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果果  陈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831-1833
目的:通过测定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受体P75在早期自然流产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然流产病例30例作为研究组和正常早孕人工流产病例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两步法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GF及其受体P75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与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P75在绒毛组织中的染色阳性标本平均染色分值研究组(4.03±2.220)高于对照组(2.33±1.88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F在绒毛组织中的染色阳性标本平均染色分值研究组(2.83±2.019)低于对照组(4.30±2.200),两组间平均染色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F及其受体P75在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异常表达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20例早期流产患者(流产组)及20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组(对照组)绒毛及其蜕膜组织中EGF及其受体(EGFR)蛋白表达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孕妇外周血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水平。结果EGF及其受体在早孕绒毛滋养细胞、蜕膜组织的腺上皮及间质细胞中均有阳性染色,两组表达部位相同。EGF及其受体在流产组绒毛及其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孕妇外周血HCG-β水平与EGF及其受体在绒毛中的表达作相关分析,rEGF=0.559,rEGFR=0.567,成正相关(P<0.01)。结论EGF及其受体在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表达下降,EGF可能是影响HCG分泌的重要因素之一。EGF及其受体表达异常在自然流产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黄燕明  章汉旺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99-1401
目的:研究人早孕绒毛组织中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的表达水平,探讨流产及其有关生殖过程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方法检测3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正常早孕组)和30例自然流产的早孕绒毛组织(自然流产组)中p-ERK的表达水平。结果:人早孕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均有p-ERK的表达,自然流产组中p-ERK蛋白表达面积及强度均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RK/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可能是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增殖、分化及侵入过程中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NGF及其受体mRNA在PCOS患者颗粒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COS患者的成熟与未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中NGF及其受体p75NTR、TrkAmRNA的表达,以了解神经营养素及其受体在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NGF、p75NTR、TrkAmRNA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结果:54例标本(IVM-PCOS 9例,IVF-PCOS16例,lVF-Normal 29例),44例存在NGF mRNA不同程度的表达,三组间表达强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达强度依次为IVF-PCOS、IVM-PCOS、IVF-Normal;36例有TrkA mR-NA不同程度的表达,绝大多数IVF病例呈阳性,而IVM仅1例阳性,IVF-PCOS组表达较IVF-Normal强(P<0.05);44例存在p75NTR mRNA不同程度的表达,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育卵泡、成熟卵泡颗粒细胞中存在NGF表达,TrkA主要在成熟卵泡表达,NGF-TrkA可能参与卵泡发育和成熟,NGF过度表达可能是PCOS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亚芹  刁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2999-3002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及其受体(PAF-Receptor,PAF-R)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30例早期自然流产妇女(研究组)和30例同期正常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AF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上PAF-R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AF-R在子宫蜕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研究组血清中PAF含量、PAF-R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上和在子宫蜕膜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早期自然流产妇女PAF-R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上和在子宫内膜上的表达呈正相关(r=0.938,P<0.01)。结论:早期自然流产妇女血清PAF水平明显降低,PAF-R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上和子宫蜕膜组织中的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外周血单核细胞上PAF-R的表达可间接反映子宫蜕膜组织中PAF-R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KISS-1基因蛋白(metast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妊娠滋养细胞病变(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和自然流产)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早孕绒毛、25例自然流产绒毛、30例完全性葡萄胎、15例侵袭性葡萄胎和15例绒毛膜癌中KISS-1蛋白和MMP-9的表达。结果:KISS-1蛋白在自然流产绒毛中的表达高于正常早孕绒毛(P<0.05);侵袭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完全性葡萄胎(P均<0.01);在侵袭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MMP-9在自然流产绒毛中的表达低于正常早孕绒毛(P<0.05);在完全性葡萄胎中的表达高于正常早孕绒毛(P<0.05);侵袭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中的表达高于完全性葡萄胎(P均<0.05);在侵袭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在自然流产绒毛、侵袭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中KISS-1蛋白表达和MMP-9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KISS-1蛋白和MMP-9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自然流产和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两种基因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IL-6、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37例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流产患者,其中正常早孕人工流产组20例,自然流产组17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患者早孕绒毛组织中IL-6、LIF的表达。结果:IL-6在正常人工流产组中阳性表在率为100.0%,在自然流产组中为47.1%;LIF在正常人工流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85.0%,在自然流产组中为47.1%,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中IL-6和LIF表达较正常早孕组明显减弱(P<0.01)。结论:IL-6、LIF在早孕绒毛组织中有较高水平表达,可能与胚泡着床、妊娠维持有关,IL-6及LIF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胖基因在自然流产患者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0例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实验组)及3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胎盘绒毛组织中obmRNA的表达。结果:自然流产患者及正常妊娠胎盘绒毛组织中ob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73.4±17.5%、93.2±24.1%,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胎盘绒毛组织中obmRNA的表达减弱可能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在早孕自然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31例自然流产者(实验组)及36例人工流产者(对照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MMP-2和TIMP-2的表达进行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绒毛组织中MMP-2及TIMP-1的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无论是绒毛组织还是蜕膜组织中MMP-2的表达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两种组织中的TIMP-2强阳性(Ⅲ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TIMP-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然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中MMP-2的正常表达及TIMP-1、TIMP-2的低表达导致MMP-2与TIMP-1及TIMP-2的比值升高,该比值失调可能与自然流产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王健  宋月轻  秦姗  闫晓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129-213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组织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绒毛组织中LIF和ICAM-1的表达,其中正常早孕人工流产组20例,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组22例。结果:LIF在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17/20),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组阳性表达率为50%(11/22);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ICAI-1阳性表达率为80%(16/20),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绒毛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5%(10/2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LIF和ICAM-1与胚胎着床及维持正常早孕有关。米非司酮可引起人早孕绒毛组织中LIF和ICAM-1的表达降低,可能是抗早孕终止妊娠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超声HD-Flow模式观察并验证妊娠早期绒毛区优势血流的存在及变化,并探索其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成功获得单胎妊娠的女性分别于孕5周、孕7周和孕12~13周行超声检查,测量绒毛区优势血流信号及孕囊、卵黄囊、胎芽和胎心等指标,分析绒毛区优势血流信号随孕龄变化情况;分析该信号长度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正常早孕和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血清、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水平及在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E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因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就诊的患者30例(UERSA组)以及同孕龄正常早孕妇女30例(正常早孕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清中MIF的浓度,并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两组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UERSA组血清MIF水平(10.98±3.02ng/ml)低于正常早孕组(17.53±5.34ng/ml),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2-△△CT值(0.022±0.001;0.97±0.58)均较正常早孕组(1.290±1.110;1.20±0.85)显著降低。经过相关分析,血清MIF水平与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水平呈正相关(r=0.69,0.71)。结论:妊娠期母胎界面MIF表达降低,可能在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AIH)与自然妊娠者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情况和助孕原因对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临床资料104例,其中AIH组27例,自然妊娠组77例。所有流产绒毛样本进行核型分析检测,比较2组患者早期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分析女性年龄和AIH助孕原因对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影响。结果:所有标本早期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率52.88%(55/104),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占94.55%(52/55)。2组患者早期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921)。2组患者分别按年龄<25岁、25~29岁、30~34岁、≥35岁分组进行比较,2组患者的各年龄段间绒毛染色体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每个年龄段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27例AIH早期流产者中15例存在绒毛染色体异常。结论:AIH不增加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的染色体异常率,对自然流产患者应及时查找流产原因。对于有指征的不孕患者可以推荐AIH助孕。  相似文献   

14.
VEGF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20例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分布,并以20例正常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RSA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结论:VEGF在早期妊娠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RSA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绒毛、蜕膜中STAT3的测定,探讨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患者的流产病因和胚胎、胎盘的生长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RSA患者及20例对照组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TAT3含量。结果:STAT3在RSA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孕早期的绒毛和蜕膜中均高表达。RSA组与对照组绒毛中STA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与对照组蜕膜中STA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检测了RSA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绒毛、蜕膜中STAT3的表达,在胎盘形成过程中STAT3参与、促进滋养细胞的存活、生长和浸润,胚胎生长具有肿瘤的特征。STAT3在RSA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孕早期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AT3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的分布,探讨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与胎儿性别、孕妇年龄及辅助生殖技术的相关性,为临床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应用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对2019年6~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的流产绒毛标本进行染色体检测,并收集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75例绒毛标本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44例(58.7%),其中三体型最为常见(90.9%,40/44)。男胎染色体异常率(71.4%)明显高于女胎(47.5%)(P<0.05);孕妇年龄≥35岁组的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组(P<0.05);自然受孕与辅助生殖受孕后自然流产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组高于体外受精组(P<0.05)。讨论胚胎染色体异常可能是早期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胚胎性别、孕妇年龄以及不同方式辅助生殖技术均与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用MLPA法可快速、准确、经济地分析流产胚胎染色体情况,对于指导下一次妊娠及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绒毛、蜕膜中Survivin、Stat3的测定,探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病因和胚胎、胎盘的生长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RSA患者及20例对照组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urvivin、Stat3含量。结果:RSA患者孕早期绒毛中Survivin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表达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RSA组与对照组蜕膜中Survivin、Sta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过表达可能与反复自然流产有关,而Stat3与反复自然流产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糖原的表达。方法以孕39~50 d早期人工流产绒毛10例作为对照组,孕40~77 d早期自然流产绒毛3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过碘酸Shiff反应(PAS)法和阿利坚蓝染色检测中性糖原和酸性多糖的表达,进行图像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同时观察绒毛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研究组绒毛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细胞内中性糖原减少(P<0. 05),酸性多糖增加(P<0. 05),酸性多糖分为高、中、低表达组,高表达组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糖原表达高于对照组(P <0. 05),且伴有滋养层细胞形态异常,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中中性糖原降低,说明胎盘糖原储存异常,胚胎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能量供应不足;酸性多糖的增高说明存在在糖原代谢异常伴有糖原的累积,酸性多糖高表达组伴有滋养层细胞形态学改变也佐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