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夹竹桃科狗牙花属植物广西狗牙花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及HPLC等色谱方法,对广西狗牙花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广西狗牙花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伏康京碱(1)、非洲伏康树碱(2)、榴花碱(3)、冠狗牙花碱(4)、3-羰基冠狗牙花羟基伪吲哚碱(5)、老刺木碱(6)、乌苏酸(7)、2α,3β-二羟基乌苏酸(8)。结论 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海南狗牙花枝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海南狗牙花Ervatamia hainanensi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及RP-HPLC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海南狗牙花枝叶氯仿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冠狗牙花定(1)、19-海尼山辣椒碱(2)、19-表海尼山辣椒碱(3)、冠狗牙花定羟基伪吲哚(4)、老刺木碱(5)、乌苏酸(6)、积雪草酸(7)、8α-hydroxypinoresinol (8)、丁香脂素(9)、狗牙花脂素(10)、飞龙掌血内酯(11)、threo-2,3-bis-(4-hydroxy-3-methoxypheyl)-3-methoxy-propanol (12)、β-谷甾醇(13).结论 化合物6~8、10~12为首次从狗牙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枸骨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枸骨Ilex cornuta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枸骨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常数、质谱和核磁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枸骨根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羽扇豆醇(2)、白桦酸(3)、常春藤皂苷元(4)、3β-乙酰基-28-羟基-乌苏醇(5)、乌苏酸(6)、19α-羟基乌苏酸(7)、3β-乙酰基-乌苏酸(8)、23-羟基-乌苏甲酯(9)、庚酸(10)、β-胡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4、5、8、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海南狗牙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海南狗牙花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及结构鉴定。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伏康京碱(voacangine,1),伊波加因(ibogaine,2),伊波加明(ibogamine,3),冠狗牙花碱(coronaridine,4),19-海尼山辣椒碱(19-heyneanine,5),19-表-海尼山辣椒碱(9-epi-heyneanine,6),3-羟基冠狗牙花碱(3-hydroxyl coronaridine,7),冠狗牙花羟基伪吲哚碱(coronaridine hydroxyindolenine,8),3-(2-羰丙基)-冠狗牙花碱[3-(2-oxopropyl)coronaridine,9],老刺母碱(vobasine,10),α-香树醇(α-amyrin,11),α-香树酯醇乙酸酯(α-amyrin acetate,12)。结论:化合物1,2,6,11,1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海南狗牙花的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博  杨勇  宋忠兴  孙萌  李啟恩  唐志书 《中草药》2017,48(7):1286-1291
目的对海南狗牙花Ervatamia hainanensis的生物碱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以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南狗牙花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冠狗牙花碱(1)、19-表海尼山辣椒碱(2)、9,10-二甲氧基冠狗牙花碱(3)、老刺木碱(4)、老刺木碱-4-氮氧化物(5)、3-oxo-19-epi-heyneanine(6)、劲直胺(7)、deacetylakuammiline(8)、pandine(9)、rhazicine(10)、rhazicine N(4)-oxide(11)、rhazimine(12)。结论化合物8、10~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海南狗牙花中的吲哚类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海南狗牙花中的吲哚类生物碱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NMR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海南狗牙花中分离鉴定了7个吲哚类生物碱,分别为:海南狗牙花素(hainanervatasine, I)、海南狗牙花新(hainanervatacine, Ⅰ)、老刺木碱(vobasine, Ⅱ)、冠狗牙花定(coronaridine, Ⅳ)、3-羟基冠狗牙花定(3-hydroxyl coronaridine, Ⅴ)、3-(2-羰基-丙基)冠狗牙花碱[3-(2-oxopropyl) coronaridine, Ⅵ]、山辣椒胺(tabernamine, Ⅶ).结论 化合物Ⅰ、Ⅱ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海南狗牙花素(Ⅰ)、海南狗牙花新(Ⅱ),化合物Ⅳ、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5,(3)
目的:研究唇形科蜜蜂花属植物香蜂花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柱色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香峰花叶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醛(1)、三对节酸(2)、香草醛(3)、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4)、乌苏酸(5)、齐墩果酸(6)、胡萝卜苷(7)、2α,3β,23,29-四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29-O-β-D-吡喃葡萄糖苷(8)、木犀草素(9)、迷迭香酸(10)、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1)、β-谷甾醇(12)、十六烷酸(13)。结论:其中,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袁珂  朱建鑫  张耀  斯金平 《中草药》2008,39(4):505-507
目的 对猫人参Actinidia valvata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猫人参根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Ⅰ)、2β,3β,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毛花猕猴桃酸B)(Ⅱ)、2α,3β,19,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Ⅲ)、2α,3β,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Ⅳ)、积雪草酸(Ⅴ),3β-(反式-P-香豆素酰基)-2α,24-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Ⅵ)、3β-(反式-P-香豆素酰基)-2α,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Ⅶ)、熊果酸(Ⅷ)、β-谷甾醇(Ⅸ)、胡萝卜苷(Ⅹ).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0,(6)
目的:对蔓荆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和波谱分析法对蔓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蔓荆全草中分离得到5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苏酸(Ⅰ)、2α,3α-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Ⅱ)、白桦酸(Ⅲ)、蒲公英赛醇(Ⅳ)、2α,3β,19-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晓晓  杨尚军  白少岩 《中草药》2011,42(5):841-843
目的研究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华猕猴桃根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γ-奎尼酸内酯(1)、硬脂酸葡萄糖苷(2)、胡萝卜苷(3)、表-儿茶素(4)、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表科罗索酸(6)、熊果酸(7)、正丁基果糖苷(8)、蔗糖(9)、二十四烷酸(10)、β-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获得的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8和10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9,(10)
目的研究乌檀Nauclea officinalis(Pierre ex Pitard) Merr. et Chun的化学成分。方法乌檀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3,4-二羟基苯甲酸(2)、山柰酚(3)、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4)、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5)、23-羟基-乌苏酸(6)、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7)、2β,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8)、3-O-β-D-glucopyranosyl-23-hydroxyursolic acid(9)、3β,19α,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10)、乌苏酸(11)、胡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3~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藤山柳茎叶中的三萜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一步阐明我国特有属药用植物猕猴桃藤山柳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MCI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该植物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猕猴桃藤山柳茎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1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桦木酸(1)、乌苏酸(2)、齐墩果酸(3)、科罗索酸(4)、3β-反式对香豆酰氧基-2α,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5)、3β-反式对香豆酰氧基-2α,23-二羟基-12,20(30)-二烯-28-乌苏酸(6)、2α,3α,23-三羟基乌苏-12,20(30)-二烯-28-酸(7)、2α,3α,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8)、积雪草酸(9)、2α,3α,24-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10)、2α,3β,23-三羟基乌苏-12,20(30)-二烯-28-酸(11)、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12)、2α,3α,19α,24-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13)、2α,3β,23,24-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14)、2α,3α,19α,23,24-五羟基乌苏-12-烯-28-酸(15)和胡萝卜苷(16).结论:这些化合物主要为乌苏烷型三萜成分,其中化合物3~6,11,12,14和15为首次从该单种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龙船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PLC等色谱方法对龙船花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分析方法结合文献报道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龙船花石油醚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2α,3α-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2)、3-O-乙酰坡模酸(3)、对羟基桂皮酸(4)、绿原酸(5)、儿茶素(6)、(-)-表儿茶素(7)、异鼠李素(8)、京尼平苷(9)、胡萝卜苷(10)。结论: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徐一达  尹莲 《中草药》2013,44(8):935-937
目的 研究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经多种色谱方法分离,根据理化性质,结合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美味猕猴桃根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β,3β,28-三羟基-12,20(30)-羽扇豆二烯(1)、2α,3β,19α,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2)、2α,3β,23,27-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3).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的羽扇豆烷型三萜,命名为猕猴桃素A.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山楂叶悬钩子根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综合利用硅胶减压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分离方法分离纯化山楂叶悬钩子根中化学成分,运用多种波谱技术(UV,1 H-NMR,13C-NMR,MS)鉴定化合物结构,进一步通过DPPH法评价各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山楂叶悬钩子根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蔷薇酸(1),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2),吐曼酸(3),2α,19α,24-三羟基乌苏-12-烯-3-氧-28-酸(4),2α-羟基齐墩果酸(5),乌苏酸(6),胡萝卜苷(7),β-谷甾醇(8),白藜芦醇苷(9).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9在50 mg·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95.60%,75.23%.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9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杨龄  肖春贵  金亚菊  陈佳  王子明  王赟  王扣  王飞 《中草药》2018,49(10):2365-2371
目的研究倒挂金钩Uncaria lancifolia茎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倒挂金钩茎枝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台钩藤碱A(1)、台钩藤碱E(2)、异帽柱木菲碱(3)、四氢脚鸭木碱(4)、异胡豆苷(5)、卡丹宾碱(6)、glabratine(7)、异长春花苷内酰胺(8)、(13R)-hydroxy-octodeca-(9Z,11E,15Z)-trien-oic acid(9)、(6S,9R)-长寿花糖苷(10)、苯甲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1)、integracin A(12)、integracin B(13)、6β,19α-二羟基乌苏-3-氧代-12-烯-28-酸(14)、乌苏酸(15)、齐墩果酸(16)、β-谷甾醇(17)、β-胡萝卜苷(18)。结论首次对倒挂金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13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出。化合物1~8为单萜吲哚生物碱,是钩藤属植物中的特征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16,(3)
目的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果实的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反相ODS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波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乙酰氧基-12-烯-28-乌苏酸(1)、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2)、2α,3α-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3)、2α,3α-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4)、齐墩果酸(5)、乌苏酸(6)、胡萝卜苷(7)、β-谷甾醇(8)。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中华猕猴桃果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石崖茶Adinandra nitida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色谱方法分离纯化,经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石崖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3个萜类化合物,包括11个三萜:乌索酸(1)、18-羟基乌索酸(2)、2α,3α-二羟基乌苏酸(3)、3α,19α-二羟基乌苏酸(4)、蔷薇酸(5)、3β,19α,23-三羟基酸(6)、2α,3α-二羟基乌苏酸-28-O-β-D-葡萄糖苷(7)、kajiichigaside F1(8)、齐墩果酸(9)、arjunetin(10)、白桦脂酸(11),2个二萜:cassipourol(12)、α-生育酚(13)及2个甾体化合物:胡萝卜苷(14)、β-谷甾醇(15)。结论化合物1~4、6、7、9、11~13为首次从石崖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闫利华  张启伟  王智民  徐丽珍  杨世林 《中草药》2010,41(10):1622-1624
目的研究三叶蔓荆Vitextrifolia茎和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叶蔓荆茎和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牡荆内酯(vitexilactone,1)、前牡荆内酯(previtexilactone,2)、乌苏酸(3)、3β-乙酰氧基-12-烯-28-乌苏酸(4)、白桦脂酸(5)、3,4-二羟基苯甲酸(6)、对羟基苯甲酸(7)、β-谷甾醇(8)、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茎和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曹素芹  杜思雨  方磊  周洁 《中药材》2023,(2):364-369
目的:对夹竹桃科狗牙花属植物云南狗牙花Tabernaemontana yunnanensis Tsiang的Ibogan型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速逆流色谱、HPLC等对云南狗牙花95%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采用质谱、NMR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云南狗牙花中分离得到12个Ibogan型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2-oxopropyl)voacangine(1)、voacangine-7-hydroxyindolenine(2)、(3S)-3-cyanoisovoacangine(3)、3-(2-oxopropyl)-coronaridine(4)、obovatine(5)、3-(β-hydroxyethyl)-coronaridine(6)、19-epi-heyneanine(7)、19-epi-isovoacristine(8)、3-oxo-voacangine(9)、ibogamine(10)、coronaridine pseudoindoxyl(11)、voacangine pseudoindoxyl(12)。结论:其中,化合物1、3~6、9、11和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