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采取甲氨蝶呤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晨僵、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晨僵、ESR、CRP、R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晨僵、ESR、CRP、R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甲氨蝶呤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不仅可改善疗效,而且可以改善晨僵、CRP、ESR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治疗组患者给予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ESR、CRP、RF水平、关节压痛数、肿胀数、晨僵时间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82.3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RF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均显著减少,晨僵时间均显著缩短,且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ESR、CRP、RF水平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李美玲 《光明中医》2013,28(2):395-397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时对血脂的影响,即探索其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雷公藤多甙治疗,剂量1mg/(kg·d),3个月后观察其疗效及血脂、ESR、CRP、RF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ESR、CRP、R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C、TG、LDL-C较前下降,HDL-C较前升高,上述结果提示雷公藤多甙对血脂无不良影响。结论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能明显降低ESR、CRP、RF,缓解症状同时对血脂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患者治疗方案,观察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EOR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诊断为EORA的患者,随机分为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组(研究组),单用甲氨蝶呤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10 mg/次,1次/周,研究组加服雷公藤多苷,10 mg/次,3次/d,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两组疗效,随访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炎症指标改变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后达到ACR 20%缓解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达到ACR 50%缓解标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关节肿胀数、ESR、CRP、RF、患者评价及医生评价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EORA安全有效,是治疗EORA较好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5.
赵浩  赵福涛 《河南中医》2013,33(4):530-531
目的:评价白芍总甙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白芍总甙联合羟基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白芍总甙(TGP)组26例,羟基氯喹(HCQ)组28例,白芍总甙联合羟基氯喹30例,疗程6个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唾液流量、Schirmer试验、血沉、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TGP可以降低血沉、血清免疫球蛋白,减轻口干、眼干等症状,其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用HCQ疗效相似(P>0.05).TGP与HCQ联合治疗pSS,在改善免疫球蛋白、血沉、口干、眼干等方面比单用HCQ或TGP疗效更加明显.结论:单用TGP治疗pSS疗效与HCQ相当,且安全性优于HCQ,TGP与HCQ联合治疗pSS时,患者口干、眼干症状改善更加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EOR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EO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及微循环〔血管阻力指数(RI)、动脉舒张期峰值速度(EDV)、收缩期峰值速度(PSV)〕。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 %高于对照组的69.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RP、ESR、R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RP、ESR、RF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血清CRP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RI、EDV、PS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I、EDV、PSV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治疗EORA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7.
陈红  王小超  陶丽菊  谭军华 《世界中医药》2020,15(4):586-589,594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RA-IL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肺高分辨CT(HRCT)积分、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雷公藤多苷可明显减少RA-ILD患者的症状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下降ESR、CRP、RF、HRCT、MMP-9水平,上调FVC、FEV1、FEV1/FVC、MMP-1。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可有效治疗RA-ILD,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MMPs介导。  相似文献   

8.
通痹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痹汤合用雷公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20例老年性类风湿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用雷公藤多甙片口服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加用通痹汤口服治疗, 4 周为1 疗程,共治疗4 疗程,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沉( ESR) 、C 反应蛋白(CRP) 、类风湿因子(RF) , 并观察晨僵、关节肿胀数及关节疼痛数的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后, 临床表现及ESR、RF、CRP 均有降低;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后疗效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通痹汤和雷公藤片联合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确诊为狼疮性肾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口服治疗,治疗组32例在口服雷公藤多苷片的基础上联合白芍总苷治疗,6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26例,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19例,总有效率为69.17%,两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1例,白细胞减少2例,血清转氨酶升高2例,共有5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5.63%;对照组恶心、呕吐3例,白细胞减少3例,血清转氨酶升高3例,血小板减少2例,共有11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8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狼疮性肾炎比单纯使用雷公藤多甙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难治性RA患者,25例应用雷公藤多甙(起效剂量10mg,剂量范围10~20 mg,每日3次)联合来氟米特(10mg,每日1次)联合治疗,25例甲氨喋呤治疗作对照,观察3个月后的疗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患者的休息痛、晨僵时间、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患者评价、医师评价、ESR、CRP、RF明显改善,在晨僵时间、患者评分、医师评分、ESR指标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对照组44%,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雷公藤多甙及来氟米特联合治疗难治性RA安全有效,通过降低患者IL-1、IL-6及TNF-α水平增强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多苷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对正常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及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别测定雷公藤多苷对正常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多苷可显著降低成熟淋巴细胞(CD3+)、T辅助性及T诱导性淋巴细胞亚群(CD4+)百分比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也可显著升高T抑制淋巴细胞亚群(CD8+)百分比。结论雷公藤多苷具有一定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患者低盐、低蛋白及低脂肪饮食,采用补充白蛋白、低分子肝素抗凝及保肾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口服泼尼松,30mg/次,1次/d,治疗8周后减量,减量速度为2.5mg/周,最后以10mg/d剂量维持治疗,治疗6个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20mg/次,3次/d,用药8周以上。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蛋白尿转阴时间、血尿转阴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高血压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蛋白尿转阴时间、血尿转阴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高血压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成人紫癜性肾炎的治疗中,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探讨Graves眼病(GO)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及雷公藤多苷干预的影响。 选择64例中重度急性期G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2组均行基础治疗,对照组联合强的松0.75 mg·kg-1·d-1,逐渐减量(5~10 mg/周),至最小剂量5 mg·d-1。治疗组联合雷公藤多苷20 mg/次,每天3 次口服。3个月为1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TNF-α,IL-2,IL-10,IFN-γ)水平及临床疗效。研究表明2组治疗前TNF-α,IL-2,IFN-γ明显高于健康组,IL-10明显低于健康组。治疗后治疗组TNF-α,IL-2,IFN-γ明显降低,而IL-10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88.10%;对照组57.14%(P<0.0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组治疗后眼球突出度检测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 GO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TNF-α,IL-2,IFN-γ)水平与眼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雷公藤多苷联合他巴唑治疗GO,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滋髓生血胶囊配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9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研究组46例给予滋髓生血胶囊配合雷公藤多苷治疗,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外周血血细胞计数以及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绝对粒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CD4~+和CD4~+/CD8~+均显著升高(P均<0.05),CD8~+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滋髓生血胶囊配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显著改善T淋巴细胞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雷公藤多苷(TG)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小鼠的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ITP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现代医学免疫法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抗血清(APS),建立ITP动物模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TG大、小剂量组,泼尼松组,均从第1次注射APS36h后灌胃,每日1次,连续10d,实验结束后,检测外周血象、骨髓象,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雷公藤多苷大剂量组有明显回升血小板、降低骨髓巨核细胞、CD8+明显降低及CD4+/CD8+上升的作用。结论:大剂量雷公藤多苷对ITP模型小鼠有明显治疗作用,使造模后动物死亡率明显降低,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明显上升白、骨髓巨核细胞数明显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得以改善,提示其疗效可能是通过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九分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在应用雷公藤多甙片的基础上加用九分散胶囊,9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5.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临床指标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实验室指标改善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九分散配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赵静瑜  吴际  王乃平  赵盼 《陕西中医》2018,(11):1592-1595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肾病综合征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均开展保肾、降压、利尿、抗凝、抗感染、低盐低蛋白饮食等基础性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UN、Scr、ALB、24 h尿蛋白定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4、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TC及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及TG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及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BUN 、Scr、ALB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B升高,BUN 、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LB明显高于对照组,BUN 、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1%(31/36);明显高于对照组63.89%(23/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免疫抑制剂可显著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ALB水平,降低TC、TG、BUN 、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常规治疗联合雷公藤多苷和常规治疗联合雷公藤多苷与丹参注射液的疗效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凝血机制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研究组D-D水平,APTT,PT,FIB,PLT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D-D水平,PT,FIB,PLT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APTT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为79.2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认为雷公藤多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可提高疗效,改善患儿的凝血机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两种中成药合用治疗湿热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80例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新癀片,对照组80例口服氯诺昔康、甲氨蝶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7.5%.结论:中成药联合治疗RA与西药组疗效相当,起效快,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20.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To asses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ongmai Dasheng Tablet (TMDST) on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TG) induced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 rat model and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establishing method of POF model we developed in our previous work.

Materials and methods

Rats were intragastrically administered with TG to induce POF, then were randomized into model group, premarin group and TMDST group, and were administered intragastrically with physiological saline, premarin and TMDST respectively. The estrous cycle was examined by vaginal exfoliative cystoscopy. Serum estradiol (E2) and progesterone (P) were measured by γ-radioimmunoassay, serum inhibin B (INHB) was measur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the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ER), progesterone receptor (PR), endostati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fetal liver kinase-1 (Flk-1),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type 1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TNF-RI) and Caspase-3 in ovaries of rats was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

Results

TG induced POF rats restored normal estrous cycle after being treated with TMDST and presented near or above normal ovarian index, serum E2 and INHB level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normal controls. Significantly higher expression of ER, VEGF and VEGFR-2, significantly lower intracellular TNF-α and Caspase-3, thinner vascular wall and larger vascular lumen were also found in the ovaries of these TMDST treated POF rats than those of model group.

Conclusions

TMDST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TG induced POF rats, and pro-angiogenesis and anti-apoptosis are the two possible mechanisms accounting for the therapeutic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