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替罗非班对长(单个支架长度≥30 mm)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患者30 d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植入长DES的冠心病患者575例随机分为小剂量替罗非班加阿司匹林和氯吡咯雷组385例(三联组),阿司匹林和氯吡咯雷组190例(双联组)。比较两组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MACE包括支架内血栓、急性心肌梗死(AMI)、紧急靶血管重建(UTVR)和死亡。结果术后随访30 d,三联组MACE发生率低于双联组(P=0.003),其中三联组支架内血栓、AMI、UTVR发生率均低于双联组(P分别为0.006、0.007、0.007)。两组资料行Kaplan-Meier分析示三联组MACE发生率低于双联组(P=0.001)。两组间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424、0.255)。结论长DES植入患者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安全有效,能降低术后30 d MACE发生率,而不增加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联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 初发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拟行直接PCI术病人131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n=32),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n=99).分析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TIMI血流灌注分级(TMPG)分级和ST段回落,评价PCI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观察住院及随防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相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梗死相关动脉(IRA)狭窄程度较轻[(68.7±11.0)%vs (86.5±7.8)%,P<0.05].PCI术后TIMI3级血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96.8% vs 78.8%,P<0.05),TMPG3级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B组(62.5% vs 32.3%,P<0.01).治疗期间轻度血小板减少和出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9.4% vs 1.0%,P<0.05).随访30 d,两组死亡率无差异,但MACE发生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低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6.3% vs 29.3%,P<0.01),进一步分析严重心绞痛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较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显著降低(6.3%vs 25.3%,P<0.05).结论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础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减少STEMI再灌注后无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改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及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罗非班及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罗非班及DES治疗冠脉分叉病变56例的临床疗效。结果:56例冠脉分叉病变患者采用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术中无急性血栓形成。临床随访1~2年无死亡和AMI发生。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罗非班及DES治疗冠脉狭窄病变包括分叉病变的近期临床疗效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国产替罗非班对老年(≥6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325例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n=210)和对照组(n=115),所有患者术中均植入了药物洗脱支架;替罗非班组在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支架植入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3级比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轻微出血、大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术后30d死亡、心肌梗死(MI)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VR)率。结果替罗非班组PCI后即刻TIMI血流3级比率高于对照组(99.05%VS94.78%,P〈0.05);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47%vs3.47%,P〈0.01);术后30d,替罗非班组死亡、MI和TVR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00%VS2.61%、0.47%VS3.47%和0.47%vs1.73%,P〈0.01);替罗非班组轻微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7.14%VS4.35%,P〉0.05),两组大出血发生率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0.00%12S0.00%和0.95%vs0.87%,P〉0.05)。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状况;有效降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减少术后30d死亡、MI和TVR发生率,且不增加大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依诺肝素联合替罗非班,对比普通肝素联合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129例,普通肝素组127例,两组都联合应用替罗非班、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30 d内总死亡、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支架内血栓等临床事件;并比较两组患者72 h内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30 d内总死亡、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支架内血栓等临床事件,依诺肝素组较普通肝素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内出血并发症,依诺肝素组较普通肝素组稍高,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前后血小板数量下降程度,依诺肝素组较普通肝素组低(P<0.05)。结论:相对于普通肝素,依诺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冠心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及慢性冠状动脉病)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48例冠心病择期PCI术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85例和非替罗非班组63例,治疗组在PCI术中即刻经冠状动脉推注替罗非班。慢性冠状动脉病患者术前、术后均服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非替罗非班组除不用替罗非班外,治疗均与治疗组相同。观察PCI治疗前后手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急性血栓形成、冠状动脉夹层、慢血流/无复流、术后出血并发症及术后4周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替罗非班组虽有1例穿刺处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但出血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中出现急性血栓、冠状动脉夹层、慢血流/无复流、缺血性胸痛、术后MACE事件与替罗非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较高危亚组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仍可能是有益的。结论冠心病患者择期PCI中预防性使用替罗非班是安全的,但择期PCI术中常规使用替罗非班并不能减少急性血栓、冠状动脉夹层、慢血流/无复流、缺血性胸痛及术后4周MACE事件的发生,但对较高危患者使用仍可能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急性STEMI患者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300 mg(三联组)70例与术前应用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600 mg(双联组)7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冠脉血流TIMI分级和出院前心脏左室大小及射血分数、术前冠脉血栓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及住院期间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基本生化指标、梗死相关动脉分布、病变支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联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及校正的TIMI帧数均高于双联组,出院前患者左心室功能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与双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联组术前冠脉血栓负荷分级低于双联组(P<0.05)。住院期间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在急诊PCI术前联合应用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的替罗非班治疗可以减少缺血事件,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根据心电图改变可分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其共同病理基础是在炎症刺激、血小板异常激活以及高剪切力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不稳定斑块破裂、急性血栓形成和/或冠脉持续痉挛,从而引起冠状动脉持续性的完全闭塞,引起急性心肌缺血、坏死。其中血小板的活化、白细胞在炎症因子作用下向血管损伤部位的趋化游走以及与血小板之间的聚集、结合,是血栓形成的重要起始环节。大量研究证实,P-选择素(P-selectin,CD62P)是目前反映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指标,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是一种关键的炎症调节因子,与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密切相关,其血浆水平增加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同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作为一种重要的促细胞分裂剂,它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水平以及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来比较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与替罗非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手术前后血小板功能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进行术后6个月随访,从而为急诊PCI术前选择合适的氯吡格雷负荷以及合并替罗非班与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1.7±13.2)岁,所有患者均行急诊PCI术,植入支架0-2枚。根据随机给与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的不同以及术中使用替罗非班与否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A组:氯吡格雷300 mg;B组:氯吡格雷600mg;C组:氯吡格雷300 mg+替罗非班;D组:氯吡格雷600mg+替罗非班,每组各20例,给予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的同时各组均予阿司匹林300 mg预处理继以100 mg/d、?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江苏省中医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8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各29例,替格瑞洛组术前1次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术后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d,替格瑞洛90 mg,2/d;氯吡格雷组术前1次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1/d,氯吡格雷75 mg,1/d。术后24 h和术后3个月时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两组血小板抑制率,评价血小板抑制效果,记录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出血性不良事件。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比、身高、体重、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冠心病类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24 h和3月时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术后24 h和3个月时替格瑞洛组患者血小板抑制效果均优于氯吡格雷组患者(P0.05)。出院后3个月内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出院后3个月内两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出血分级标准,两组出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对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抗血小板疗效更佳,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2003年11月~2006年12月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的346例冠心病患者,收集15~52个月的临床资料,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靶血管重建(TVR);其中72例复查冠脉造影,对其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靶血管动脉瘤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6例冠心病患者共成功植入药物洗脱支架674枚,PCI术后207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10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率达91.3%。DES植入术后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0.9%(3/346),院外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为3.7%(11/346)。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发现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8%(1/132);靶血管动脉瘤形成0.8%(1/132);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4.5%(6/132),其中4例再次于靶病变处植入DES。PCI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过程中的出血并发症37例,白细胞减少2例。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MACE、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很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确诊的STEMI并拟行急诊PCI的病人111例,男70例,女41例,年龄28岁~86岁,随机分为两组,比伐卢定组42例,肝素组69例。比伐卢定组病人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口服。肝素组病人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口服。两组术中分别使用常规剂量比伐卢定或肝素作为抗凝剂,两组病人术中均常规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后继续以替罗非班0.75μg/(kg·min)持续泵入36 h;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每日100 mg及伊诺肝素100 U/kg,每日两次皮下注射,共7 d。肝素组加用氯吡格雷每日75 mg,比伐卢定组加用替格瑞洛90 mg,每日两次。观察两组术后冠脉罪犯血管血流等级及治疗30 d内的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冠脉罪犯血管血流TIMI3级血流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风险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应用于急诊PCI疗效优于肝素联合替罗非班及氯吡格雷,且有相似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邱炜炜 《山东医药》2010,50(41):71-72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5例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5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替罗非班静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5 d内进行介入治疗术的比例显著下降,轻度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普通肝素、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盐酸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ACS患者MACE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因血栓高负荷未能行初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围术期抗栓治疗对择期PC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初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因靶血管血栓高负荷不能行支架置入术。分析所有患者围术期抗栓治疗方案、术中处理方案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8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1.25±10.81)岁。吸烟史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右冠状动脉大量血栓堵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最多见。3例患者未行PCI,1例仅行单纯血栓抽吸,4例患者行血栓抽吸及球囊扩张术。7例患者术中、术后均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术后6例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7例患者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或替格瑞洛90 mg、每日1次),1例患者阿司匹林剂量增加至200 mg,氯吡格雷增加至每日2次。平均(29.00±23.25)d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2例患者因仍存在血栓高负荷,未尝试行PCI;1例患者因血管扭曲,球囊不能送至闭塞病变处,未能成功置入支架;2例患者因血栓负荷过重,球囊扩张后,未行支架置入术;3例患者成功行支架置入术。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因靶血管血栓高负荷初次开通血管失败,常规抗栓治疗方案对血栓高负荷的清除作用有限,血栓完全机化、择期PCI的时机尚不清楚,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孝忠  张晋  张军  王红  原新茹 《心脏杂志》2010,22(3):393-395
目的:对比氮氧化钛生物有效性支架(Titan2-BAS)与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sirolimus-eluting stent,SES)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患者141例,根据植入的支架不同分为A组(Titan2-BAS)87例,B组(SES)54例,A组病变内径(3.1±0.4)mm,长度(24±3)mm,B组病变内径(3.0±0.5)mm,长度(22±4)mm,两组无显著差异。均采用经桡动脉或尺动脉途径冠脉血运重建。A组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1~3月,B组至少12月。计算A,B两组支架病变的通过率、早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及随访MACE发生率(指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等)。结果:A组146处75%狭窄病变共植入Titan2-BAS 168枚,1枚支架未能通过病变(RCA),通过率99.3%;B组86处病变共植入SES94枚,通过率100%,两组无显著差异。随访1~17(平均5.8)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A组无急、晚期血栓。B组1例术后2 d出现支架内血栓;A组1例术后3月行靶血管重建,B组无靶血管重建;两组MAC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Titan2-BAS与SES在冠脉血运重建方面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相近,Titan2不增加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预防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的疗效及机制。方法8只小型猪随机分为单纯雷帕霉素涂层支架(RES)组和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RTES)组,每只动物于冠状动脉中置入支架2枚。术后RES组服用阿司匹林3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3个月;RTES组服用阿司匹林300 mg/d,3个月,氯吡格雷75 mg/d,1个月。实验期间对动物行为学和出凝血障碍等并发症进行观察。3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处死动物,取出支架血管段,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①两组均未发现急性、亚急性和远期血栓,无出凝血等并发症发生。②支架部位血管腔面积: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为(4.89±0.46)mm2,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涂层支架组为(4.96±0.35)mm2;新生内膜面积: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为(1.05±0.09)mm2,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涂层支架组为(1.12±0.10)mm2;管腔面积丢失率: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为(21±7)%,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组为(19±9)%。结论①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可有效预防PC 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②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防治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与单纯雷帕霉素支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三种抗栓策略对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1年内需接受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冠心病行DES置入术且正行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并于置入1年内需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42例,根据抗栓策略分为三组。替罗非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患者均于术前5~7 d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替罗非班组30 min内以0.4μg/(kg·min)静脉输注替罗非班,30 min后调整速度为0.1μg/(kg·min),继而以0.1μg/(kg·min)的速度维持,肌酐清除率下降的患者减量;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克塞)4000 AxaIU皮下注射,每日1次;阿司匹林组仅继续使用阿司匹林75 mg,每日1次。三组患者术后根据分组继续使用替罗非班、低分子肝素钠或阿司匹林直至重新恢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围术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有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三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围术期均无患者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低分子肝素组有1例患者心电图出现ST-T改变,但无自觉症状,考虑与糖尿病导致的心脏交感神经变性有关。阿司匹林组有3例出现心电图ST-T改变,其中2例为心绞痛发作,1例发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诊断为前降支支架内血栓形成,给予血栓抽吸等处理后好转。三组患者均无心血管相关性死亡。三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有1例股骨头置换术后出现伤口渗血,皮下瘀斑,未特殊处理,自行好转。低分子肝素组1例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未见呕血,给予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替罗非班和低分子肝素可作为中断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期间的"过渡治疗",可安全有效地用于DES置入术后需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辅助阿司匹林对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术后慢血流及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行PCI术STEMI病人共220例,根据抗血小板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00例)。分别在阿司匹林基础上术后加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慢血流发生率、大出血和小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慢血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出血和小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亚急性和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用于行PCI术STEMI病人可有效预防术后慢血流发生,避免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提高抗血小板效果,并未增加远期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与替罗非班联合用于急诊PCI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STEMI患者254例,均于12h内行急诊PCI治疗,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置入金属裸支架(BMs)、药物洗脱支架(DES)、药物洗脱支架+替罗非班治疗。随诊观察6~12个月,比较三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率、再发心肌梗塞、靶病变重建等)、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差异。结果:154例患者中,47例置入金属裸支架,49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58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替罗非班治疗。随访期间。MACE、支架内再狭窄率、靶病变重建率,DES组分别为:6.1%、4.1%、2.0%,BMS组分别为:21.3%、17.0%、12.8%,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O.01),支架内血栓形成两组差异无显著性。DES组+替罗非班组与DES组相比MACE和元复流现象显著减少(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STEMI的急诊PCI中,DES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替罗非班联合应用可以明显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延长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成功行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78例,将78例病人分为延长DAPT组(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1年后停用氯吡格雷,单用阿司匹林;试验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1年后再继续接受18个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随访时间2年,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非致命心肌梗死、靶器官重建率(TVR)和支架内再狭窄(ST),主要不良事件包括出血以及脑梗死。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6%,低于对照组的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轻微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长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在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后服用50 mg氯吡格雷和75 mg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的双重抗血小板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05年6月到2006年12月间在我院初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确定为冠状动脉简单病变并置入1~2枚药物洗脱支架的冠心病患者294例。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强化管理条件下75 mg组(75IM)和50 mg组(50IM)和一般管理条件下75 mg组(75NM)三组。对于强化管理组的患者通过出院时发放教育材料,电话预约,邮件提醒等强化措施提高患者依从性。三组患者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1年,比较组间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靶血管重建、脑卒中和任何缺血原因的再入院率,以及出血、胃肠道不良反应等药物安全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水平特征无明显差异。75IM组和50IM组6个月及1年期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紧急靶血管重建、脑卒中联合终点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年期次要联合终点(MACE、脑卒中、任何原因的再血管化及任何缺血原因的再入院)50IM组和75NM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OR=0.47,95%CI0.21~1.09,P=0.069)。结论冠状动脉简单病变患者置入DES术后,使用氯吡格雷50mg维持剂量与75mg标降维持剂量相比较,1年期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