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连平县生活饮用水源水主要为河水和井水。河水为自来水厂的主要水源,但河道水源吸水点上下游及河岸周围基本上没有卫生防护设施,水质易受影响。农村乡镇大多数人群的饮用水靠自取手压泵井和大口井供给。我县地一处九连山区,全县总人口354120人,饮用处理过的水人数为57019人,占全县总人口16.1%,为加强我县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管理及指导农村水改工作的开展,现将我站1993年以来对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学调查和水质检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与采样方法集中式给水:调查自来水厂水源水2个点;分散式给水:调查8个固定给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广东省2008—2011年农村饮用水供水情况及水质状况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制订下一步农村改水工作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健康危害信息系统下载2008—2011年广东省农村水质监测网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以地面水为饮用水源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分别是56.42%、56.97%、60.09%、61.17%,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分别是43.58%、43.03%、39.91%、38.83%,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各年不同水源饮用人口比例情况看,广东省农村饮用水源以江河水、水库水、浅井水为主,其次是溪水和泉水,以湖泊、沟塘为水源的人口比例较小。2008—2011年,集中式供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分别为60.09%、60.14%、64.01%、66.90%,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散式供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分别是37.79%、38.01%、35.99%、33.27%,呈下降趋势,完全处理的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最大,占农村总人口的40%以上。2008—2011年,集中式供水合格率分别为45.74%、46.25%、58.10%、61.04%,分散式供水合格率分别为17.23%、24.21%、31.59%、42.00%,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调查年份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1.854、147.335、218.368、109.057,P<0.05)。结论近年来,分散式供水人口比例有所下降,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有所上升,两者水质合格率都有所提高,但目前分散式供水人口比例仍较高,水质合格率仍偏低,需继续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普及自来水,并加强水质处理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广东省2008—2011年农村饮用水供水情况及水质状况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制订下一步农村改水工作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健康危害信息系统下载2008—2011年广东省农村水质监测网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以地面水为饮用水源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分别是56.42%、56.97%、60.09%、61.17%,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分别是43.58%、43.03%、39.91%、38.83%,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各年不同水源饮用人口比例情况看,广东省农村饮用水源以江河水、水库水、浅井水为主,其次是溪水和泉水,以湖泊、沟塘为水源的人口比例较小。2008—2011年,集中式供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分别为60.09%、60.14%、64.01%、66.90%,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散式供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分别是37.79%、38.01%、35.99%、33.27%,呈下降趋势,完全处理的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最大,占农村总人口的40%以上。2008—2011年,集中式供水合格率分别为45.74%、46.25%、58.10%、61.04%,分散式供水合格率分别为17.23%、24.21%、31.59%、42.00%,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调查年份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1.854、147.335、218.368、109.057,P<0.05)。结论近年来,分散式供水人口比例有所下降,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有所上升,两者水质合格率都有所提高,但目前分散式供水人口比例仍较高,水质合格率仍偏低,需继续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普及自来水,并加强水质处理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农村饮用水现状,探讨改水工作的对策。方法对农村饮用水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饮用水监测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县农村饮用水以分散式供水为主,饮用人口占总人口的84.37%;主要水源类型为地下水、水库水、江河水。合格率以二级水为标准达到12.50%,以三级水为标准达到26.52%,但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均在93%以上,丰水期水质比较稳定,枯水期水质变化较大。结论微生物污染为当前农村饮用水污染的主要指标。提示需加强水源卫生防护和饮用水消毒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我省农村饮用水、改厕和粪便处理现状,了解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情况,为制定我省农村饮用水安全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及人口比例分层选取16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10个行政村,每个村随机选取10户入户调查;每县选择10个水质采样点。结果集中式供水人口占总人口17.2%,分散式供水人口占总人口82.8%;以地面水为饮用水源的人口占总人口21.0%,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人口占79.0%。采集水样162份,合格率为59.9%。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样合格率(56.56%)低于以地面水为水源的水样(70%);分散式供水(53.3%)低于集中式供水(72.7%)。卫生厕所使用户数占21.5%;生活性和生产性污水排放以随意排放最高(56.8%、46.6%);产生的垃圾中,生活垃圾占56.6%,生产垃圾占43.4%。结论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涪陵地区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乌江和沅江。1984年本区地面水年径流总量233.21亿m~3,地下水资源35.24亿m~3,水资源总量268.45亿m~3。全地区总人口587.5万人。饮水水源以地下水分散式给水为主,占全区总人口数的79.53%,集中式给水人数较少,约占6%。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2010年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浙江省农村居民饮用分散式供水水质和卫生状况,预防饮水引起急慢性、化学性和介水传染病的发生。方法在浙江省11个市中选择有代表性县开展分散式供水基本情况调查和水质监测,对不同类型水源水和不同类型取水方式的水质,在丰、枯水期进行取样监测和评价。结果 26个县不同水源类型饮水点有25.19万处,饮水人数为201.2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6.70%;不同取水方式丰、枯水期的机械取水合格率分别为21.60%和31.03%;人力取水为14.81%和15.04%;手压泵取水13.79%和21.62%。结论浙江省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综合指标合格率较低,主要是水源水间接受不同环节污染机会较多所致。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农村饮用水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掌握福建省农村饮用水现况,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比例分层随机选择水质调查(监测)点,采集集中式供水末梢水和分散式供水储水器水进行检验.结果 我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占51.29%,分散式供水占48.71%;集中式供水水源以水库为主,占38.06%;分散式供水以浅井为主.占49.49%;以地面水为水源占41.4%,以地下水为水源占58.6%.全年水质监测合格率为54.8%,其中丰水期合格率53.2%,枯水期合格率56.5%;集中式供水合格率61.7%.分散式供水合格率44.0%;以地面水为水源的水质合格率59.4%,地下水为水源的水质合格率51.1%;总大肠菌群合格率69.8%,细菌总数合格率85.6%.结论 我省近50%农村人口为分散式供水,改水任务十分艰巨;饮用水质合格率低,微生物超标为主因.  相似文献   

9.
2005年广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广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1—4月,采用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村为单位调查农村饮水状况和供水的基本情况、自来水的普及率和供水设施的运行情况以及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的分布、类型、取水方式、水源污染的状况、水质状况及覆盖人口等。分别于2005年7月(丰水期)和11月(枯水期),由各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GB/T5750—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对不同水源类型和取水方式水样进行采集、保存和检验。按照《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由自治区级专家组统一对农村饮水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广西农村总人口为4142.40万人,其中,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为1385.8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3.45%;分散式供水覆盖人口为2756.5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6.55%。广西农村地区有覆盖人口200人以上或日供水量20t以上的乡镇级和村级集中式供水工程14260处,总覆盖人口为1385.81万人,占广西农村人口的33.45%。乡村两级集中式供水工程中有净水设施的1157处,占8.11%;无净水设施(无净化、消毒等设施)的13...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农村饮用水卫生学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今后制定农村改水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以随机的方式从云南省以往的农村饮用水常规监测县中选取30个县(市、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调查、现场察看等,填写统一的农村饮用水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县的基本情况、饮用水基本情况、分项覆盖(代表)人口。确定调查县后,按随机的方式选择水质调查点,每个县不少于10个调查点。于2006年丰水期8—10月,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分析和评价。结果共调查894.00万人,其中,以地面水为水源的人口占48.60%,以地下水为水源的人口占51.40%;饮用集中式供水的人口占52.18%,饮用分散式供水的人口占47.82%。本次共采集水样301件,合格111件,合格率为36.88%。以地面水、地下水为水源水样的合格率分别为37.60%和3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集中式供水的合格率为41.85%,高于分散式供水(2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耗氧量(86.05%)、总大肠菌群(48.84%)、细菌总数(75.75%)外,色度、浑浊度、pH值、总硬度、铁、锰、砷、氟化物、硝酸盐、硫酸...  相似文献   

11.
合肥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农村饮水卫生现状。方法 选择合肥三县进行水源类型、供水方式调查,每个县设30个采样点,按丰水期和枯水期,共采集水样180份进行水质分析,并对水源水卫生状况进行调查,按《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结果 集中式供水人口占三县农村总人口的8.88%,分散式供水人口中99.90%以地下水为水源水,其中82.07%人口饮用浅层地下水。分散式供水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16.1%和17.8%。结论 被调查的三个县大部分农民还未饮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主要卫生问题是饮用水被微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澄江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云南省澄江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为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澄江县所辖镇的40个行政村的水源和县城集中式供水水源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农村饮用水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水源类型及其分布、供水方式、覆盖人口、水源周围卫生状况等.从每个行政村中随机抽取1个采样点,从县城抽取2个集中式供水采样点,于2006年8-10月,按照GB 5750-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对水样进行采集、保存和检测,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并结合现场调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澄江县农村现有集中式供水水源113个,覆盖40个行政村,覆盖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6.08%(132 035/137 422).分散式供水分布于3个行政村中,覆盖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3.92%(5 387/137 422),水源均为地下水.经完全处理、部分处理和未经处理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分别占1.77%(2/113),59.29%(67/113),38.94%(44/113).共采集水样42件,合格4件,合格率为9.52%.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5.88%(2/34),均符合农村饮用水Ⅰ级标准;分散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25.00%(2/8),均符合农村饮用水Ⅲ级标准.除1件分散式供水水样的肉眼可见物指标不合格外,所有水样的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及毒理学指标均合格;细菌学指标各合格2件.集中式供水水样中细菌总数合格率高于分散式供水,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76,P<0.01).结论 澄江县农村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存在传播介水传染病的隐患.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源防护、卫生管理、净化消毒和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全县22个乡镇,36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98.5万。东部乡镇靠近黄海,农民长期饮用苦咸水;西部属丘陵地区,水源缺乏;中部地区水源含氟量较高,也是氟骨病和氟斑牙高发地区。针对我县农民饮水困难情况,县委、县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对农村改水工作做了整体规划和部署,并逐年实施改水工程。2003年省政府出台为民办好“五件实事”政策,我县加大了农村改水进程,提出到“十五”期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要达到95%以上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县政府制定了改水攻坚计划,认真安排、统筹规划,坚持“五个到位”,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至2004年底,全县共建农村自来水厂174座,累计受益人口达91.3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92.75%。2005 年将新增受益人口5万人,届时将达到97.81%的改水普及率。  相似文献   

14.
新会县自1981年以来农村改水工作有较大发展,饮用自来水的人口现已占全县总人口的82.9%。为了解农村改水前后人群肠道疾病的发生情况,新会县防疫站及爱卫办于1990年5~10月选以往水源受污染较严重、改水后水厂管理比较好、水质合格率较高的礼乐镇、大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熔岩地貌边远山区天峨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当地农村供水、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2011年在全县9个乡镇随机选择108个水质取样点,现场调查取水方式、水源类型及覆盖人口,同时进行水样采集、检验和评价.结果:4年共检测集中供水样品451分,供水覆盖人口为78 478人,占年均总人口46.39%,分散供水样品共76份,供水覆盖人口为678人,占年均总人口0.40%.检测水样527份,合格样品147份,合格率为27.89%,经统计学处理,各年度的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28.83%、26.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指标中细菌学指标的合格率最低,集中式供水细菌学指标合格率为29.71%,分散式供水仅为17.11%.结论:天峨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细菌学指标超标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军已基本普及集中式给水。其中自备自来水占全部水源数的65.0%,供饮人数占总人数的73.3%。由此看出,部队给水卫生管理的重点是自备自来水。为了总结经验,为部队饮水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87年全军营区水源卫生调查有关自备自来水的情况分析如下。(一)水源类型在调查的4291处自备自来水中,采用地下水的有3665个,占85.4%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滨州市城镇居民饮用水质量。 [方法 ] 1 989~ 2 0 0 0年在滨州市城镇 ,根据水源类型、人口分布设点 ,采集源水、出厂水、末梢水 ,按GB 5750— 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测 2 1项指标。 [结果 ]城镇集中式供水合格率仅为 40 % ,浑浊度、细菌指标合格率分别为 63 5 %、69 0 % ;深层地下水高氟、高碘。分散式给水合格率 1 1 % ,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合格率分别为 47 3 %、52 7%、69 1 % ,细菌指标合格率为 1 1 0 %。 [结论 ]集中式供水明显优于分散式给水 ,深井水好于浅井水 ,浑浊度、氟化物、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微生物指标超标是造成水质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因素 ,应扩大净水设施 ,严格消毒 ,改进水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和掌握兵团农牧团场生活饮用水现状,为编制兵团防病改水规划、改善和提高农牧团场职工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兵团农牧团场查清水源类型、供水方式、供水范围、供水人口、水质状况,按比例检测水质。结果水源数2510个,地表水385个,地下水2053个,泉水72个。集中式自来水到户的人口为158.2826万人,集中式供水点的人口为7.7597万人,分散式供水人口15.4227万人。枯水期水质一级水和二级水占抽样调查的74.75%,三级水占25.25%;丰水期水质一级水和二级水占抽样调查的66.95%,三级水占33.05%。结论兵团农牧团场以地下水为主要饮水水源;水厂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供水能力不足、管道老化、大多数水源水未经净化消毒直接入户;对饮用水的卫生学要求重视不够;缺水状况较为普遍,污染水、苦咸水、水氟含量>1.1mg/L的水源水较为广泛。因此,改善水质,加强监督管理、科学规范地开发利用水源、制定改水防病规划是今后主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江西省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现状,为政府制订改水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7年,选择江西省22个县进行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水源类型、取水方式、水质处理情况及饮用人口)调查,每个县设10~11个监测点,于枯水期(3—5月)、丰水期(8—10月),按照GB 5750—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和分析,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结果农村人口8726 958人,饮用集中式供水的占16.76%,以江河水为主要水源;饮用分散式供水的占83.24%,以浅井水和深井水为主要水源;饮用未经任何处理水的人口达88.52%。丰、枯水期各采集水样221件,地面水、地下水水样分别占21.27%和78.73%,其水样合格率分别为43.89%和51.58%。丰、枯水期以地面水为水源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3.83%和59.57%,以地下水为水源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8.51%和49.43%。丰水期地面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地下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4,P<0.01)。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分别占40.05%和59.95%。丰、枯水期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2.79%和64.84%,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1.85%和42.31%。丰、枯水期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分散式供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丰水期:x~2=20.42,P<0.01;枯水期:x~2= 10.88,P<0.01)。超标指标主要为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其次为pH值、硝酸盐氮、锰、铁、砷及氟化物。结论江西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较低,供水方式比较落后,饮水卫生状况仍然不佳。微生物污染是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20.
康乐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总面积1081km2.县城距兰州122km.全县辖16个乡镇,152个行政村.2001年全县总人口23.92万,其中农业人口22.5万,回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3.3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56.24%.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 005元,县财政收入1 090万元.财政支出8 627万元,其中卫生事业费和中医事业费支出489万元,占财政支出的5.67%,是国列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