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体检健康者63例(健康对照组)、糖尿病患者81例(DM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4例(DKA组),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力(T-AOC)。对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与血糖和血气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M组和DKA组的T-SOD活力和T-AOC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KA组的T-SOD活力和T-AOC显著低于DM组(均P〈0.01),MDA含量显著高于DM组(P〈0.01)。DKA组pH值、血糖与氧化应激各指标间都没有明显相关性(均P〉0.01);阴离子间隙(AG)与T-SOD活力和T-AOC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与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HC03^-,与T-SOD活力和T-AOC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氧化应激与代谢性酸中毒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氧化应激水平越高,代谢性酸中毒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抗环磷酰胺致小鼠精子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姜黄素低、高治疗组。模型组和姜黄素低、高组小鼠按照40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p),连续5d,同时姜黄素低、高组小鼠每天给予姜黄素混悬液100mg/kg,200mg/kg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小鼠予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共28d。观察小鼠精子低渗膨胀率,小鼠睾丸组织匀浆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及小鼠精子DNA的完整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睾丸组织SOD与GSH—Px含量等均明显升高(P〈0.05、P〈0.01),MDA、ROS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吖啶橙荧光染色法(AOT)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小鼠精子DNA的完整性明显升高,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环磷酰胺可破坏小鼠精子DNA的完整性,导致精子核成熟率下降;姜黄素可以改善环磷酰胺对小鼠精子DNA的氧化作用,提高精子DNA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厚朴酚对于脓毒症动物小肠组织炎性细胞因子以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20只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制备脓毒症模型,其中10只于注射内毒素前15min尾静脉注射厚朴酚(10。g/kg)(模型干预组),10只于注射内毒素前15min尾静脉注射安慰剂丙二醇(模型安慰剂组)。另外10只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安慰剂丙二醇(对照安慰剂组)。造模后2h每组处死8只大鼠取出小肠,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测定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白介素-10(IL-10)、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水平,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法测定真核细胞转录因子-kB(NFKB)的DNA结合活性,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造模后12h处死余下的大鼠,HE染色观察小肠黏膜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安慰剂组相比,模型干预组的TNF-α、iNOS、MCP-1的mRNA的表达,NFKB的活性,MDA含量均显著较低(P〈0.05或〈0.01),IL-10的mRNA表达,SOD活力均显著较高(P〈0.05或P〈0.01)。此外,模型干预组的小肠黏膜病理学变化明显较轻。结论厚朴酚能干预实验动物脓毒症早期小肠局部过度激活的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肤划痕症患者氧化一抗氧化活性及意义。方法:40例皮肤划痕症患者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病例组SOD,GSH—PX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D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皮肤划痕症的发病机制中存在着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失衡。  相似文献   

5.
荨麻疹患者血清中SOD、MDA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荨麻疹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及其与荨麻疹的相关性,用分光光度计方法检测20例急性荨麻疹、25例慢性荨麻疹及20名正常健康人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急性荨麻疹患者SOD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慢性患者(P〈0.01),且慢性患者又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患者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慢性患者(P〈0.01),慢性患者其含量又高于对照组(P〈0.01)。氧化失衡存在于荨麻疹发病中,SOD、MDA可能在荨麻疹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移植骨髓间充质于细胞(BMSCs)联合甲基强的松龙(MP),观察其对百草枯(PQ)中毒急性肺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54只雌性受体大鼠随机分为5组:PQ组、BMSCs组、MP组、BMSCs+MP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7d内各组大鼠的肺湿干比、血浆中IL-18、TNF-α、MDA、SOD的水平变化。结果与PQ组相比,BMSCs组和MP组能明显降低肺湿干比(P≤0.01)和炎症介质IL-1β、TNF—α的含量(P≤0.01),降低血浆中MDA水平(P≤0.01)和升高SOD水平(P≤0.01)。但BMSCs+MP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BMSCs组和MP组(P≤0.01)。结论BMSCs与MP的联合应用,既起到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协同作用,又促进移植BMSCs的体内存活,增强了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急诊患者肝胆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急诊患者发生肝胆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86例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中T2DM患者中肝胆疾病的发病率为45.7%。发生肝胆疾病与无肝胆疾病者之间除了性别比例和吸烟状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0和0.287)外,年龄、糖尿病病史、饮食控制、饮酒、BMI、FPG、TC、TG、HDL—C、LDL—C、GHbA1c、合并冠心病和脑血管病以及糖尿病治疗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性肝病危险因素有BMI、LDL-C、GHbA1c和合并冠心病(P〈0.05);保护性因素有糖尿病腐程和合并脑血管病(P〈0.05)。胆囊炎危险因素有TC、LDL—C和GHbA1c(P〈0.05);保护性因素有年龄和HDL—C(P〈0.05)。胆石病危险因素有TG和TC(P〈0.05);保护性因素为年龄(P〈0.05)。肝功能损害危险因素有重度饮酒、TC、GHbA1c和冠心病(P〈0.05);保护性因素有年龄和HDL—C(P〈0、05)。结论在T2DM患者治疗过程中,稳定血糖、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控制体重、中青年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对防治T2MD肝胆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感染性疾病时病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78名单纯性肺炎患者、28名肺炎合并轻度脓毒症患者和10名肺炎合并组和重度脓毒血症患者(均60岁左右)接受体格检查、X-线摄片和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结果单纯性肺炎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均数均显著低于轻度和重度脓毒症组(均P〈0.01),而轻度脓毒症组与重度脓毒症组间发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单纯性肺炎组的hs—CRP值和均数显著低于轻度和重度脓毒症组(均P〈0.01),轻度脓毒症组的hs—CRP值和均数亦显著低于重度脓毒症组(均P〈0.01)。单肺叶病变组57例,多肺叶病变组69例。肺炎单叶组与肺炎双叶组间,中性粒细胞计数、hs—CRP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hs—CRP是反映感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有价值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武警阅兵方队运动性蛋白尿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64名接受国庆60周年阅兵方队训练的武警战士,均为男性,18~26岁。留取训练前和训练6月后的尿样化验尿常规,并于训练6个月后留取血样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又随机抽取30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及30名同期进行常规训练的武警战士进行比较。结果阅兵方队组运动性蛋白尿的发生率为78.1%,显著高于常规训练组(33.3%。P〈0.05)。阅兵方队组发生运动后蛋白尿者的SOD水平为(34.13±10.571U/ml,显著低于不发生运动性蛋白尿者[(57.34±11.23)U/ml,P〈0.051,MDA水平为(41.26±15.11)nmol/ml,显著高于不发生运动性蛋白尿者『(26.79±11.45)nmol/ml,P〈0.05]。阅兵部队组的平均SOD水平为(49.37±9.42)U/ml,显著低于常规训练组【(62.12±14.51)U/ml,P〈0.05】,而阅兵部队组的平均MDA水平为(37.35±8.64)nmo//ml,显著高于常规训练组[(23.92±6.73)nmol/ml,P〈0.05]。阅兵部队组和常规训练组的平均SOD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98.35±22.32)U/ml,均P〈0.05],阅兵部队组的和常规训练组的平均MD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74±2.55)nmol/ml,P〈0.05)。结论血清SOD和MDA含量可以作为反映运动强度和运动员机能状态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48例,健康检查的正常A.48例,分为两组,分别测定其血清中IL-2、4、6、8、10、12及IFN-γ的含量。结果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组血清中IL-4、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6、IL-10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IL-12、IFN-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2、IL-4、IL-8、IL—12及IFN-γ水平异常,提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发病与免疫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CSⅡ)与传统小剂量胰岛素静脉点滴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伴发肾功能不全的短期疗效。方法DKA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36例,随机均分为CSⅡ组(用胰岛素泵经导管持续皮下输注短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短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静滴)。结果CSⅡ组酮体平均消失时间为(22.94±7.89)h,显著短于对照组(38.22±12.29)h,P〈0.05]。CSⅡ组肾功能恢复时间(4.11±2.05)d,显著短于对照组[(6.72±2.87)d,P〈0.051。CSⅡ组调整期各时点(除凌晨3点)的空腹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CSⅡ组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CSⅡ能更有效地治疗DKA,能更快地改善肾功能,使血酮体转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II)对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患者病情评价和治疗预后的价值。方法52例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患者,男30例,女22例,平均年龄(76.5±4.6)岁,在急诊抢救室接受治疗。死亡12例,存活40例,病死率23.1%。入院当天和入院后第2天进行APACHEII评分。结果入院当天死亡组的APACHEII评分为(29.1±5.6)分,显著高于高于存活组[(23±2.8),P〈0.01];入院后第2天死亡组的的APACHEII评分为(25.7±6)分,亦显著高于存活组[(16.4+23),19〈0.01]。治疗后第2天两组的APACHEII评分虽均明显降低,但是存活组降低的分值为(6.7±1-4)分,显著高于死亡组[(3.4±3.4)分,19〈0.01]。2d的APACHEII评分的接收者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无统计学差异。入院当天区分死亡组和存活组的最佳APACHEII分值为26分,Youden指数为0.63;入院第2天区分死亡组和存活组的最佳APACHEII分值为22分,Youden指数为0.78。结论监测两次APACHEII评分能较好地评价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后骨骼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和ATP酶活性的变化。方法 SD大鼠24只,8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16只采用递增负荷训练建立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跑台训练模型,又均分为运动2周及6周组(B及C组)。B及C组大鼠按Bradford等的方法分别训练2和6周,每周训练6 d。训练结束后大鼠处死,用差速离心法提取腓肠肌线粒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采用TBA(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采用酶促反应定磷法测定。结果B组的骨骼肌线粒体Mn-SOD水平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的Mn-SOD水平显著高于A组, P〈0.05,而MDA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B组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均显著低于A组,均P〈0.05,而C组的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结论中等强度持续训练一定时间后可以增加骨骼肌线粒体Mn-SOD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自由基的损害作用,提高ATP酶活性,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大鼠血清丙二醛(MDA)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及纳洛酮的干预作用,加深对ACOP病理机制及纳洛酮治疗机制的认识。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和ACOP组(n=90)。ACOP后10只死亡。余80只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中毒照组(吸40%的氧)和纳洛酮干预组(吸40%的氧并每6h腹腔注射纳洛酮2mg/kg,共4次),分别于中毒后0、12、24、36h观察大鼠血清中MDA水平及GSH-Px、SOD活性的变化。结果中毒对照组12、24、36h的的血清SOD、GSH-Px活性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5),血清MDA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纳洛酮干预治疗组12、24、36h的血清SOD、GSH-Px活性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ACOP后存在着严重的自由基氧化损伤过程;纳洛酮干预治疗能提高SOD、GSH-Px活性水平,降低血清MDA水平,减轻中毒后自由基氧化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探讨二次剖宫产术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方法:选择二次妊娠剖宫产孕妇272例(A组),二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300例(B组),初次妊娠剖宫产分娩的孕妇350例(c组)。对三组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均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比较三组妊娠孕妇不同分娩方式近、远期并发症情况及新生儿并发症。结果:(1)二次妊娠剖宫产孕妇中有70例(25.7%)发生术后并发症,二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有9例(3.0%)发生术后并发症,初次妊娠剖宫产分娩孕妇有42例(12.0%)发生术后并发症,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2)A、c两组孕妇的近期并发症(产后出血、切口感染、产后发热)及远期并发症(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孕妇的近期并发症(产后出血、切口感染、产后发热)及远期并发症(盆腔粘连)发生率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的比例均显著高于B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妊娠剖宫产可显著增加产妇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临床医师应尽量避免无指征剖宫产,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长期军事训练对氧化应激水平和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训练组为15名武警战士,对照组为15名普通大学生.两组均进行一次大强度运动应激(5km跑).训练前后即刻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血浆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血浆游离DNA(cell-free plasma DNA,cf-DNA).结果 组间比较,安静状态下,训练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一次大强度运动后,训练组MDA、CK 和cf-DNA 均低于对照组,而GSH-Px则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运动前后,对照组和训练组MDA、CK和cf-DNA均显著升高,但训练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GSH-Px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长期军事训练可通过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降低氧化损伤、提高抗氧化能力)并降低细胞DNA损伤从而提高其对急性大强度运动的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温、高强度和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训练士兵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方法选择训练组和对照组士兵共60人,于训练结束后,抽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对照组和训练组血清中IL-6、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训练组血清中IL-6、ROS、NO、SOD表达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训练组血清中MD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温、高强度和阳光中紫外线辐射下训练,机体产生氧化应激,血清中IL-6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