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芒硝熏洗液在会阴侧切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碘伏消毒,观察组术后应用大黄芒硝熏洗液护理,观察两组切口感染、愈合、肿胀、疼痛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疼痛程度、会阴切口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甲级愈合率、舒适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芒硝熏洗液能有效降低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术后感染,促进切口愈合,减轻术后疼痛度,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紫草愈肤油联合特定电磁波(TDP)对促进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顺产行会阴侧切分娩的100例产妇,采用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期间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涂抹自制紫草愈肤油联合电磁波治疗仪进行会阴切口护理。评价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口愈合情况和切口疼痛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手术当天,产妇的会阴侧切口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的甲级愈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58.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自制紫草愈肤油联合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可显著促进会阴侧切伤口的愈合,减轻患者伤口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会阴侧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会阴侧切术的86例自然足月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会阴侧切术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切口愈合情况、疼痛程度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切口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会阴侧切术后产妇疼痛程度,改善产妇预后,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会阴短侧切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俊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46-8346
目的探讨缩短会阴侧切口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需要会阴侧切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短会阴侧切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会阴侧切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缝合时间,术后局部疼痛时间(h),伤口愈合时间(h)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短会阴侧切术出血少、缝合简单快捷、愈合快、住院时间短。结论短会阴侧切出血少,缝合简单快捷,愈合快、无需拆线,能有效减轻切口的疼痛给产妇带来的痛苦及诸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2~4月会阴侧切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预防产后感染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肿胀、疼痛、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第3天时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有利于加速会阴侧切产妇的切口愈合,减少疼痛和肿胀,降低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会阴侧切术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术中出血及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会阴侧切术,观察组实施改良会阴侧切术。比较两组产妇切口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产后切口愈合程度、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切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改良会阴侧切术能有效降低产妇术中出血量,促进切口愈合,减轻切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应用蒲公英乙醇浸出液贴敷护理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行会阴侧切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会阴切口护理方法对照组用碘伏消毒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蒲公英乙醇浸出液贴敷法。比较两组会阴切口肿胀程度、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疼痛程度及舒适感。结果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感染发生率4%;观察组会阴切口肿胀程度、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甲级愈合率及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公英乙醇浸出液贴敷会阴切口能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会阴切口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12月会阴侧切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侧切缝合方式不同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行会阴侧切并连续皮内缝合,对照组行常规传统会阴侧切缝合,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手术切口所用缝合时间、愈合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切口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缝合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缝合时间短,切口疼痛轻,肠线反应轻,局部瘢痕形成减少,切口愈合快,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寻找一种适用于会阴伤口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会阴伤口的甲级愈合率,减轻产妇痛苦.方法 选取2005年1-6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06年1-6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于产后伤口缝合完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碘伏擦洗法护理会阴伤口;观察组用碘伏擦洗后,再使用自制昆脂愈肤灵会阴护垫护理会阴伤口.观察2组产妇会阴伤口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及拆线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24 h会阴侧切伤口肿胀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伤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口拆线时间早.结论 采用自制的昆脂愈肤灵会阴护垫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能加速伤口肿胀消退,有效地缓解疼痛,明显地降低会阴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拆线时间;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5年4月会阴侧切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预防产后感染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的切口愈合、肿胀、疼痛、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第3天时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有利于加速会阴侧切产妇的切口愈合、减少疼痛和肿胀、降低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冷敷、湿敷两种护理方法对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产妇术后切口疼痛、肿胀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40例自然分娩行阴道侧切的产妇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湿敷和冷敷会阴切口。比较两组产妇会阴部切口疼痛、肿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后24 h内各观察时间点的疼痛等级、切口肿胀程度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冷敷可减轻自然分娩产妇会阴侧切术的切口疼痛及肿胀程度,促进其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一种适用于会阴伤口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会阴伤口的甲级愈合率,减轻产妇痛苦。方法选取2005年1-6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06年1-6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于产后伤口缝合完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碘伏擦洗法护理会阴伤口;观察组用碘伏擦洗后,再使用自制昆脂愈肤灵会阴护垫护理会阴伤口。观察2组产妇会阴伤口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及拆线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24h会阴侧切伤口肿胀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伤门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口拆线时间早。结论采用自制的昆脂愈肤灵会阴护垫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能加速伤口肿胀消退,有效地缓解疼痛,明显地降低会阴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拆线时间;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会阴斜侧切开缝合术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行会阴斜侧切开缝合术的11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术,观察组进行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两组护理方法基本相同,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会阴切口出血量、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24 h伤口的肿胀和疼痛程度显著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合理的会阴斜侧切开缝合术应该更符合解剖和生理结构的特征,更能减轻产妇的痛苦,加快术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昆脂愈肤灵对产后会阴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产后伤口缝合完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碘伏擦洗法护理会阴伤口;观察组用碘伏擦洗后,再使用昆脂愈肤灵护理会阴伤口。观察两组产妇会阴伤口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及拆线时间。结果用昆脂愈肤灵帖敷后,两组比较,产后24h会阴侧切伤口,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使用昆脂愈肤灵贴敷,能加速伤口肿胀消退及疼痛,明显地降低会阴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及缩短拆线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0.5%灭滴灵湿外敷对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随机分为A、B2组,每组各110例.A组为观察组在会阴侧切伤口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加用1:20碘伏擦洗伤口,用0.5%灭滴灵湿外敷伤口30 min,每天2次;B组为对照组会阴侧切伤口按产后护理常规后每天只用1:20碘伏擦洗2次.比较2组产妇会阴侧切伤口愈合情况及拆线时间,会阴侧切伤口肿胀情况,会阴侧切伤口疼痛的自我感觉.结果 会阴切口愈合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好,肿胀消退速度明显增加(P<0.05).会阴侧切伤口拆线时间观察组为平均3.46 d,对照组平均为4.32 d,观察组较对照组时间短,且观察组疼痛症状缓解较快(P<0.05).结论 产后会阴侧切伤口使用1:20碘伏擦洗伤口加0.5%灭滴灵湿外敷治疗能加速伤口肿胀的消退,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自然分娩产后切口疼痛程度(VAS)评分及愈合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87例,依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93例和研究组94例。对照组行传统会阴侧切术,研究组行改良会阴侧切术。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切口缝合用时、产后住院时间及切口VAS评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切口缝合用时、产后住院时间、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切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然分娩的初产妇行改良会阴侧切术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产后切口疼痛程度,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追加局部浸润麻醉在产妇会阴侧切缝合中的效果.[方法]将148例会阴侧切的产妇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常规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改良组在会阴侧切前常规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的基础上,缝合前会阴切口再追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会阴切口在缝合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组在会阴缝合过程中,产妇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切口愈合均良好.[结论]在产妇会阴侧切缝合中追加局部浸润麻醉可提高镇痛效果、缩短缝合时间且不影响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药联用治疗会阴部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60例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而致切口肿胀、疼痛、感染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4d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并以生理盐水及碘伏进行清理擦洗外阴,术后嘱产妇平卧,注意勤换内衣裤及排空膀胱,保持切口清洁、干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50%葡萄糖溶液加1U胰岛素局部涂擦后用湿润烧伤膏,以蝶形胶布将切口两侧皮缘对合拉紧固定包扎。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口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及硬结阳性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平均拆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切口全部甲级愈合,对照组有2例乙级愈合,1例因拆线过早部分组织未完全愈合。结论:湿润烧伤膏与高渗葡萄糖加胰岛素治疗会阴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创面可促进其愈合,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产妇给予中药熏洗方剂熏洗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顺产分娩且实施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产妇,共计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碘伏会阴消毒处理,观察组进行碘伏会阴消毒联合中药熏洗方剂熏洗处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切口感染率及切口愈合程度。结果:观察组(93.33%)治疗优良率较对照组(73.33%)更高(P<0.05);治疗2d、4d、1周后痛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3.33%)切口感染率较对照组(23.33%)更低(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丙级愈合率更低(P<0.05)。结论:会阴侧切缝合术产妇给予中药熏洗方剂熏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疼痛程度及切口感染率,改善切口愈合程度。  相似文献   

20.
夏雪荣 《全科护理》2011,(16):1463-1463
[目的]观察追加局部浸润麻醉在产妇会阴侧切缝合中的效果。[方法]将148例会阴侧切的产妇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常规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改良组在会阴侧切前常规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的基础上,缝合前会阴切口再追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会阴切口在缝合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组在会阴缝合过程中,产妇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切口愈合均良好。[结论]在产妇会阴侧切缝合中追加局部浸润麻醉可提高镇痛效果、缩短缝合时间且不影响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