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阳江市无偿献血者献血认知及动机分析,为改善无偿献血管理策略,更好地服务于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推广无偿献血工作全面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心血站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取24371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询问等多种方式,调查其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差异以及动机差异。结果: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以25~35岁年龄段(36.77%)的人为主,25~35岁年龄段的无偿献血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无论单次献血还是多次献血的献血者主要目的均为献爱心,分别占比34.12%与53.68%;但多次献血者献爱心比例显著高于单次献血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次献血者其目的单纯(主要为奉献爱心以及有益健康),是较为稳定的献血队伍。多次献血者对献血知识了解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单次献血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少人对于献血可能造成身体影响认识有误,动机也多样化,认知、动机、态度会影响无偿献血的行为,加大对无偿献血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深化无偿献血安全知识教育能对无偿献血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无偿献血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无偿献血团队招募的不足,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无偿献血委员会的建立和管理、实体会员单位的分情况管理、专业团队集体单位的建立与改善、对于社会管理义务人员的招募、时常开展联谊活动增进会员之间的情感、对于优秀管理人员进行评优评先。结果:通过各种形式的团队招募活动发现,血站医护人员采血技术及服务态度都较好,宣传不是很到位,人性化的关怀可以更好。结论:大学生当中开展献血教育的推广和知识普及,根据不同人群的血液需求,开展不同的个性化服务,充分在大学生中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者奉献爱心给社会的心理要求,并在无偿献血工作掌握其心理特征,运用护理心理学知识为献血者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无偿献血服务工作质量,减少献血反应,使献血满意度达到98%以上,使无偿献血事业呈现良好持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2556名亲友互助献血者的认知态度。方法:对自愿到本中心参加互助献血的2556名亲友献血者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一般资料,以及献血者对互助献血的认知态度。结果:2556名互助献血者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中年人显著多于青壮年(P0.01),农民工、大学生显著多于公务员和城镇居民(P0.01);对献血的认知态度中,未参加过互助献血多的显著多于参加过互助献血的(P0.01),未接受过互助献血宣传的显著多于接受过互助献血宣传的(P0.05),不赞成互助献血的显著多于赞成互助献血的(P0.01),家人不赞成互助献血的显著少于赞成互助献血的(P0.05),认为献血耗材不安全者显著少于认为安全的(P0.01)。结论:我国无偿献血比例较低,主要与宣传教育不够、人口结构老化等因素有关,开展亲友互助献血有利于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招募更多的献血员、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及建立起稳定的低危献血者人群,形成无偿献血管理的长效机制,有效缓解临床用血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5.
2005-2007年眉山市无偿献血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眉山市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为本市制定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2007年的献血者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献血方式,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2007年眉山市共计献血32834人次。其中,街头献血22417人次、站内献血2268人次、单位预约献血1234人次。献血人群中,单位职工和大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9.6%、32.7%;18~27岁人群、28~37岁人群、38~47岁人群献血人数90.6%;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为53.7%;2次以上献血者23.2%,初次献血76.8%。结论:献血人群以单位职工和在校大学生为主;初次献血的人群仍然是构成献血人群的主体,应当加强无偿献血宣传与招募工作,发展固定献血者,并向农村延伸是今后招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温州市民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方法:将1000名温州市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结果:正确知晓无偿献血年龄的308人,正确知晓无偿献血体重的424人,正确知晓两次献血时间间隔的280人,正确知晓无偿献血者身体状况要求的492人,正确知晓不宜献血情况的364人,正确知晓无偿献血后免费用血政策的374人。未参加过献血者740人,主要原因为工作忙没时间、担心献血不安全。参加过献血的260人,以献血1次者数量最多。献血动机为奉献爱心,帮助别人;血库告急,去献血者306人;鼓励周围人献血者392人;今后愿意继续参加无偿献血者602人,今后会鼓励家人或朋友参加无偿献血者930人。结论:了解温州市民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献血护理及知识宣传模式,推进无偿献血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市2013年3月~2015年5月10000例无偿献血者中出现献血反应的80例献血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献血次数、献血量与献血反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000例无偿献血献血者中共有80例出现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80%;发生献血反应者中首次献血者占87.50%、重复献血者占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2.50%献血反应者1次献血量为200~300mL者、47.50%献血反应者1次献血量为40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偿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呈负相关;而献血量与献血反应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献血者是血源的保证,由于献血者各自的心理活动不同,献血行为表现也不同,常出现一些献血的反应,而如何让献血过程顺利的进行,医护人员在无偿献血工作中掌握心理学知识十分重要。在采血工作中应用医学心理分析观察献血者,有利于消除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使采血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欧斐 《内蒙古中医药》2014,(15):141-142
目的:通过建立献血志愿者队伍,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结果:贯彻落实《献血法》,在公益、奉献、互助精神感召下,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基本满足了临床医疗用血需求。结论:献血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及服务,是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开创性探索。是实现全社会共同推动无偿献血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无偿献血人群分布情况,探索适合于本地区无偿献血的宣传模式,为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心血站参加自愿无偿献血的献血者资料,进行献血人群结构分析。结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献血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18~35岁和35~55岁两个年龄段无明显差异;民族分布特征以汉族为主;血型分布为O型A型B型AB型;职业分布以企事业职员为主;居住地以市区为主;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让更多人自愿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才能保证本地区的临床用血供应。  相似文献   

11.
献血者是血源的保证,由于献血者各自的心理活动不同,献血行为表现也不同,常出现一些献血的反应,而如何让献血过程顺利的进行,医护人员在无偿献血工作中掌握心理学知识十分重要.在采血工作中应用医学心理分析观察献血者,有利于消除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使采血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昆山市无偿献血者的献血行为,为发展和建立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前来献血的1000名献血者进行调查。结果无偿献血中,流动人口552人,占65.1%,三次献血87人,占10.3%;流动人口献血者明显多于常住人口;83.5%的调查对象认为参加无偿献血是奉献爱心。结论根据调查结果,积极开展献血知识的宣传,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和联系,以发展和建立一支的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街头无偿献血男性进行选择性献血前ALT快速检测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选择性地对体检合格的街头无偿献血男性用Reflotron plus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做ALT初筛后再献血,女性则献血后直接终查ALT,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1—5月街头无偿献血者因ALT异常导致血液报废率为0.87%,与2005年血液报废率为3.61%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初筛ALT异常的假阴性率为0.83%,与女性终查ALT异常率0.62%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女性无偿献血者不做献血前ALT筛查,仅对男性做快速ALT筛查可以较好地达到献血前ALT筛查的目的,有效地节约成本,方便献血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县区设立献血屋或献血房车对无偿献血者招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漯河市2016年6个县、区无偿献血招募情况进行统计,于2017年1月起陆续设立献血屋或献血房车,观察2017年以后无偿献血者招募情况,并分析献血屋或献血房车对无偿献血者招募的作用。结果:2016年县区无偿献血人数为25036人,初次无偿献血者9244人,2017年县区无偿献血人数为28158人,初次无偿献血者13888人,2017年初次无偿献血人数明显高于2016年;2017年各县区献血人次均多于2016年。结论:在县、区设立献血屋或献血房车有利于健全无偿献血机制,保障血液供应,引导人们积极加入到无偿献血者的行列,作为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关于艾滋病防治知识及相关行为的现状,为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对浙江省某医学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医学院校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总体知晓率为85.52%,基本掌握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防治知识,但有关艾滋病的专业知识还是比较模糊。不同专业、年级和性别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需要正确引导。结论:医学院校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有一定程度了解,但对某些知识概念和预防措施存在模糊性。因此,开展系统全面的艾滋病健康宣传和教育工作,对提升医学院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专业性和促进高校范围内防艾抗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国构建无偿献血长效机制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方法:调查某地区无偿献血情况,通过宣传教育和分组调查等不同的方式,进行无偿献血调查,总结研究我国构建无偿献血长效机制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结果:无偿献血机制的构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人们认识不足、献血人数减少、血液供给紧张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科学的机制等,才能实现无偿献血的有效构建。结论:针对我国构建无偿献血长效机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及时解决,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及护理方案,以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对2015年于东莞市中心血站某一辆献血车进行无偿献血8500例献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其中初次献血人数4476人,重复献血人数4024人,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人数共有42人,发生率0.49%。结论:应充分考虑不同原因造成的献血不良反应,积极应用相应护理措施,避免献血不良反应,推进献血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血站献血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对献血服务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解决办法。方法:从2015年10月~2016年2月,选取在浙江省宁波市参与献血的300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形式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对采血技术、采血环境、献血后所得纪念品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并找到服务的不足,提出相应解决方法。结果:300例献血者对血站采血技术总满意度为98.33%;对血站采血环境总满意度为88.33%;对血站所发纪念品总满意度为50%;对血站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总满意度为95.00%。献血者对参与献血的总体服务满意度较好,在采血环境及献血后所发纪念品等方面有待提高。结论:血站医护人员采血技术及服务态度都较好,采血环境及献血后所发放的纪念品较差,可以通过改善血站采血环境及增加纪念品的种类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9.
周雪莲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3):102-103
由于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增高的人群普遍增多,加上无偿献血知识在小城市没有广泛普及,献血者对献血前饮食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同时由于无偿献血者的不固定性、随意性等原因,因而脂肪血的报废率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统计2008年至2011年本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结果:不合格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阳性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梅毒螺旋抗体(抗-TP)、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结论:加强无偿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加强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以提高人群的自我防范意识,降低人群的感染率,招募固定无偿献血队伍,提高检测水平,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ALT、HBsAg、TP快速筛查,合格后再献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