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42例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常规降压对症处理,治疗组21例在常规降压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服心脑舒通胶囊,30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作血液流变学、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血液流变学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脑舒通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抑制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符合标准的慢性脑脉供血不足患者147例随机分为脑脉泰组82例,氟桂利嗪组65例,脑脉泰组患者给予口服脑脉泰胶囊,氟桂利嗪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与血液流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脑脉泰胶囊和氟桂利嗪胶囊一样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脑供血,可用于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疗效。方法收治符合标准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丹参片和曲克芦丁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脑舒通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在改善患者的症状、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脑舒通胶囊可用于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4.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指脑动脉循环障碍引起的头晕、头重、失眠等症状,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步长脑心通胶囊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是一种治疗CCCI的有效药物。我院对近几年就诊的CCCI患者运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可行性以及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方法:从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选取在我院确诊的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共150例.根据随机数字的计算方法,把150例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都使用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75例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7...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服用活血通脉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服用氟桂利嗪,1粒/次,1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6;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8,两组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59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比较差别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相当于氟桂利嗪,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58名,采用银杏叶注射液静点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共观察14 d后,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治疗组病人治疗前后作TCD检测,分析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58例,显效4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对照组56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8例.TCD检测发现异常血管92条,高流速型44条,低流速型48条,治疗前后降低或升高血流速度最大值为40 cm/s,银杏叶注射液对于高流速型及低流速型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有较明显的效果.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效果明显,能明显改善病人的脑部供血情况.  相似文献   

8.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58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天麻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两组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头晕、头痛、头重、耳鸣症状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门诊就诊的84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桂利嗪(脑益嗪)口服,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养血清脑颗粒,连续观察3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P<0.05),脑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较脑益嗪能更好地改善症状和脑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 000万以上,占高血压患者的40%~50%。脑卒中仍是主要并发症。老年高血压伴慢性脑供血不足,是脑卒中的危险前兆。本研究应用初始剂量左旋氨氯地平2.5 mg+替米沙坦40 mg联合化降压,联合松龄  相似文献   

11.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诊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指脑整体水平的慢性持续低灌注状态,每100g脑组织血流量低于40~60ml/min,而非局灶性的脑缺血。长期的慢性脑供血不足使脑组织产生慢性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认知功能损害等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但临床表现和CT等影像学诊断均未发现除血管狭窄性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以外的其他脑器质性病变,例如明显的白质疏松、脑萎缩或任何脑梗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们在临床中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7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尼莫地平治疗)各36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血流速率指标和眩晕程度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29例(80.6%),高于对照组的20例(55.6%);经治疗后患者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率明显提高,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眩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能够减轻眩晕症状,改善脑部供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分析活脑灵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分成3组,治疗组给予活脑灵片,对照组A给予磷酸川芎嗪片,对照组B给予维脑路通片,治疗2个疗程后,分析3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1〈0.05,P2〈0.05)。结论 活脑灵片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较确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为相关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3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显著,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脑供血不足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已较重视,而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CCCI于1990年由日本学者提出,指由于脑动脉循环障碍引起的头重、头晕等自觉症状波动性消长,但临床表现和CT等影像学诊断均未发现有提示血管性或其他脑器质性病变的改变,而且也不属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范畴的一种疾病。目前对CCCI尚无确切、公认的定义,普遍认为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60岁以上人群中,大约2/3存在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ory insufficiency,CCCI)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长期的、广泛的血液供应减少,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表现为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的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头晕(昏)、头痛、失眠、心烦、耳鸣、急躁易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如病情继续进展,可导致老年性痴呆和脑梗死,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必泰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2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1例。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口服脂必泰胶囊和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治疗前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病人眩晕情况,同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 15%,高于对照组的60. 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2组眩晕评分及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组眩晕评分均明显降低(P0. 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 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 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脂必泰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病人眩晕症状,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比黏度下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四虫通络胶囊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将32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虫通络胶囊口服,疗程为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O、t-PA上升,ET-1、FIB、PAI-1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虫通络胶囊能有效干预气虚血瘀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20.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由于脑动脉循环障碍引起患者出现头晕、头重等自觉症状,但CT等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有血管性或其他脑器质性病变的改变,且不属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范畴的一种疾病[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