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ti-GBM)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髓过氧化物酶(Anti-MPO)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46例SLE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抗-GBM抗体和抗-MPO抗体.结果 SLE组血清抗-GBM阳性率为47.8%,抗-MPO阳性率为13.0%,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易出现肾脏损害及全身血管炎疾病,抗-GBM及抗-MPO可作为诊断SLE患者肾脏受损及血管炎疾病的参考指标,对SLE患者并发症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ds-DNA 抗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的联系.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80例治疗前SLE患者及80例治疗后SLE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中抗ds-DNA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水平,评价它们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治疗前组、治疗后组及对照组中的hs-CRP水平分别为16.0±3.98 mg/L,4.86±1.01 mg/L和1.6l±0.29 mg/L.hs-CRP水平的表达在治疗前、治疗后及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ds-DNA抗体阳性例效分别为71、26和2,阳性率分别88%、32.5%、2%.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ds-DNA抗体对SLE疾病的诊断特异性高达98%.结论 抗ds-DNA抗体对SLE疾病的诊断特异性高;抗ds-DNA抗体、hs-CRP的检测都可以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的评价,且hs-CRP方便检测且同时可以大批量检测,对于评价SLE的活动期更加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及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EN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00例已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实验室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5例,干燥综合征(SS)12例,类风湿关节炎(RA)43例,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ANA、抗ds-DNA采用ELISA定量检测,抗ENA抗体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IBT)。结果 ANA在SLE、SS、RA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5.6%、75.0%、27.9%,抗ds-DNA在SLE中的阳性率为68.9%。在45例SLE患者中,30例活动期组中的ANA和抗ds-DNA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组患者经治疗病情缓解后抗体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ds-DNA、抗nRNP/Sm、抗Sm与SLE相关,抗SS-A、抗SS-B抗体与SS及SLE相关。上述抗体在RA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ANA27.9%、抗ds-DNA7.0%、抗SS-A4.7%、抗SS-B4.7%、抗nRNP/Sm11.6%、抗Sm2.3%。健康对照组未检出抗ENA抗体谱,ANA和抗ds-DNA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ANA、抗ds-DNA及抗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对疾病的诊断分型、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77例SLE患者,138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和5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核小体抗体(AnuA)。同时记录SLE患者的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和其他检验结果并对AnuA和其他自身抗体进行分析。结果 SLE组Anu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AnuA全为阴性;SLE组AnuA敏感度为48.6%,特异度为95.3%,AnuA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A的特异度高于ANA和组蛋白(P0.05),AnuA、抗ds-DNA和抗Sm三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9.8%,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时的敏感度。AnuA在SLE疾病活动组阳性率明显高于疾病非活动组,且高于ds-DNA抗体(P0.05)。结论AnuA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机制,联合检测AnuA等自身抗体,对SLE的正确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抗核抗体谱(ANAs)及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的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泉州市某市级医院收治的SLE患者150例作为SLE组,同期收治的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30例作为疾病对照组,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 ANA ,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ANAs和抗dsDNA抗体水平。结果 SLE组ANA、抗dsDNA抗体、抗AHA、抗nRNP、抗AnuA、抗Sm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01)。S L E患者中仅5.33%的患者出现单项抗体阳性,其余94.67%的患者一次性检测出2项或以上抗体阳性。SLE患者治疗后ANA、抗dsDNA抗体、抗AHA、抗Sm和抗SS‐A阳性率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ANA、抗dsDNA抗体、抗AHA好转率分别为23.33%、83.33%和63.33%。结论 SLE患者ANA、ANAs和抗ds‐DNA抗体阳性率较高,联合检测和动态观察 ANA、ANAs和抗 ds‐DNA抗体对SLE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筛查的抗核抗体(ANA)和免疫印迹法(IBT)检测的特异性ANA谱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SLE患者(SLE组)、80例其他风湿病患者(疾病对照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IIF、IBT检测血清中的ANA。结果 SLE组ANA阳性率(96.25%)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32.50%)和健康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荧光模式主要是颗粒型(43例,53.75%)、均质型(16例,20.00%)、胞浆颗粒型(14例,17.50%)。SLE组ANA的阳性率为97.5%,其中抗nRNP/Sm抗体、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Rib-P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A和ANA谱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了解其与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 用欧蒙免疫印迹法检测44例SLE患者、20例疾病对照组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nuA,同时检测抗dsDNA、抗Sm抗体和SSA抗体水平,分析其与AnuA的关系.结果 44例SLE患者中AnuA阳性率为36.4%,20例疾病对照组阳性率仅5.0%,20名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SLE组患者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AnuA在SLE检测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6.4%和97.5%.结论 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度较好,特异度强,对抗Sm抗体、ssA抗体阴性的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是协助诊断SLE的一个新的特异性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史密斯(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和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42例SLE患者作为SLE组,120例非SLE疾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5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抗Sm抗体、AnuA、ARPA和PCNA。结果 142例SLE患者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nuA、ARP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55%、19.72%、35.21%、22.54%,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种抗体单项检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8%、99%、98%、97%和100%。五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SLE阳性检出率,其敏感性可高达69.72%。结论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nuA、ARPA和PCNA对SLE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以抗dsDNA抗体最高;五种特异性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SLE检出率,有利于SLE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蛋白芯片技术联合检测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和抗Rib-P抗体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对85例SLE患者、129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43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和抗Rib-P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SLE患者组血清中的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和抗Rib-P抗体的阳性率(50.59%,32.94%和37.65%)及其联合检测的阳性率(78.82%)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0.75%,2.33%,2.33%和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00.269,52.36,62.481和155.51,P均<0.01).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SLE患者抗dsDNA抗体的敏感度50.59%,特异度99.22%;抗Smith抗体敏感度32.94%,特异度97.67%;抗Rib-P抗体的敏感度37.65%,特异度97.67%;三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78.82%,特异度94.57%.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和抗Rib-P抗体的单项检测.结论 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抗Rib-P抗体作为SLE重要的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度,在一张蛋白芯片上同时检测可互相补充,提高了SLE的诊断敏感度和诊断效率,减少了漏诊和误诊,对SLE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的阳性检出率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2例SLE患者为实验组其中包括54例活动组SLE和38例非活动组SLE,健康者18例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检测.结果 92例SLE患者中,ANCA阳性22例,阳性率23.9%.其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抗体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4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LN 122例)和1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应用欧蒙印迹法测定抗双链DNA抗体.结果 406例SLE患者,ANA阳性率平均为94.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A阳性者核型,LN组核均质型和核颗粒型占84.35%,不伴肾炎组占72.12%(P<0.05).ANA滴度:LN组较不伴肾炎组,低滴度结果低,而高滴度结果高(P<0.05).ANA阳性者检测抗双链DNA抗体,其阳性率为:LN组65.22%;不伴肾炎组51.67%(P<0.05).抗双链DNA抗体滴度,低滴度结果LN组64.00%,不伴肾炎组81.30%;高滴度结果LN组36.00%,不伴肾炎组18.70%(P<0.05).两组抗双链DNA抗体高滴度时,其相应的ANA滴度:LN组高滴度结果占绝大多数,不伴肾炎组结果分布较均匀,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ANA及抗双链DNA抗体,并综合分析判断,对提高LN的诊断率及疗效观察、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患者相关实验指标水平及与抗核抗体(AN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ANCA阳性患者为试验组,并纳入同时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Crea、BUN、UA、Cys-C、D-D、FIB、FDP、ANCA和ANA水平;检测两组MPO-Ab、PR3-Ab、ENA抗体。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中ANA、抗ENA抗体阳性率及上述各实验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的Crea、BUN、UA、Cys-C、D-D、FD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A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以检测到MPO或PR3靶抗原抗体的p-ANCA阳性患者血清中Crea、BUN水平明显高于未检测到MPO或PR3靶抗原抗体的p-ANCA阳性患者(P<0.05)。结论ANCA阳性患者会出现肾功能损害及凝血过程激活趋势,故ANCA检测对继发性血管炎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患者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谱检测结果,评价ANA谱在诊断AI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AID患者513例,非AID患者353例,并对其ANA谱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组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rRNP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组抗U1RNP抗体、抗SS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燥综合征组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组抗SCL-70抗体、抗CENP-B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组抗JO-1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rRNP抗体和抗dsDNA抗体同时阳性时,系统性红斑狼疮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A谱检测对AI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测指标与抗AMA-M2抗体、抗GP210抗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肝脾内科住院的患者中符合2018年美国肝病协会推荐的PBC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根据患者血清是否含抗AMA-M2抗体分为抗AMA-M2抗体阴性组(17例)和抗AMA-M2抗体阳性组(55例);根据患者血清是否含抗GP210抗体分为抗GP210抗体阳性组(24例)和抗GP210抗体阴性组(48例)。对各临床症状和检测指标在抗AMA-M2抗体和抗GP210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中的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AMA-M2抗体、抗GP210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的各种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AMA-M2抗体阴性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水平均高于抗AMA-M2抗体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在抗核抗体(ANA)滴度为1∶320~1∶160时所占比例较高,且抗ANA抗体高滴度(>1∶80)的比例为95.83%。抗AMA-M2抗体阴性组的抗nRNP/Sm抗体阳性率较抗AMA-M2抗体阳性组高(11.76%vs.0.00%)。抗GP210抗体阳性组患者血清清蛋白/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GP210抗体阳性组的球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AMA-M2抗体阴性的PBC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水平均高于抗AMA-M2抗体阳性的PBC患者,抗GP210抗体阳性的PBC患者的血清清蛋白/球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的PBC患者低,球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的PBC患者高,表明抗AMA-M2抗体阴性及抗GP210抗体阳性的PBC患者肝脏受损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刘继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9):1517-1517,1520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封闭抗体(BA)对复发性流产(RSA)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分析120例RSA患者及93例正常对照组妇女血清ACA、EmAb及BA。结果 RSA组ACA和EmAb阳性率分别为27.5%和28.3%;对照组5.4%和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BA阴性检测率81.7%明显高于对照组12.9%,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对RS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抗心磷脂抗体(ACL)与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β2GP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病及病情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该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3例SLE患者纳为SLE组,30例非SLE结缔组织病患者纳为对照组A,30例健康体检者纳为对照组B,应用IgA/G/M多亚型筛选试剂与I...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抗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SSB抗体)均阳性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SB抗体和抗SSA抗体,以日本希森美康XE-2100全自动仪检测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淋巴细胞百分比(LY%)。结果与ANA荧光、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阴性对照组相比,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阳性组中,血细胞分析参数Hb、WBC、PLT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仅Hb减少53例占29.94%;仅WBC减少59例占33.33%;仅PLT减少24例占13.56%;Hb和WBC同时减少46例占10.50%;WBC和PLT同时减少12例占6.78%,Hb和PLT同时减少26例占14.59%;Hb、WBC、PLT三者同时减少12例占6.78%。结论血液系统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异常损伤造成的血细胞分析参数变化对临床自身免疫病的诊断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全自动免疫分析法检测抗核抗体谱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价值。 方法采用BioPlexTM 2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SLE患者血清中dsDNA、Sm、RNP等抗体;采用BioPlexTM 2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109例SLE患者(SLE组)、109例结缔组织病患者(结缔组织病组)及33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中15项抗核抗体谱阳性率并比较3组的差异。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SLE组抗dsDNA、抗核染色质、抗核糖体P蛋白、Sm、SmRNP、RNP、RNP68、SSA、RNP-A、Ro60、Ro52、SSB的阳性率与结缔组织病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enB的阳性率与结缔组织病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ny AN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全自动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m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67% vs 56.67%,χ2=4.17,P=0.03),检测抗dsDNA、RNP、Ro60、Ro52、SSB、抗核糖体P蛋白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种方法检测dsDNA、Ro60、SSB、抗核糖体P蛋白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分别为0.79、0.87、0.76、0.80),检测Sm、RNP、Ro52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分别为0.61、0.60、0.50)。 结论BioPlexTM 2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抗核抗体谱对SLE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其检测能力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103例COPD患者与7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ACA IgG/A/M,将COPD组103例分成ACA阳性和阴性两组,分析ACA与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肺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从定性角度,在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中,ACA的阳性率分别为16.5%(17/103)和4.2%(3/7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OPD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期中,从GOLDⅠ到GOLDⅣ,ACA的阳性率依次为66.7%、18.5%、13.9%、3.2%,逐渐降低。从定量角度,COPD组ACA浓度为(4.4±0.7)RU/m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6±0.4)R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从GOLDⅠ到GOLDⅣ,ACA浓度依次为(10.9±2.6)、(3.9±1.0)、(4.8±1.4)、(2.5±0.6)RU/mL。ACA阳性的COPD患者主要集中在GOLDⅠ,GOLDⅠ的ACA阳性率和浓度远高于其他各期。其中,ACA阳性与阴性COPD患者的性别、年龄和BMI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A与COPD的GOLD分期有关联,主要出现在疾病早期。ACA可能是诊断早期COPD的新型标志物,并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