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统计2009年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痰、尿、胸水、腹水、大便、各种分泌物等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及发生部门,分析其产生原因。结果全年31 414份微生物培养标本中,691份为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为2.20%。不合格的原因,标本留取污染占71.36%,不合格标本中内科系统占59.04%。结论应重视微生物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注重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加强检验、医护及运送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促进微生物实验室检验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在初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7—12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因疑似肺结核住院后确诊并接受治疗的338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住结核科一病区的17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入住结核科五病区的1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结核科常规护理管理及痰标本留取宣传教育,同时对患者痰标本留取及规范送检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患者痰标本的留取实施目标管理,即医生、护士和患者共同参与并确定痰标本留取的总目标,并将总目标分解成分目标,通过分目标的设定、目标实施、信息反馈处理、检查实施结果最终达到总目标。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痰标本留取的完成情况、合格情况及痰细菌学检测阳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应留取痰标本502份,实际留取476份,合格432份,痰细菌学检测阳性312份;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应留取痰标本524份,实际留取431份,合格307份,痰细菌学检测阳性172份。观察组痰标本留取的完成率为94.82%(476/502),合格率为90.76%(432/476),痰细菌学检测阳性率为72.22%(312/4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5%(431/524)、71.23%(307/431)、56.03%(172/30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39.50、57.15、20.83,P值均<0.01)。结论 目标管理能提高患者痰标本留取的主动性,提高痰标本留取的质量及痰细菌学检测的阳性率,有利于疑似肺结核患者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结核科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检查前的质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玉萍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825-1826
目的探讨结核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检查前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方法对我院结核科428例住院患者的痰标本留取情况的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加以落实。结果痰标本的留取质量显著提高,降低了成本,实现检验、医、护、患均满意的多赢局面。讨论痰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对痰标本留取的质量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在住院患者中实施精益管理对提升痰培养标本质量的效果.方法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病人1231人,从检验科和微生物室2019年1月-6月作为对照组,其中留取痰标本人数555人,人次1387人,并于2019年7月- 12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人数1120人作为研究组,留取痰标本人数474人,人次1169人.于2019年7月1日运用精益管理,对照分析实施前后的标本送检质量.结果 对照组中,回退标本31例,存在问题:同时送检痰标本2-3份4人,留取口水痰23人,标本内有食物残渣4人.合格率91.8%,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送检率≥90%.研究组中,发现存在不合格主要存在问题:同时送检痰标本2-3份5人,留取口水痰12人,标本内有食物残渣0人,合格率96.9%,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送检率≥89.6%.研究组标本送检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住院患者中运用精益管理可以提高痰培养标本送检质量,确保检查结果 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陆爱琼 《内科》2012,7(6):671-672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粪标本留取率低的原因,采取对策提高粪标本留取率。方法对所有住院患者中,129例患者至出院仍未能留取粪标本的原因进行分析后采取对策。对采取对策前后的粪标本留取率进行比较,分析效果。结果干预前598例住院患者中,粪标本留取469例,留取率为78.42%。进行护理干预后,2012年4~5月住院患者187人次,已留取标本169例,留取率为90.37%。结论加强粪标本采集前的宣教,加强低年资护士的业务培训,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严格护理质量控制及管理,对提高粪标本的留取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诊初诊肺结核病人痰结核菌阳性率低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设计痰标本留取相关因素问卷调查表,对100例门诊初诊肺结核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认为痰检结果对结核病治疗用药有影响者70.1%;接受痰标本留取口头指导者76.2%;认为肺结核病人需要多次查痰者71.1%,痰标本来于咳出者50.5%,把一日的痰全部收集者33.0%,无痰咳出有促痰办法者21.6%,留痰量达半瓶或以上者8.2%。结论门诊初诊肺结核病人未全部接受痰标本留取的指导,部分病人对痰检意义不了解,对痰及一日痰标本概念不清楚。  相似文献   

7.
老年病房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探讨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相关因素 ,我们对我院痰培养及环境中各类微生物进行了前瞻性跟踪监测调查。  一、资料与方法   1 标本来源 :对 1996年 1月至 1997年 12月老年病房1840例住院患者的 36 77份痰液及普通病房 970 5例住院患者的 10 6 5份痰液标本进行培养监测。对老年病房 10个病区 9、14号病室及普通病房 4个病区 1、6号病室每月 9日作空气培养。每月抽查病房环境 :包括患者出院后同一床单位在紫外线照射 30min前、后 ,2个床单位进行常规湿扫前、后 ,1次床头柜及医师听诊器 ,10名工作人员 (包括医生、护士、…  相似文献   

8.
肺部感染的标本取样及实验室检查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劭夫 《山东医药》2000,40(19):54-55
痰或支气管分泌物的留取、处理和病原学检查是确诊肺部感染及明确病原体的最可靠手段。现对肺部感染的标本取样手段及其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进行讨论。1 标本采集1.1 痰标本 口咽部寄居大量的正常菌群 ,咳出的痰液必被其污染而影响诊断价值。因此 ,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痰液被口咽部细菌污染是留取痰标本的基本要求和追求目标。规范的做法是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标本 ,嘱患者以生理盐水漱口 3次 ,尔后咳出支气管深部痰液 ,尽量留取脓性痰送检。无痰者可吸入高渗盐水诱导之。检查真菌和分支杆菌应送检 3次清晨痰 ,而对于一般细菌则送检 1次合格…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护理中,常因重症昏迷、气管插管及慢性呼吸道疾病老年病人中无力咳嗽咳痰不能自主留取痰标本的问题时有发生,常常因留取痰标本不及时,以致影响临床诊断的。多年来我科一直采用吸痰管吸痰留取标本的方法,此方法常将痰液吸到引流瓶内而不能准确留取痰标本。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痰标本留取器,即应用宽口氧气湿化瓶,将痰液留取到氧气湿化瓶内。经临床105例病人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菌变迁及药敏状况,为肺癌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103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易感因素、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103例患者送检252份合格痰标本,其易感因素主要为年龄、住院时间、放化疗、临床分期。检出病原菌75株,其中真菌45.3%,革兰阴性菌44%,革兰阳性菌10.7%。6种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加强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临床使用 ,医院内感染逐渐增多 ,耐药性增强。现将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8月我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收集肺部感染住院患者的痰标本。患者咳痰前清洁口腔 ,用力咳出痰 ,将第二口痰盛于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对每份痰标本常规预检 ,不合格的痰标本重新留痰。1.2 方法 凡合格标本均行细菌培养与分离鉴定 (应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皿培养分析仪 ) ,并作药敏试验 (应用梅里埃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2 结果2 .1 致病菌种类 分离到细菌 5 4 4株 ,G+菌占 15 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标本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法留取痰标本,观察组采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留取痰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痰标本合格率、痰培养阳性率和临床治疗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痰标本留取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检验方法。临床工作中,痰标本留取常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气管切开、不配合以及排痰无力的患者。我科利用吸引器的原理,自制一种简便的痰标本留取方法,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省时省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老年卧床患者床旁行气道管理的可行性及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纤支镜为42例老年卧床、气管切开术后置管的患者行吸痰、清除呼吸道痰痂治疗,并留取痰标本培养,对血气分析指标及胸片进行前后自身对照.结果 全部患者经纤支镜吸痰或清除痰痂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迅速提升,患者肺不张组织迅速复张.结论 纤支镜能迅速清除老年卧床患者气道中的分泌物及痰痂,改善通气,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检验科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的标本进行分析。结果血液和胸腹腔积液标本不合格率较高,其中,血液标本溶血和标本凝固为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比例达70.13%,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尿液和大便标本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大对标本采集和处理等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以提高血液标本的合格率,达到准确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LRTI)是常见的住院原因,而且病死率高。作者对老年LRTI的病因和预后进行前瞻性研究。 1986 10 06~1987 12 31英国圣詹姆斯宫医院老年病房收治严重LRTI患者127例。留取痰、血、胸水和咽拭子标本作细菌学检查,用乳胶凝集试验(LA)对痰、血清、尿液和胸水标本作肺炎球菌荚膜抗原(PCA)测定,用补体结合试验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鹦鹉热衣原体腺病毒,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测嗜肺军团杆菌。于住院当天和第11~14天采集血标本。结果 127例患者平均年龄77.4岁[65~99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MDR-KPN)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后。方法 121例ICU老年患者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杆菌(KPN)感染的痰液标本,根据第一次KPN阳性细菌学培养药敏结果分为MDR-KPN组(n=69)和非MDR-KPN组(n=52),统计分析引起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两组预后。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及基础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入ICU时血糖水平≥7.8 mmol/L、痰培养KPN阳性前机械通气时间≥5 d、痰培养KPN阳性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连续使用≥5 d、头孢三代抗生素使用史、慢性肺部疾病史、30 d内ICU住院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痰培养KPN阳性前机械通气时间≥5 d、痰培养KPN阳性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连续使用≥5 d、既往30 d内ICU住院史是预测感染MDR-KPN的独立危险因素。MDR-KPN组患者的预后差、病死率高,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评估患者撤机条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疗程,可降低MDR-KPN的发生率,从而减少老年患者ICU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安全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住院老年患者安全感》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符合条件的老年住院患者333例进行调查。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教育水平、主要照顾者、有无住院经历、职业、子女情况、家庭年收入、医疗费支付方式、是否住过本院与住院老年患者安全感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住院老年患者安全感影响因素有主要照顾者、教育水平、住院经历(P<0.05)。结论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照护、管理措施,进而提高住院老年患者安全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简析医院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方法对8000例标本详细研究并进行整理,将不合格的标本记录下来,根据退回原因不同进行归类统计,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结果在本院的8000例血液检验标本中,检查出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192例,不合格率达到2.4%。不合格的192例血液检验标本具体原因主要有9种,其中,采血量不准确、抗凝血凝固或细小凝块、标本容器选择不当和标本溶血为主要原因。结论血液标本检验的合格程度对于患者的后期治疗至关重要,所以在明确原因的情况下,医疗工作人员应针对相关问题端正态度,提高自身技能,严谨工作流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减少医疗事故,为患者负责。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积极地控制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科室采集的血液常规检验标本500份,采取对照研究方式进行本次研究,对500份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别实施初检和复检,将初检与复检结果不一致的血液常规检验标本挑选出来。本次研究中共有49例血液常规检验标本的初检与复检结果不一致。通过对这49例血液常规检验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来探究影响血液常规检验标本质量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导致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因素主要包括标本发生溶血、在输液侧采血、标本送检不及时等临床因素,以及标本离心不充分、水溶时间过长等实验室因素两大类。18例初检发生溶血的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初检与复检结果中的乳酸脱氢酶、血钾、肌酸激酶等各项指标值比较;16例初检在静脉输液同侧采血的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初检与复检结果中的血钾、血钠、血糖等各项指标值比较;8例初检时纤维蛋白未充分析出的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初检与复检结果中的氯、尿素、血糖等各项指标值比较;均P0.01。结论临床因素和实验室因素是造成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血液常规检验工作中只有在深入分析导致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够确保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合格,提高血液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