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血脂异常症脾虚证患者血清microRNA(miRNA)表达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miRNA水平上探讨脾虚证的发病机制和辨证分型。方法选择5例血脂异常症脾虚证患者和5名健康志愿者,通过miRNA定量PCR芯片实验,筛选出两组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结果在血脂异常症脾虚证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血清中发现12个差异表达miRNA,它们能将两组样本很好的区分。靶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显示,10个下调miRNA调控的178个靶基因显著富集到9个KEGG通路,主要涉及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脂肪酸代谢、DNA转录和修复、吞噬作用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个方面。2个上调miRNA调控的101个靶基因显著富集7个KEGG通路,主要涉及与增值和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剪接体、药物代谢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4个方面。结论本研究发现了一些血脂异常症脾虚证患者的血清miRNA标志物,并从代谢和免疫方面为脾虚证患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miRNA证据。  相似文献   

2.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1825 nt的单链非编码小RNA,主要通过结合于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或导致mRNA降解,从而抑制靶基因的表达。近年研究发现,miRNAs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已成为治疗心衰的一个可能的新的靶点。迄今为止已发现miRNA在心肌肥大,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的凋亡等与心衰发生发展相关的过程中起作用。近期,大量研究表明miRNAs参与了心脏重塑的病理过程,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在此,对miRNA在心力衰竭中的调控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差异表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microRNA,miRNA),信使RNA(mRNA),构建基因间调控网络,从转录组层面研究冠心病血瘀证物质基础和病理机制。方法: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检测冠心病血瘀证、冠心病非血瘀证和正常(各5例)lncRNA,miRNA和mRNA表达情况,通过交联分析筛选冠心病血瘀证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对获得的差异基因进行功能通路分析,根据基因间Pearson相关分析和star Base靶基因预测平台,构建基因间调控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其中的关键基因。在另一匹配队列中(每组各15例)对基因调控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验证。结果:39个lncRNA,229个miRNA和221个mRNA与冠心病血瘀证密切相关。功能与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血瘀证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免疫和炎症相关。共有9个lncRNA(均为下调),31个mRNA(11个上调,20个下调)和24个miRNA(14个上调,10个下调)构成共调控网络,包括76个基因间调控关系。CTA-384D8.35,CTB-114C7.4,RP11-567M16.6和hsa-miR-3158-3p是冠心病血瘀证基因调控网络中的关键节点。Real-time PCR结果验证了上述结果。结论:冠心病血瘀证存在lncRNA-miRNA-mRNA差异表达基因谱,其与免疫和炎症密切相关;差异表达基因间存在相互调控关系,并可依此构建冠心病血瘀证相关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对冠心病血瘀证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度挖掘,可为从转录组层面开展中医证型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阳类证患者血清的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微小RNA(miRNA),信使RNA(mRNA),获取基因间调控关系,从转录组学层面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阳类证形成的物质基础与生物学机制。方法:使用lncRNA,mRNA及miRNA芯片微阵列,分别检测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阳类证与非中风受试者(各10例)血清中lncRNA,miRNA与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联合分析,筛选出阴类证、阳类证相关的差异表达谱。对获得的差异基因进行反义lncRNA与mRNA共表达分析、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通路分析,获取基因间调控关系,预测lncRNA的靶基因。对40例(阳类证10例,阴类证30例)样本中部分差异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验证。结果:227个lncRNA,54个mRNA,4个miRNA的表达与阳类证密切相关,394个lncRNA,206个mRNA的表达和阴类证密切相关。阳类证组中反义lncRNA RP11-647P12. 1和RP11-677M14. 2可能通过上调表达水平,分别调控神经元衍生神经营养因子(NDNF)和神经颗粒素(NRGN)的基因表达。通路富集显示,阴类证、阳类证之间转录组表达谱差异主要与血压调节、神经递质受体活性调节、内分泌激素调节、炎症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通路相关。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阳类证的lncRNA,miRNA,mRNA表达谱存在差异,阴、阳类证的表型差异可能由血压调节、肾上腺素能受体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及γ-氨基丁酸(GABA)等多个通路的共同参与。转录组学特征为研究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阳类证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可调控基因表达且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由约22个核苷酸构成。1993年,miRNA在秀丽隐杆线虫内首次被发现,至今已发现的miRNA超过1 000种。作为一种新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miRNA主要通过与靶基因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s,3′-UTR)不完全配对,对mRNA进行切割或抑制翻译,促进mRNA降解或抑制  相似文献   

6.
<正>miRNA是一类由18~25个核苷酸(nt)组成的小分子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miRNAs前体由RNA聚合酶Ⅱ转录合成,有数千个碱基对。miRNAs前体在细胞核内经RNase Drosha加工成70-100nt的发卡状前体,之后被运输至胞浆经RNase Dicer剪切加工成成熟miRNA。miRNA多通过与靶基因mRNA特定序列互补结合抑制靶基因转录后翻译和修饰[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肝癌中特异性表达的microRNA与所调控的靶基因网络关系、差异基因与细胞通路改变的关系及不同证型组间的表达差异。方法通过对肝癌组织样本进行miRNA芯片技术进行筛选,获得不同证型肝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中差异性表达miRNA,再用GO分析对这些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和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网络调控的关键miRNA和受调控作用的关键靶基因及其功能,最后用PCR验证相关miRNA及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组表达的差异。结果初步筛选出肝癌组织中明显上调的关键miRNA12个,下调的关键miRNA10个,GO分析发现靶基因与调控其他基因表达、细胞分化、生长、增殖、凋亡、生长因子受体通路、细胞粘附、血管生成和细胞运动等多项生物学过程有关。进一步的PCR验证也发现不同证型组间存在miRNA表达的差异。结论肝癌组织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及其所调控的靶基因与肝细胞发生癌变、癌细胞转移和肿瘤内血管生成等多个细胞学进程中的多个靶点起到关键作用,不同证型组肝癌组miRNA表达谱具有独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microRNA是一类内生的、长约22个核苷酸左右的非编码小分子RNA,主要通过结合其靶基因的3′UTR(非翻译区),从而降解靶基因mRNA或抑制其蛋白翻译。microRNA通过基因切割和翻译抑制的方式直接调控基因组中30%以上的蛋白编码基因表达。银屑病以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的角质形成细胞为显著特征,角质形成细胞的上述病理改变被认为起始于细胞免疫系统,T细胞、树突细胞和多种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均牵涉其中。而microRNA几乎参与上述整个病理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且microRNA表达的特异性和时序性与证候的动态时空特性极其相似。将microRNA引入银屑病中医证候研究,为从转录后水平阐明银屑病中医证候实质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养血固肾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肾虚精亏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MOP肾虚精亏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固肾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包括血清中骨钙素(BGP)、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L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X)]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 (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MD及骨代谢指标(BGP、ALP、β-CTX)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固肾汤能改善PMOP肾虚精亏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BMD,降低骨代谢指标,且临床使用较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miRNA(microRNA)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其主要通过剪切及翻译抑制等方式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药用植物而言,次生代谢产物多是其活性成分,是药材发挥药效作用的基础,研究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复杂调控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主要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相关的miRNA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miRNA对萜类、生物碱以及黄酮等生物合成的影响,旨在为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调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鉴定人参miRNA靶基因。方法采用降解组测序技术对石柱参(Shizhu ginseng)、园参(Yuan ginseng)的miRNA及靶基因进行检测;利用公共数据库KEGG/NR/GO数据库对降解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q RT-PCR)技术验证石柱参、园参的miRNA及靶基因表达量。结果共得到8个miRNA家族的13个靶基因;利用KEGG/NR/GO数据库分析发现该miRNA的靶基因类型主要是转录因子、应答因子及信号转导通路等。对5个差异表达mi RNAs:aqc-miR-159、bdi-miR162、cpa-miR319、pgi-miR4376、smo-mi R396及其靶基因进行的q RT-PCR验证结果与降解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明确了部分人参miRNA的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人参miRNA的可能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常见实性证素与其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证素辨证的方法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实性证素:肾虚对照组、肾虚血瘀组、肾虚痰湿组、肾虚气滞组,应用核磁共振氢谱(H-NMR)技术测定不同证型之间的血清代谢产物,并通过多元分析代谢谱之间的差异。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肾虚组与肾虚气滞组、肾虚组与肾虚痰湿组、肾虚气滞组与肾虚血瘀组、肾虚气滞组与肾虚痰湿组、肾虚血瘀组与肾虚与痰湿组5组之间的血清代谢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各组间的差异代谢产物对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等有不同的影响,相对应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性证素之间有不同的表达,对于研究中医证素与代谢组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血清 TNF-α、NO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脑动脉硬化性眩晕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清 TNF -α、NO水平的检测探讨脑动脉硬化性眩晕血清TNF-α、NO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血瘀证及肾虚血瘀证患者血清 TNF-α含量高于肾虚证患者 (P<0 .0 5 ) ,而血瘀证与肾虚血瘀证患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肾虚证及肾虚血瘀证患者血清 NO水平低于血瘀证患者 (P<0 .0 5 ) ,而肾虚血瘀证与肾虚证患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结论 :脑动脉硬化性眩晕血瘀证与血清 TNF-α含量升高相关 ,而肾虚证与血清 NO水平降低相关 ,为脑动脉硬化性眩晕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血清 TNF- α、NO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脑动脉硬化性眩晕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清 TNF- α、NO水平的检测探讨脑动脉硬化性眩晕血清 TNF- α、NO水平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血瘀证及肾虚血瘀证患者血清 TNF-α含量高于肾虚证患者 (P<0 .0 5) ,而血瘀证与肾虚血瘀证患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肾虚证及肾虚血瘀证患者血清 NO水平低于血瘀证患者 (P<0 .0 5) ,而肾虚血瘀证与肾虚证患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结论 :脑动脉硬化性眩晕血瘀证与血清 TNF- α含量升高相关 ,而肾虚证与血清 NO水平降低相关 ,为脑动脉硬化性眩晕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肾虚证与非肾虚证血清维生素D(Vitamin D,VD)水平差异,及肾虚证量化评分与VD水平相关性。方法:收集符合PCOS诊断标准同时具有中医肾虚证标准病例13名,PCOS非肾虚证10名。对肾虚证各个症状进行量化评分,将总分与各个症状评分分别与血清VD、LH、FSH、E2、T、PR L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肾虚证PCOS血清VD水平低于非肾虚证者;肾虚量化评分总分与VD呈显著负相关(P0.01);其中症状评分,月经稀发评分与VD呈显著负相关(P0.01),腰痛症状评分与VD呈显著负相关(P0.01),尺脉不足评分与VD呈显著负相关(P0.01),血清LH、FSH、E2、T、PRL水平与肾虚量化评分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肾虚证PCOS出现低VD血症明显高于非肾虚证,在肾虚证中VD水平可以反应肾虚程度,其中腰痛、月经稀发、尺脉不足是VD不足的主要症状,并且症状严重程度与VD缺乏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血瘀证相关分子生物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为其特征,临床表现为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属于中医学"骨痿、骨痹"范畴.中医对PMOP的发病机制和中药防治以肾虚、脾虚研究为多.近年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表明,PMOP患者大多存在血瘀征象,谢林等[1]在临床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人除痛有定处外还有舌下脉络曲张,舌质紫暗有瘀斑等其他血瘀证的表现,且其发生比例高达80%.Meumie[2]通过对骨质疏松患者骨组织形态测量学比较,发现骨质疏松患者小梁骨内有微血管的改变,认为微循环的变化参于小梁骨内部组织的改变并导致骨力学强度下降.而微循环改变是血瘀证的重要病理改变.瘀血的存在与PMOP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血瘀证的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瞩目成就.本文综述PMOP与血瘀证相关分子生物关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医从血瘀微观角度认识PMOP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PMOP发病规律与西北燥证相关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189例PMOP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内容包括年龄、身高、体重、民族等,参考《中医虚证辩证参考标准》和《血瘀证诊断标准》以及刘庆思主编的《实用骨质疏松防治指南》,结合西北燥证辨证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定,分析乌鲁木齐PMOP发病规律与西北燥证相关证候相关性。结果入选的189例患者中,有104例肾虚血瘀证(占55.03%),34例肝肾阴虚证(占18.52%),29例脾肾两虚证(占15.34%),21例肾精亏虚证(占11.11%)。乌鲁木齐PMOP发生率与年龄、民族、遗传因素、营养因素以及骨扫描值关系密切(P0.05)。结论乌鲁木齐PMOP发病规律与西北燥证存在相关性,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可降低PMO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血清T、LH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肾阴虚证、肾气虚证与睾酮(T)、黄体生成激素(LH)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8例PCOS患者辨证分为3组:肾阴虚证组24例,肾气虚证组20例,非肾虚证组14例;另选取正常对照组19例,检测各组患者T、LH水平,比较组间的差异。结果①T水平:肾阴虚证组>肾气虚证组>非肾虚证组>正常对照组;其中肾阴虚证组与其他三组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其他组两两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②血清LH水平、LH/FSH比值:肾气虚证组>肾阴虚证组>非肾虚证组;肾气虚证组与肾阴虚证组、非肾虚证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肾阴虚证组和非肾虚证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水平增高与PCOS肾阴虚证有关;血清LH水平、LH/FSH比值增高与PCOS肾气虚证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751例PMOP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四诊资料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χ~2检验分析年龄分布对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组合规律的影响,并对患者资料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研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PMOP患者年龄分布与其基本中医证型阴虚证、肾虚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型组合方面,不同年龄段有各自的特征,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45~54岁证候复杂,随着年龄的增长,证型变化趋于稳定,肾虚为主要症状,肝虚为多见。结论:PMOP患者以肾虚证,肝虚证居多,治疗以补肾为主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在中医证型组合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型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GT1R)基因多态性与肾虚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将240例2型糖尿病分为糠尿病肾病(DN)组和非DN组,进一步分为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及非肾虚证,用PCR-RFLP方法检测AGT1R基因型。结果:2组肾阳虚、肾阴虚型AGT1R-A1166C的AC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明显高于非肾虚型,非DN组非肾虚型AC型占3.4%,而DN组肾阳虚型为8.4%、肾阴虚型为10.8%(均P<0.05);非DN组非肾虚型C等位基因占1.7%,而DN组肾阳虚型为4.2%、肾阴虚型为5.4%(均P<0.05);但肾阳虚型与肾阴虚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1166-C多态与肾虚型DN的发生显著相关,提示AGT1R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可能是DN患者肾虚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