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薇 《山东中医杂志》2011,(12):856-857
<正>丹毒是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科2007年5月~2010年4月用综合疗法治疗下肢丹毒3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8例为我科门诊患者,均符合下肢急性丹毒诊断标准,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19~70岁;单侧发病32例,双侧6例;足癣病史28例,外伤病史10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  相似文献   

2.
丹毒是一种夏季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粘膜内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西医称之为急性网状淋巴管炎。祖国医学称之丹毒。发于面部的叫抱头火丹或大头瘟,发于胁肋腰间的叫内发丹毒,发于下肢的叫流火。本组曾收治57例患者,均采用中药治疗其效果颇佳。一、临床资料本组57例,男31例,女29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49岁。病变部位:面部1例,上肢5例,下肢、足背51例。体温:37.5℃-40.5℃46例,正常者11例。初发者48例,即往发作者9例。使用抗菌素效果欠佳或无效者18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下肢丹毒患者采用三棱针刺络放血疗法或刺络拔罐法,评估该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结果:本组45例全部治愈。结论:及早应用刺血拔罐法可加强疗效,缩短疗程,控制炎症发展,促进炎症消退,缩短治愈时间,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箍围疗法联合青霉素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青霉素静脉滴注,并以25%硫酸镁纱布湿敷患处;治疗组予青霉素静脉滴注及箍围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及局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6%、57.8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肢肿胀程度、肤色、肤温、自觉疼痛及影响行走程度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1例)、对照组(3例)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11.6±1.8)d和(12.1±1.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箍围疗法联合青霉素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刺血疗法结合中药治疗下肢丹毒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权  陈海林 《陕西中医》2003,24(12):1119-1120
目的 :观察刺血疗法结合中药口服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 :采用刺血疗法结合中药治疗下肢丹毒 70例 ,并设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60 % ,对照组治愈率 1 9.2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1。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抗菌解毒 ,提高免疫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连一帆  徐婷  梁松平  周丽琴  朱慧  王丹 《河南中医》2022,(12):1942-1944
刺络放血疗法具有清热排毒、活血消肿、散瘀止痛等作用,治疗下肢丹毒效果显著。刺络放血疗法联合其他特色疗法如拔罐、口服中药、外敷中药等,可以促使病灶处炎症消退、皮损愈合,增强治疗效果。但该疗法尚存在一些不足:(1)由于缺乏系统理论框架,刺络放血疗法的针刺角度与力度、出血量效关系等操作要点完全依靠医者经验,缺乏统一数据化标准;(2)该疗法的有创性决定了其仅仅适用于下肢丹毒,对于颜面部丹毒及新生儿丹毒则不适用,凝血功能异常者也不能使用;(3)该疗法治疗下肢丹毒缺乏大样本、随机、双盲的对照试验。今后,可尝试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开展大样本、随机、双盲的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7.
"三通四联"疗法治疗下肢丹毒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健  闵羿  杨星宇 《中国针灸》2007,27(11):821-822
丹毒是一种皮肤突然鲜红成片、色如脂涂丹染、迅速蔓延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黏膜的细小伤口入侵所致,为外科常见病。其主要特点为发病急骤,常有畏寒、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明显增高,典型损害为鲜红、触痛、灼热和边界清楚的硬性红斑,肿处可出现水泡、大疱、脓疱或坏疽。丹毒好发于下肢,愈后容易复发,常因反复发作,皮肤粗糙增厚,下肢肿胀而形成象皮肿,故下肢丹毒的早期治疗极其重要。笔者所在长沙市中医医院针灸科运用“三通四联”疗法治疗下肢丹毒患者38…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下肢丹毒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朝寿 《新中医》1996,28(9):32-32
针刺治疗下肢丹毒50例戴朝寿自1988年至1995年,笔者采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下肢丹毒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中男37例,女13例,均为当地农牧民。年龄最大62岁,最小21岁,以25~35岁发病例数最多。病程1~2天1...  相似文献   

9.
下肢丹毒是链球菌侵犯皮肤或粘膜内淋巴管而引起的炎症 ,发病急骤 ,高热 ,局部红肿灼热 ,易复发。笔者运用四联疗法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0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36例 ;因淋巴管阻塞而形成下肢象皮肿者 6例。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疮面的大小 ,常规皮肤消毒后 ,用三棱针绕丹毒部位针刺 1周 ,同时在患区点刺放血 ,尽量使其中瘀血流出 ,并在最红最痛处用火罐拔出瘀血 ,擦尽血迹 ,用庆大霉素沾湿消毒纱布外敷于出血处 ,再用红外线照射 30 min。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隔日治疗 1次 ,5天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本组…  相似文献   

10.
<正>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淋巴管炎症,多见于下肢小腿、足背及头面部,起病急,常伴高热。发于下肢者多有足癣、皲裂,发于头面部者常有邻近感染病灶。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笔者用综合方法治疗丹毒3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透海散治疗下肢丹毒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真皮及皮下组织淋巴管和淋巴管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我们自1996年7月至1997年7月,用自拟透海散治疗下肢丹毒30例,取效较好。1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9~78岁,平均50岁;病程1周~...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0月-2009年8月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丹毒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我院血管外科住院患者50例,均符合下肢急性丹毒诊断标准,严重者伴恶寒发热等症状,部分伴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毒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粘膜内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因其发病时皮肤突然发红,色如丹涂脂染,故名丹毒。可发于头面部、躯干及下肢,其中以发于下肢者多见。2006-2009年,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丹毒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笔者长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在提高治愈率,控制复发方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来源本院门诊,119例患者均按《中医病证诊  相似文献   

15.
自2005~2007年,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丹毒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共60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8~75岁。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8~75岁。2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下肢丹毒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予以青霉素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加自拟凉血消丹汤内服和院内自制赛金膏外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78.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丹毒60例,并与单独西药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49例,好转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刘通 《河南中医》2013,33(1):53
丹毒总由血热火毒为患.凡发于头面部者,多夹风热;发于胸腹腰胯者,多夹肝脾郁火;发于下肢者多夹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毒所致.治疗以清热凉血、解毒化瘀为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19.
2000年3月~2005年10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丹毒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银紫牛柏汤治疗下肢丹毒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丹毒是炎夏盛暑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几年来运用银紫牛柏汤治疗下肢丹毒患者 2 8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中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4 0~ 5 0岁 5例 ,5 0~ 6 0岁 12例 ,6 1岁以上者 11例 ,其中年龄最小者 4 0岁 ,最大者 75岁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 4 2天 ;入院时体温 36 .5~ 37.5℃之间者 8例 ,38.6~ 39.5℃之间者 15例 ,39.6~4 0 .5℃之间者 5例 ;血象 :白细胞总数正常者 10例 ,10× 10 9/L~ 15× 10 9/L者 13例 ,15× 10 9/L~ 2 0× 10 9/L者 5例。2 治疗方法2 .1 内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