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在缓解症状、增强疗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较大的优势。本研究从慢性心衰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五诊十纲"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一种新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能丰富中医辨病辨证内容,有助于寻找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心包积液早期症状隐匿,证候多样,病因病机复杂,给诊断、辨证论治带来困难。"五诊十纲"理论有助于指导心包积液早期辨病,有利于心包积液传统宏观辨证与现代微观辨证相结合,有助于把握内在辨治规律,指导心包积液的现代中医治疗,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3.
癫痫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病,历代医家对其中医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大量研究,发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结合中药、针灸、针药等方法治疗癫痫发作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杨士勇教授是我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丰富,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基本病机是气虚、阳虚、水饮、瘀血,通过辨证论治,调节人体整体功能,改善患者心衰症状,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通过“四诊”得出的临床资料,来辨别疾病的证候、病因、病机、病位,从而找出主要矛盾,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它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主要理论基础。笔者多年的临床证明,一切疾病的诊治,之所以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都是在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取得的。现就笔者近来治疗的一例右肺炎症患者为例,谈一下中医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中医依据其临床症状将其归为"胃痛"、"呃逆"、"痞满"等疾病的范畴,并且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中医中药具备西医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在传统理论与临床实践等方面找到许多契合点,为治疗此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为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中医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许多的中医临床大夫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总结。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从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中医药的治疗三个方面,总结了各个医家学者的经验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介了克罗恩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强调了中医辨证的要点、分型及辨证论治的原则、方药和方法,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古人称为消渴,中医又将其分为脾瘅、消渴和消瘅三期。其中,饮食治疗是消渴期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前面我们介绍了改善消渴期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及症状"5"项指标的饮食方法。从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出发,结合消渴期主要的病机特点,临床上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进行辨证用膳,更具有针对性的对消渴期患者进行饮食治疗。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及中医外治法,综述近5年内帕金森病伴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中医在临床治疗上强调"以人为本",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治疗原则,标本兼治,在治疗帕金森病伴功能性便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共识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证据并结合专家经验制订,主要涉及成人慢性心衰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力争在符合临床实际的基础上,做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供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参考使用。本共识并非医疗行为标准或规范,仅根据现有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形成,随着临床实践发展以及新的证据不断出现,将会不断更新和完善。推荐本共识的目的是帮助医师进行临床实践,但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个体化诊疗的需求,且就共识本身而言,并不包括所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也不排斥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具体治疗措施需医师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经验及患者意愿做出决定。关键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维持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2)慢性心衰中医学认为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可用"虚""瘀""水"概括,益气、活血、利水为心衰的治疗大法。(3)慢性心衰A、B阶段中医主要针对原发病辨证论治,B阶段尚可酌情选用具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的中药。(4)慢性心衰C、D阶段中医证候要素以气虚、血瘀最多见,其次为阳虚、阴虚、水饮、痰浊。各证候要素常以复合证型兼夹出现。(5)慢性心衰C、D阶段常见中医复合证型有气虚血瘀证、阳气亏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处方选用桂枝甘草汤或保元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芪参益气滴丸(推荐用于冠心病)等;阳气亏虚血瘀证处方选用参附汤或四逆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芪苈强心胶囊、参附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等;气阴两虚血瘀证处方选用生脉散加味,中成药可选用生脉胶囊、生脉饮口服液、生脉注射液等。(6)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治疗需注意潜在的中西药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心衰病中医诊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心衰病人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诊疗方案给予中药汤剂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应用疗效指数评价临床证候疗效,应用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评价心功能,分别观察不同时点上述指标变化。结果两组病人临床证候、LVEF、BNP值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病中医诊疗方案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因时制宜是中医的特色治法,其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冠心病中医称"胸痹""真心痛"等,其主要病机为心气不足、痰湿瘀滞。冠心病的治疗抓住主要病机同时顺应四时特点,根据四时人体气机变化及四时邪气不同,因时制宜,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丁邦晗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强调"从肺脾论治"指导思想,始终贯穿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病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同病异治"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具体体现,古今医家广泛临证应用.泄泻作为一种中医常见病,病因复杂多样,在病机上又有表里寒热虚实的差异,虽同为泄泻之病,却存在不同的证型,在临床上形成了"同病异治".本文将从分析泄泻的"同病异治"之"病"、"治"的内涵外延切入,从辨病因、辨病机、辨发病季节、辨病者体质四个方面来论述"同病异治"在泄泻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了解"同病异治"的实质,指导泄泻的临证施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述近年来中医从脾论治消渴病的研究概况,为临床和科研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查阅当代医家的专著、论文、医案,进行归纳、分析及总结。结果中医从脾论治消渴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实验检查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多层次多方面揭示中医从脾论治消渴病的研究进展。结论中医从脾论治消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OP)是由于骨量减少及骨微结构恶化而导致的全身性骨病。中医在OP的治疗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针刺疗法、艾灸疗法等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本文基于近年来中医药治疗OP的研究概况,对OP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脑心同治"是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领域,已逐渐成为中医和西医学术界的共识。现从中、西医学的角度对"脑心同治"的提出,生理、病理基础,临床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脑心同治"理论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临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东省名中医黄衍寿治疗心衰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黄衍寿教授门诊治疗心衰病例的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黄衍寿教授治疗心衰病的用药规律。结果纳入病例170例,处方170首,药物共计190味。处方中高频证型为阳虚兼瘀血水停(84);频次最高的前3位药物为附子(91)、五指毛桃(87)、玉米须(83);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3,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层次聚类分析演化出3~5味药核心组合12组,前三位的组合为"麦冬、附子、五味子""杏仁、法半夏、前胡""党参、五加皮、黄芪",挖掘了"党参、五加皮、黄芪、赤芍、白术"等新处方6首。结论黄衍寿教授治疗心衰病多用益气、活血、利水之品,善用补中益气汤合附子理中丸为基础方加减,随症加减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与滋阴敛阴之品,体现其临证治疗心衰病"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性外感热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理论溯源、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现代实验研究等方面对病毒性外感热病进行了全面阐述,认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外感热病有诸多优势,亦有不足,应在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治疗病毒性外感热病的中医临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