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0 毫秒
1.
目的 比较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短期服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血脂、炎症标志物、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10 mg)和阿托伐他汀组(20 mg);服药前及服药4周后分别测量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Rho激酶活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明显增加.两组中Rho激酶活性均显著降低,其中瑞舒伐他汀组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中均发现Rho激酶活性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相关性,而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有明显相关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短期服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能抑制Rho激酶活性,改善内皮舒张功能,其中瑞舒伐他汀降低Rho激酶活性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的原则,将所有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剂量为10mg/次(口服),1次/d,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为20mg/次(口服),1次/d,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前后心功能、血脂及心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指标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水平均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内皮舒张功能(FMD)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s-CRP、TC、LDL-C及FMD变化差异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83%,与对照组的9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基本相近,但瑞舒伐他汀对于患者的血脂、心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指标的疗效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为早发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青  贾春芳  李艳芳 《心脏杂志》2008,20(2):187-189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80 mg/d与阿托伐他汀20 mg/d在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中调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血脂未达标的8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80 mg组:阿托伐他汀80 mg/d;20 mg组: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K)。结果阿托伐他汀20 mg/d与80 mg/d均能显著降低TC(P<0.01)、LDL-C(P<0.01),阿托伐他汀80 mg/d作用强于20 mg/d(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80 mg/d与20 mg/d均能显著降低TC、LDL-C水平,80 mg组明显优于20 mg组,两种剂量均有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治疗进程中阿托伐他汀剂量使用差异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结合120例冠心病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差异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60例)与40mg/d(对照组60例)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四项血脂检测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而剩余三项指标则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3%)与对照组患者(26.7%)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40mg/d的阿托伐他汀剂量对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有良好效果,但其相较于20mg/d的阿托伐他汀应用剂量,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和抗炎作用。方法 150例UA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20 mg/d)、B组(瑞舒伐他汀10 mg/d)、C组(瑞舒伐他汀20 mg/d),每组50例。三组患者连续3 d于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物直至行PCI术,术后继续给予常规治疗并观察术前及PCI术后48 h外周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 Tn I)的水平,检测术后48 h的外周血CD4+T细胞的凋亡情况,同时比较PCI术后1个月与入院时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术前hs-CRP、CK-MB、c Tn I、TC、TG、HDL-C和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较术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变(P0.05)。瑞舒伐他汀20 mg/d患者术后48 h hs-CRP、CK-MB、c Tn I、TC、TG、HDL-C和LDL-C水平与瑞舒伐他汀10 mg/d和阿托伐他汀20mg/d相比有显著的改善(P0.05);而瑞舒伐他汀10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两组患者上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PCI术后48 h瑞舒伐他汀10 mg/d组患者CD4+T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20 mg/d组患者(P0.05),而瑞舒伐他汀20 mg/d组患者CD4+T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高于10 mg/d的患者。结论瑞舒伐他汀10 mg/d的常规剂量具有降脂,升高HDL-C水平、保护心肌和抗炎作用,而20 mg/d强化治疗能够显著增加PCI术后对心肌的保护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中国患病人群中降低血脂幅度、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差别,以及hs-CRP与血脂降低幅度之间的关联。方法连续入选12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d,另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d,分别在入院24h内和服药后1月测定患者血脂、hs-CRP,比较两组和不同亚组患者不同剂量血脂、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治疗1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hs-CRP显著下降(均P<0.01),hs-CRP变化值与血脂变化值无相关性,阿托伐他汀10mg/d组和20mg/d组相比,1月后血脂、hs-CRP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无论是使用阿托伐他汀10mg/d还是20mg/d治疗1月,都能使血脂水平,包括TC、LDL-C、ApoB和炎症指标hs-CRP显著下降,同时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与降脂作用本身无相关性,但两剂量间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依折麦布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120例,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观察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和非诺贝特(0.2g/d),观察两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和依折麦布(10mg/d)联合治疗,疗程2个月。检测3组病人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等,并比较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病人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L-C水平轻度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个月后TC、LDL-C、非HDL-C的达标率均≥65%,总有效率均≥90%,3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两组TG水平较低,但3组比较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比较,治疗后TC、LDL-C、hs-CRP水平在观察两组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发生率在观察二组亦较低,但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中等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相比,小剂量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不仅能更有效地降低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的血脂水平,且能更好地降低hs-C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病人血脂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余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每晚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观察组每晚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均连续服用24周,观察两组病人血脂水平、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20 mg/d的阿托伐他汀钙片相比于10 mg/d的剂量可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血脂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和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各50例。大剂量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小剂量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大剂量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χ2=4.883,P <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大剂量组治疗后TC、TG、LDL-C显著低于小剂量组,HDL-C显著高于小剂量组(t=5.672、4.081、5.488、5.719,P <0.05);两组治疗后hs-CRP、Lp-PLA2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A组(n=50)和B组(n=50)。A组给予40 mg/d阿托伐他汀,B组给予20 mg/d阿托伐他汀,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病人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SBP、DBP、TC、TG、LDL-C、HDL-C、hs-CRP及SOD分别为(131.9±6.6)mmHg、(82.1±5.6)mmHg、(3.5±0.6)mmol/L、(1.7±0.2)mmol/L、(1.6±0.2)mmol/L、(1.6±0.3)mmol/L、(1.8±0.6)mmol/L、(2.7±0.5)mmol/L;B组分别为(139.2±7.1)mmHg、(88.6±4.1)mmHg、(4.6±0.8)mmol/L、(2.1±0.2)mmol/L、(2.4±0.3)mmol/L、(1.2±0.2)mmol/L、(32.7±4.6)mmol/L、(24.6±3.1)m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 mg/d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人高血压和高血脂状态,其效果优于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脂、hs-CRP和心脏不良事件的临床影响。方法将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根据不同阿托伐他汀服用剂量分为20mg组、40mg组和80mg组,每组40例。比较三组患者PCI术后血脂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80mg组血脂指标、hs-CRP水平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20mg组和40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脂和炎症反应,减少了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且随剂量增加该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常规剂量组患者加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大剂量组患者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大剂量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组(u=3.062,P=0.002)。两组患者治疗前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低于常规剂量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C、TG、HDL-C、LDL-C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C、TG、LDL-C、hs-CRP水平均低于常规剂量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丁苯酞,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更优,可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方法将112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d组与阿托伐他汀40mg/d组,均同时常规冠心病一体化治疗,连续用药8周,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阿托伐他汀20mg/d组病人出现消化系统不适症状1例,肌肉疼痛1例,肝功能异常2例,共4例;阿托伐他汀40mg/d组病人出现消化系统反应1例,肌肉疼痛2例,肝功能异常2例,共5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病人使用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并未增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400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分为4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治疗Ⅰ组给予阿托伐他汀5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治疗Ⅱ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治疗Ⅲ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于降脂治疗后3、6、12个月测定血脂4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水平。结果(1)4个组治疗后3、6、12个月后LDL-C、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同一时间点:治疗Ⅲ组较对照、治疗Ⅰ组、治疗Ⅱ组3组LDL-C、TG、TC水平下调(P<0.05);4组间HDL-C上调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Ⅰ组间LDL-C、TG、TC、HDL-C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治疗Ⅱ组较对照、治疗Ⅰ组两组LDL-C、TG、TC水平下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治疗Ⅲ组HDL-C上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20 mg阿托伐他汀联合10 mg依折麦布组患者的降脂效果明显优于单用20 mg阿托伐他汀组及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低剂量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伴有高脂血症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伴有高脂血症和颈动脉斑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3例,根据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10 mg/d组和阿托伐他汀40 mg/d组。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颈动脉搏动指数(CAPI)和颈动脉阻力指数(CARI)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CIMT明显减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10 mg/d组CAPI和CARI明显增加(P<0.05),阿托伐他汀40 mg/d组CAPI、CAR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降低(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不但能能延缓颈动脉斑块的进展,甚至有逆转颈动脉斑块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均于晚饭后2 h服用,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血脂、心功能、颈动脉斑块指标变化,并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均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1%(5/45),对照组为31.1%(1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结论相比20 mg/d,40 mg/d的阿托伐他汀能使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益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亚组分的影响。方法入选37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n=17例)和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组(n=20),分别给予10 mg/d和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另入选15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Lipoprint脂蛋白分类检测仪对HDL和LDL颗粒进行分类。治疗8周后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HDL和LDL颗粒的变化,分析10 mg/d阿托伐他汀和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对LDL和HDL颗粒的影响。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阿托伐他汀(10 mg/d和20 mg/d)治疗8周后,血浆LDL-C浓度、LDL各亚组分胆固醇浓度及百分比均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20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大颗粒HDL-C浓度及百分比显著升高,小颗粒HDL-C浓度及百分比显著降低。结论低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即可显著改善LDL和HDL的亚组分分布,使其向动脉粥样硬化逆转的有益表型转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47例)和高剂量组(53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和40mg/d,共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心肌酶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统计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再住院率。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下降(均P0.01),其中高剂量组TC、LDL-C降幅更大(TC:29.9%︰20.8%;LDL-C:39%︰24%;均P0.05)。治疗后两组hs-CR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1),而高剂量组下降更明显[(0.70±0.50)︰(1.33±1.62);P0.05]。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无明显变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高剂量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χ2=5.886,P0.05),但两组再住院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54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长期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ACS病人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104例有临床症状或冠脉造影结果证实冠心病病人,根据阿托伐他汀剂量的不同分为10 mg组、20 mg组、40 mg组,测定基线和第1周及第4周PAPP-A和hs-CRP水平。结果 7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浆PAPP-A、hs-CRP水平高于稳定心绞痛病人(P<0.05)。与用药前比较,10 mg组、20 mg组PAPP-A和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40 mg组在第4周时降低PAPP-A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PP-A在ACS中显著升高,高剂量他汀能降低它的水平,而低剂量的他汀无此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8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坎地沙坦4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坎地沙坦4 mg/d和阿托伐他汀40 mg/d进行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O、内皮素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内皮功能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