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分散聚合法成功合成了高掺杂、窄分子量分布的聚苯乙烯-铝纳米粒子(PS-AlNPs)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GPC、TGA、SEM和TEM等手段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PS基体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热稳定性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得球形复合材料的平均粒径约为1.5 μm,聚合过程中AlNPs的晶体结构未见变化,AlNPs掺杂量可高达1.81%,PS基体重均分子量达1.98×10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21,热稳定性优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先用过硫酸铵引发苯胺的聚合,然后再将纳米二氧化锰(nm-MnO2)加入过硫酸铵和苯胺的反应体系中。原住制备了导电聚苯胺/纳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PANL/nm-MnO2),并有效地避免了nm-MnO2在苯胺氧化聚合中的消耗。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显示复合材料中nm-MnO2为聚苯胺所包裹。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nm-MnO2的晶型未发生变化,在复合材料中聚苯胺为非晶相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蒙脱土(MMT)复合义齿基托材料并进行摩擦磨损实验。方法:利用悬浮聚合法制备PMMA/MMT复合物;用红外光谱图(FT-IR)、X射线衍射图谱(XRD)表征其纳米复合结构的形成;通过摩擦磨损实验并与临床常规义齿基托材料进行比较了解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结果:悬浮聚合法可以成功制备PMMA/MMT复合物。复合材料表现出高摩擦、低磨损的性能。结论:MMT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复合材料原液,并采用湿纺成型工艺制得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复合材料纤维。与共混工艺相比较,采用该方法制得的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在聚丙烯腈基中分散均匀,具有较好的可纺性。  相似文献   

5.
以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与苯乙烯组成无皂乳液聚合体系(PSSSS)制备了粒度不等的窄分布聚苯乙烯(PS)微球,微球粒径可在60~700 nm之间调节,粒径分布控制在2%之内。在PSSSS体系中SSS用量增多会使PS微球的尺度下降,但对粒径分散性没有影响。PS的数均分子量会随着SSS用量增多而略有下降。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多,PS微球粒径会下降,PS的数均分子量明显下降。在二氧化硅溶胶中可稳定制备聚苯乙烯微球,在PSSSS体系中引入纳米二氧化硅溶胶(NanoSiO2)组成NanoSiO2PSSSS体系,可对微球粒度进行调制,NanoSiO2用量的增多会导致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粒径下降,对于微球PS的数均分子量影响很小。聚苯乙烯中引入SSS后会增加苯乙烯聚合速率,提高制备的聚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SOCl2/SnCl4引发体系的苯乙烯聚合反应很快,但所得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宽(Mw/Mn=4.37),且其GPC曲线呈多重峰;单独加入季铵盐(n-Bu4NCl)或二甲基亚砜(DMSO)可使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明显变窄,并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但程度有限,不显示活性聚合特征;DMSO和n-Bu4NCl同时加入,表现出协同效应,不仅能保持较高的聚合反应活性,而且产物分子量分布很窄(Mw/Mn=1.27),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增加而增加,且线性关系良好,聚合物链数只与引发剂初始浓度相关,显示活性聚合特征。  相似文献   

7.
用光气法制备了N-羧基-L-丙氨酸-环内酸酐(L-Alanine NCA).系统研究了L-Alanine NCA开环聚合反应过程中引发剂、溶剂、温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用硝基苯作溶剂,三乙胺作引发剂,所得聚合物特性粘度[η]=1.18.实验中发现,L-Alanine NCA可以顺利地进行热聚合反应。反应具有速率快,转化率高,分子量大的特点。甲苯溶剂中反应5小时所得聚合物[η]=2.35,高于采用引发剂的聚合体系产物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8.
PS-SOD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 通过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对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包裹制备PS SOD脂质体 ,从而实现SOD向肺组织细胞的靶向转运。②方法 采用旋转蒸发法将PS与SOD结合 ,制备PS SOD脂质体 ,电镜负染法观察PS SOD脂质体的形态 ,测量其大小。采用SOD试剂盒测定PS SOD脂质体中和SOD溶液中的SOD活性。利用表面张力仪测定PS和PS SOD脂质体中PS的表面张力。③结果 PS SOD脂质体在电镜下为圆形或类圆形小体 ,分散或聚集存在 ,其粒径为 (0 .4 6 3± 0 .2 2 3) μm ,脂质体的包封率为 4 0 % ,SOD的活性和PS的表面张力在脂质体制备前后均无明显改变。④结论 利用PS和SOD成功制备了PS SOD脂质体 ,可作为SOD进入肺组织细胞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9.
用直接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羧基丁苯-纳米氧化硅杂化胶乳,经喷雾干燥得到的羧基丁苯-纳米氧化硅复合粉末通过本体-悬浮聚合和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抗冲聚苯乙烯.结果表明,本体/悬浮聚合法中预聚转化率的控制与复合粉末的加入量有关,当加入的复合粉末的质量分数为0.05时,冲击强度可提高5倍,也高于熔融共混法所制备的改性聚苯乙烯.本体/悬浮聚合法制备的改性聚苯乙烯的热分解温度(Td)高于熔融共混法改性的,且Td随复合粉末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改性聚苯乙烯的刚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对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三种反应性单体和两种PP接枝物改性的PP/PS共混物,用DSC研究了改性PP/PS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结果表明:PS的加入提高了PP的结晶温度,两种接枝物的加入进一步提高共混物中PP的结晶温度,少量反应性单体对结晶温度影响不大,但高用量时则明显提高共混物的结晶温度;外加接枝物或者反应性单体对共混物中PP的熔融温度影响不大,但是熔融峰形与结晶温度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和常规机械通气(CMV)及其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IS)对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7只制成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并呼吸衰竭模型,随机分为五组,采用四种方法进行通气治疗(CMV,HFOV,CMV+PS及HFOV+PS),分别在治疗后1,2,3及4h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治疗4h后处死动物,取右肺下叶称重后,计算湿质量/干质量比值(W/D);右肺中叶4个不同部位(依赖区和非依赖区)取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对照组不行机械通气。结果 伤后PaO2均降至60mmHg以下,各组伤前、伤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PaCO2伤前、伤后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个治疗组的PaO2均在通气治疗1h后明显上升。通气治疗4h内PaO2维持在良好水平。HFOV组和HFOV+PS组的PaO2分别高于CMV组和CMV+PS组(P〈0.01,P〈0.05);CMV+PS组在伤后2h。HFOV+PS组在伤后2和3h,PaO2明显优于相应未加PS组(P〈0.05)。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在HFOV组和HFOV+PS组分别低于CMV组和CMV+PS组(P〈0.01,P〈0.05);CMV+PS组和HFOV+PS组在治疗2,3及4h,P(A-a)O2均分别显著低于CMV组和HFOV组(P〈0.05)。4个治疗组伤后各时点的PaCO2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伤前、伤后各时点的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也无明显变化(P均〉0.05)。肺组织W/D在HFOV和CMV组,HFOV+PS组和CMV+PS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加用PS组与相应未加PS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HFOV组的损伤程度较CMV组明显减轻,HFOV+PS组损伤最轻,CMV组损伤最重。结论 HFOV联合PS能提高蒸汽吸入性损伤兔的Pa02,减轻肺损伤。且对循环功能无不良影响,是治疗吸入性损伤并呼吸衰竭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离体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实验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I/R组)和缺血再灌注PS干预组(n=10,PS组).建立大鼠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测定缺血2 h再灌注2 h(I/R组)及缺血2 h气管内注入PS后再灌注2 h(PS组)的肺动脉压、肺湿/干重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变化;光、电镜观察肺病理学改变.结果I/R组肺动脉压和肺湿/干重比显著高于PS组(P<0.01),且PS组出现大量eNOS、SP-A阳性反应信号,与I/R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显微、超微结构证实给予PS后肺血管内皮及肺泡上皮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离体大鼠肺缺血后再灌注前给予PS可显著减轻再灌注后肺水肿,降低肺动脉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S减少SP-A破坏,进而刺激eNOS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不同方法研制出取向性静电纺丝复合材料,确定材料与神经再生之间的构效关系,为理想的神经再生植入装置的设计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提供更有效的方法。方法:本实验通过切片法结合静电纺丝及3D打印等技术制备具有取向性的丝素(silk fibroin,SF)/石墨烯(Graphene,Gr)复合材料。显微镜观察材料表面结构形貌。电化学分析提供复合材料的电活性表征。细胞共培养观察该复合材料对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不同方法制备的不同取向性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电性,其中3D打印生成取向性的静电纺丝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并且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其支持培养的施万细胞的存活和生长,揭示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结果均表明3D打印取向性复合材料结合了优秀的导电性能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性质,很好地模拟了神经发育的天然神经细胞微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肝CT灌注成像评估兔VX2肝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建立36只兔VX2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A组行TACE(0.4 mg栓塞微粒球),B组单纯口饲强服阿帕替尼50 mg/(kg.d),C组行TACE(0.4 mg栓塞微粒球)+口饲强服阿帕替尼50 mg/(kg.d),D组使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行肝动脉灌注。4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7,14 d后行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获取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肝动脉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ure,HA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及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各组于第1次灌注扫描后分别处死1只兔,治疗14 d后行最后一次灌注扫描后处死剩余8只兔。取肿瘤边缘区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各组肿瘤边缘区CT灌注参数。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肿瘤边缘区CT灌注参数的变化,采用多组间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的肿瘤边缘区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值,对各组灌注参数与MVD值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4组间肿瘤边缘区CT灌注参数BF,BV,MTT,HAF,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B,C组BF,HAF,PS明显降低(P<0.05),D组稍增高。治疗14 d后MVD值分别为A组80.1±16.4,B组50.2±11.2,C组27.4±9.7,D组68.7±12.7,C组MVD值较其他3组显著降低(P<0.01)。除A组外,其余各组兔VX2肝肿瘤边缘区CTPI参数BF,HAF,PS与MVD均呈正相关;BV,MTT与MVD无明显相关性;A组MVD与各CTPI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全肝CT灌注可定量评估兔VX2肝肿瘤TACE治疗前后肝血流动力学变化,可替代MVD评价肿瘤血供生成,TACE联合口服阿帕替尼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长。  相似文献   

15.
朱石柱 《疑难病杂志》2011,10(8):586-588
目的评估16排CT在肺隔离症(PS)诊断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年龄为1个月~39岁的PS患者32例,纳入本研究,其中2005年3月前收治的22例采用X线胸片、超声、MR或血管造影等方法检查;2005年3月后收治的10例患者行16排CT检查生成多平面重建(MP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量再现图像(VR)。软组织和肺窗设置中观察轴像以评估实质改变。结果应用16排CT检查前,22例PS中漏诊10例(45.5%),误诊7例(31.8%),术中操作发生大出血11例(50.0%);而应用16排CT检查后,10例PS中仅有漏诊1例(10.0%),无误诊病例,术中大出血1例(10.0%),应用16排CT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CT血管成像能准确显示异常动脉血供和静脉回流,在PS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中具有极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N端2—8位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型MCP-1(mutated MCP-1,mMCP-1)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CVB3腹腔注射BALB/c小鼠,随机分组:病毒性心肌炎组(A组)、mMCP-1干预组(B组)、空质粒pVAX1对照组(C组)和未感染生理盐水对照组(D组)。比较各组小鼠心脏重量和体重的比值(HW/BW)、心肌组织病理学积分(PS)、心肌组织病毒载量、血清CK—MB水平和心肌浸润的单个核细胞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血清CK—MB水平降低(P〈0.01)、PS减少(P〈0.05),HW/BW和CVB3载量未呈明显改变(P〉0.05);B组小鼠心肌浸润的单个核细胞减少(P〈0.01),平均下降41、7%;与D组相比,B组CK—MB、PS、HW/BW和CVB3载量均明显升高。而与A组相比,C组CVB3载量、血清CK—MB水平、HW/BW和心肌组织病理学积分均未呈明显改变。结论mMCP-1可缓解病毒性心肌炎中心肌组织病变和心肌损伤,这与单个核细胞浸润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n-HA/PA66人工椎体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我科对53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n-HA/PA66人工椎体植入钛板内固定术.术后观察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通过与同期在我科行钛网植骨融合的颈椎病患者对照,评估其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门诊或电话随访.两组所有患者术后较术前脊髓功能、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改善明显,植骨融合率100%.n-HA/PA66人工椎体组术中术后未见并发症,钛网组有5例术后出现钛网下沉.两组比较,n-HA/PA66人工椎体组在脊髓功能、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及局部反应等方面与钛网组无明显差异;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钛网组.结论:n-HA/PA66人工椎体能有效恢复颈椎曲度及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高.应用于颈前路治疗颈椎病的手术中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人工合成小鼠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多肽制备特异性抗HDAC2抗血清,用于相关疾病的体内外诊断。方法根据HDAC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合成多肽,与载体偶联后免疫动物,所制备的抗血清用ELISA、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结果 ELISA检测表明所制备的抗血清可同多肽抗原发生阳性反应,效价1∶4 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抗血清可与多肽抗原及APP/PS1转基因小鼠的脑组织发生反应;免疫血清1∶100,1∶200,1∶400,1∶800四个稀释度均能与小鼠脑组织中的HDAC2反应。结论所制备的多肽抗血清可识别组织及血清中的HDAC2,可应用于相关领域的体内外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 1 8例双腔右心室的诊断及手术诊治体会。方法 对 1 8例双腔右心室行畸型矫正术 ,在体外循环下选用胸正中切口 1 4例 ,右进胸小切口 2例 ,胸骨下段小切口 2例 ,心脏不停跳下手术矫治 2例。手术切除部分肥厚肌索 ,疏通流出道 ,合并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同期矫正处理。结果  1 8例经手术治疗均症状改善或消失 ,经门诊随访 ,身体恢复良好。结论 双腔右心室随着年龄增长 ,症状呈进行性加重 ,故一经确诊 ,压力阶差大于 50mmHg者 ,无论有无症状 ,均应尽早手术。术中对其他畸形如VSD、ASD、PS等同时矫治 ,方能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处理法提取的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化学成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用灌洗法与粉粹法提取的猪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化学成分。粉碎法获得率为灌洗法的2.42倍,但主要化学成分构成比却显著低于后法,总磷脂中卵磷脂显著低,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酸显著高。上述结果表明灌洗法提取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中对呼吸功能发挥影响的成分多于粉碎法提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