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托”法是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三大内治原则之一。如何活用托法 ,紧扣创面证侯病机变化 ,改变病所正邪对比 ,促进病情向愈 ,是提高治疗慢性感染创面疗效的关键。我们通过临床实践 ,针对创面的主要病理变化 ,辨证施治 ,把“托”法的指导思想应用于创面外治处理 ,极大地提高了外治用药的准确性和有效率 ,促使创面愈合。  “托”法 ,即“托里透脓”之法。《外科启玄》说 :“托者 ,起也 ,上也 ,”以补益气血 ,扶助正气 ,使正气能托毒外出则为托里 ;以引毒外出 ,使邪有出路则为透脓。慢性感染创面乃属中医“外疡”之中后期 ,病情复杂 ,病程漫长…  相似文献   

2.
"气血流通即是补"为传统中医外科基本治法之一。中医理论强调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历代文献及现代科学研究阐释气血流通不仅是外治之法,在内治法中同样适用。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指导下,通过各种理法方药调理气血,可使气血以流,从而达到补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托”法是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三大内治原则之一。如何活用托法,紧扣证候病机变化,改变正邪对比,促进病情向愈,是提高治疗慢性感染创面疗效的关键。我们通过临床实践,针对创面的主要病理变化,辨证施治,把“托”法的指导思想应用于创面外治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外治用药的准确性和效率,促进了创面愈合。“托”法,即“托里透脓”之法。《外科启玄》说:“托者,起也,上也。”补益气血,扶助正气,使正气能托毒外出则为托里;引毒外出,使邪有出路则为透脓。慢性感染创面乃属中医“外疡”之中后期,病情复杂,是临床难治之症,非内外兼治不能治愈。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4.
马拴全教授认为湿疹皮炎基本病机为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博,风湿热邪浸淫,肌肤失去濡养,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急性以湿热为主;亚急性多与脾虚不运,湿邪留恋有关;慢性因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养而成。马老师提出"因证施法,对症用药",内治和外治两种方法,外治应遵循吴师机《理瀹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复幻",创立外洗方辨证治疗湿热蕴肤、脾虚湿盛、血虚风燥等证型,即能体现局部用药特点,又能减少毒副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很多医生根据中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原理,以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收到较好疗效。现将近年来小儿支气管炎的中医外治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消、托、补三法为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总则,分别用于疾病发展过程中初起、成脓、溃后3个不同的阶段。补托法以补为主,以托为次,用补益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适用于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者。正如《外科精义》所载:"脓未成者使脓早成,脓已溃者使新肉早生,气血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托里调之。"近年来笔者以益气托毒法治疗粉刺、脓耳、阴疮属正虚邪恋证者取得  相似文献   

7.
雷倩  沙静涛 《河南中医》2019,39(11):1691-1694
沙静涛教授认为,脾虚湿滞为肛窦炎发病的主要原因,脾虚乃致病之本,湿热乃致病之标。肛窦炎缠绵难愈且易反复发作,病机关键在于湿热之邪滞留魄门,胶着难解,顽固不化,加之脾虚运化失职,与气血搏结而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沙教授强调,治疗疾病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缓急,权衡标本而施治,本虚为主,则健脾益气为要辅以祛湿;标实为主,则清热利湿为先,后期辅以扶助正气;虚实并见,则健脾利湿并用,使祛邪不伤正,补虚不留邪。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同时应遵循外科"消、托、补"的治疗原则,强调内服、外治相结合,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8.
浅论托法及现代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荐  潘立群 《光明中医》2004,19(5):20-21
托法是传统中医外科疮疡疾病中最具有特色的内治方法。关于托法的含义 ,一般认为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 ,扶助正气 ,托毒外出 ,以免毒邪内陷的治疗方法。适应于外疡中期 ,正虚毒盛 ,不能托毒外出 ,疮形平塌 ,根脚散漫 ,难溃难腐的虚证。历代医家对托法的论述很多 ,代表性的有 :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认为疮疡“经久不除 ,气血渐衰 ,肌寒肉冷 ,脓汁清稀 ,毒不出 ,疮口不合 ,成聚肿不赤 ,结核无脓 ,外证不明者 ,并宜托里。”以达到“脓未成者 ,使脓早成 ;脓已溃者 ,使新肉早生”的目的。明代李《医学入门》谓“毒因外感发者 ,内无便溺阻…  相似文献   

9.
中医外科的消、托、补三大治法分别适用于疮疡疾病的初期、成脓、溃后3个过程,前两个病理过程运用消、托法时主要着眼于祛邪,但传统的理论解释往往只重内治而忽略外治.文章探索增加外治的视角,重点关注外治祛邪视域下消、托法的理论内涵与临床应用,使得消、托法能够成为涵盖内外治的指导理论,即消法包括"内治-内消法"和"外治-外散法"...  相似文献   

10.
<正>肿瘤的中医治法种类繁多,中医药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有减轻病痛、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复发和转移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远期疗效。清·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1]。赵尚华教授与钟长庆先生1989年1月合作编著出版了《中医外科外治法》[2]一书,书中介绍了中医外科  相似文献   

11.
<正>《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学经典著作。该书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分别阐述了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对现代疾病的诊治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不仅如此,书中提及的外治法对现代肛肠科常见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中医外治法是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运用药物、物理方法、手术等,直接作用于患者病变部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外科名著《理瀹骈文》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窦道形态多样,愈合能力差,是创面修复领域的难点。中医学将本病归于疮疡范畴,认为“外病实从内发”,脏腑之气血阴阳亏虚实为发病的根本原因,整体证候往往以“虚”证突出,但是局部病灶特征则以脓腐偏盛,二者症状并非全都处于相同阶段,因此综合辨证治疗的关键是内外有别、随证治宜。针对本例患者,内治采用补虚外托为法,侧重扶正,外治采用提脓祛腐为法,侧重祛邪。辨证治疗的重点不同,故所用中药机理并非完全一致,即“外治之理非内治之理”。同时,该患者全程联合使用多种中医外治手段适应创面的每个病期,其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和良好的治疗效果肯定了中药内外合用的重要性。现将诊疗经过整理汇报,以资同道,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创面提供更多的临床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中医外科治法首推消、托、补三大法则,而托法又为三法之中坚,历代中医外科医家皆极为重视。正如《外科精义》所云:“凡为疡医,不可一日无托里之药。”且托法之中又以补托法最为常用。所谓补托法,是应用补益托毒之方药,扶助正气,使邪毒移深就浅,由扩大而局限,继而托毒外出。常用于疮疡日久、过服寒凉清解之品、失治误治而致患者正气不足、无以托毒外出,毒邪内陷,而见疮疡迁延不愈、久不收口、流脓淌水之症。  相似文献   

14.
清代医学家吴尚先《理瀹骈文》一书开宗明义地提出"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认为外治与内治在医理与药性上并没有区别,均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明阴阳、察四时、分五行、求病机、度病情、辨病形,所异者只是饮之于内与施之于外的用药方式不同。甲状腺肿是临床常见疾病,常见的良性甲状腺疾病都具有甲状腺组织增生的共同病理基础,与中医学"瘿病"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等有形实邪结于颈前、久而成实的认识相吻合。结合《理瀹骈文》中"中医辨证之理、外治透皮吸收之理、膏可统治百病之理"的思想,以化痰散结之消瘰丸为基本方,加减用药、制膏外敷,协同内治法治疗甲状腺肿,以达到增加疗效、减轻药物副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浅析《外科正宗》肛痈之托法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痈是发生在肛门部的痈疽,通常因过食肥甘、辛辣,湿热下注,或湿痰凝结,邪毒留阻于肛管直肠周围,气血淤滞,热毒化腐成脓,形成痈肿。以发热恶寒,肛门部红肿、灼热、疼痛,化脓溃后易形成肛瘘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历代医家根据肛痈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将肛痈可分为初发期、酿脓期及溃脓期三个阶段,并相应采用内治的消、托、补三法予治疗。对于托法医家们已有详细的论述,早在晋.刘涓子《鬼遗方》中即有“治痈疽初期高肿,发病不定,喘息气粗”用“托毒散”的记载。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病机宜保命集》首创治疮须明托里之法,他在《河间六书》中指…  相似文献   

16.
<正>熏蒸疗法是中医治疗眼病的外治特色之一,其原理在于眼部黏膜中具有丰富的血管,能够充分吸收中药煎剂在雾化状态下转化的药气离子,达到内病外治的效果。追溯至《黄帝内经》有"摩之浴之"之说,《理瀹骈文》中"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有研究表明治疗眼部疾病运用熏蒸疗法,局部组织内所吸收的药物浓度要高于内服吸收的药物浓度,药物直达病所,效专力宏,效如桴鼓。用中药熏蒸眼部可以疏通经络,退红消肿,收泪止  相似文献   

17.
中医内病外治法 (下称“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古老的治疗方法之一 ,千百年来它以简、便、廉、验等特点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据有关方面资料考证 ,中医外治法起源于远古 (《内经》时代 ) ,发展于中古 (汉、晋、唐、宋、元、明 ) ,成熟于明清。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在其《理瀹骈文》(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内病外治法专著 )中明确指出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 ,法耳。”此语对中医内病外治之阐述可谓开宗明义 ,为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在确立中医外治法的理、法、方、药时均沿用此理论 ,其…  相似文献   

18.
中医外治法萌始于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汉唐以来,至清代达到鼎盛。医者一直以外治大师吴师机的外治基本理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为宗,充分的将外治法运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中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中医药外治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下称膝痹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上多"以痛为腧"进行痛点外敷,并未建立系统的膝骨关节炎外治辨证体系。这不利于提高中医药外治的疗效。膝痹病内治法的辨证(即内治之理)是以气血脏腑、三焦卫气营血等整体辨证为主。然而膝痹病多以局部病变为主,或仅表现为局部病变。故我们认为在指导外治上,应正确理解"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重视发挥局部辨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齐潇丽  白彦萍 《北京中医药》2017,36(1):69-70,73
吴尚先的《理瀹骈文》被尊为"外治之宗",重视外治之法,开后人无限法门,主张"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认为外治法和内治法均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所不同的仅是治疗手段。外治法亦需重视辨证论治,即辨明病性的阴阳,病位的表里,病势的虚实,病情的寒热及何脏何腑受病。提出"三焦分治"思想,但临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变通,上焦之证可以下治,下焦之证亦可以上治,中焦之证可以上下分治,或者治中焦而上下相应,更可以上中下三焦并治。推崇针药结合,擅用膏贴与针灸理论相结合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并独创了许多膏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