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中医理论的根源是《黄帝内经》和古代哲学思想,现代中医及其方药的研究要继承血脉、明确特色,要与时俱进多学科交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展中医方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4.
以现代医学研究来证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医分型及中药疗效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是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的重要进步。本文对目前ITP的中医辨证及方药的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1 中医分型的微观辨证研究 1.1 巨核细胞数量、形态分类及DNA含量与ITP中医分型 辛氏等[1]观察ITP病中医证型与巨核细胞(MR)的数量,形态分类及DN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血热妄行型各指标均增高,差异显著(P<0.01);气不摄血型 MR的数量及DNA值最低,有显著差异(P<0.01);阴虚火旺型产板MR最低(P<0.001)。可见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正是体内正邪交争… 相似文献
5.
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论治及方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酒醉,是大量饮酒时乙醇的摄入超过了机体的氧化速度,即发生蓄积而造成中毒[1]。目前西医临床较好的治疗方法是盐酸纳络酮静滴配合常规疗法。患者经治后清醒较快,但醒后仍存在消化、神经系统的不适症[2]。近年来通过临床及实验观察,发现应用中药... 相似文献
6.
血脑屏障(blood2brain barrier,BBB)是脑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BBB位于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神经组织之间,是由CNS无窗孔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间紧密连接、基膜、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脚板和极狭小的细胞外隙共同组成的一个细胞复合体[1]。在人体正常生理条件下,对血液中的物质进入脑内有一定的限制或选择,为CNS正常的功能活动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内环境。中医学认为脑为奇恒之府,“十二经脉之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些药物如川芎能秉上行之性,上行头目,循经… 相似文献
7.
30种中医方药对TNF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C_3H/He小鼠对30种中医方药的TNF诱生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灌服人参、莪术、茵陈蒿、葛根等可诱导OK_(432)激发小鼠血清产生TNF活性;灌服厚朴、苏叶、生姜、黄芩、山栀子、桂皮及柴朴汤等却能使MDP-OK_(432)诱生的血清高水平TNP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protégé 4.1为工具,构建了中医文献元数据标准的各个元素及元素修饰词本体,进行了20余本中医古籍的元数据著录,实现了对相关古籍作者、刊行者、储藏地、版本信息、行款等多种信息的全方位记录,并实现了基于本体的图形化展示,对已使用、未使用元素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表明,OWL(Web Ontology Language)可以比较明晰地表示中医药文献元数据元素,本研究中提示可以添加的元素修饰词则可以考虑在申请ISO国际标准中考虑修订增加,以期进一步完善丰富。 相似文献
9.
目的 针对当前中医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的缺乏和用药安全性监测存在不足的现状,提出中医方药剂量相关安全性评价平台的构建及其方法。方法 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加强方药剂量相关的安全性研究,研制具有中医特色的、基于患者报告的方药不良反应/事件监测量表,用于开展方药剂量相关的主动前瞻性评价示范研究,在建立和完善方药不良反应/事件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信息化手段,研制安全性监测模块,形成方药剂量相关的安全性网络。 结果与结论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构建方药剂量相关安全性评价平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13年间中医期刊中近百篇文献中治疗干燥综合征的137首方剂用药组方频数、用药配伍等规律的分析,对本病的治疗用药提出是否应当加强解毒润燥和活血化瘀之品应用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部颁标准》)含生地黄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对《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生地黄方剂收集整理,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主治疾病、证候规律及常用配伍组合。结果含有生地黄方剂共357首,常用药物组合17个;主治疾病22种,对其中2种高频疾病"不寐"、"眩晕"常用药组合对比分析,显示生地黄不同配伍治疗作用不同。结论《中药部颁标准》中含生地黄方剂所用药物多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法度清晰;用药规律反映了生地黄治疗不同疾病时的配伍特点,为充分发挥生地黄的功效及临证科学组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临床疗效不但取决于医生准确的辨证论治和正确地立法、选方、遣药,同时与药物之间的配伍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提高疗效,医生在选方用药时,必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解,结合患者的年龄、体重、嗜好及习俗等进行合理配伍,或增强药效,或制其毒性,使药物之问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中医治病之方剂,无论何种剂型.多由复方组成,药物配伍后对药效的影响大致有三。 相似文献
15.
所谓“药害” ,系指药物的不良反应 (AdverseDrugReaction ,ADR)。世界卫生组织 (WHO)将它定义为 :“为了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 ,改善人的生理功能 ,而给以正常剂量的药品所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与预防目的无关的反应”〔1〕。我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将它定义为 :“在正常用法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2〕。这两个定义都强调药品的正常剂量 ,意在排除有意或意外的过量用药或用药不当所致的不良反应。事实上过量用药或用药不当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对于老年人和使用中药者更是如此。因此 ,本文所谈的老年人药害 ,就… 相似文献
16.
在制备中成药时,需选用各种不同的中药炮制品(饮片)。如“缩泉丸”中的益智仁,经盐炙后,能主人肾经,有温肾纳气,固涩小便的作用;“清宁丸”中的大黄,要用黄酒多次蒸制后,才能制丸,否则药力峻猛,易产生服后腹痛的副作用;又如“小儿健脾丸”中的神曲,必须经过发酵与炒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健脾胃的效果。由此可见,中成药的制备,脱离不了中药炮制,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野生抚育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药材野生抚育的特点和意义,针对野生抚育中药材GAP认证中面临的难题,提出了研究制定“野生抚育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的必要性。在原SFDA《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了《野生抚育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初稿。 相似文献
18.
19.
中药新鲜药物的特点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民间对新鲜药物应用的历史,论述新鲜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开发利用空间,以期引起中医界对新鲜中药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中药现代制备工艺对不良反应的影响及相关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述了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药物本身毒性、同物异名药材的混淆、炮制不当、用药剂量不当、用药途径不同、配伍不当和病人个体差异等,并就提取、纯化技术等中药现代制备工艺对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现代中药制剂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前者可能会改变复方的化学成分组成、活性成分用量或药物剂量、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引入工艺杂质及辅料,对产品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归纳应对上述影响的相关对策,呼吁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在复方中应用的合理性及必要性研究,加强中药物质基础成分的研究,深入开展中药毒理学研究,加强制剂工艺与临床应用的关联研究与分析,加强建立药用辅料质量控制体系与提高辅料安全性,提高企业在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参与程度,为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