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调查汶川地震后军队高龄老干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 采用PTSD诊断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震后30 d对170名亲历地震的军队住院老干部进行评估.结果 根据DSM-IV诊断标准,震后30 d有20.59%的老干部发生PTSD;PTSD患者年龄与非PTSD组患者年龄相比,明显较大(P<0.05);PTSD组患者的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P<0.01).结论 地震后30 d,军队老干部PTSD的发生率是20.59%,PTSD组老干部平均年龄比非PTSD组明显更大.因此,有必要主动对受灾老干部进行精神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地震灾区大学生在汶川大地震1年时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ISD)及其共病程度。方法 应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08年入学的191名灾区大学生进行测评,并对部分患者进行深度心理访谈。结果 灾区191名大学生中男生48名,女生143名,平均年龄为(19.80±0.84)岁;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学生79人,占41.4%;其中,46人患焦虑症,75人患抑郁症,44人患2种共病,分别占58.2%,94.9%和55.7%,男女生之间只在焦虑症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变异与所测项目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亲人受伤使有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灾区大学生仍存在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事件本身是致病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灾害报道及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类经历了"9·11"恐怖袭击、印尼海啸、伊拉克战争等;中国也经历了1998年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大流行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等.每一次战争或灾难中,为了如实报道战情或灾情,挽救受难的群众,各国各地都会派出大批记者和救援人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救援后18个月救援武警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病率、症状严重程度及与人口学、创伤暴露和人格因素的关系,为制订特殊人群PTSD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地震救援武警官兵748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特质焦虑量表(TAI)评估PTSD发病率、严重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地震救援后18个月救援武警PTSD阳性检出率1.7%(13/748),7.9%的救援官兵存在创伤重体验症状,3.1%的官兵存在警觉性增高症状,2.1%的官兵存在情感麻木和回避症状。不同暴露程度组间PCL-C总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暴露水平、是否有家人受灾、神经质、特质焦虑进入方程。结论地震救援后18个月武警官兵PTSD发生率较低,但伴有PTSD症状比例仍较高。低年龄、高暴露水平、有家人受灾、神经质、高特质焦虑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创伤性事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威胁到个体的生命、身体或是精神世界的完整 ,带来异乎寻常痛苦的人生遭遇称为创伤性事件。创伤性事件并非罕见 ,我国仅各类自然灾害平均每年就使 2亿人受到程度不等的影响 ,加上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的受害者 ,构成不容忽视的一个巨大群体。经历创伤性事件带来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的改变 ,从多方面影响心身健康 ,并可能导致长期存在的严重心理痛苦和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 ,PTSD)是创伤性事件所致的严重后果之一。作为一个诊断类…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区居民创伤应激障碍调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1个月后青川县灾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及其分布特征,为震后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按受灾群众居住区域和帐篷编号,随机抽取灾民409人,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震后1个月灾民PTSD评为阳性的发生率为62.8%;女性、有亲人死伤者、财产损失较大者、41~50岁年龄组的灾民PTSD评分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71.1%,70.4%,66.6%和78.8%,显著高于男性、无亲人死伤者、无财产损失者较大者和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 地震后灾民PTSD评分阳性率较高,应针对不同灾民的特点尽早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情景再现对灾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方法 先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和受灾暴露情况调查表对188名灾民测试,灾民观看短片\  相似文献   

8.
周娜  李玲  崔轶  唐宇  马海鹰  刘伟志 《职业与健康》2023,(10):1297-1301
目的 探讨消防员作为亲历创伤情境的救助者,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和替代创伤(vicarious traumatization,VT)方面的特点。方法 2020年11月—2021年2月,使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第五版(PTSD checklist for DSM-5,PCL-5)应激感受量表、救助者VT问卷作为工具,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对上海市2 084名消防员进行调查,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Johnson Neyman法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消防救援人员的PCL-5平均得分为(27.54±9.16)分,VT问卷平均得分为(65.17±26.00)分;一线消防员的应激感受得分[(21.77±7.93)分]高于非一线消防救援人员[(19.38±8.16)分](P<0.01)。1 806名一线消防员的应激感受总分与PCL-5总分及4组症状间均呈正相关(均P<0.01)。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创伤记忆在应激与PTSD症状之间起调节作用,在创伤记忆的情况下应激感受会引起更...  相似文献   

9.
312名高原汽车兵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了解高原汽车兵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中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的诊断标准 ,对 312例高原汽车兵进行诊断 ,按有无PTSD分为患者组和正常组 ,并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和应付方式量表 (CSQ)进行测评和比较。结果 :96名汽车兵遭受过灾害事故 ,其中 2 7例 (2 8.1% )符合PTSD诊断标准。与正常组比较 ,患者组SAS、SDS总粗分和标准总分均显著增高 (P <0 .0 5 ) ,SCL - 90各因子分显著增高 (P <0 .0 1,或P <0 .0 5 ) ;EPQ -E分显著降低 (P <0 .0 5 ) ,EPQ -N分显著增高 (P <0 .0 1) ;对主观支持分和支持的利用度分显著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 ;积极应付方式和消极应付方式显著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高原汽车兵是PTSD的高危人群 ,PTSD的发生可能与个性特征、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矿难后获救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发生特点。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CL-C)对黑龙江龙煤集团某煤矿矿难中获救的200名矿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获救矿工PTSD症状阳性发生率为19.64%;矿工年龄越大,其闯入因子(F=3.77,P=0.025)及总分(F=3.06,P=0.049)的得分越高;矿工井下工龄越长,其闯入因子(t=3.67,P=0.000)、回避因子(t=3.23,P=0.001)、警觉因子(t=2.78,P=0.003)及总分(t=3.41,P=0.000)的得分越高;矿难发生时,矿工距离事发地点越近,其闯入因子(F=4.92,P=0.008)、回避因子(F=7.37,P=0.001)、警觉因子(F=7.13,P=0.001)及总分(F=7.11,P=0.001)的得分越高;矿难发生时目睹过他人伤亡者闯入因子(t=2.28,P=0.012)、回避因子(t=1.69,P=0.047)、警觉因子(t=2.38,P=0.009)及总分(t=2.19,P=0.015)得分均高于未曾目睹他人伤亡者。结论 获救矿工PTSD症状在年龄、井下工龄、距离事发地点远近、目睹他人伤亡等变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与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发生的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四川省汶川地震5个月后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中学抽取的47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震灾区高中生PTSD检出率为46.61%,其中男生和女生检出率分别为43.93%和4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D阳性与阴性症状学生比较,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决问题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客观支持与闯入、高警觉因子和事件影响量表(IES)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解决问题与高警觉因子呈负相关(P<0.05);求助与闯入因子和IES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与回避、闯入、高警觉因子和IES总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应用成熟的应付方式和良好的社会支持可提高地震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PT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汶川震后灾区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变化情况。方法 分别于2008年9、12月和2009年3月采用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对灾区中学生1 966人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震后4、7、10个月灾区中学生PTSD阳性例数分别为724、592、458例,总阳性率分别为37.1%、31.3%、25.2%,呈稳定的下降趋势(χ2=62.14,P<0.001),平均下降速度为17.6%;不同性别、年级、民族、居住地的灾区中学生,其不同阶段的PTSD阳性率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P<0.05);震后4、7、10个月在地震中受伤的中学生PTSD阳性例数分别为60、37、35例,阳性率分别为57.7%、48.1%、41.7%,无明显下降趋势(χ2=3.3,P>0.05),其下降速度(14.8%)明显低于未受伤的学生(17.7%)。结论 汶川地震后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今后应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加强灾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了解自然灾害与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的关系及干预模式的途径和效果.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江西省灾害后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以改善人际关系、心理疏导、生命教育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恢复.结果 灾后小学男生寻找老师、朋友和亲人帮助的需求反应比例分别为36.8%,63.2%,女生为20.2%,79.8%;灾后中学男生有发呆哭泣喊叫的比例为34.9%,女生为49.8%;灾后大学生男生有独自逃跑、发呆哭泣喊叫、帮助别人比例分别为56.8%,0%,43.2%,女生为75.4%,3.2%,21. 4%;大学男生有寻找老师朋友和亲人帮助的需求倾向比例分别为88.9%,11.1%,女生为72.4%,27.6%;以上反应男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灾后大学生和中学生的生理反应、适应能力、认知反应、交往心理和行为反应与小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亲人伤亡程度、性别差异和学龄阶段对灾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恢复有明显影响;灾后和心理干预后青少年学生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与灾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效果随年龄和教育水平而异;小学生采用改善人际交往干预措施效果较好,中学生采用改善人际交往和心理疏导干预效果一致,大学生采用改善人际交往、心理疏导、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均能收到良好效果.结论 自然灾害容易造成青少年学生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自然灾害后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随年龄和教育水平而异.  相似文献   

16.
抗震救援人员心理应激反应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抗震救援人员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表现,概括了汶川大地震对抗震救援人员心理的主要影响,提出了抗震救援人员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对策,旨在帮助广大救援人员加固和重塑心理结构,顺利度过危机,预防创伤后应急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The after effects of trauma have assumed a central role in the discourses of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in recent years. Most commentators have looked for an explanation of this explosion of interest in trauma, to developments within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However, it is argued here that important cultural changes in the Western world have produced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this interest has come about. The advent of post-modernity has witnessed an undermining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coherence and a systematic weakening of those cultural institutions which provide meaning and order for individuals. Following traum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symptom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is currently understood to arise from a breakdown of meaning within the victim's world. I seek to establish an association between PTSD and the culture of post-modernity. I argue that this connection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with regar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uma and culture more generally.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