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例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患儿的致病原因。方法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和性腺组织病理活检技术对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及致病原因探讨。结果综合各种检测技术,患儿分子细胞核型分析结果为46,X,psu idic(Y)(p11.32)[72]/45,X[28].ish psu idic(Y)(p11.32)(SRY++,DYZ3++).arr[hg19]Yp11.32(118552-512055)×0,Yp11.32p11.31(515916-2640819)×1-2,Yq12(59055438-59336104)×1-2,Yp11.31q11.23(2650425-28799654)×1-2。CMA结果显示在Y染色体短臂的拟常染色体区域1(PAR1)末端存在393.5 kb片段的缺失;约50%的细胞在PAR1区域(Yp11.32p11.31)存在2.1 Mb片段的重复;约50%的细胞在Y染色体Yp11.31q11.23区域存在26.1 Mb片段的重复;约50%的细胞在PAR2区域存在280.6 kb片段的重复。结论46,X,psu idic(Y)(p11.32)[72]/45,X[28]嵌合核型是导致患儿性发育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软骨外胚层发育异常四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骨外胚层发育异常四例梁秋瑾,蔡宝萍,王熙梅,曹蕾例1女,13岁,因身材矮小就诊。查体:身高127cm,头围正常,智力正常,毛发稀少,牙齿发育不全。听诊心、肺无异常。四肢短,手指、足趾粗短,指、趾甲发育不良、有纵嵴。X片示双侧胫骨短,近端外侧凹陷,双...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一例性发育异常患儿的诊疗过程和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病理学、影像学以及遗传学研究。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拷贝数变异分析、SRY基因检测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检测。结果患儿社会性别为男性,因尿道下裂术后、乳房发育就诊。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乳增生,变异精囊腺,幼稚子宫,右侧睾丸体积小。病理学检查表明患儿左侧性腺为卵睾,右侧为睾丸。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纤维腺瘤样变。染色体核型为46,XX。FISH结果显示46,XX.ish(DXZ1×2,SRY×0)。基因检测提示NR0B1、PHEX、Cxorf21、GJB1、PQBP1、COL4A5基因重复,SRY基因存在,UYT基因缺失。结论对于生殖器异常、男性乳腺发育的患者应及早进行影像学、内分泌和遗传学检查,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性发育异常患儿的个体化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  相似文献   

4.
1病例:患者,女,32岁,孕30+6周,来我科进行常规彩超检查。既往史:孕妇双方均无家族遗传史、先天性疾病史及近亲结婚史,妊娠期间无放射线毒物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感染用药史,丈夫身体健康。超声检查:头位,双顶径约8.3cm,头围约278mm,腹围约260mm,股骨径约4.3cm,肱骨长约3.8cm,羊水厚度5.0cm,羊水指数10.0cm,胎儿心率约147次/分,S/D=2.91,胎盘位于后壁,I级,胎儿臀部上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369例超声筛查心血管发育异常胎儿的染色体分析与研究,探讨不同异常指征与其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给于产前指导评估,减少出生缺陷。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怀孕17-30周的1369例超声筛查心血管发育异常的胎儿经遗传咨询后羊水穿刺进行核型分析,统计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心血管异常指征与异常核型的关系及比率。结果 1369例心血管发育异常胎儿中,共检出异常核型56例,异常比率4.09%。按照异常指征分为心室强光点570例,检出异常核型8例,其中21三体3例、易位3例、XO 2例,异常比率1.40%;室间隔缺损122例,检出异常核型6例,其中21三体1例、易位2例、18三体2例、XO 1例,异常比率4.92%;单脐动脉78例,检出异常核型1例,为21三体,异常比率1.28%;血管环23例,检出1例易位核型,异常比率4.35%。其他单纯心血管发育异常(包括心包积液、三尖瓣返流、持续性右脐静脉、肺动脉瓣狭窄或发育畸形等)33例,检出异常核型1例,为21三体,异常比率3.03%;合并两项及以上心血管发育异常指征114例,检出异常核型7例,其中21三体3例、易位3例、mar1例,异常比率6.14%;心血管发育异常合并心外异常(包括NT或NF值增厚、高龄、唐筛高风险、羊水量异常等)指征429例,检出异常核型32例,其中21三体13例、18三体11例、易位1例、缺失3例、mar 2例、三倍体1例、XO 1例,异常比率7.46%。结论先天性心血管发育异常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高,染色体异常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心血管及心外发育异常,发现胎儿心脏异常征象时应建议进行染色体检查,避免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6.
染色体核型异常是导致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引发先天畸形,第二性征发育异常等。我们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到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就诊的发育异常患儿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检测到染色体异常17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产前诊断中胎儿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妊娠指征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为孕妇的产前咨询和妊娠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产前诊断中心检出的72例染色体结构异常胎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72例染色体结构异常中倒位32例,相互易位18例,非平衡易位16例,复杂重排3例及其它结构异常3例。72例病例中21例选择终止妊娠,其中非平衡易位16例,复杂重排1例、涉及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相互易位1例及其他结构异常3例,其余51例均选择继续妊娠。结论胎儿染色体结构异常是产前诊断中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数目异常,主要为染色体相互易位、倒位及非平衡易位等。非平衡易位由于涉及大量遗传物质的增加或丢失,易导致胎儿产生临床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生长板在软骨内骨发育过程中调控骨的纵向生长速度.生长板内软骨细胞的增殖、肥大化和软骨基质的分泌产生出新的软骨,由于血管和骨细胞在肥大软骨细胞区域的侵入,新生的软骨逐渐被骨组织所取代.软骨生长板的发育过程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它们共同作用确保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正常进行.本文主要介绍几个关键的信号通路在小鼠生长板发育遗传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阐述这些信号通路在不同发育环节中的调控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超声以及多种遗传学检测技术对3例产前筛查提示染色体可能异常的胎儿进行分析,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对3例孕妇进行胎儿超声检查、核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based microarray,SNP-Array)检测,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三例胎儿均发现22号染色体存在异常。例1在22q13.2q13.33区存在7.1 Mb的杂合缺失,涉及SHANK3、FBLN1等54个OMIM基因;例2为嵌合体核型,约12%的细胞22q13.31q13.33区存在6.6 Mb的杂合缺失,覆盖SHANK3、PPARA等48个OMIM基因,另有5%的细胞22q11.1q13.2区存在26.1 Mb的拷贝重复,覆盖285个OMIM基因;例3在22q11.1q11.21区存在1.7 Mb的二次重复,涉及CECR1、CECR2、ATP6V1E1等10个OMIM基因。三例胎儿父母的核型及SNP-Array检测结果均未见异常,提示胎儿为新发变异。结论22号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所致疾病的严重性不仅与其范围有关,还与染色体结构、基因剂量及环境等密切相关。在产前诊断中综合运用超声和多种遗传学检测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表型变异较大的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性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性腺发育不良和生殖器官先天性发育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遗传咨询门诊中 6 5例因不育、无精症、原发性闭经和外生殖器发育畸形等原因就诊的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及临床分析 ,发现性染色体异常 2 5例 ,探讨了性发育异常患者的遗传学基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6 5例患者来自我院遗传咨询门诊 ,主要表现为无精症、原发性闭经、不育和外生殖器发育畸形等。2 方法 :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G显带 ,每例计数 30个中期分裂相 ,分析 3- 5核型 ,必要时加大分析量至 10 0个分裂相 ,以确定嵌合体的比例。结  果6 5…  相似文献   

11.
性发育异常为一症候群,细胞遗传学已成为其病因诊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之一.同时还可以阐明染色体与个体发育的密切关系.我们总结近几年发现的230例性发育异常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一例Wolf-Hirschhorn综合征(WHS)胎儿的确诊及预后。方法运用BoBs(BACs-on-Beads)技术与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胎儿4号染色体短臂存在缺失,后续应用Affymetrix CytoScan 750K Array芯片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结果 BoBs结果提示胎儿染色体4p16探针拷贝数缺失,核型分析结果46,XY,del(4)(p15.3),基因芯片检测证实其在4号染色体4p16.3p15.32区段存在17.1Mb片段的缺失,内含FGFR3,LETM1,WHSC1,NELFA等90个OMIM基因,累及上述基因的4p16.3区段的缺失与Wolf-Hirschhorn综合征疾病相关。结论 BoBs,G显带核型分析和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当常规核型分析不能精确确定染色体缺失片段大小时,联合基因芯片技术可以确定染色体的拷贝数变异及其累及的致病基因,为遗传咨询提供临床诊断及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性发育异常患者的细胞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应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3例染色体核型为46,XX的男性性反转综合征患者及1例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父母进行SRY、CYP21A2、DSS、DAX1、WNT4、SOX9、NR5A1等性别相关基因的拷贝数筛查,并采用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克隆制备探针,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基因定位。结果: 3例男性性反转综合征患者经MLPA基因筛查均发现存在单拷贝SRY基因,FISH技术鉴定存在2条X染色体,SRY基因易位于其中1条X染色体的短臂上;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母亲染色体核型为46,XX,MLPA基因筛查发现其CYP21A2-ex03杂合性缺失,CYP21A1P-ex02杂合性重复;父亲染色体核型为46,XY,MLPA基因筛查发现CYP21A2-ex01和CYP21A2-ex03杂合性缺失,CYP21A1P-ex02和CYP21A1-ex10杂合性重复。结论: 性别决定是以SRY基因为主导、其它多个基因参与的过程,对性发育异常患者进行MLPA基因筛查有利于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277例贵州地区性发育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探讨其细胞遗传学病因,为降低本地区患儿的出生及已出生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采集我院就诊的277例性发育异常患者的外周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共检出正常核型168例,异常核型109例,异常率39.35%。包括性染色体异常核型94例,常染色体异常3例,性反转12例。结论性染色体异常是性发育异常的重要因素,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作为性发育异常的重要检测手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性发育异常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530例性发育异常患者进行细胞、分子还传学检查分析以探讨性发育不良的原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及显带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SRY基因(sex-determiningregiononY)。结果139例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其中119例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0例为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另有17例患者为睾丸女性化综合征。1例46,XX男性性反转综合征,1例,46.XY女性性反转综合征及正常男性对照均检测出SRY基因,结论:性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性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SRY基因的分析为研究性分化原理及性反转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细胞遗传学技术探讨男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与染色体畸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对30例男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30例男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患者中47,XXY 10例;46,XX 1例,46,XY,del(Y)(q11)1例,46,XY,Y=18 1例,结论染色体畸变是男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男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性分化及发育异常患者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方法妇科、儿科、泌尿外科、不孕症科等因原发闭经、无精子症、外生殖器发育不良、尿道下裂等就诊的患者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87例患者中,发现染色体异常20例,异常检出率22.99%。结论染色体异常是造成性分化及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726例性发育异常、原发性闭经、不良孕产史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行染色体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726例性发育异常患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0.22%;各组数目异常、性发育异常和原发性闭经患者结构异常多涉及性染色体;不良孕产史结构异常核型却以常染色体异常为主。结论对患者进行染色体的检查,对明确病因、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1例无脑回畸形胎儿进行遗传学诊断,分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拷贝数变异分析(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技术检测分析胎儿羊水细胞DNA。结果CNV检测结果显示胎儿染色体17p13.3p13.2区存在5.02 Mb杂合缺失,该缺失片段完全覆盖Miller-Dieker综合征所在区域(chr17:1~2588909)。结论胎儿诊断为Miller-Dieker综合征,17号染色体短臂末端PAFAH1B1基因缺失可能是造成胎儿无脑回畸形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一全前脑畸形胎儿的致病原因,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胎儿的孕期超声资料,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hole exon sequencing,WES)检测患儿的致病原因,低深度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胎儿及其父母进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CNV)检测,染色体细胞培养方法分析夫妻双方核型。结果胎儿孕期超声提示胎儿脑部结构异常,经诊断后明确为全前脑畸形。WES结果提示胎儿13号染色体存在约33 Mb片段缺失,缺失区域包含1个单倍剂量敏感基因ZIC2。染色体CNV检测结果提示胎儿13号染色体13q31.1-34区域存在32.32 Mb缺失,而夫妻双方均未发现相同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夫妻双方核型分析结果未发现染色体大的结构改变。结论根据临床资料胎儿确诊为全前脑畸形,遗传学检测明确其致病原因为包含单倍剂量敏感基因ZIC2的13号染色体片段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