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中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50例接受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术前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适宜吻合的动静脉,使用超声扫查查看患者上肢血管是否存在变异和合并症,对动静脉走形进行记录,对桡动脉和头静脉顺畅程度及其内径、血流平均速度进行检测。造瘘术后对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进行评价,对内瘘口血流速度、动静脉内流情况及伴随合并症进行测量记录。结果 对患者复查超声,患者动静脉内瘘在超声上有“u”或“v”形管状结构表现;134例患者通路通畅,16例患者出现合并症不能满足透析流量要求,并发症发生率为10.67%,其中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10例,动静脉内瘘管腔狭窄患者6例,16例患者在接受相应治疗后均达到流量要求,完成透析;术后患者的头静脉和桡动脉内径和流量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动静脉内瘘失功、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头静脉、桡动脉内径和血流量明显相关(P<0.05)。结论 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多普勒超声可对患者的内瘘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对于保证血液透析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10月于南京一民医院行自体动静脉内瘘形成术的76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观察结果,将76例患者分为手术成功组与手术失败组。在行自体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并记录所有患者桡动脉与头静脉血管状态以及血流状态。结果:76例手术患者中,手术成功62例,失败14例,其中血栓形成6例,术后血肿3例,成熟不良3例,吻合失败2例,手术成功组与手术失败组年龄与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手术成功组桡动脉内径、桡动脉血流量、桡动脉峰值流速以及头静脉内径均高于手术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反应性充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对手术成功率进行预测性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前臂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建立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流量,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内瘘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0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测量指标包括肱、桡动脉和头静脉的直径、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等,分析自体AVF的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征,比较AVF不同部位的血流量。结果 10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肱、桡动脉和头静脉的管径均显著扩张,各段血管峰值流速明显增高、频谱多普勒呈低阻型改变。自体AVF的头静脉血流量与桡动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肱动脉的血流量相近(P=1.0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肱动脉血流量可作为评估AVF的血流量的方法,能较好地反映血液透析患者AVF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前提.多项研究指南均认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第一选择.本组总结我院70例头静脉和桡动脉内瘘手术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术前、术后头静脉、桡动脉内径及血流量,旨在了解术前超声在选择适宜的吻合动静脉,评价动静脉内瘘血流情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4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29例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瘘口、桡动脉、头静脉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状况。结果 129例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103例动静脉内瘘通畅,12例血栓形成,7例狭窄,4例静脉瘤样扩张,2例血肿,1例局部感染。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监测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无创、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能明确诊断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还能快速诊断其低血流量原因,从而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彩超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终末期。肾功能不全患者行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是维持体外循环的前提条件,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是使用最广泛的类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内瘘检查,能了解血管通路能否达到透析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工动静脉内瘘是肾病终末期患者首选的血液透析通路。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可评估拟造瘘血管,有效地建立透析通路;术后监测造瘘血管,可有效维护透析通路的功能,在临床应用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静脉内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衰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关键是建立动静脉内瘘通路。本院对慢性肾衰建立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吻合,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术前及术后监测,定期观察桡动脉、头静脉内径及血流通畅情况、频谱变化、瘘口血流量及有无并发症,可早期发现异常情况,有利于采取相应的临床措施,提高了血透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估动静脉内瘘(AVF)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内瘘成熟程度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于本院首次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143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行手术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桡动脉和头静脉血流量、血管直径。术后6周,观察患者成熟情况并分析与头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结果  术后1、3、6周,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均明显高于术前(P < 0.05),阻力指数明显低于术前(P < 0.05),桡动脉和头静脉的血流量和血管直径均明显大于术前(P < 0.05);且术后1、3、6周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及桡动脉和头静脉的血流量、血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力指数在术后1、3、6相邻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6周,143例患者AVF成熟度为69.23%(99/143),成熟组头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血管直径和血流量均明显大于未成熟组(P < 0.05),阻力指数明显小于未成熟组(P < 0.05);术后6周头静脉血流量预测AVF成熟的ROC曲线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预测AVF成熟的临界值为387.98 mL/min。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反应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内瘘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人工动静脉内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功能。结果6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41例人工动静脉内瘘血流通畅,血液透析量达标;19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监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有效手段,如出现并发症,适当处理可延长内瘘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及定位对提高造瘘手术成功率的价值。方法纳入肾脏内科2012年1月-7月尿毒症终末期患者25例,均为多次造瘘失败或为临床建立动静脉造瘘较为困难的患者,术前超声行上肢动静脉及双侧大隐静脉评估,重点观察肱动脉、桡动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及大隐静脉,寻找肘部及上臂段有无合适搭桥的血管,测量其管径并体表定位。结果14例术前多次造瘘失败患者,9例行再造瘘+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2例行人工血管置人术,1例行左上肢人工血管取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2例放弃手术;11例术前未行动静脉造瘘的患者2例行人工血管置人术,6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1例因桡动脉管径较细行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高位瘘,2例放弃手术。21例手术患者术后生命指征平稳,瘘口搏动震颤良好。术后~2周内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示所建通路通畅。结论尿毒症终末期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前超声评估及定位对提高临床手术成功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并发症监测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纳入对象为61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应用日立HITACH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监测,应用高频超声观察瘘口、头静脉以及桡动脉部位血流情况、二维结构,对动静脉内瘘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此次研究中,1例患者假性动脉瘤、2例患者内瘘不成熟、1例患者血肿、2例患者穿刺局部血管壁增厚、7例患者狭窄、14例患者血栓形成、23例患者头静脉瘤样扩张。结论: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可为临床医生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能够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获得延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动静脉内瘘术前、术后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2例人工动静脉内瘘进行术前吻合血管(桡动脉、头静脉)的筛选、监测和术后1周及4—6周的动态观察。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的人工动静脉内瘘手术32例,30例成功,1例失败,1例放弃手术。术后超声发现2例患者因血栓形成导致动静脉内瘘阻塞,临床处理后内瘘再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术前监测是保障内瘘成功建立的有效手段,术后的动态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及狭窄(血流功能不良)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于酒泉市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动静脉内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手术前后头静脉、桡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内径(D)及血流阻力指数(RI),统计患者术后6周内动静脉内瘘血流功能不良发生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1、6周头静脉、桡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SV、D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RI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 <0.01)。60例患者术后6周内,42例动静脉内瘘通畅,通畅率为70.00%;7例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11例血栓形成,血流功能不良发生率为30.00%。根据动静脉内瘘是否通畅分为血流功能良好组(n=42)与血流功能不良组(n=18),血流功能良好组患者头静脉、桡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SV、D水平均显著高于血流功能不良组,RI水平显著低于血流功能不良组(P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头静脉、桡静脉超声动力...  相似文献   

15.
苑欣  菅梅  陈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34(10):1490-149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稳定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AVF)并发症防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101例血液透析患者的AVF行超声检查,以二维超声观察桡动脉、头静脉及吻合口有无扩张及狭窄,管腔内有无血栓、斑块,血管周围有无血肿等情况;以多普勒超声观察血管内血流方向、血流充盈及血流速度。结果 31例AVF可见不同类型并发症,其中并发头静脉血栓13例(13/31,41.93%),并发头静脉管腔狭窄7例(7/31,22.58%),并发头静脉瘤样扩张4例(4/31,12.90%),并发桡动脉硬化3例(3/31,9.68%),并发造瘘口旁血肿3例(3/31,9.68%),并发假性动脉瘤1例(1/31,3.23%)。13例AVF无法挽救而放弃;18例接受治疗,之后14例AVF并发症明显改善,4例因效果不佳而放弃原AVF通路;其中AVF并发头静脉单纯血栓治疗有效率为76.92%(10/13),AVF并发头静脉狭窄治疗有效率为14.28%(1/7),AVF并发内瘘血肿治疗有效率为100%(3/3)。结论 稳定血液透析患者的AVF常伴并发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造瘘血管进行常规监测可及时发现并发症,指导临床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液透析患者前臂桡动脉-头静脉自体动静脉内瘘(radio-cephalic arteriovenous fistula,RC-AVF)术中合理选择球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湖南省交通医院收治的100例透析用自体动静脉内瘘出现头静脉I型狭窄并行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的患者展开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展开术前评估、术中动态监测,对比手术前后血管内径、血流量指标。结果:10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I型狭窄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及术中检测下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球囊行PTA治疗,结果显示狭窄即刻成功开通98例,失败2例,失败率为2%,均为术前血管接近闭塞状态导致超声评估不准造成,1例因导丝无法通过狭窄的内瘘静脉段导致治疗失败,1例静脉回路在PTA术后狭窄未能完全解除导致治疗失败。狭窄开通率为98%,60%的病例需要采用14~18个大气压球囊取得成功,30%的病例需要采用20及以上个大气压高压球囊取得成功,提示在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前对头静脉狭窄处内径及临近血管内径的检测为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根据有无并发症将患者分为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组36例与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组24例,予以所有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术前超声检查对行自体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患者术后内瘘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自体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的57例尿毒症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其中30例行术前血管超声检查(超声组)评估桡动脉和头静脉造瘘血管条件;27例仅行物理检查(对照组).术后1-6个月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方法进行评估,主要观察血管走行、内径及血流通畅情况,比较两组内瘘术后成功率.结果超声组内瘘术后成功率83.3%,对照组内瘘术后成功率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超声检查不仅能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管状况进行评价,且能对术前桡动脉和头静脉等造瘘血管条件进行详细评估,以确立内瘘手术适应证和最佳手术部位,减少手术的盲目性,降低内瘘术后失败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不同血管通路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6例,其中长期颈内静脉导管组38例、股静脉临时导管组46例、动静脉内瘘组42例,比较不同血管通路的使用时限、并发症、透析充分性.结果 股静脉临时组使用时限明显低于长期颈内静脉组与动静脉内瘘组(P<0.05);动静脉内瘘组局部/全身感染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各组间血栓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临时组最高,动静脉内瘘组最低;股静脉临时组透析充分性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动静脉内瘘组的综合使用情况最优,而对无法行内瘘手术的患者,长期颈内静脉导管留置同样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盛娟娟  李梅  俞丽芳  毛丽华   《护理与康复》2016,15(11):1099-1100
正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常用手段,可以有效维持尿毒症患者的生命。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前必须先建立一条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一种安全、可长期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通常选择患者的腕部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1]。目前大部分动静脉内瘘手术在肉眼下操作,术后常会出现血栓、血管狭窄、心力衰竭、窃血综合征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