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对膳食诱导代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脂肪细胞因子、瘦素、FFA、TNF-α的影响,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建立MS大鼠模型,选择符合标准的M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非诺贝特组、黄连温胆汤高、低剂量组,相应药物灌胃4周,检测体重、血压、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瘦素、FFA、TNF-α,计算lee’s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和非诺贝特组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Lee’s肥胖指数、内脏脂肪体重比、TG、TC和LDL-C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非诺贝特组HDL-C明显增高(P<0.05);仅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血压下降(P<0.05);3组大鼠瘦素、FFA、TNF-α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对MS大鼠各代谢组分均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节瘦素、FFA、TNF-α等脂肪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7):222-227
目的通过观察代谢综合征大鼠的各项指标变化,探讨黄连温胆汤对MS大鼠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及GLUT-4的影响。方法选用54只SD大鼠建立代谢综合征模型,选用高糖高脂高盐饲料方式喂养,造模20周。造模成功后,在实验组大鼠中筛选符合MS标准的大鼠44只,按照造模成功后各组情况,分别为模型组8只、格华止组8只、黄连温胆汤高、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各9只,对照组中符合标准大鼠8只,在每日1次固定时间给予各组大鼠进行灌胃,干预4周。实验过程中测量大鼠体重、内脏脂肪、腹围、心率、血压等一般情况,测量离心血浆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等指标,计算HOMA-IR,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评价。结果造模20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GLUT-4水平下降(P0.05),代表造模成功。给药进行干预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较,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与格华止组大鼠的体质量、LEE、内脏脂肪重量、脂肪/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在血糖、血脂(TG、TC、LDL-C)、HOMR-IR、空腹血清胰岛素、FFA等水平含量以上两组也较模型组下降明显(P0.05);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大鼠血压明显降低(P0.05),其余组均无明显变化;IRS-1、P85、GLUT-4在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和格华止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能有效降低代谢综合征大鼠血糖、血脂、空腹血清胰岛素以及HOMA-IR水平,具有降压、降糖、降脂、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大鼠的代谢异常,具有一定的预防代谢综合征发生的作用;黄连温胆汤对降低代谢综合征大鼠TC、TG、FFA的水平具有显著作用,对改善代谢综合征大鼠的糖脂代谢存在一定的价值,减轻胰岛素抵抗和调节糖脂代谢可能是黄连温胆汤对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调节方式,通过抑制FFA、IRS-1、P85水平的表达,达到GLUT-4水平回调,调节并改善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代谢综合征大鼠主动脉核转录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探讨黄连温胆汤对该指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分组采用膳食饲料喂养,建立MS大鼠模型后将M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格华止组,黄连温胆汤高、低剂量组,灌胃4周后,检测体质量、血压、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TNF-α,计算lee's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测定大鼠主动脉NF-κB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MS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血脂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体质量、血脂、Lee's指数、HOMA-IR、TNF-α,与MS组大鼠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三组大鼠主动脉NF-κB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MS大鼠各组分有治疗作用,并且可以降低MS大鼠血清TNF-α,改善主动脉NF-κB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核转录因子分子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温胆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糖耐量受损(IGT)大鼠血糖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20周建立IGT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温胆汤组各6只,另取6只血糖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10ml/ (kg·d)灌胃,温胆汤组给予温胆汤溶液10ml/ (kg·d)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2周.检测各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肾周及附睾脂肪重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计算脂肪与体重比重、Lee's指数.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体重、餐后2h血糖、肾周及附睾脂肪重量、脂肪与体重比重、Lee's指数、血清TC及T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温胆汤组大鼠的餐后2h血糖、肾周及附睾脂肪重量、脂肪与体重比重、Lee's指数、血清TC及T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温胆汤改善IGT大鼠疾病状态,可能与降低IGT大鼠餐后2h血糖浓度、减少大鼠脂肪堆积、降低血脂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7,(4)
目的:研究健脾化湿方对脾虚痰湿型肥胖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脾虚痰湿型肥胖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健脾化湿方低、中、高剂量组。药物干预4 w,治疗后测量体质量及内脏脂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游离脂肪酸(FFA);检测脂肪因子水平,包括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健脾化湿方可显著降低脾虚痰湿型肥胖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体质量、内脏脂肪、FBG、FINS、HOMA-IR及血清TC、TG、LDL-C、FFA,升高ISI;降低血浆Leptin、Resistin、TNF-α、IL-6,升高Adiponectin,且以高剂量效果最佳(P0.05或P0.01)。结论:健脾化湿方可通过良性调节脂肪因子改善脾虚痰湿型肥胖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健脾化湿方对脾虚痰湿型肥胖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脾虚痰湿型肥胖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脾虚痰湿型肥胖糖尿病组、健脾化湿方低、中、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测量体重及内脏脂肪,检测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PPAR-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健脾化湿方可明显降低脾虚痰湿型肥胖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体重、内脏脂肪、FBG、FINS、HOMA-IR及血清TC、TG、LDL-C、FFA水平,升高ISI,上调肝脏组织PPAR-α蛋白表达,且以高剂量健脾化湿方组效果最佳。结论健脾化湿方可以改善脾虚痰湿型肥胖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肝脏组织PPAR-α蛋白表达发挥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信号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影响,探讨FTZ治疗MS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热量饲料喂养复制MS大鼠模型,经FTZ治疗8周,测量体重、腹围、血脂、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RT-PCR检测脂肪组织PI-3Kp85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FTZ可降低MS大鼠血清TG、TC、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血清HDL-C水平、减轻体重和肥胖,上调大鼠脂肪组织PI-3Kp85 mRNA的表达.结论 FTZ可调节MS大鼠糖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对MS具有防治作用.FTZ上调胰岛素信号PI-3K,可能是其治疗MS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对单纯性肥大鼠Lee's指数变化、脂代谢及下丘脑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表达的影响,探讨推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诱导的方法建立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筛选出造模成功的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另设置正常组进行对照。治疗组大鼠腹部推拿按摩治疗,6周后,观察大鼠Lee's指数的变化;生化法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神经肽Y(NPY)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Lee's指数,血清中TG、LDL-C水平,下丘脑NPY含量较正常大鼠显著升高(P0.05,P0.01),血清中HDL-C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大鼠Lee's指数、血清中LDL-C及下丘脑NPY含量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血清中TG含量有下调作用、对HDL-C含量有上调作用,但统计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摩对单纯性肥胖病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与按摩治疗能够降低下丘脑中NPY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对糖尿病大鼠肝脏visfatin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连续给药6周后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及肝脏visfatin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FBG、FINS、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HDL-C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肝脏表达visfatin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是调节脂肪因子visfatin的表达,降低炎症信号通路,改善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7,(1)
目的观察桑酮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40只大鼠喂以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空腹血糖值16.7 mmol/L,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180 mg/kg)组、桑酮碱(73.5、147、294 mg/kg)组,空白组10只,治疗组灌胃给药12周。给药后每2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给药12周后,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GHb)及血脂指标(TC、TG、HDL-C、LDL-C);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R-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结果桑酮碱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GSP、GHb、TC、TG、LDL-C、瘦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HDL-C、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结论桑酮碱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节脂肪细胞因子水平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疏肝温胆汤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糖脂代谢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他汀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高脂膳食喂养法建立胰岛素抵抗肥胖模型。成功造模后,中药组和他汀组分别给予疏肝温胆汤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混悬液灌胃4周,同期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Lee’s 指数、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QUICKI)、脂肪指数,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脂肪组织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Lee’s 指数、脂肪指数、HOMA-IR升高,QUICKI显著降低,血清FBG、Fins、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脂肪组织TNF-α、IL-6、IL-17、IL-1β的含量升高(均P < 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体质量、Lee’s 指数、脂肪指数、HOMA-IR降低,QUICKI显著升高,血清FBG、Fins、TC、TG、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脂肪组织TNF-α、IL-6、IL-17、IL-1β的含量降低(均P < 0.05),且除TC、LDL-C、HDL-C指标外,2个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疏肝温胆汤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的糖脂代谢和抑制炎症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干预糖尿病大鼠血清chemerin水平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黄连解毒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连续给黄连解毒汤6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同时以测定脂肪因子chemerin水平的变化。结果给予黄连解毒汤组治疗的糖尿病大鼠,其血清中FBg、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HDL-C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血清chemerin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对高脂高糖饮食联合小剂量STZ所致糖尿病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脂肪因子chemerin的表达,从而降低了炎症信号通路,改善了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继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脂积冲剂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减肥降脂作用,观察对真胰岛素、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及肝脏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2(IRS-1、IRS-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脂积冲剂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减肥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5只,设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55只用于造模。7周后,选择出高于正常组体重20%的肥胖大鼠并测量身长并计算Lee's指数,再随机分为调脂积冲剂组、荷丹片组及肥胖模型对照组。调脂积冲剂组、荷丹片组给予相应计量的调脂积冲剂、荷丹片混匀药液,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相对计量的生理盐水。给药5周后的动物称体重,测体长,计算Lee's指数,测定大鼠TC、TG、FFA、FBG的含量,用ELISA试剂盒测空腹真胰岛素,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脏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调脂积冲剂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低于肥胖模型组大鼠(P<0.05);调脂积冲剂组大鼠血清TC、TG水平低于肥胖模型组大鼠(P<0.05);调脂积冲剂组大鼠血清FFA水平明显低于肥胖模型组大鼠(P<0.01);调脂积冲剂组大鼠血清真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肥胖模型组大鼠(P<0.05);调脂积冲剂组大鼠肝脏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肥胖模型组大鼠(P<0.05);肝脏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mRNA的表达水平有一定升高,与肥胖模型组大鼠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调脂积冲剂对肥胖大鼠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调脂积冲剂对肥胖大鼠具有调脂作用;可以降低肥胖大鼠血清FFA,可能是其治疗肥胖的作用机制之一;调脂积冲剂可以降低真胰岛素水平,增加肥胖大鼠肝脏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2(IRS-1、IRS-2)mRNA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治疗肥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基于肝细胞焦亡途径,探讨黄连温胆汤干预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大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机制。高脂饮食长程(20周)喂养联合高温高湿环境及少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建立IGT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阳性药组)(0.05 g·kg~(-1)·d~(-1))及黄连温胆汤组(7.8 g·kg~(-1)·d~(-1)),连续灌胃给药4周。测量大鼠体质量、体长和腹围,计算Lee's肥胖指数;血糖仪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餐后2 h血糖(2-hour plasma glucose,2hPG)水平; 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 Real time-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组织炎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gasdermin D(GSDMD)、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 mR 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肝组织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黄连温胆汤可有效调节IGT大鼠体质量和腹型肥胖,纠正2hPG水平,改善血清胰岛素水平和IRI,提高ISI。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TNF-α水平和肝组织caspase-1、GSDMD、IL-1β、IL-18 mR NA与蛋白表达显著升高;黄连温胆汤可有效降低IGT大鼠血清TNF-α水平和肝组织中caspase-1、GSDMD、IL-1β、IL-18 mR NA与蛋白表达。以上结果表明“肥胖-IR-糖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及caspase-1/GSDMD介导的经典细胞焦亡途径密切相关;黄连温胆汤改善IR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细胞焦亡状态,从而逆转IGT病程。  相似文献   

15.
西洋参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鼠血糖(FB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瘦素(OB)水平的测定,研究西洋参对大鼠胰岛素抵抗(IR)形成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西洋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TC、leptin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表明西洋参可从脂代谢及脂肪细胞因子等方面有效改善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针与电针调节实验性肥胖大鼠血清瘦素(Leptin)异常的机制.方法 采用谷氨酸钠和高脂饮食诱导的下丘脑性肥胖模型,随机分为体针组、电针组和模型组,体针组采用传统捻转手法,电针组针刺后接通韩氏电针仪,用放射免疫分析的平衡法测定血清Leptin含量.结果 体针组和电针组Lee's指数、脂肪湿重和血清Leptin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或P<0.01),体针组降低Lee's指数和血清Leptin方面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 体针和电针均能起到降低肥胖的目的,体针能更好地调节血清Leptin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杨桃根中的有效成分杨桃根环己二酮(DMDD)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胰岛素抵抗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小鼠12周建立肥胖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随后灌胃给药4周,每周称体重、测空腹血糖(FBG),15周末进行糖耐量试验,16周末,取血,处死小鼠,测量体长、腹围,称量附睾脂肪;比色法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ELISA法测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肝脏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 DMDD各剂量组小鼠体重、体长、腹围、附睾脂肪、FBG、TC、TG、FFA、FINS、IRI、MDA水平明显降低,ISI、T-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DMDD各剂量组各个时间点的血糖及AUC均明显降低。结论 DMDD具有抑制肥胖、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血清NPY含量和下丘脑NPY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对肥胖大鼠血清神经肽Y(NPY)含量和下丘脑NPY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减肥的机制.方法:使用刚断乳的Wistar雄性大鼠.以普通鼠饲料喂养的大鼠作为普食组(15只);用高脂饲料喂养制作肥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实验性肥胖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不做任何治疗,为模型组(15只);另一组给予针刺治疗,为针刺组(15只).针刺大鼠"足三里"和"中脘"穴,并接通电针仪,每次10min,每日1次,"足三里"穴左右轮换,连续治疗14d.每10d测体重、体长并计算Lee's指数.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NPY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PY表达.结果:针刺组血清NPY含量和下丘脑NPY表达比模型组降低(P<0.01);血清NPY水平与普食组比较仍有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肥胖大鼠NPY含量的改善是针刺减肥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脂平(TZP)颗粒剂对2型糖尿病(2DM)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和链脲佐菌素(STZ)制造2DM肥胖大鼠IR模型,设立空白组、阳性药物对照组、TZP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大鼠体重、Lee's指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TZP颗粒剂能明显降低2DM肥胖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及TG、TC、LDL-C、IRI水平和明显升高ISI,而对HDL-C无明显作用.结论:TZP颗粒剂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血脂代谢,从而有效地改善了2DM肥胖大鼠的IR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天枢穴位埋线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造模成功的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穴位埋线组,分别处理4周后检测大鼠肥胖指数、血脂水平、血清脂联素(AP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IR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和穴位埋线组体重、腹围、Lee's指数、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及RBP4降低(P 0. 05),APN升高(P 0. 05);与药物组相比,穴位埋线组RBP4、空腹血浆中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亦降低(P 0. 05),APN升高(P 0. 05)。结论:口服奥利司他及天枢穴位埋线均能一定程度的改善肥胖大鼠的肥胖指数、血脂紊乱、APN、RBP4及IR,天枢穴位埋线改善IR的作用优于口服奥利司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