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4月-2010年3月我院骨科无菌手术患者2000例,研究对象为经结合其临床症状、切口愈合程度诊断为切口感染的3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200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有32例,感染率为1.6%;32例患者的骨科患者的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结论骨科无菌手术的切口感染的预防工作中,可针对其相关因素采取一定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达到疾病防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3.
探讨基层医院如何加强骨科手术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分析基层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的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采取措施,对整个手术全过程进行监控和干预.并通过对手术负责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注重手术过程的监控,加强消毒灭菌管理等,有效的控制了基层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对手术前、中、后加强管理的规范化,操作的标准化,监管的严格化,灭菌的有效化,强化医护人员的卫生要求,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基层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9月到2013年12月选择在骨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69例,调查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与预后效果。结果:发生院内感染14例,发生率为8.3%。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影响骨科无菌手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血清白蛋白与合并糖尿病等(P0.05)。所有患者经过干预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伤口愈合良好。结论:骨科无菌手术院内感染比较常见,要积极根据危险因素加强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院内感染败血症危险因素与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68例院内感染败血症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68例院内感染败血症老年患者中,危险因素诸多,包括严重的基础疾病、侵袭性诊疗操作、激素应用及大剂量化疗、长期反复住院、长期及联合使用抗生素等。结论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危险因素多,病死率高。主要护理对策是应用营养支持疗法;加强基础病护理;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消毒隔离,改善病房卫生环境,防止交叉感染;遵医嘱合理、正确用药;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验。对提高疗效及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控制院内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明显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影响了病人的预后,还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我们通过从手术室管理的角度分析与手术切口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内眼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控制内眼手术感染控制的有效措施,以降低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实施的内眼手术术后感染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基础疾病、手术方式等进行统计。结果:发生内眼手术感染的病例中年龄大于60岁的占总感染例数的75%,儿童占25%。感染发生手术后3日内的占75%,通过针对性整改,感染率逐年下降,由原来的0.028%下降到0.008%。结论:针对高龄、儿童、晶状体手术患者在手术后3日内要重点宣教及护理,缩短结膜囊冲洗后等待手术的时间,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加强植入物的规范管理、规范器械的清洗和消毒流程,是控制内眼手术相关眼内炎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儿童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探讨影响儿童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因素,探讨现行手术前后护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对现行护理措施进行改进。方法:采用回顾性目标研究的方法,对儿童外科手术医生及护理人员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培训和监控,中山市黄埔镇人民医院儿童外科3年内所有手术患儿切口情况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观察,了解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饮食情况,于术后15~30 d进行电话回访。结果:共有2305例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其中65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2.82%,其中表浅切口感染32例、深部切口感染25例、器官腔隙感染8例;另有732例存在感染或潜在感染的危险,与手术部位感染密切相关的因素有手术类型(P=0.000)、切口类型(P=0.000)以及术中出血(P=0.001)等,与手术时间相关性不大(P=0.230)。结论:儿童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在现有感染监测体系及护理措施下,已能控制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但需对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感染因素排查,尽量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50例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并针对感染患者相关的感染因素予以单因素分析,总结出导致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本组450例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发生率为9.33%(42/450);合并糖尿病、切口长度15.00 cm、手术时间3 h、出血量300 m L、术区有污染、肿瘤晚期及营养不良等因素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来自多方面,临床外科医生需从手术前准备、患者的自身因素、操作因素及抗菌、抗感染药物等各方面进行考虑,以避免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引起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骨科无菌手术的573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我院进行骨科无菌手术发生切口感染共9例,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57(%).2008,2009和2010年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58%,1.61%和1.47%.在9例切口感染病例中手术时间〉2.5h的为6例,1.0-2.5h的2例,〈1h的1列,其构成比例分别为66.67(%)、22.22(%)、11.11(%).结论:引起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分别为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手术时间长短、手术月份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218例(切口感染患者为36例,未发生切口感染患者182例)患者病例资料,准确诊断切口感染,收集纳入研究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临床相关数据,分析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确定危险因素,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按照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两组,切口感染患者为36例,未发生切口感染患者182例,切口感染组的糖尿病病史人数、复合伤例数、平均年龄、术中出血量、下肢或躯干部位手术、急诊手术例数、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多于未发生切口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切口感染与手术时间相关性不大,密切相关的因素有切口类型、手术类型、术中出血。结论: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骨科创伤情况、手术难易等因素具有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与手术时间相关性不大,若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与手术操作时间的长短并未成为切口感染的直接危险因素,但是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延长,手术操作细节较多,感染的可能性仍有增高的可能,尤其对于超长时间的手术,应当引起重视,对可能发生的感染因素进行认真的排查,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手术切口感染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感染形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手术切口感染在临床感染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0%,这对手术的质量和患者的身体恢复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尽早的采取措施,加强对手术切口的护理[1].本文在对引起普通外科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护理措施,用来提高护理的质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县级医院的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和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发生切口感染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与病人的身体状态和手术操作的过程有关。具体因素有年龄、糖尿病史、肥胖、手术时间、手术性质、辅料使用等。结论:手术的切口感染的因素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处理及换药情况等,控制切口感染必须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患者免疫力的前提下加强各个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李琳 《新疆中医药》2013,31(3):78-80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分析。选取2009年2月~2012年7月人住本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72例为感染组,设同一时期住院的老年非院内感染患者68例为未感染组,分析老年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骨科术后常见的院内感染是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脊柱和下肢手术术后易发生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基础疾病、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药物因素的使用情况比较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是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综合的护理对策,才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通过完善病人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落实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处理,保持手术室洁净度,规范切口的保护屏障,严格的执行消毒灭菌操作等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的感染与预防,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住的1000余例骨科手术患者,对手术切口的感染与预防进行经验总结。结果:1000余例患者在我骨科的治疗中,无1例发生骨关节感染与皮肤切口的化脓性感染,手术切口一期愈合者达到95%,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骨科要合理进行手术,加强对骨科感染性疾病,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提高传统骨科手术的切口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骨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方法: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3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20例骨科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将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寻找发生突发事件的危险因素。2014年3月骨科开始实施风险管理,对在此期间收治的220例骨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生突发事件以及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突发事件发生率(6.34%)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危险因素发生率(1.3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风险的回避力度,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张婧  钟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107-108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指围手术期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腹腔的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深部切口感染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它可导致患者死亡率、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下降。因此,我科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1原因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高风险因素及导致的经济损失进行分析,为科学防控骨科术后感染,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制定策略。方法:对2017年骨科手术出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术后出现感染患者为观察组,按照1:2的比例选择无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对可能造成术后感染的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对非正态分布资料用非参数检验,以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结果:2017年骨科手术出院患者术后感染率为1.68%。因术后感染造成的医疗费用是非感染组的1.85倍,平均住院日术后感染患者为非感染组的1.86倍,而术前血红蛋白低、血糖高、术中失血量≥200mL、手术时间≥150min、术前未预防用药为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骨科患者术后感染造成医疗费用支出增加1.85倍,而术前血红蛋白低、血糖高;术中出血量≥200mL、手术时间≥150min的患者是术后感染高风险人群,对此类人群加强监测的同时还要加强护理,并对手术患者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