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信息化短信提醒、微信服务等多维现代信息手段,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随机按科室选取医院门诊药房取药患者160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导出患者用药信息。对照组采用传统药师服务;观察组采用信息化手段,定时发送短信提醒用药,微信公众号发送健康教育知识和微信群督导管理和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漏服概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现代信息手段的药学服务模式,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增加医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中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临床主要实施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是由中药师实施药学服务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患者的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较低的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科学合理开展药学服务,不仅能够减少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现象,而且对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药师推行药学服务对于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意义。方法:收集使用中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28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中药师药学服务,将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x2=5.856,P=0.016。结论:在接受中药治疗患者的用药过程中,加入中药师行药学服务能够显著降低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移动互联网医疗在眼科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医院眼科2018年收治的72例患者根据医疗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医疗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互联网技术管理。评价两组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调查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医疗、消毒隔离、医疗安全、健康教育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科管理中实施移动互联网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消化科收治的患者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学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实施3个月后,观察两组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及出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对药学服务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既可以提高医院临床药学的管理质量水平,还可以提高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更加优化,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预防和降低中药不良反应效果。方法:在许昌市中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平均划分成为例数相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施予常规性服务,观察组50例施予药学服务,观察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在用药期间由中药师予以药学服务,能够增强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可预防和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专科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的管理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9月医院中医骨伤专科收治的160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学管理,规范用药流程管理,进行用药安全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临床药师、临床医师、临床护理人员均为药学服务的主要执行者,共同参与和承担医疗服务。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伤专科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体现了中药合理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是理想的药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血糖控制指标、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于2018年10月~2019年3月来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实践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仅进行数据跟踪和记录而不给予药学服务,对观察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药学服务,最后对两组的各项血糖控制指标、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血糖控制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实行药师药学服务,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血糖控制指标,同时提升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药剂科开展药学服务对医患关系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6年实施药学服务改进方法,如提高药剂科人员素质、完善风险管理、优化服务流程和改善药房环境等,并采用随机调查方法选择开展药学服务前后的100例患者,开展前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后的1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各项服务指标。结果:开展药学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取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药剂服务的满意度、对取药环境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剂科开展药学服务,提高药剂科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能显著提高患者对药剂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应用于药师日常管理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作为研究阶段,研究期间随机选取84例药学服务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各42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药学管理方法,无药学服务内容参与日常管理。观察组应用药学服务参与药学日常管理,以期使用药历书写、临床药师查房、合理用药指导结合微信群管理,降低药品不良反应。观察评价指标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成药占比,抗感染药物占比,降压药物占比)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药学服务的开展给予药师更多成长空间及主观能动性,药师与临床医师共同合作,审核医嘱的合理性降低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临床药学服务,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方法:以湖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2~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学服务方法,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具体方法包括对处方进行准确的分析、加强药品的监护、进行用药咨询以及药学宣教。对两组患者用药不良事件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用药事件25例。观察组出现不良用药事件6例。对照组患者不良用药情况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切实地做好患者的临床用药,可以有效地减少不良用药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区域医疗联合模式对神经内科创新药学服务的管理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学管理,按照临床合理用药规范用药,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区域医疗联合模式进行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不合格发生率、处方不合格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药品使用准确率、药品使用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配合用药准确率、药品发放规范率、药品保管规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学区域医疗联合模式对规范医院科室药品的管理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能够改善药品管理质量,提升用药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中药临床药师在重症医学科开展药学服务的价值进行分析,不断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医院2021年5月起在重症医学科实施中药师药学服务。选择2021年1—4月ICU收治的患者80例,设置为实施前研究对象。选择2021年5—8月收治的患者81例,设置为实施后研究对象。比较ICU开展中药师药学服务前后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药学服务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前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高于实施后(P<0.05);实施后的药学服务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药学服务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药临床药师在重症医学科开展药学服务,降低了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提高了中药药学服务质量和患者的药学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原因和有效对策。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期间的180名接受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的120例,设为对照组;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的6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药学监护,分析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原因;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加行针对于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比较两组监护结果。结果:在组间年龄分布中,≥60岁患者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13~39岁、40~59岁和≤12岁(P0.05);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肌肉注射和外用(P0.05);皮肤及附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其他(P0.05)。观察组的监护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多发在皮肤及附件,≥60岁患者和静脉滴注高发,针对性监护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监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探讨基于品管圈建立的药学管理模式,分析其对合理用药行为与药学人员服务技能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17年7月起通过成立品管圈、选定主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等加强对药师的管理,2017年1~6月为实施前,2017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医院合理用药行为及药学人员服务技能等情况。结果:实施后的不合理处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对药学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学人员专业咨询、沟通技能、职业形象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品管圈建立的药学服务模式,能够改善医院合理用药情况,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学人员服务技能与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中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接受药物治疗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患者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不提供药学服务与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学服务与指导,比较两组ADR发生率。结果:观察组ADR发生率(2.9%)明显低于对照组(10.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实施药学服务,可显著降低ADR发生率,为患者用药治疗效果、安全性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分析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医院妇产科的住院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医院妇产科的住院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差错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差错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文化理念使得妇产科护理管理进一步加强,减少了医患纠纷和医患冲突,减少了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差错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应用于医院中成药药学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妇科门诊诊治的136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药学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临床药学服务进行中成药药学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用药知识掌握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和不合理使用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调查两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用药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用药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成药不合理率(中成药适应证、中成药配伍、服用疗程、服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学服务应用于医院中成药药学管理中能够提高患者对中成药的认知,掌握更多中医药知识,让患者能够更合理地使用中成药,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确保了患者安全,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药剂科开展中药药学服务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为没有开展中药药学服务管理,为对照组;医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开展中药药学服务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药剂科管理的满意度及药物不良反应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次数及药剂科满意度都有了明显改善(P0.05)。结论:开展中药药学服务管理能够明显提高药剂科的服务质量及患者对药剂科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杨卓  陶婉君  李灵玲 《河南中医》2016,(6):1022-1024
目的:探讨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采取中药汤剂治疗的门诊患者12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013年1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中药汤剂治疗的门诊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记录对照组具体药物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据此制定药学干预措施。观察组结合医院中药汤剂应用现状制定药学干预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表现及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均以皮肤及消化系统为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量偏大、疗程偏长所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剂量大、疗程偏长,药学干预可规范用药,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