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不同受精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733个新鲜移植周期,按受精方式分为常规IVF组(605周期)和ICSI组(128周期),比较两组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胎儿畸形率。结果两组间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胎儿畸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SI技术可取得与常规IVF相似的妊娠结局,是治疗男性不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新鲜IVF移植周期中,多原核受精(≥3PN)是否影响低获卵数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沈阳东方菁华医院生殖中心进行新鲜周期IVF移植的938个周期,根据是否存在多原核受精分为A组(不存在多原核受精)和B组(存在多原核受精),分别比较两组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和多胎妊娠率等指标。结果在两组患者的女方年龄、基础FSH、获卵数、移植优质胚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的前提下,受精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5),正常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优质胚胎率和多胎妊娠率A组低于B组,早期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A组高于B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新鲜IVF移植周期中多原核受精的存在可能对临床结局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授精方式的受精效果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收集我院生殖医学科294例不孕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两组平均获卵数、正常受精卵数、卵裂数、胚胎移植数、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妊娠结局。结果 IVF组患者平均获卵数、正常受精卵数、卵裂数均高于ICSI组(P0.05),而胚胎移植术少于ICSI组(P0.05);两组的妊娠率、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ICSI组患者的新生儿畸形率高于IVF组(3.85%vs 0.00%),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CSI技术治疗严重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症与常规IVF治疗女性因素引起的不孕症临床结果相似,但存在较高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应严格掌握指征。  相似文献   

4.
75例常规IVF失败后补救ICSI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常规IVF周期受精完全失败,行补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rescue ICSI)的结局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05.03-2006.06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常规IVF治疗,对卵母细胞完全未受精行ICSI再授精的患者,共75例.在随后治疗中,解冻复苏补救ICSI受精卵的胚胎,共移植10个周期.结果 在75例常规未受精补救ICSI周期中,共有759个未受精卵,其中可注射MⅡ卵有626个,正常受精数332个(受精率53.03%),290个卵裂,形成可移植胚胎199个.在75例补救IcsI周期中,有70例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结果4例临床妊娠(妊娠率为5.71%),均为单胎,分娩4例健康婴儿,2男,2女.解冻复苏补救ICSI受精卵胚胎10周期,结果1例临床,为双活胎(妊娠率为10%),分娩2例健康男婴.结论 ICSI可作为常规IVF失败后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D3胚玻璃化冻融移植与新鲜周期相比对临床妊娠和新生儿围产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D3胚移植周期分为新鲜组和玻璃化冻融组,分析两组的临床妊娠情况(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多胎妊娠率、早期和中晚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报婴回家率)及新生儿围产期状况(双胎率,剖宫产率,早产率以及男女性别比,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低体重、极低体重、巨大儿)。结果玻璃化冻融周期组的剖宫产率极显著高于新鲜周期组(P0.01);双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身长显著高于新鲜移植周期组,低体重率显著低于新鲜周期组(P0.05),而单胎新生儿的低体重率显著高于新鲜移植周期(P0.05);其他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D3胚玻璃化冻融移植与新鲜周期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相似;玻璃化冻融周期的剖宫产发生率较高,其双胎新生儿体格评估指标优于新鲜周期,但单胎新生儿的低体重率发生率高于新鲜周期。  相似文献   

6.
补救ICSI的妊娠结局分析(附补救后冷冻胚胎复苏妊娠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体外受精(IVF)完全失败的周期及时补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rescue ICSI)后的临床妊娠结局的探讨和分析。方法IVF受精失败后及时将MⅡ卵母细胞进行补救ICSI。结果补行ICSI后10周期中移植9个周期19个胚胎,妊娠1例双胎,种植为10.5%;有2个周期有冷冻胚胎并行复苏胚胎移植,单胎妊娠1例。补救ICSI累计移植胚胎25个,种植3个累计种植率为12.0%,但2例均以流产告终。结论补救ICSI妊娠率低、流产率高与卵子过度老化有关,冷冻复苏补救ICSI的胚胎,可以消除胚胎发育与子宫内膜发育不同步的因素。在IVF受精率低的周期中可以将未受精的卵母细胞补行ICSI后行胚胎冷冻-复苏移植,可以增加取卵周期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胚胎移植数目、年龄对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在我院行IVF/ICSI-ET治疗的移植新鲜胚胎周期共704例,其中移植的第3天胚胎根据移植1、2、3枚胚胎分为1组、2组、3组,囊胚根据移植1枚、2枚胚胎分为A组、B组。分析分组后的临床妊娠率及多胎妊娠率;临床妊娠后分为单胎组、双胎组,再根据年龄分为≤35岁,35岁两组,研究不同年龄组与妊娠时限、围产期并发症的关系、及对分娩孕周、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 (1)在704例移植新鲜胚胎周期中,1组与2组、3组有统计学差异,第2组与第3组的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在移植囊胚周期数目中A组与B组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2)流产率分组:在≤35岁组,流产率、早期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晚期流产率、早产率有统计学差异;35岁组,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早产率有统计学差异。在≤35岁组,分娩周数、分娩方式有统计学差异。在35岁组,分娩周数有统计学差异,分娩方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IVF治疗的不孕患者移植2枚、3枚胚胎,移植2枚囊胚可获得理想的妊娠率,但同时提高了多胎妊娠率的发生。年龄大于35岁组的临床妊娠流产率高于≤35岁组。双胎妊娠较单胎妊娠平均孕周减少,早产率高、剖宫产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Y染色体臂间倒位[inv(Y)]携带者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应及其进行体外授精及胚胎移植(包括常规IVF或ICSI)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44例inv(Y)携带者的病史及完成辅助生育治疗后病例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死胎分娩率、畸形率等指标。结果 30例inv(Y)患者完成30个IVF/ICSI治疗周期,其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死胎分娩率、胎儿畸形率与染色体正常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多数inv(Y)携带者表现为一种染色体多态性改变,不具有病理学意义,个别inv(Y)病例可能涉及某些功能基因的损伤,临床上表现为生精异常或反复性流产,因此inv(Y)的临床及遗传效应可能与其具体的断裂位点有关,仍需进一步的探讨。inv(Y)患者行体外授精及胚胎移植后与染色体正常人群的临床妊娠结局并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研究旨在阐明不孕女性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首次进行IVF/ICSI新鲜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期间首次接受IVF-ET/ICSI新鲜胚胎移植的7656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体质量过低患者比体质量正常患者发生原发不孕症的比例更高(P<0.001),可获得优质胚胎的周期数显著低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超重及肥胖患者不孕年限更长且排卵障碍者占比更高(P<0.01);各组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早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超重组与肥胖组流产率显著升高(P<0.05),尤其是晚期流产率显著升高(P<0.05)。BMI升高与流产、早产、剖宫产及妊娠并发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前BMI升高与流产风险增加相关(aOR·1.921,95%CI:1.158~3.186,P=0.011)。结论 孕前BMI升高与女性生育潜力降低、流产风险增加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168个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育夫妇接受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治疗后妊娠结局及并发症产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6 8个周期的常规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或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 8个完成周期者 ,共妊娠 5 9例 ,妊娠率为 35 .12 % ,其中IVF 92个周期 ,妊娠 35例 ,妊娠率为 38% ,ICSI 76个周期 ,妊娠 2 4例 ,妊娠率为 31.5 7%。妊娠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不同年龄组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多胎妊娠、流产和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分别为 2 8.81%、13.35 %和 5 .0 8%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发生率为 10 .76 % ( 8/16 8)。结论 :输卵管阻塞或精液明显异常所致的不育夫妇应尽早接受常规IVF或ICSI治疗 ;应进一步提高辅助生育技术 ,使IVF和ICSI成为某些不育症的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ICSI)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将IVF或ICSI获得妊娠的735个周期,按妊娠结局分为早期流产组和继续妊娠组,分析IVF/ICSI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早期流产组患者年龄和胚胎移植数明显高于继续妊娠组(P〈0.01);窦卵泡数、hCG日E2、P值、获卵数均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P〈O.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高及获卵数减少是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结论IVF/ICSI治疗周期中患者年龄、窦卵泡数、hCG日E2、P值、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与早期流产相关,年龄增高及获卵数减少可增加早期自然流产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IVF周期中短时受精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的IVF周期,比较和统计分析103例长时受精和122例短时受精的IVF周期中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精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及活产率。结果 (1)长时受精组和短时受精组女性患者的年龄、获卵数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差异显著(P0.01),多精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新鲜移植后,长时受精组和短时受精组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9.4%/63.6%、57.4%/43.9%、10.5%/9.5%、5.3%/9.5%、50.0%/54.5%,经统计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冷冻移植后,长时受精组和短时受精组妊娠率、着床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6.7%/64.1%、38.0%/44.3%、10.5%/8.5%、5.3%/6.8%、47.8%/53.3%,经统计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无论是新鲜移植或冷冻移植,短时受精同长时受精相比对妊娠结局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从短期的临床数据来看,短时受精在临床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IVF/ICSI周期中高反应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 CG)剂量与获卵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生殖中心行第一周期IVF/ICSI的患者345名的数据资料,根据诱发卵泡成熟时h CG的剂量分为3组:4000 IU,5000 IU及10 000 IU组,比较3组间获卵率、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妊娠率、流产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结果随着h CG剂量的增加,获卵率显著增加(4000,5000与10 000 IU h CG组分别为78.6%vs.81.9%vs.84.1%,P0.01)。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及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OHSS发生率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长方案IVF/ICSI周期中,诱导排卵的h CG剂量与高反应患者的获卵率呈正相关,但并不影响妊娠率及活产率。  相似文献   

14.
背景:自从1983年人类首例冷冻胚胎移植取得成功以来,胚胎冷冻技术已成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重要组成部分。对选择冻融胚胎还是选择冻融囊胚移植,各地都有不少争议。 目的:比较解胚胎和囊胚经过低温保存解冻复苏后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状况。 方法:比较冻融胚胎移植周期1 273例和冷冻囊胚移植周期471例两组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平均早产孕周、足月产率、平均足月产孕周、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出生体质量、出生缺陷等指标。 结果与结论:冻融囊胚解冻周期478例,移植周期471例(其中7例无囊胚移植取消),妊娠236例,分娩201例,分娩胎数251胎,男孩140个,女孩111个。冻融第3天胚胎解冻周期1 280例,移植周期1 273例(其中7例无胚胎移植取消),妊娠415例,分娩343例,分娩胎数431胎,男孩225个,女孩206个。冻融囊胚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冻融胚胎妊娠率。冻融胚胎和囊胚的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平均早产孕周、足月产率、平均足月产孕周、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出生体质量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冻融胚胎和冻融囊胚移植出生缺陷并未明显增加。结果表明冻融囊胚与冻融胚胎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状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冻融囊胚的妊娠结局优于冻融胚胎的妊娠结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染色体多态性对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71对行IVF/ICSI-ET治疗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为多态性组和正常组,并对两组间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染色体多态性组与正常组相比,胚胎种植率(36.3%vs 33.4%)、临床妊娠率(50.6%vs 47.5%)和早期流产率(10.8%vs12.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染色体多态性对于IVF/ICSI-ET治疗患者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早补救ICSI助孕治疗患者新鲜周期与复苏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17年06月期间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在短时受精失败行早补救ICSI助孕、并行冷冻卵裂期胚胎移植的患者共29个周期,为复苏周期组;与同期行早补救ICSI助孕而移植新鲜卵裂期胚胎的患者共16个周期,为新鲜周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复苏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41.38%(12/29),胚胎种植率为33.33%(18/54),流产率为16.67%(2/12);新鲜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43.75%(7/16),胚胎种植率为34.48%(10/29),流产率为14.28%(1/7),两组之间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补救ICSI助孕治疗患者行新鲜周期与复苏周期的卵裂期胚胎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结局,早补救ICSI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辅助生殖补救措施,改善了部分患者临床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治疗后梅毒患者(包括隐性梅毒,血清固定型,已治愈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结局,为其知情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4年在我院行IVF/ICSI治疗的不孕症夫妻,将其分为非梅毒患者、单独男方梅毒患者、单独女方梅毒患者、双方梅毒患者4组,比较其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双方梅毒患者,正常受精率为54.5%(P0.01)明显低于其它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然而这4组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治疗后梅毒患者行IVF/ICSI时,虽然双方梅毒患者的正常受精率偏低,但受精后形成优质胚胎、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与其它组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梅毒患者,不影响IVF/ICSI的妊娠结局。故医护人员在告知治疗后梅毒患者行IVF/ICSI时可不必过分担心与非梅毒患者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辅助生殖技术(IVF/ICSI)中异位妊娠(E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IVF/ICSI助孕的7798个周期,其中临床妊娠3005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38.5%),异位妊娠147个周期(异位妊娠发生率为4.89%),对可能影响正常妊娠导致异位妊娠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在IVF/ICSI过程中,输卵管积水、促排卵药物使用史、hCG日内膜的厚度、移植胚胎质量与EP的发病明显相关。结论输卵管原因不孕是辅助生殖技术中EP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移植周期合并输卵管积水、既往有输卵管手术史(本治疗周期无输卵管积水)、既往有促排卵药物使用史可增加EP的发生风险;增加hCG日内膜厚度及移植胚胎的质量均可降低IVF/ICSI后EP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精液精子与穿刺后精子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胚胎冻融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我中心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行胚胎冻融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结局,其中IVF周期1479,ICSI周期258,早期补救52例;来源于精液精子组105个周期,行穿刺后精子组33个周期。结果 IVF组、ICSI组与早期补救ICSI组间的复苏胚胎存活率相比无差异(96.5%、95.0%vs 99.0,P0.05);三组之间种植率、妊娠率相比也无统计学差异(27.7%、25.3%vs 35.1%;41.0%、39.5%vs 46.2%,P0.05)。精液精子组与穿刺精子组的复苏胚胎存活率、种植率和妊娠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ICSI及穿刺后精子行ICSI胚胎其冻融后的存活率和妊娠率与常规IVF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助孕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将2002.01-2005.12就诊于本中心的198例患者进行了210个周期(IVF-ET 70个周期、ICSI 140个周期)的治疗。比较两组平均获卵数、正常受精卵数、卵裂数、胚胎移植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以及畸形胎儿情况。结果ICSI组平均每周期获卵数、正常受精卵数、卵裂数、胚胎移植数分别为8.06个、5.89个、5.72个、2.51个,而IVF-ET组分别为11.20个、8.76个、8.31个、2.10个。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I组妊娠率35.71%(50/140)与IVF-ET组妊娠率37.14%(25/70)相近;ICSI组流产率30%(14/50)高于IVF-ET组流产率11.54%(3/25);ICSI组出生2个畸形儿而IVF-ET组此项为零。结论ICSI技术治疗严重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症可取得与常规IVF-ET治疗主要由女方不孕因素引起的不孕症相近的临床效果,但ICSI组流产率及畸形儿数均较IVF-ET组高。由此提示我们:应该更加严格掌握ICSI适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