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材》2016,(6)
目的:探讨白芍多糖的抗糖尿病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的方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格列本脲(25 mg/kg)阳性对照组及白芍多糖低(50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给药28d后检测白芍多糖对糖尿病大鼠体质量、糖耐量、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白芍多糖可增加糖尿病大鼠模型体质量,改善葡萄糖耐量,降低FBG,提高FINS及ISI并能降低糖尿病大鼠模型肝组织MDA含量、升高肝组织GSH-Px、SOD及CAT活性。结论:白芍多糖具有抗糖尿病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高糖饮食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大蒜素[5、10、20 mg/(kg·d)]和盐酸二甲双胍[200 mg/(kg·d)]进行治疗,1次/d,疗程4周,另设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药前和给药后第7、14、21、28天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和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lisulin,FINS)水平;计算4周后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定血清血脂指标和血浆中脂肪因子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组大鼠FBG水平降低,FINS水平升高,HOMA-IR及ISI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升高;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降低,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升高,且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其中大蒜素20 mg/(kg·d)组效果最显著。结论:大蒜素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具有剂量依赖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节脂肪因子含量的作用,其作用优于盐酸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胶囊对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及脂肪组织抵抗素(resisti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20 mL·kg-1·d-1)、益气化浊胶囊高、低剂量组(2,1 g·kg-1·d-1)、阳性对照(吡格列酮)组(2.5 mg·kg-1·d-1),另选C57BL/6J小鼠为空白对照组(20 mL·kg-1·d-1)。连续灌胃给药10周,每天1次,其中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服无菌水。10周后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组织抵抗素(resistin)、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FBG,FINS,HOMA-IR,ISI,resistin,RBP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益气化浊高剂量组FBG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益气化浊低、高剂量组FINS,HOMA-IR,ISI均低于模型组(P<0.01);益气化浊高剂量组resistin,RBP4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模型组KKAy小鼠产生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表现为FBG,FINS,HOMA-IR,resistin,RBP4明显增高,ISI降低;益气化浊胶囊明显改善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状态,其结果为FBG,FINS,HOMA-IR,Resistin,RBP4降低,ISI升高,总体趋势为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4.
尿石素A激活自噬改善糖尿病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尿石素A(UA)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脏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与自噬的关系。方法将C57BL/6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尿石素A(50 mg/kg)组、尿石素A(50 mg/kg)联合氯喹(50 mg/kg)组,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ip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各组小鼠ig给药7周,检测小鼠体质量、饮水量、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p-GSK3β)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质1轻链3Ⅱ/Ⅰ(LC3 Ⅱ/Ⅰ)、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UA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模型小鼠肝组织脂肪变和水肿;显著降低血浆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BG、FINS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1);显著降低HOMA-IR,升高ISI(P0.01);上调肝组织p-Akt、Glut2、p-GSK3β、LC3Ⅱ/Ⅰ蛋白表达,抑制p62蛋白表达(P0.01)。联合氯喹后,小鼠FBG、FINS、HOMA-IR增加,ISI降低(P0.05);肝组织水肿和脂肪病变明显加重;肝组织p-Akt、Glut2、LC3Ⅱ/Ⅰ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显示自噬抑制剂氯喹明显削弱了UA的作用。结论 UA可能是通过激活肝脏自噬改善糖尿病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7,(4)
目的考察蒙花散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将糖尿病大鼠分为4个组别,糖尿病组、蒙花散低(1 g/kg)、中(2g/kg)和高(4 g/kg)剂量组,将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所有组别均灌胃给药,连续灌胃1.5个月。结果 1.5个月后,与对照组比,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血糖(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葡萄糖输注速率(GIR)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比,蒙花散各组的FBG、FINS、HOMA-IR、BG、TC、LDL-C、TG、ALT、AST、TNF-α和IL-6显著降低(P0.05),ISI、GIR、HDL-C明显升高(P0.05),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蒙花散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可能与降低外周血的FFA、TNF-α和IL-6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苓桂术甘配方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和开发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300mg/kg组、苓桂术甘配方颗粒400mg/kg、200mg/kg、100mg/kg组。除空白对照组,其余组大鼠均造成T2DM模型。给药12周后,观察每组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FBG)、糖耐量、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的变化;采用HE染色法检测每组大鼠胰腺病理形态学。结果:模型组大鼠的体重、FBG、血糖值和AUC面积、FINS、HOMA-IR、血清TC、TG、LDL-C浓度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苓桂术甘配方颗粒100、200、400mg/kg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从第一周药物干预开始FBG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配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体重无差异,血糖值和AUC面积、FINS和HOMA-IR、TC、TG、LDL-C浓度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胰腺病理结构检查显示,苓桂术甘配方颗粒可以增加胰岛细胞的数量,改善胰岛结构排列,且对剂量具有一定的依懒性。结论:不同剂量的苓桂术甘配方颗粒均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改善其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情况,而且配方颗粒较传统中药汤剂携带服用更为方便,值得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健脾化湿方对脾虚痰湿型肥胖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脾虚痰湿型肥胖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脾虚痰湿型肥胖糖尿病组、健脾化湿方低、中、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测量体重及内脏脂肪,检测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PPAR-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健脾化湿方可明显降低脾虚痰湿型肥胖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体重、内脏脂肪、FBG、FINS、HOMA-IR及血清TC、TG、LDL-C、FFA水平,升高ISI,上调肝脏组织PPAR-α蛋白表达,且以高剂量健脾化湿方组效果最佳。结论健脾化湿方可以改善脾虚痰湿型肥胖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肝脏组织PPAR-α蛋白表达发挥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四君子汤梯度乙醇提取物调节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致2型糖尿病(T2DM)小鼠糖脂代谢紊乱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 w联合腹腔注射40 mg/kg STZ诱导建立T2DM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0.03 g/kg组、消渴平片0.93 g/kg组、四君子汤水提物8.48 g/kg组、四君子汤30%乙醇提取物8.48 g/kg组、60%乙醇提取物8.48 g/kg组、90%乙醇提取物8.48 g/kg组,每组10只,另设10只为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检测小鼠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各脏器指数(心、肝、脾、肺、肾、胰腺)、糖耐量、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糖原(LG)含量等。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摄食量、饮水量、血糖曲线下面积(AUC)、FBG、FINS、TG、HOMA-IR、T-CHO含量显著升高(P0.01),HDL-C含量明显降低(P0.05),LDL-C含量明显升高(P0.05),LG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摄食量在给药第8 w四君子汤各提取物均显著降低(P0.01);饮水量盐酸二甲双胍和四君子汤各提取物明显降低(P0.05或P0.01);AUC、FBG含量、HOMA-IR显著降低(P0.01);LG显著升高(P0.01);四君子汤各乙醇提取物组FINS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消渴平片组、四君子汤0%、30%、60%、90%乙醇提取物组TG、T-CHO含量明显下降(P0.05);消渴平片组、四君子汤60%、90%乙醇提取物组LDL-C含量明显降低(P0.05);消渴平片组、四君子汤30%、60%、90%乙醇提取物组HDL-C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四君子汤梯度乙醇提取物能调节T2DM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肝糖原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莲房提取物(NRE)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喂以高脂饲料4周后一次性ip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NRE低、中、高剂量(100、300、500 mg/kg)ig干预5周后,检测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肝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己糖激酶(HK)活性,检测肝糖原和肌糖原水平,检测肝脏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以及血清中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NRE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FBG值,提高ISI,降低HOMA-IR,降低血清瘦素和TNF-α水平(P0.05、0.01);对糖尿病大鼠所伴有的血脂(TC、TG、HDL-C、LDL-C)和肝脏(TC、TG、ALT、AST)代谢异常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0.01);并能提高肝组织GSH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水平;此外,NRE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糖原的量及HK活性(P0.05、0.01)。结论 NRE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IR,这可能与其调节血脂和肝脏代谢,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瘦素和TNF-α水平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柄白鹃梅叶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胰腺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与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成功建立的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红柄白鹃梅叶醇提物高剂量组、红柄白鹃梅叶醇提物低剂量组.另以健康昆明种小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各给药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4周.末次给药2 h后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学的变化,ELISA法检测胰腺组织抗氧化能力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采用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测定小鼠胰腺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FBG、IRI升高,FINS、ISI降低,胰腺组织中CAT、SOD、GSH-Px活性降低,ROS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红柄白鹃梅叶醇提物高、低剂量组小鼠胰腺形态损伤有所改善,FBG、IRI降低,FINS、ISI升高,胰腺组织中CAT、SOD、GSH-Px活性升高,而ROS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红柄白鹃梅叶醇提物高剂量组小鼠FBG升高,FINS及胰腺组织中SOD、CAT的活性降低(P<0.05),GSH-Px活性、ISI和ROS含量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柄白鹃梅叶醇提物低剂量组小鼠FBG升高,FINS、IRI降低,胰腺组织中SOD、CAT、GSH-Px活性降低(P<0.05),ROS含量、ISI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柄白鹃梅叶醇提物能降低糖尿病小鼠FBG,升高FINS、ISI,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提高抗氧化因子的活性及减少ROS的生成,减缓氧化应激对胰腺组织的损伤,进而起到对胰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