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 《河南医药信息》2011,(11):100-101
目的总结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病变,正确诊治KD。方法对2003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8例KD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临床表现出现频率依次是:发热、黏膜改变、颈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皮疹、四肢变化。②大剂量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1g/kg单剂、曲剂及2g/kg单剂3组在冠状动脉病变恢复率及新病变发生率间无明显差异(P〉0.05)。⑧治疗后4同冠状动脉扩张恢复情况:轻度18例完全恢复8例(44.4%),中度20例完全恢复5例(25.%),重度3例均未恢复。结论KD是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要重视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也要重视远期随访。  相似文献   

2.
王丽 《医药论坛杂志》2011,(11):100-101
目的总结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病变,正确诊治KD。方法对2003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8例KD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临床表现出现频率依次是:发热、黏膜改变、颈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皮疹、四肢变化。②大剂量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1g/kg单剂、两剂及2g/kg单剂3组在冠状动脉病变恢复率及新病变发生率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治疗后4周冠状动脉扩张恢复情况:轻度18例完全恢复8例(44.4%),中度20例完全恢复5例(25.%),重度3例均未恢复。结论 KD是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要重视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也要重视远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张小红 《中国乡村医药》2009,16(10):77-77,80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迄今病因尚不明确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小、中血管,其中冠状动脉血管炎引起的冠状动脉瘤和冠状动脉狭窄最为严重,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KD已取代急性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川崎病患儿的预后与病变的范围、病情的轻重、治疗和护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黄玉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657-2658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好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的一种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以冠状动脉(CA)为中心的全身性血管炎。我院于1997年3月~2005年11月收治32例川崎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皮肤黏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为儿童后天性心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对川崎病的治疗及预后非常重要,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6年6月至2001年6月住院的10例川崎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翔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17-3218
目的了解不完全性川崎病(IK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8例IK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94例典型川崎病(KD)患儿作为对照,对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KD患儿的年龄总体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脑钠肽(BNP)、血C-反应蛋白(CRP)、血高密度脂蛋白(HDL)、尿乳酸脱氢酶(LDH)均在IKD急性期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BNP、血HDL及尿LDH在IKD患儿急性期有明显变化,并且有一定特异性,有利于IKD急性期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早期误诊原因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对作者所在四家医院1996年至2005年10年内收治的230例川崎病患儿的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0例入院诊断为川崎病者111例,余119例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性皮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败血症、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儿科常见病,被误诊的病种达24种之多;入院3d内总确诊率66.9%,起病10d内确诊率73.0%。结论川崎病在早期易误诊为呼吸道感染、药物性皮炎等儿科常见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方法主要是对诊断为上述常见病的患儿及早发现“川崎病面容”的线索并结合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艳  王皓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0):155-155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易累及中等大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近年来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病因。该病于1967年首先由日本川崎富作医师描述,我国于1976年报道了首例患儿。近年来我国患者逐年增多,呈散发或小流行。我院自2005年11月至2007年11月共收治川崎病32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1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住院KD1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典型及不完全性KD各种临床表现;(2)冠状动脉病变表现。结果125例中男78例、女47例,男女比例为1.7:1,年龄4岁内114例(91.2%),发病季节四季均可发病,以4~6月发病最高。KD中典型KD87例(69.6%),不完全性KD38例(30.4%),典型KD组的各种临床表现出现率高于不完全性KD组(P〈0.01),而实验室检出阳性率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治疗前曾做UCG115例,检出冠脉病变36例,占31.3%(36/115),冠脉瘤7例,占6.1%(7/115)。结论UCG及ECG检查能及时发现KD并发心血管病变,特别是UCG能及早发现KD并发冠脉病变。重视实验室检查有助于不完全性KD诊断,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0.
<正>川崎病(KD)病因不明,主要见于儿童,主要病理改变为急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症,以小动脉为重,尤其易累及冠状动脉。随着对川崎病的认识提高,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导致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现将我院2005年8月~2009年7月112例川崎  相似文献   

11.
卢飞 《河北医药》2010,32(15):2085-2085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病因不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特征性的实验检测指标,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和起病形式不尽相同,易造成对此病的诊断困难,早期误诊率高,甚至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1]。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2006~11—26~2008—12—25共收治川崎病患儿73例。针对本疾病发病特点实施护理与管理。责任护士专人护理,密切观察体温情况,对高热患儿及时降温、补液;观察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情况,做好口腔护理;注意皮肤、淋巴结及其他脏器损害情况的观察;做好药物治疗观察及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工作;重视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使其以乐观、平和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徐苏  王小永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325-3326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对24例误诊的KD患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有早期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有持续高热,眼结膜充血70.8%、口唇皲裂54.2%。实验室检查中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4个最具参考意义的指标,及早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避免误诊意义重大。结论提高对KD的认识,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可有效减少诊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14.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1967年日本学者川崎富作首先报道.由于本病是一种急性发热性全身血管炎性疾病,易至多个系统受损,尤其以冠状动脉损害为甚,可引起冠状动脉瘤或狭窄,危及患儿生命,现已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 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0例KD患儿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筱 《淮海医药》2012,30(2):115-116
目的分析川崎病(KD)尤其是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早期诊治,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方法对2003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住院的川崎病患儿61例,其中典型川崎病(KD)45例和不完全川崎病(IKD)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KD中男36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1.44:1,其中5岁以下发病占80.3%I,KD占26.2%。典型KD和IKD 2组病例在皮疹、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及口腔黏膜改变、四肢硬肿脱皮、颈淋巴结肿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损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KD与典型病例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相近,一旦疑为川崎病,应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误诊漏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川崎病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川崎病误诊漏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误诊漏诊的患儿中误诊为支气管肺炎8例,咽结合膜热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5例,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型)4例,败血症3例,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积液1例.主要因疾病表现不典型或被其他疾病掩盖而误诊漏诊.结论 川崎病误诊漏诊的主要疾病是发热性疾病,对那些不能用单一疾病作出合理解释的发热性疾病,应尽早作心脏B超及相应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对川崎病急性期治疗前后CD4+/CD8+功能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B两组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4天CD4+、CD8+的值。结果:治疗前A、B两组CD4+、CD4+、Cd8+、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A组退热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IVIG 2 g/kg一次输入对CD4+/CD8+功能失衡能迅速纠正,缩短发热时间。  相似文献   

18.
戎建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110-3110,3123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的早期诊断与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22例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VIG 2 d用法者平均退热时间为1.50 d,1d用法者平均退热时间为1.25 d;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异常,其中2例冠状动脉扩张,1例三尖瓣关闭不全.治疗后第4周,2、6个月,1年随访超声心动图均恢复正常.结论 KD早期易误诊,早期给予大剂量IVIG可以预防患儿冠状动脉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8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症状和对症治疗效果。结果患儿均有发热症状,白细胞(WBC)、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高于参考范围,其中球结膜充血15例(53.57%)、伴有手足硬肿12例(42.86%)、阴囊红肿10例(35.71%)、杨梅舌9例(32.14%)、冠状动脉扩张8例(28.57%)、皮疹7例(25.00%)、趾/指端脱皮5例(17.86%)、颈淋巴结肿大4例(14.29%)。治疗后患儿均治愈出院,与治疗前比较,患儿治疗后WBC、ESR、CRP均降至参考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典型川崎病易漏诊或误诊,如在发热症状之外出现手足硬肿、阴囊红肿、趾/指端脱皮、球结膜充血、杨梅舌、皮疹、颈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及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可能为不典型川崎病,结合WBC、ESR、CRP、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早期确诊。早期积极对症治疗可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川崎病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分析88例川崎病患儿临床中存在的病原体感染以及多器管功能损害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