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双心疾病既不能归为单纯的心血管疾病,也不是单纯的精神心理问题,属于心身疾病范畴,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医学学科。双心疾病主要有如下3种表现形式:(1)明确的心血管疾病继发精神心理问题;(2)明确的精神心理问题合并心血管疾病;(3)单纯的精神心理问题表现为无法解释的心脏病症状。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互相影响,导致2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度很  相似文献   

2.
正双心医学(psycho-cardiology)是一门由心血管与心理医学交叉并综合形成的一门学科~([1]),其重点在于加强临床医生对心血管疾病病人精神心理问题的关注。即对躯体疾病进行治疗的同时,注重对病人的心理障碍进行干预,可极大降低病死率~([2])。同时避免了过度检查和对心理疾病的误诊。冠心病合并焦虑状态属于"双心疾病"范畴。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可按双心疾病调治。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卒心痛"的范畴。心脉痹阻,气郁血瘀为其主要病机。焦虑状  相似文献   

3.
分析刘海英教授临床以"火郁发之"论治特发性癫痫经验,其针对病人的不同体质辨证论治,以中药汤剂配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标新于降低发作频率、减少毒副作用、扶助正气等方面,弥补了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的不足之处。"火郁发之"是以"发"为法,因势利导、透邪外出,泄去导致火郁的病理因素,使气机宣畅,邪不伏留、气机调达则正气自安。长期以来单纯西药抗癫痫治疗存在固有短板,临床对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仍存在盲区。  相似文献   

4.
双心疾病是临床多发疾病之一,以胸闷气短、心前区痛、焦虑、抑郁、失眠多梦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赵明君教授基于络病理论认为五脏之气络同双心疾病的病理状态密切相关。从五脏论治双心疾病,辨其主因五脏气机失调、络气失于濡养、脏腑功能失和、机体阴阳失衡,以络气虚滞/郁滞为病机之核心。从心络虚滞、肝络郁滞、脾络亏虚、肺络虚滞、肾络精虚论治双心疾病,以补虚荣络、调养五脏为基本治法,舒畅络气、辨脏施治,应用黄芪、人参、大黄、栀子、野菊花、桑白皮等药物治疗双心疾病,同时重视个体差异,随证加减,辅之心理疏导,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梳理中医脏邪腑出法的理论框架,分析心邪膀胱出、心邪胆出、心邪大肠出的生理病理基础及其在心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究脏邪腑出法在心系疾病临床的应用价值,明确脏邪腑出是愈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心衰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有不同的分法,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如何以简驭繁,简单有效的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并能取得好的疗效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心衰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分别从活血化瘀治疗心衰,从益气养阴治疗心衰,从温阳利水治疗心衰,从"双心疾病"论治心衰展开讨论,对临床治疗心衰病的常用方剂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正"和"是良好健康的一种概括,是五脏活动的最佳状态,"和"的状态遭到破坏时就是疾病的开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基本出发点应该立足于恢复人体原有的"和"的状态,把"和"放在重要位置。《重定广温热论》[1]中提出:"凡属表里双解,温凉并用,苦辛分消,补泻兼施,平其复遗、调其气血等方,皆谓之和解法。"和法不同于其他七法专注于攻邪或扶正,可作用于"表里上下失和、阴阳气血失和、脏腑气机失调、寒热错杂"等不同的病理机制,为中医学多靶  相似文献   

8.
陈晓虎教授认为气血不足、风邪扰心、血脉挛急是心悸病的基本病机,心悸属本虚标实之证,风邪贯穿心悸发病的全过程。初期风邪炽盛,病久风入心络,后期虚风内动。当辨证施治,巧用风药,以益气养血为本,祛风通络为标,兼祛他邪,令邪去正安,心悸则止。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是以肝脏弥漫性损害为主的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疾病,而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症状,肝硬化失代偿期有75%以上有腹水,故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往往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环节。单纯西医治疗主要以利尿剂的使用比较广泛,有复发频率比较快的弱点。中医认为:肝硬化部位在肝、肾迁延日久,传变多端,病邪互相纠缠,各期病症不一,总为五脏虚实、寒热、气血、痰湿、蛊毒及水液转化为结聚之病。初起在主脏,属实为多,治则在血。  相似文献   

10.
肝炎后肝硬化是我国的常见病,属中医学中"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徵瘕"的范畴。肝炎后肝硬化病因为虚、毒、瘀、湿,病机是本虚标实,正虚以致毒邪内侵,其中正虚为本,肝毒、气滞、血瘀为疾病的基本致病条件,贯穿疾病始终,但不同时期有各自主要的致病特点,初期以肝肾阴虚为主,中期为脾虚湿盛,晚期为正虚邪盛,并因此制定治疗方案分期论治,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肝炎(慢肝)属中医“胁痛”、“黄疸”、“臌胀”等范畴,为感染温热邪毒所致,其病伤在肝,常累及于胆、脾胃及气血,且病情易于反复。临床常见有湿热内蕴、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脾(胃)不和及气滞血瘀等,治疗每以疏肝利胆、清化湿热、调肝和胃及活血化瘀为大法。叶天士久病入络理论也符合慢肝演变规律。即初病感染湿热邪毒,肝失疏泄,为在经在气;久则肝郁气滞络瘀,邪入血分,为在络在血。据此,对慢性肝炎的治疗,当将络脉瘀滞作为辨证的一环,投以活血通络之品为佐,才能使血络瘀滞得通,气机调畅,邪祛正安。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病往往和精神-心理障碍共存,国内外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视心脏和心理的"双心健康"问题。中医学亦倡导"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认为心之形态功能与情志密切相关。但目前临床多数心内科医生欠缺对"双心疾病"的识别及临床处理能力,此外,精神科药物存在诸多不良反应且多数病人对精神科药物存在抵触情绪,导致临床治疗存在困难。本文旨在将中医理论与辨证论治同西医诊疗进行有机结合,在"双心疾病"的防治中凸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总结林谦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成果,发现林谦教授传承了首都国医名师廖家桢教授的学术思想,运用气血理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在病机方面,林谦教授认为气虚血瘀为胸痹的病机关键,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疗上主张以益气活血为基本治法,旨在补气以行血,并在具体辨证基础上选用相应药物,应用气血理论指导治疗能有效改善病人心绞痛症状,并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4.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 ,又是致病因素 ,它是慢性肝炎的主要病机 ,贯穿于慢性肝炎的病理过程中 ,因此 ,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炎有重要意义。现就其机制及应用加以探讨。1 血瘀是慢性肝炎的主要病机肝为风木之脏 ,喜条达舒畅。湿热是肝炎的主要病因 ,肝炎慢性化的首要条件是病毒在体内的持续存在 ,中医认为病毒属湿热疫毒之邪。当毒邪内侵后 ,因湿性粘滞 ,易阻碍气机 ,导致肝气郁滞 ;湿热相合 ,留恋不去 ,造成病情迁延发展 ,转为慢性 ,致脏腑受损 ,气血失调 ,血行不畅 ,瘀阻脉中 ,形成血瘀证。正如清代叶天士所说 :“初病在气 ,久病入血”,“…  相似文献   

15.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属于中医“急黄”“瘟黄”等范畴,病死率极高。李秀惠教授认为慢性肝衰竭的主要病机以气血不足为本,瘀、痰(湿)热毒为邪的本虚标实证,以“截断逆挽法”为主要治则,同时注重“病-证-症”紧密结合,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又直达病机,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方法是泻肺、补肺、补肾、益气、活血、祛痰等。大气振精神、行气血、司呼吸、主燮理,徐浩教授认为"大气下陷"是肺动脉高压的基本病机,益气升陷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方法,且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疗效。本介绍徐浩教授"大气下陷"论治肺动脉高压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心悸”、“心下悸”之病因病理及证治的探讨,认为其发病亦不外乎虚实二因:本脏虚损致悸者为虚,多为心阳不足、心阴心阳俱虚,气血两虚;水气上泛致悸者为实,多表现为本虚标实,由脾肾阳虚、水气凌心所致。另有邪郁少阳、阳郁不达而致悸,多属实证。其治疗,针对其病因病机,归纳为六法,分别给以补虚泄实,标本同治,对现代临床心系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肺系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因感受外邪发病时,常常会有发热、咳嗽,或伴有胸胁满闷,或口苦,或纳差,或腹胀等症状,笔者在治疗此类疾病时,使用小柴胡汤合用其他方药加减治疗,疗效显著。1发病病机是枢纽失用,三焦气机失调肺系疾病的发病是由于体虚感受外邪所导致。《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患者正是由于体虚,卫外不固,感受外邪后,不能抗邪外出,外邪越过太阳藩篱入侵半表半里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属于中国传统医学"胸痹""心痛"和"真心痛"范畴,以胸闷、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为突出的临床特征.根据中医病因病理的认识,大多由于阴阳寒热失调,气机逆乱导致气血瘀滞,心脉痹阻,不通而痛.正如<素问*痹论篇>所说:"心痹者,脉不通".所以,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主要的中医病理基础,历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和"真心痛"的记载,可谓不胜枚举.导师陈可冀教授对中国传统医学文献中有关瘀血和活血化瘀的理论及方药潜心钻研,并以实验证明活血化瘀方药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1,2],临证擅长以活血化瘀法治疗多种常见病和难治疾病.  相似文献   

20.
“内生五邪”,指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异常所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5种外邪致病特点的病理变化。一般认为,内风与肝关系密切,内寒与肾关系密切,内湿与脾关系密切,内燥与肺关系密切,内热与心关系密切。脾属阴土位居于中央,为万物之母,生化之源,是人体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若脾气健运斡旋,交通上下,则气血津液得以灌溉四旁,机体才能生机盎然,四脏亦可安和。而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功能和气机升降失常,生化无源,气血津液不足,脏腑组织失于滋养,可发生类似“内生五邪”的各种病理变化。如《脾胃论》所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