kg~(-1)。除邛崃和绵竹外,川芎其他产区的速效钾均存在不同程度缺乏(100 mg·kg~(-1)),占总样品的18.50%。除眉山外,川芎其他产区的有效锰均存在不同程度缺乏(5 mg·kg~(-1)),占总样品的14.45%。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的质量分数极高,平均值分别为5.82、8.83、371.33 mg·kg~(-1)。土壤色度L值与全氮、有效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色度a、b值与有效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川芎主产区全氮、有效磷、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含量丰富,而速效钾、有效锰存在不同程度缺乏。7个营养元素的空间自相关性均较低,其质量分数的变异度较大,提示施肥等人为因素对川芎产地土壤养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土壤因子对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含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土壤因子对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的影响,筛选主导因子。方法:测定不同产地药用白菊花中水溶性浸出物、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矿质元素含量,分析相应土壤化学性状和矿质元素含量,应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灰色关联等统计方法探讨土壤因子对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土壤化学性状中对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总体影响最大的为速效磷和速效钾,其次为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和有机质;药用白菊花中矿质元素与土壤矿质元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对元素磷(P)、钾(K)的富集能力较强,其次是镉(Cd)、钙(Ca)、锌(Zn)、铜(Cu),影响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含量的土壤矿质元素主要为磷(P)和钾(K),其次是铁(Fe)、铜(Cu)、锌(Zn)。结论:土壤因子是影响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三七不同间隔种植年限对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对文山州马白、马塘、古木和盘龙4个三七道地产区新土、间隔5年土壤和连作土壤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效钙、镁、锰、铜、锌和硼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三七连做土壤除钙、镁外,其他微量元素及间隔5年土壤全部中、微量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新土;间隔5年土壤除硼外其他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连做土;土壤有效锰、铜和硼含量受种植模式影响,而锌、钙和镁不受影响;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效铜和钙含量及连作土有效锌含量季度变化不显著,但有效硼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新土和间隔5年土壤有效锌含量也随种植时间延长而上升;有效锰和镁含量在次年4月达到峰值,至取样结束降至最低;同新土相比,间隔5年土壤有效锰和铜所占比例增幅分别为29%,114%,镁和硼所占比例降幅分别为18%,38%,锌和钙所占比例变化不显著;连做土壤锰、铜和硼所占比例增幅分别为50%,120%,22%,锌、钙和镁等无显著变化。结论:连作不能引起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亏缺,而诱发连作障碍,但其造成的三七种植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比例失衡应为产生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土壤因子对麦冬活性成分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土壤因子对麦冬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7个地区麦冬样品中多糖、总黄酮、总皂苷、水溶性浸出物及无机元素的含量,并分析相应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无机元素含量,相关数据通过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土壤环境对麦冬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麦冬主要通过主动吸收调控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对麦冬药材活性成分影响较大的因子是土壤酶活性,其次为速效钾、酸碱性和有机质,且钾、铁、锰、硼、钡、锌等对麦冬活性成分的影响大于其他无机元素。  相似文献   

8.
太白贝母根际区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太白贝母根际区土壤养分、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其人工栽培过程中土壤改良和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4份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根际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方法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pH及钙(Ca),镁(Mg),钠(Na),锰(Mn),锌(Zn),铜(Cu),镍(Ni)7种营养元素含量,利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根际土壤养分、营养元素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栽培品根际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及有机质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呈降低的趋势,而全钾、速效钾含量及pH随年限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太白贝母野生品整体上随着生长年限而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变化。栽培品根际土壤Ca,Mg,Na和Cu含量随年限增长呈降低的趋势,Mn含量随年限增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Zn和Ni含量随年限增长无显著变化。野生品根际土壤Ca,Mg,Na,Mn和Cu含量随年限增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Zn和Ni含量随年限增长无显著变化。整体上,太白贝母野生品根际土壤养分、营养元素优于栽培品。结论:3年是太白贝母生长的转折点,3年后根际土的土壤养分和营养元素有显著的迅速下降趋势,在太白贝母的经营管理中需注意平衡施肥,改善土壤质量,尽量避免连作。  相似文献   

9.
土壤营养与人工栽培滇重楼品质相关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12,(10)
目的:通过研究云南省滇重楼人工栽培区重楼皂苷含量、种类及其栽培土壤营养状况,探索其栽培区土壤营养与重楼品质的相关性。同时为合理施肥和进一步研究重楼栽培区土壤营养状况提供参考及为人工高产、优质种植滇重楼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药材产品。方法:土壤常规5项测定分析了云南省9个地州29个人工栽培滇重楼区域0~30 cm土层的营养状况,分析了相应栽培区滇重楼根茎的主要品质,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土壤主要养分对重楼药用成分质量的影响。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滇重楼根茎的偏诺类皂苷Ⅶ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呈线性正相关;偏诺类皂苷H含量与有机质、速效磷含量和pH呈线性正相关;薯蓣类皂苷Ⅰ含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线性负相关,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线性正相关;薯蓣类皂苷Ⅱ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土壤主要养分对重楼药用成分质量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三七连作土壤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三七连作土壤与生茬土壤矿质营养元素的差异,探讨三七连作障碍原因及解决措施。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三七生茬土与3年重茬土中铁、锰、锌、铜、钾、硼、钙、镁、钠和硅元素含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王七3年重茬土中铜和钙含量明显低于生茬土中的含量,锌、硼、镁和硅的含量差异不明显,但铁、锰、钾和钠的含量在重茬土中反而明显偏高。结论:通过补充或平衡三七连作土壤中的消耗的矿质营养元素,有望缓解三七连作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类种植黄连土壤营养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对种植黄连(简称植连)土壤营养条件进行研究,为黄连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常规方法对重庆石柱主要植连土壤植连前后土壤养分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植连基础土壤呈强酸性,有机质和全量氮、钾含量较高,全磷含量极低;除有效氮含量较高外,其余11个营养元素含量低且变异大(锌、钼除外)。种植黄连4年后的土壤pH提高,有机质、有效大量元素、中量元素(硫除外)和微量元素锰、锌、硼含量提高,土壤有效铁、铜含量明显降低,各养分元素的变异系数大大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差异减小。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9,(10)
目的探究王百合苷A含有量与土壤肥力的响应性,为百合的规范化栽培提供参考及理论指导。方法对龙山百合种植区5个代表性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水解性氮、速效钾的含有量进行测定,参考全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对土壤进行养分等级划分,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该基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土壤肥力与王百合苷A含有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龙山卷丹百合种植基地土壤综合评价指数处于一般水平,具体表现为有效磷、速效钾分布不均和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含有量处于三级水平,王百合苷A含有量为2.16~3.41 mg/g。结论龙山百合的种植土壤肥力因子与王百合苷A含有量呈负相关响应,揭示了肥力胁迫可能对百合主要活性成分王百合苷A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种植黄连(简称植连)土壤营养条件进行研究,为黄连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常规方法对重庆石柱主要植连土壤植连前后土壤养分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植连基础土壤呈强酸性,有机质和全量氮、钾含量较高,全磷含量极低;除有效氮含量较高外,其余11个营养元素含量低且变异大(锌、钼除外)。种植黄连4年后的土壤pH提高,有机质、有效大量元素、中量元素(硫除外)和微量元素锰、锌、硼含量提高,土壤有效铁、铜含量明显降低,各养分元素的变异系数大大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差异减小。不同种类种植黄连土壤营养特性的初步研究@陈仕江 @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窝儿七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测定窝儿七产地土壤因子的含量,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不同产地窝儿七有效成分的含量和土壤因子的含量进行偏相关系数分析,筛选影响窝儿七有效成分的主导土壤因子。方法:HPLC法,常规土壤测定法,偏相关分析法。结果:窝儿七中总木质素含量与速效氮呈显著负相关性,与速效钾、pH呈正相关性;总黄酮、槲皮素的 含量与锌、铜呈显著地负相关性;鬼臼毒素的含量与全氮、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性, 与速效氮、铁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山奈素的含量与土壤中pH呈显著地负相关性,与全磷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窝儿七的有效成分与土壤中的氮、钾、铁、 铜、锌、pH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5,(4)
目的:通过分析土壤基本养分及无机元素对栽培太子参药材质量的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为太子参的合理栽培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地采集全国15个产地太子参药材及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3种基本养分和5种无机元素以及药材太子参环肽B和多糖含量,采用SPSS软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省区太子参环肽B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福建省区未检测出太子参环肽B;而多糖含量差异较小(≤30%)。不同太子参栽培土壤基本养分和无机元素含量分布不均匀,其中贵州土样中以Pb、Cu和有效硼含量最高,山东土样以Cr和速效磷含量最高,福建土样以Zn和有效钾含量最高。参照《土壤质量环境标准》(GB15618-1995),全国大部分地区太子参土壤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从土壤元素与药材质量相关性来看,太子参环肽B和多糖与土壤中各元素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太子参土壤中铵态氮、有效钾、速效磷及Pb、Cr、Cu、Zn、B元素并没有对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起到直接作用,全国有60%的太子参种植土壤中普遍缺硼。在施肥管理中应适当增加硼元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党参中4种功效成分的含量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为实施土壤生态调控,提高党参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不同产地共计24批次党参样品中的党参炔苷、苍术内酯Ⅲ、醇浸出物和党参多糖的含量及土壤肥力、16种土壤相关因子等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寻找影响党参化学成分含量变异的关键土壤因子。结果 陇西党参所含有的党参炔苷和苍术内酯Ⅲ含量均为最高,而党参多糖含量最高的地区为壶关。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与党参炔苷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1),有机质、pH、有效态锰和有效态锌与党参炔苷含量之间呈明显相关性(P<0.05),pH与苍术内酯Ⅲ含量间呈明显相关性(P<0.05);全钾与醇浸出物和党参多糖含量间呈显著相关性(P<0.01),而有效态锌则与醇浸出物和党参多糖含量均呈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产地土壤主成分分析表明,得分较高的样地是平顺、壶关、陇西,这与不同产地党参多糖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在党参栽培中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有机质水平,增施特定营养元素肥料等农艺措施来调控党参功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覆盖措施下半夏的指标成分及土壤养分进行研究,探讨覆盖措施对半夏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测定半夏中的琥珀酸含量,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中有效氮含量,NH_4F-HCL法测定有效磷含量,NH_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含量。结果:采收期半夏中琥珀酸含量高、低顺序为玉米秆覆盖稻草覆盖常规栽种,其根际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表现为稻草覆盖最高,玉米秆覆盖次之,常规栽种最低,且不同覆盖措施土壤有效氮、磷含量差异显著。结论:覆盖玉米秆或者稻草有助于半夏生长后期琥珀酸的累积,且有助于半夏连作后土壤肥力的恢复与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艾纳香有效成分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影响其含量的主导因子。方法:GC测定艾纳香中l-龙脑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理化分析法测定土壤因子,应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土壤因子与有效成分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艾纳香中l-龙脑含量与有效硫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黄酮含量与p H、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呈显著负相关(P<0.05);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l-龙脑含量的主导因子为有效硫,影响总黄酮含量的主导因子为p H;经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p H为影响艾纳香有效成分的重要因子,其次为碱解氮和有效硫。结论:无论是选择适宜产地还是施肥,都应重视和考虑氮、硫及土壤p H对艾纳香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同产地、不同年限的太白贝母鳞茎品质与根际土壤因子之间相关关系,为太白贝母药材的优质、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份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鳞茎及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对根际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 H及6种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鳞茎中贝母辛和9种核苷含量,UV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利用SPSS 22. 0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根际土壤因子与鳞茎品质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土壤因子方面,野生品根际土壤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6种土壤酶活性均高于栽培品,而速效磷,p H低于栽培品。随生长年限增加,栽培品土壤养分指标呈现不同趋势的变化,野生品无明显变化,但两者的土壤酶活性大多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鳞茎品质方面,太白贝母鳞茎9种核苷含量和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呈现降低趋势,栽培品变化趋势较大,而野生品变化不大,多数栽培品核苷及生物碱含量高于野生品。相关性分析显示,根际土壤因子之间及土壤因子与鳞茎品质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整体上说,土壤营养状况和鳞茎品质随着年限的增加呈下降状态。结论:太白贝母品质主要受到其根际土壤因子综合影响,在太白贝母野外就地保护或人工栽培过程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土壤各养分的含量及其比例关系,以保证其品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三七不同间隔种植年限对土壤氮、磷和钾元素的影响。方法:对文山州马白、马塘、古木和盘龙4个三七道地产区新土、间隔5年土和连作土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总氮、磷、钾和有效氮、磷钾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土壤全氮、磷和速效氮、磷含量变化均表现为间隔5年土 >连作土 >新土;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除全氮含量无显著季度变化外,其他三者均呈倒“V”型,含量峰值出现于2010年4月;土壤全钾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但速效钾含量变化表现为新土 >连作土> 间隔5年土,季度变化规律与速效氮、磷一致;4个监测地3种间隔种植模式下土壤全氮、磷、钾及速效氮、磷、钾含量变化均不同。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其他2种元素无显著相关性。新土、间隔5年土和连作土速效氮、磷、钾比例分别为1:0.4:2.4,1:0.4:1.4,1:0.4:2.0。结论:连作造成了三七种植土壤磷素的相对富集和钾素的相对亏缺,进而造成的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衡为产生连作障碍的诱因之一。加强三七种植土壤氮、磷、钾最佳比例研究,从而进行配方施肥为消减连作障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