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室联合病房术前访视的护理方法对瘢痕整形手术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及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0例择期行瘢痕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手术室联合病房术前访视的护理方法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术前访视、手术当天及术后第3天的心理状况,对比其手术耐受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访视时的SDS与SAS评分均高于常模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及术后第3天,两组SDS与SAS评分较同组术前访视时低(P0.01、P0.05),但干预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1);干预组手术耐受性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瘢痕整形手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抑郁与焦虑心理,采取手术室联合病房术前访视的护理方法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及术后瘢痕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对实施常规术前访视和金达标理论术前访视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及生命体征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访视后的SAS得分及SDS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访视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焦虑及抑郁状况明显改善,相关生命体征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0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依据是否实施术前访视将其分为对照组800例和术前访视组80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理情绪焦虑评估量表(SAS)、抑郁评估量表(SDS)及自尊(SES)量表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前访视组患者心理情绪焦虑评估量表(SAS)、抑郁评估量表(SDS)及自尊(SES)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访视组手术室患者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术前访视,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中进行护理干预在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0例拟行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干预组由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专科术前访视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由手术室护士对其进行常规访视,采用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调查2组患者心理情绪。结果入室前干预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室前干预组收缩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前访视中进行护理干预用于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效果明显,可以使患者具备更好的心理、生理奈件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运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择期剖宫产产妇心理、生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在围手术期间,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运用焦虑量表(SAI)、焦虑测试(TAI)及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产妇术前访视及手术结束时的焦虑与抑郁等心理状态;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初乳时间;产后3天回访时,调查两组产妇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手术结束时,两组产妇的SAI、TAI及SDS评分均较同组术前访视时低(P0.05、P0.01),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P0.01):观察组产后初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术室对择期剖宫产产妇开展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其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缩短产后初乳时间,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系统化管理对患者情绪及护理配合依从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系统化管理。监测和统计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压、心率、呼吸等基础生命体征状况,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评估术后疼痛情况,术前、术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估患者情绪状态,并比较两组护理配合依从度。结果:两组入院时各项基础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时与术前各项基础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较入院时高,且术前术后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SAS、SD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照组护理配合度为100.00%、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系统化管理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其护理配合依从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分析探讨其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月期间在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患者在术前访视实施前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对术前访视的需求率。结果:在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后,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实施前,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管理前的79.3%(P0.05);患者对术前访视需要率为100%。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开展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患者信心,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积极配合治疗,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还可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进术前术后访视管理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手术室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改进的术前术后访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比较差异不显著,观察组进手术室后焦虑评分较术前1d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差异。两组患者术前1日的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在进入手术室及术后的血压、心率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手术室患者的术前术后访视管理,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区责任护士与手术室专职护士协作完成术前访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手术室专职护士按照术前访视单的要求实施,观察组由病区责任护士与手术室专职护士按照术前访视单的要求分工协助进行术前访视。病区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术前评估及术前注意事项,手术室专职护士负责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和麻醉信息等,患者心理支持由双方共同协作完成。结果:进入手术室时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区责任护士与手术室专职护士协作式术前访视满足了患者术前的健康教育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感和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对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予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观察组通过收集资料、探访患者、规范访视记录单进行术前访视,观察2组效果。结果访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访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下降明显,手术时间短,护理工作满意度高。结论通过术前访视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有了初步认识,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能够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也为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机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5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0例,观察组行术前访视,对照组行术前常规准备,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率75.54±8.5次/min,对照组心率92.05±10.5次/min,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择期手术患者行术前访视利于术中患者保持生命体征平稳,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行内镜微创治疗患者实施规范化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结合术前访视对椎管内麻醉患者应激反应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行椎管内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穴位贴敷及耳穴压豆治疗。1周后,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状况及配合依从度。结果:观察组麻醉后收缩压、心率及呼吸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心理状况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后,观察组配合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结合术前访视可有效改善其生命体征和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麻醉配合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全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全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心理状态及临床满意率等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全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术后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专人访视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高年资主管护理师进行术前术后专人访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术前焦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术后专人访视可缓解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深化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围术期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和舒适组(30例,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和SAS、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舒适组围术期护理满意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舒适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输尿管结石患者围术期中采取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在老年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7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42例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术后20min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生理指标情况,并对术后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对照组SAS及SDS评分较访视前升高,观察组则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20min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更低,且术后护理总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老年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前负面情绪,减少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优于传统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SDS与SAS评分较之于护理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以76.7%明显不及观察组的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之间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收治的需要手术治疗的200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接受责任护士的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在责任护士心理干预基础上,由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的过程中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分别比较各时间点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状况,以此评价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及焦虑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前1天及手术结束时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由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手术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心理因素引起的体征波动。  相似文献   

20.
魏玲玲 《新中医》2021,53(10):177-180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术前访视对老年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干预后,观察比较2组手术耐受性及护理满意度,2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心率、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耐受率为98.00%,对照组为7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心率、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8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术前访视,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与护理满意度,减轻其负性情绪,稳定血压及心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