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诊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因素和管理对策。方法:根据了解护理风险因素存在的具体原因,寻找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加强患者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病情详细记录管理的对策,有助于降低风险因素的出现,提高治疗质量。讨论:实施风险因素管理对策,有利于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数字化重症监护病房的有效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5月未开展整体管理模式前,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重症监护病房实行监护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6~10月开展整体管理模式后,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重症监护病房实行治疗的135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在重症监护病房常规管理模式下进行治疗,干预组在整体管理模式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投诉率、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压疮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投诉率、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整体管理模式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提示从整体角度对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管理是一项有效管理方法,加强整体管理,可以提升监护病房的整体医护水平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监护室(ICU)是对危重病患者进行救治的场所,ICU先进的监测设备和医护人员精心的医疗护理,使许多患者恢复了健康,生存质量大大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流程监护管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抢救流程监护管理。在患者监护期间病情进行性急性加重或出现突发症状时,采用优化抢救流程实施抢救措施。分析对两组患者采取的抢救流程的成功率与患者抢救之后的生活质量。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抢救流程,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的抢救流程时导致抢救相应抢救措施顺序不同而致使最终抢救成功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优化抢救流程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对患者实施优化抢救流程后患者家属对于抢救措施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有助于对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康复,增强了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存活率,并且能够及时抢救患者重要脏器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减少了患者抢救存活后并发症等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内施行护理临床带教,对护理人员基础知识及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位急诊重症病房内护理人员进行带教培训,将护理人员接受带教前后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能力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200位护理人员带教前基础知识得分为(60.23±1.36)分,带教后基础知识得分为(85.36±3.45)分。经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T=95.83,P0.01)。带教前能力技能得分为(70.32±5.32)分,带教后能力技能得分为(87.63±4.13)分。经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T=36.35,P0.01)。结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内施行护理临床带教,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基础知识的掌握及护理技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抢救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优化抢救流程)和对照组(常规抢救流程)各4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抢救准备时间和总急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抢救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优化抢救流程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80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在750例患者中,有180例患者在医院受到了感染,比例为24.00%。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静脉置管。统计结果表明,年龄偏大、住院时间过长、抗生素持续使用、插管等均是危险的因素。结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较大、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患者受到较多的抗生素治疗、有开放性伤口等,为了减少细菌感染,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加强护理干预,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技能,从每一个方面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与一般综合性医院的ICU有所差异,在管理体制上也有明显不同,除了要囊括综合性ICU的基本内容外,还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医护理特色,能够推动中医护理发展的管理体系,这对于中医护理事业的推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中医院ICU的特色服务出发,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康复,才是管理质量提升的最好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2014年~2015年EICU住院超过48h的1298名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实施目标性监测后,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由2014年的9.55%下降到2015年6.51%(χ2=4.09,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由6.17‰降至3.42‰;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由4.38‰降至2.8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由1.22‰降至0.69‰;共检出病原菌116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83%。结论:通过连续性的目标监测,能及时发现感染控制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规范RICU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文章对RICU仪器种类、设置地点、外借、借入、耗损故障等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仪器管理意识,明显地降低了RICU仪器设备的故障率,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中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不仅要具有一般综合性ICU的护理管理体制,还需建立一整套适应中医护理发展的,具有鲜明中医护理特色并有利于拓宽中医护理事业的护理管理体系才能为病人提供最大限度的生命保障,减轻临床各科室的工作压力,为各科室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患者来源于院内外,可携带不同病种、不同部门和不同程度感染的不同细菌。他们集中在EICU,构成EICU医院感染发生的基础。有文献报道,ICU的医院感染要比普通病房高出3~18倍[1]。为了有效降低EICU感染率,探讨E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情况,寻找合理的防治策略,我们对2005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EICU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调查并对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控制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e ICU)是将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病区,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及各种先进的医疗监测和治疗手段。其主要任务是对患者进行呼吸、循环等全身重要器官病理、生理过程的监护,及时有效地抢救、维持危重病人的生命。1ICU的特点(1)病人来自多个临床学科。(2  相似文献   

14.
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监护状态,对不同监护级别施一不同的监护项目、观察和记录频次,制定护理计划.目的: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保证监护质量,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总结出急诊室、观察室病房化管理的一些经验,体会如下.1 狠抓组织管理,促进观察室病房工作规范化执行病房化管理,必须抓规范化建设,而规范化的实施又必须抓好组织管理.其中选拔德才兼优的优秀护士尤为重要,并明确各自职责,工作质量要求,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1.1 配备德才兼优的护士队伍 急诊观察室护士面对的大多是不能搬动的危重病人,其中中风占留观总数的50%.他们病势危急,变化快,抢救次数多,治疗任务重,常因躁动不安,引起输液肿胀,基础护理量大,被单也常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加之病人及其家属思想素质高低不一,不能面对现实,不听医护人员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监护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摘选2019年~2020年本院接收的100例急诊病患,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标准下的急诊监护管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诊监护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监护管理投诉率、监护管理缺陷率、医务人员损害率以及病患的监护管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监护管理...  相似文献   

17.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在医院护理工作中起承上启下及具有沟通信息及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作用,并负担着科室以及所属病房管理和专业护理业务技术的直接指导任务,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人们对医护质量要求的提高,护士长所面临的工作环境趋向复杂化。科室护士长是在病房临床护理和行政工作中具有明确授权的临床管理者,设立这一岗位的目的不仅是要保证日常护理工作的正确性、有效性,同时创造愉快而专业的护理环境,改善住院病人的住院质量也是护士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模式在急诊监护病房护理交接班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护士采用量化评估方式进行交接,主要观察潜在的危重症患者和护理风险。比较评估式交接班前后护士对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判断的合格率,急诊监护病房急救药品、物品准备的完成率,主动完成护理措施的落实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士对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判断的合格率为97.96%,高于实施前的92.94%(P0.05);急救药品、物品准备的完成率为98.41%,高于实施前的96.25%(P0.05);主动完成护理措施的落实率为99.51%,高于实施前的96.01%(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91%,高于实施前的96.46%(P0.05)。结论:量化评估式交接班对于提高急诊监护病房的交接班质量和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强沟通用于胸外科监护病房探视管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41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6年7~12月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4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病房探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比较观察两组在服务态度、护理质量、患者需求、病区环境四个方面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四个方面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患沟通用于胸外科监护病房探视管理,有利于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危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死亡率方面,观察组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危重症监护病房实施以人为本的无缝隙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