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医家肺痨证治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曦 《河南中医》2008,28(9):97-99
明清医家在肺痨证治方面有丰富的临证经验,确立了肺痨"扶正祛邪"与"补虚杀虫"的证治法则,并总结出一系列的具体施治方法,有降虚火、息风木、化积痰、祛瘀血、清湿热、疏郁滞、解热毒、杀痨虫与解托、补托等祛邪之法,有杜源、拯深、培根、补阴、补阳、补气、补血、填精、生津、增液等扶正之法,以及扶正祛邪并施之法。此外,还有对症治疗、论体治疗、分阶段治疗、饮食疗法、气功疗法、山林疗法等具体治法。还创制了不少肺痨新方,如拯阳理痨汤、清金甘桔方、十全育真汤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整理明清两代医家对中风先兆的认识及诊治,从各医家对中风先兆的症状学认识、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方法 3个方面探析其在预防中风病的发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藏区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分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根据临床实际总结,对藏区学龄前儿童的中医体质进行初步的调研分析。方法 :选取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郊地区学龄前儿童562例,参照《中医体质学》相关内容及问卷,结合西藏地区地域环境、饮食习惯,调查并分析藏区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分型。结果:平和质197例(35.05%),特殊体质365例(64.95%)。特殊体质包括气虚质154例(27.40%),阳虚质108例(19.22%),痰湿质62例(11.03%),血瘀质18例(3.20%),阴虚质13例(2.31%),湿热质5例(0.89%),气郁质3例(0.53%),特禀质2例(0.36%)。结论 :西藏地区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分型以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为主。  相似文献   

4.
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唐宋以后始将"噎膈"并称。噎膈的病因复杂,历代中医文献多有论述,如朱丹溪《脉因证治.噎膈》指出"血液俱耗,胃脘亦槁",主要与七情内伤、酒食不节、久病年老有关,致使气、痰、瘀交阻,耗气伤津,胃失通降而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明清时期胸痹心痛中医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提出"痰饮"一词,后世医家多有阐发。傅青主倡开瘀化痰,张景岳阐论滋肾治痰,张璐治痰力主养阴降火,王孟英治痰重展枢机。他们从不同层面丰富了中医痰病学,为后世痰病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回顾外科丹药在明清时期使用的历史,认为明清时期,医家对三品一条枪及降丹、升丹的创造使用,对升丹、降丹的配制烧炼和,临床应用的总结,以及重视疼痛等副作用的处理等,说明当时对丹药在外科疮疡的作用认识已较成熟.明清成为古代中医外科对丹药认识和应用最为重要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8.
<正> 祖国医学对血证论治的理论和经验由来已久,历代医家对此都有所研究和发展,各都结合自己的临床实际总结了独自的学术理论和治血方法.本文试将明、清四医家一一赵献可、缪仲淳、王清任和唐宗海对血证论治的特点加以探讨分述如下:一、赵献可的解郁治血法赵献可对血证的研究不乏新见,他认为"凡血证,先分阴阳,有阴虚,有阳虚","若肾中之真水干,则真火炎,血亦随火而沸腾矣;肾中之真火衰,则真水盛,血亦无附而泛上矣.惟水火奠其位,而气血各顺布焉,  相似文献   

9.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口呙)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口眼(口呙)斜,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明代以后,中风治法发生了重大变革,多执"木必先枯也,而后风催之.人必先虚之,而后风入之."的观点,改变了以前单纯调气的治法,使中风治疗进一步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郑淑美 《中医药学刊》2004,22(2):272-273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喎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口眼喎斜,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明代以后,中风治法发生了重大变革,多执“木必先枯也.而后风催之。人必先虚之,而后风入之。”的观点,改变了以前单纯调气的治法,使中风治疗进一步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吕秀梅 《光明中医》2013,(12):2491-2493
明清医家积累了大量的治痹经验,现代研究与应用证实其实用有效.根据明清医家的治痹文献,在痹病治疗上有如下特点:①祛温邪,独树一帜;②补益脾胃,甘温培中以实后天;③益精填髓、血肉有情以实先天;④治风先治血(包括养血行血、养阴熄风、行气活血、活血化瘀通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明清时期医家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用药规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该时期中医治疗消渴病选方用药特点加以分析。方法查阅明清时期医学著作并从中摘录治疗消渴病的方药,将所涉及到的单味药建立Excel 2017用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对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167首复方,共涉及药物148味,用药频率达1235次,其中用药频次50次以上的分别为麦冬、甘草、人参、茯苓、生地黄、知母。按照中药类别分析,用药总频次最多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养阴润燥、补气健脾、补肾固精、清热泻火,是临床治疗消渴病的常用配伍。结论明清时期医家治疗消渴病的中药以补虚、清热、利水渗湿为主,白虎汤类、地黄汤类、当归六黄汤、玉女煎等为治疗消渴病的主要方药。  相似文献   

13.
叶进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301-2302
通过整理明清医家的相关医著,总结出治疗传染病的主要治法有:辛凉宣透、逐秽解毒、通下和扶正救逆,并指出治疗注意点,对当今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历代医家虽通过四诊、八纲、脏腑、经络等方法对“不寐”做出辨证,但因为时空环境不同,所积累的经验与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其做出的辨证结果也常困人而异。明代医家对不寐病证的辨证在先贤各代医家的医学基础上,通过实践加以综合融化,在医学理论与临证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理论的创新发挥和临床的治疗都有许多鲜明的特色;清代医家在前贤先哲的基础下,更从临床辨证找出不寐的原因,并加以论治。使世人对不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与见解,为后世医者对不寐的辨治开拓了一条更宽广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明清主要文献中干癣、风癣、白壳疮、蛇虱、疕风、白疕、松皮癣、银钱疯等病名、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等信息的采录、辨识、整理,概括出这一时期医家对银屑病分类、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的认识与经验,通鉴古义,以资今治。  相似文献   

16.
据中医体质分型干预高校女生痛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痛经发生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探讨干预方法。方法:以曲靖地区两所高校在读大学女生共515名作为被调查的对象,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及本课题组编制的"痛经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然后统计分析。结果:偏颇体质、复合体质者更易出现痛经,其中阴虚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和阳虚体质尤为明显,采取合理膳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作息时间,调畅情志保持愉悦和树立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正确观念来预防和减轻痛经。  相似文献   

17.
明清温疫学派医家吴有性、戴天章、杨璿、刘奎、李炳皆重视下法治疫,强调辨证准确,不能滥用、过用下法,但五位医家在下法的具体使用上差异明显。吴有性主张在疫邪传胃时使用下法,多用大黄及三承气攻下;戴天章但见里证即下,用药除三承气外,又依据病位不同,增加了贝母、小陷胸汤、大柴胡汤的用法;杨璿认为热盛即下,多以升降散及其化裁方升清降浊、分消逐秽。以上三家多认可急证急攻,在攻下方药的使用上比较大胆。刘奎多在阳明腑实时使用下法,用药上多与养阴凉血药同用;李炳多在疫邪郁深热重、胃肠不通时使用大黄通下,刘奎、李炳在大黄的使用上比较谨慎。笔者认为温疫本质属郁热,治疫核心在通郁,郁热存在有形、无形之分,下法是治疗有形郁热的重要治法,温疫学派医家之所以在下法治疫上多有差异,其根本原因是不同医家所治郁热不同,即所治疫邪属性不同、郁热位置各异。  相似文献   

18.
明清医家对张景岳阴阳互济法及其左、右归方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景岳作为明代杰出的医学大家,在《内经》及王冰对阴阳互济法则论述的基础上,首次明确地将这一法则贯彻到阴阳精气水火不足证的立法组方中,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左、右归丸、饮。此后,众多明清医家对阴阳互济法及左、右归方从多方面进行了阐释及临床应用,对后学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传承、著述、行医轶事等角度,对明清时期浙江嘉善地方医家群体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医家为线索,研究《嘉善县志》《嘉善名医传略》《嘉善县百年百位名医》等地方著作,对明清时期医家的生平及著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明清时期嘉善地区记载的医家以世代传承为主,多为家传;著作丰富,涉及各科,其中摄生类著作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多有儒学功底,将行医作为践行“仁”的重要途径,尊重生命、淡泊名利、医德高尚。结论:明清时期是嘉善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时期,进一步整理与挖掘嘉善地方医家史料,对补充完善地方中医历史及研究地方医学源流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初步研究分析苏州市中医医院吴门医派研究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现存的古籍医案,以吴门医派鼎盛时期(明清)和便秘为坐标,系统梳理并凝练吴门医家治疗便秘的思路和方法,传承吴门医家辨治便秘学术特色和优势,更好地指导目前临床治疗便秘用药规律和治疗思路,进一步研究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