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 研究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标本分离的肺炎链球菌的特征,为临床治疗及流行病学提供合理依据。 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2017年11月间5 332份5岁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采用多重PCR和E-test分别对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5 332份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标本分离出212株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检出率为3.98%。男、女患儿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4.19%和3.74%,不同性别患儿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有差异,检出率最高的是冬季(5.70%),冬春季肺炎链球菌检出高于夏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2株肺炎链球菌共检出19种血清型,其中19F最多,占37.3%(79/212),其次19A占24.5%(52/212)。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和莫西沙星全部敏感,对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阿莫西林、青霉素G、克林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2%、4.7%、9.0%、25.0%、30.2%、56.1%、80.7%和86.8%。 结论 冬季是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高发季节,应及时进行血清型别检测和药敏试验,合理选择预防疫苗接种和治疗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急性呼吸道感染管理对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管理(ARI)对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我所自1995年开始推广呼吸感染监测技术,建立儿童呼吸感染监测网,对儿童肺炎进行登记及分类诊断,并实行儿童肺炎分级治疗,重症肺炎及时转诊的监测制度.结果 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53.33,P<0.01).结论 儿童ARI监测技术是一项简便、有效、经济、实用的技术,可在基层医疗及社区卫生服务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岁以下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RIs)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岁以下ARIs患儿246例分别从年龄、营养状态、是否母乳喂养、居住地、被动吸烟、家庭大小、父母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RIs患儿中年龄〈30个月80.08%、重度营养不良77.64%、非母乳喂养87.39%、居住城市79.26%、被动吸烟77.23%、大家庭69.51%、父母文化程度低79.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30个月、重度营养不良、非母乳喂养、居住城市、被动吸烟、大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低等系ARIs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2岁以下儿童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MP患儿238例,根据患儿年龄分为<2岁组(n=63)和≥2岁组(n=175),对2组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2岁组患儿发热比例和体温峰值显著低于≥2岁组(P<0.05),热程显著短于≥2岁组(P<0.05);<2岁组患儿咳痰、喘息及肺部湿啰音发生率显著高于≥2岁组(P<0.05)。<2岁组患儿肺部X线片表现为小叶实质浸润的比例显著高于≥2岁组,肺段实质浸润的比例显著低于≥2岁组(P<0.05);2组患儿肺部X线片表现为血管周围间质浸润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岁组患儿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高于≥2岁组(P<0.05),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2岁组(P<0.05)。结论 2岁以下MP患儿常表现为咳嗽伴喘息,多有肺部湿啰音,但发热不明显,且免疫反应较轻,肺部X线片表现以小叶实质浸润为主,应结合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 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儿童死亡原因的最新资料表明,在1990年有43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急性呼吸道感染。 1991年底,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国际儿童急症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署共同组织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讨论如何更好地控制急性呼吸道感染。会议代表指出,应当研制更有效的抗肺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疫苗。这是引起致死性肺炎的主要细菌。专家们讨论了控制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战略方针,并提出了以下方案: 观察体征,如呼吸加快和胸部凹入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2岁以下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后体内IgM和IgG抗体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某医院就诊的MP感染患儿240例,其中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100例和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RMPP)140例,根据年龄分为0~<3岁组、3~<6岁组、6~<9岁组、9~<12岁组,动态检测MP感染患儿不同时间的体内IgM和IgG抗体水平。结果 0~7d IgM和IgG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5.2%和50.5%,8~15d IgM抗体阳性率高达100.0%,IgG抗体阳性率为85.2%,16~30d IgM抗体阳性率逐渐降低,IgG抗体阳性率高达100.0%,随后抗体阳性率开始逐渐降低,维持在80.0%;MPP和RMPP组30d内IgM和IgG抗体水平逐渐升高,30d后开始下降,RMPP患儿30d内IgM抗体水平低,而R...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之一,感染后临床上不仅表现为肺炎,而且更多表现为上感等。通常认为MP感染在5岁以上年长儿童多见,近年来认为5岁以下年幼儿童也同样可以受到感染。本文主要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993年4月至1993年10月间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住院病儿;用间接血凝集试验(IHA)检测血清抗MP抗体,抗体滴度≥32为阳性。采用北京向阳制药厂生产提供的MP感染诊断试验(IHA试剂)药盒。2结果2.1血清抗MP抗体检测结果:312例中,男194例,女118例(1.6∶1)。<5…  相似文献   

11.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是呼吸系统感染的一种常见病原体,常年均可发病,尤其以秋冬季节为感染的高峰季节,为了解近期本地区小儿呼吸道MP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我们在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之间,我院门诊和住院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共1 060例进行了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5岁以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附26例报告)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410011)何庆南娄底铁路医院儿科(417000)刘洁明湖南省城步县中医院王宗华肺炎支原体是导致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以往认为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好发于5岁以上年...  相似文献   

14.
15.
儿童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进一步分析目前儿童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特点,及其占总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以提 高对该病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本院诊治的78例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例进行临床和实验室分析。结 果 支原体感染以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多见,其中婴幼儿20例,占25.64%;学龄前儿童33例,占42.30%;总体病 情较轻,并发症少,胸部X线表现局部斑片状和网点状阴影占优势。与其他年龄组相比,3岁以下患儿喘息及肺部 罗音发生率较高(P<0.05);6岁以上儿童肺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支原体IgM多在病程8-10天被检出 (69.23%)。末梢白细胞总数正常率为80.76%;中性粒细胞分类>50%者占53.84%。C反应蛋白(CRP)升高率为 51.27%。结论 儿童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年龄趋于小龄化、总体病情虽轻、但不同年龄儿童发病有其不 同特点,抗体检出时间往往滞后于临床症状,外周血常规检查及CRP水平无特异性。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讨肺炎支原体(MP)所致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取120例MP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做试验与研究,从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及临床症状等多个方面总结上述患儿的发病特征。结果:1感染类型:肺炎115例(95.8%),支气管炎5例(4.2%);2季节分布:于春冬季发病者68例(56.7%),夏秋季发病者52例(43.3%);3症状分布:其中咳嗽有116例,占96.7%,发热有94例,占78.3%,喘息者63例,占52.5%;4年龄特点:≤3岁者在喘息、皮疹、湿罗音伴哮鸣音等方面所占比重均相比3岁者明显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MP所致下呼吸道感染在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多为肺炎,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喘息及发热,3岁婴幼儿多有喘息、皮疹、湿罗音伴哮鸣音等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慢性咳嗽患儿76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的7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行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检测,对比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率;将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患儿分为组I和组II,组I实施常规治疗,组II常规治疗+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组I和组II患儿治疗效果和副反应、退热时间、咳嗽、咽喉肿痛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76例有4例阳性,占5.26%;观察组有40例阳性,占52.63%。组II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组I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9.67,P<0.05)。组I和组II患儿在治疗期间副反应相似,均比较轻微,发生率均为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II退热时间、咳嗽、咽喉肿痛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3.24±1.40)d、(6.12±0.89)d、(6.12±1.21)d、(7.24±1.40)d明显短于组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上呼吸道感染者,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儿作用显著,可在安全用药的基础上快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绍兴市妇幼保健院0~5岁婴幼儿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不同年龄段感染、季节性分布、重症感染分布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血清标本3788份,其中男性标本2299份,女性标本1489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重症感染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788血清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总阳性率15.47%,男性标本阳性率13.35%,女性标本阳性率18.74%,女性患儿IgM抗体阳性率较高,P<0.01; <1岁婴幼儿标本阳性率9.01%;1~2岁婴幼儿标本阳性率27.36%;3~5岁婴幼儿标本阳性率29.51%,1~2岁婴幼儿组和3~5岁婴幼儿组感染率较高,P=0.000;春季送检标本阳性率18.59%、夏季送检标本阳性率11.00%、秋季送检标本阳性率10.99%、冬季送检标本阳性率11.65%,春季阳性率最高,P=0.000;3~5岁婴幼儿组中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最高,占1.47%.结论 0~5岁婴幼儿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春季发病率较高,以女性患儿为多见,1~5岁年龄段婴幼儿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较常见.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年长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与儿童呼吸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颗粒凝集法检测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我院儿科住院病房46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MP抗体效价,比较不同月份、不同年龄及不同临床表现的患儿的MP-IgM阳性率。结果464例患儿中211例MP-IgM为阳性,占住院总人数的45%,一年中12月、1月是MP感染的高峰季节,其阳性率分别为60%和58.3%(χ2=20.03,P<0.05);随着年龄增长,MP感染阳性率增高,10~14岁儿童MP阳性率高达75%,而1岁以下婴儿MP阳性率仅为13.3%(χ2=72.6,P<0.001);支气管哮喘患儿中MP-IgM阳性率最高,为64.5%(χ2=24.5,P<0.001)。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该病原体是目前儿科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相似文献   

20.
王群  欧维琳  李雄  杨方源  彭娟 《华夏医学》2012,25(3):323-325
目的: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MP)的关系。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20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58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儿MP-IgM阳性率28.2%,健康儿童MP-IgM阳性率5.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感染儿童可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结论:MP感染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