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接受卡介菌多糖核酸0.5mg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18次;两组患者均观察6个月,每2周门诊随访1次,进行临床情况评价,治疗组于治疗前3个月及6个月检查血清CD3、CD4和CD8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发生感染人数和感染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血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56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处于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9例及对照组77例,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沙美特罗替卡松等COPD常规控制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CD3、CD4、CD4/CD8、NK细胞等免疫指标均较前好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较前降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有助于稳定期COPD患者免疫调节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根据指南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及CD4+/CD8+)和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及IgM)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8+、CD4+/CD8+及IgA、IgG、IgM水平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8+、CD4+/CD8+及IgA、IgG、IgM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陈刘通  邱跃灵  殷建团 《中国医药》2012,7(12):1508-1509
目的观察应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呼吸肌锻炼、氧疗、营养及对症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分散片0.8g/次,口服,1次/d。疗程均为8周。2组治疗前后均测定生活质量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作例数、住院治疗例数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作发生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需住院治疗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分别为(41.2±2.2)分比(49.3±2.1)分,28.3%(13/46)比84.4%(38/45),15.2%(7/46)比57.8%(26/45),(8.0±0.3)d比(14.0±0.4)d,均P〈0.05]。结论匹多莫德能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对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急性加重的发作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肺功能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COPD 200例,分为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每组10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肺功能,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白介素-1β (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均高于对照组,IL-2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IL-2低于稳定期组,其余指标均高于稳定期组(P<0.05).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肺功能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组低于稳定期组(P<0.05).结论 IL-1β、IL-8、IL-2、TNF-α、IL-6、CTGF和IFN-γ是评估COPD病情的重要指标,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80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综合性西医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加用玉屏风散,6个月后检测其肺功能及6 min步行距离;1年后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肺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急性发作的次数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西医常规治疗加上玉屏风散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抑郁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43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1),对照组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规扩张支气管、化痰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舍曲林50 mg,1次/d,疗程6周、10周.测定治疗前后肺功能、营养指标及进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营养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抑郁治疗对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抑郁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腺五肽配合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4月68例COPD稳定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戒烟、改善营养、适当活动、呼吸训练、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加胸腺五肽合加味六君子汤.观察两组60d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随访1年内急性加重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五肽合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在缓解患者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胸腺肽α1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吸入的治疗方式,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皮下注射胸腺肽α1治疗。结果:布地奈德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各项肺功能,有效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同时使患者的运动耐力评分明显提高,呼吸困难情况评分显著降低。结论:布地奈德联合胸腺肽α1给药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中较单独布地奈德给药效果明显,未观察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作为新型临床给药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联合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药噻托溴铵治疗,治疗组采用噻托溴铵联合福莫特罗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54例老年COPD急性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胸腺肽治疗组2组,胸腺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1次/d,疗程2周。观察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胸腺肽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5),CRP和PCT水平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临床有效率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胸腺肽α1能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与机制.方法 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201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给予规范处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1月于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较对照组的71.15%高(χ2=7.792,P=0.005);2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幅度更大(P均<0.01)。结论喘可治注射液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采用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5d疗法,对照组采用14d疗法。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肺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肺功能改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显著,而5d短期疗法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化疗联合胸腺肽α1治疗乳腺癌的基础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观察化疗联合胸腺肽α1对乳腺癌患者毒副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7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组采用胸腺肽α1+化疗,胸腺肽α1给药方案:化疗当天开始1.6mg/周,皮下注射,直至患者完成2个疗程的化疗。结果2组均按期完成化疗计划。化疗期间,治疗组19例,对照组有31例WBC〈4×10^9/L。2组WBC〈4×10^9/L患者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P〈0.05)。对照组有26例患者,治疗组有34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2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P〈0.05)。治疗组化疗后细胞免疫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胸腺肽α1配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和大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临床确诊为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1吸/次,1次/d;B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松吸入剂(50/500μg)1吸/次,2次/d;C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吸/次,1次/d)与大剂量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1吸/次,2次/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后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治疗后3个月,C组FEV1及6MWT与A组及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FEV1及6MWT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对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噻托溴铵或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单药治疗,联合治疗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8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片,疗程为2周。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的血气分析和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肺功能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